登陆注册
6376300000026

第26章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1、第2、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雷蒙德·W·戈德斯密斯:《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爱德华·肖:《经济发展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7]本·S·伯南克、托马斯·劳巴克、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亚当·S·波森:《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马丁·舒贝克:《货币和金融机构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9]弗里德曼:《货币分析的理论架构》,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4年版。

[10]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说——一种重新表述》,载《最适货币量论文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弗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任务》,载《最适货币量论文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弗里德曼、施瓦兹:《美国货币史:1867~196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阿赫塔尔霍塞恩:《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卡尔多:《货币主义的惩罚》,牛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5]卡甘:《1857~1960年货币存量变动的决定与影响》,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

[16]马丁·舒贝克:《货币和金融机构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琼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9]弗里德曼、施瓦茨:《美国货币史(1867~196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保罗·海恩(Paul Heyen)、彼得·勃特克(Peler Boettke)、大卫·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著,马昕、陈宇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23]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蒙代尔著,向松祚译:《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二卷):一般货币与宏观经济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25]郭田勇:《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26]李健:《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7]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报社2006年版。

[28]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29]肇越:《金融资产膨胀与货币政策困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0]陈涛:《多目标:我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1]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差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丁欣:《中国货币环境与货币运行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33]范方志、赵明勋:《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34]胡海鸥:《中国货币供给机制转轨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王小卫、宋澄宇:《经济学方法:十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吴敬琏:《吴敬琏专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0]樊纲:《樊纲自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1]时寒冰:《中国怎么办:当次货危机改变世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42]陈宪:《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43]王广谦:《中国经济改革30年(金融改革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尚明:《当代中国的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版。

[45]宋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46]李安勇、白钦先:《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47]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政策传导课题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与实证》,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49]陆前进、卢庆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50]陈利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解决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问题》,载《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7期。

[51]储峥:《改革再贴现工具正当其时》,载《经济论坛》2007年第20期。

[52]范方志:《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及启示》,载《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10期。

[53]何东期:《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载《金融研究》2007年第5期。

[54]贺强、王罡:《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完善》,载《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55]李鹏飞:《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模型及实证研究》,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56]李仲阳:《向通货膨胀宣战》,载《消费导刊》2007年第10期。

[57]刘凤:《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的选择及其优化》,载《金融经济》2007年第18期。

[58]刘瑞:《日本银行加息之谜》,载《资本市场》2007年第10期。

[59]彭兴韵:《外汇储备不是财政收入》,载《环球时报》2007年3月12日。

[60]宋玉华、李泽祥:《麦克勒姆规则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载《金融研究》2007年第5期。

[61]唐安宝、何凌云:《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载《国际贸易》2007年第10期。

[62]吴美焕:《20世纪9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及对我国目前的启示》,载《特区经济》2007年第6期。

[63]吴晓灵:《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我国货币政策》,载《中国金融》2007年第1期。

[64]谢婷婷:《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综述与启示》,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期(上旬刊)。

[65]熊鹏、王飞:《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减弱的原因分析》,载《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66]翟立宏、赵天荣、刘嘉汉:《西部地区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载《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4期。

[67]张建梅:《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析》,载《科技信息》2007年第10期。

[68]张凯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载《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4期。

[69]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问题》,载《中国金融》2007年第21期。

[70]周卫辉:《1984~1997年我国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概况分析》,载《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第2期。

[71]张秀清:《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6期。

[72]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载《金融研究》2005年第5期。

[73]冯晓明:《“中国适宜采取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教授专访》,载《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5期。

[74]孙太清:《从有效需求不足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载《财政研究》2002年第4期。

[75]许祥泰:《利率市场化要求的国债市场基本条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3期。

[76]裴平、熊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77]王志强、王雪标、王振山:《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非结构化经验分析:来自中国的证据》,载《预测》2004年第5期。

[78]路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载《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6期。

[79]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载《财经研究》2002年第10期。

[80]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载《财经研究》2004年第5期。

[81]王雪标、王志强:《拟单位根过程的渐近性质》,载《应用概率统计》2002年第4期。

[82]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载《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

[83]王钰、王稳:《建立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的思考》,载《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

