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700000012

第12章 十一、铁骨青天海瑞

个人档案

姓名:海瑞

字:汝贤

一字:国开

号:刚峰

生卒:1514―1587

享年:74岁

谥号:忠介

著作:《海瑞集》

名言: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称其任,亦唯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海瑞像

海瑞,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清官,官至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他一生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他挫豪强、清土地、惩贪官、雪冤狱、置棺进谏,视死如归。海瑞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家徒四壁,身无余财。死后还是依靠同僚募捐集资,方得安殓,被百姓誉为“海青天”、“南青天”。

少年树立报国志一篇《治黎》达众听

海瑞,回族人。祖籍福建,南宋时族人迁至广东番禺,明初迁至广东琼山(今海南岛)。正德九年(1514)十二月十七日,海瑞生于琼山。

海瑞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祖父海宽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父亲海翰是个廪生。虽说海瑞祖、父皆为官,但家境并不殷实。海瑞四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仅靠祖上留下来的十几亩薄田和母亲谢氏替人家做针线活艰难口。但谢氏是一位刚强的女性,她“苦针裁,营衣食;节费用,教子学”,对海瑞的教育很严格。在选择海瑞老师的问题上,谢氏更是慎之又慎,坚持非名师而不聘。时人张子翼曾在《海南谢太夫人贞节卷题后》中写道:“……教子为名臣,直声动朝野……圣世重纲常,优诏南天下。列传昭彤管,讴歌赠大雅。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千年桂水情,应照寒山舍。”从诗中即可看出,谢氏的谆谆教导,对入仕后的海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母亲的教诲下,海瑞很早就立志要为巩固大明江山、改革弊政而勤奋学习。

16岁那年,海瑞应黎族好友德宏的邀请,到他的家中去做客。德宏的家位于保亭、琼中和乐东三县的交界处,是一个黎族村寨。村民平日仅靠采摘野菜、打猎捕鱼为生,很多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过着极其贫困的日子。

海瑞初到之时,身上也穿着黎族的衣服,村民对他并未多加注意。后来,当得知他是与汉族人有着浓厚渊源的回族人时,村人原本友善的目光变得仇恨起来。海瑞不解,问德宏道:“为何寨民对我仇恨若许?”德宏答道:“汉官对黎民之欺压,日甚一日,非杀即抢,我等苦不堪言!故黎民仇恨汉官,见之即杀,甚或汉人百姓亦不能幸免。冤冤相报,愈演愈烈。”海瑞沉思良久,才道:“汉黎本系一体,同为炎黄子孙,且同居一岛,何分彼此?理应和睦相处,休戚与共。今我欲与你约誓,以你我二人之始,世代为友。”德宏苦笑一声,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世代仇