[84]杨小娟、熊勇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5]王国松:《通货紧缩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实证分析》,载《统计研究》2004年第5期。

[86]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年》,载《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87]冀爱华:《商业银行行为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的实证分析》,载《金融经济》2007年第8期。

[88]王进才:《我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探析》,载《现代商业》2008年第9期。

[89]李静:《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路径扭曲和利益博弈》,载《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第2期。

[90]苏亮瑜:《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盯住目标选择》,载《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

[91]戴媛:《托宾q与公司财务杠杆、业绩及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载《科技广场》2008年第6期。

[92]白云涛、陈建付:《我国近年来货币信贷政策实践及其取向——伯南克和布林德CC-LM模型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适用性》,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3]朱正清、黄静茹、邵磊:《罗伯特·卢卡斯经典著作简介》,载《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8期。

[94]黄国石:《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95]辜岚:《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载《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96]秦嗣毅:《日本货币金融政策的演变》,载《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第1期。

[97]王德忠、秦丽:《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区域异化的内生逻辑》,载《财经科学》2008年第9期。

[98]刘淄:《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下利率、汇率传导途径》,载《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9]唐安宝、何凌云:《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载《国际贸易》2007年第10期。

[100]戴根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1]张洪武:《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载《期货日报》2003年9月10日。

[102]任建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载《金融与经济》2008年第5期。

[103]靳泽慧:《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现状、阻力与对策》,载《金融经济》2007年第16期。

[104]冯丹:《20世纪90年代以前拉美国家金融压抑的状况及其影响》,载《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第2期。

[105]王小丽:《从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角度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载《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106]黄振华:《中国利率市场化难在何处》,载《当代经济》2005年第8期。

[107]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08]任啸:《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09]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10]张洪武:《金融制度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11]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12]张艾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分析》,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13]欧永生:《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探讨》,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14]贾炳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15]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16]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17]于辉:《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18]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19]潘永东:《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20]习辉:《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21]张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分析》,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22]林涛:《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23]时文朝:《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问题研究》,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24]徐子尧:《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25]奚雅丽:《论战后美国的货币、汇率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南京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26]王莉:《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探讨》,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27]郑志峰:《我国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28]胡霞:《日本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货币政策回顾与借鉴》,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29]张驰:《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0]王宗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1]马海玲:《信贷市场缺陷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2]刘英:《基于资产负债表视角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3]唐毅:《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4]王莉:《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探讨》,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5]乌永波:《金融监管独立性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36]赵海云:《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37]王光宇:《经济失衡格局下的金融对策——从伯南克的视角出发》,载《银行家》2007年第1期。

[138]Peter SRose,Money and Capital Markets: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in a Global Marketplace,6th edition,1999.10.

[139]Edwards,Sand Edwards,AC,1987,Monetary and Liberalization:The Chilean Experiment,Cambridge,Mass。Ballinger

[140]Fisher,I,1930,The Theory of Interest,New York,Macmillan。

[141]Gottschalk,Jan,2005,Monetary Policy and the German Unemployment Problem in Macroeconomic Models,Springer

[142]Haririan,Hehdi,1989,State Owned Enterprises in a Mixed Economy,Boulder。

[143]Beck,RLevine and NLoayza,2000,Finance and The Sources of Growth,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58.

[144]FNourzad,2002,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A Panel Stud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26,No。2,Summer。San Francisco,London,Westview Press。

[145]Paul RKrugman,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Fifth Edition),Addison Wesley Longman,2000,440-583.

[146]McKinnon,RI,1973,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147]Mundell,R,1971,Monetary Theory,San Francisco,Cal,Goodyear Publisher。

[148]Amsden,Aand Euh,Y,1993,South Korea’s 1980s Financial Reforms:Good bye Financial Repression(Maybe),Hello Institutional Restraints,World Development,21(3)

[149]Bekaert,Geert,Harvey RCampbell,Lundblad,Christian,2006,Growth Validity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5.

[150]Kaminsky,LGraciela,2006,Currency Crises:Are They All the Sam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5.

同类推荐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本书首先论述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绩效理论,界定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绩效的涵义,其中包含资本结构的发展历程,经营绩效的衡量方法等;其次,分析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理论关系;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作为小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 部落的力量

    部落的力量

    把一群人凝聚成一个整体,再带领这个整体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每一个管理者最本质的责任。不过同样是管理,其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人异常努力,不断寻找各种管理新方法去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过效果却始终很小,而员工往往会抱怨起其“事多”。另一些人似乎毫不费力,他的想法和措施就能获得全体人员的认同,并迅速贯彻到具体细节之中。戴维洛根等人开篇就点明了二者的差别,后一类人不仅仅是管理者,还是部落领袖。
  • 中国投资30年

    中国投资30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投资建设和体制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带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确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融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体制框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本书系统地回顾了30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状况,全面总结了投资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深刻剖析了当前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投资建设和体制改革趋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如何创办婚庆公司

    如何创办婚庆公司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百度创业内幕

    百度创业内幕

    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12年发展的过程,是百度与国际级搜索引擎企业角逐、博弈的过程,是百度紧紧围绕搜索引擎不断创新、进步的过程,也是李彦宏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这个历程似乎没有大风大浪,没有惊心动魄,但正是这种稳健而快速的提升让人看到了百度的智慧与沉稳。《百度创业内幕》生动描述了百度的成长历程,让读者看懂百度,了解真实的百度内幕。 《百度创业内幕》由周艳国编写。
热门推荐
  • 三国之乱世殇

    三国之乱世殇

    纵横交错兮天下之局,谁能参悟兮世事如棋。三国豪情,热血与疯狂,侠义与柔情。不一样的三国,等你来战!!!萧楚穿越了,实际上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穿越了......时空错乱,三国英豪齐聚,共同上演盛大乱世豪情。
  • 特工王妃废材小姐逆袭

    特工王妃废材小姐逆袭

    世界金牌女特工,因一次背叛而穿越到了朱雀大陆镇国公府嫡小姐,不同的两个人,从此以后联系在一起了,
  • 重剑行走

    重剑行走

    起天骑月醉为仙,踏古饮血笑称魔。征途同在修灵路,足下谁无万魂铺……
  • 虚幻之旅

    虚幻之旅

    “啊,以前的冒险者最好了,给钱什么都愿意干,现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啊。”林寻斜靠在墙边看着现在面目全非的世界不禁感慨到。没错,他就是那位会给所有玩家钱的人,也就是肠炎所说的NPC,而他面前的这些就是所谓的玩家。原本一切都改按部就班,但是自从大灾变后,所有的玩家发现自己在也不能回到异世界后,一切终于发生了改变....而林寻这位原本普通的NPC也逐渐走上了不凡之路.....
  • 我是苏以泽

    我是苏以泽

    手持圣剑与敌争锋。一切尽在,我是苏以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刀很美

    我的刀很美

    当萧也成为超魔的时候,他想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将变成风声;而且她的美丽乱影,盖覆月如;然而在黑天主神格的庇护中,萧也将和黎佲她们重返荣耀………
  • 一嫁成名:甜心乖乖受宠

    一嫁成名:甜心乖乖受宠

    “你胸前那软绵绵的是什么东西?呵……你这个丑八怪也有胸?”“你……混蛋!”5岁,她以私生女的身份进入谭家才得以生存,并且还要扮作丑女。19岁,一次宴会她被迫卸下丑女的面具,惊艳全场,却也在那晚一夜误入他的房间,失身于他。而他,谭家独子阔少谭泽恺,生性孤傲冷僻,最恨的人就是家中的那个私生女!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人,可却在他的生日宴上突然浪漫求婚:“嫁给我吧,做我的谭太太。”可她要怎样告诉谭泽恺,其实自己就是他最恨的那个私生女外加丑八怪呢?
  • 很牛很厉害

    很牛很厉害

    白玉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然而在众人的怂恿下心血来潮向校花表白了。遭到了无情的打脸之后,偶得一枚戒指,踏入鸿蒙界,改变人生的故事!从此之后很牛很厉害!起名废,想了好多名字都被占了,只好起了这么个很二逼的名字,到时候说不定要改名字!
  • 少年的小阿姨

    少年的小阿姨

    一个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在现实中相遇相处相离的故事。那是他和她的青春,他和她的年华流转,奔向未知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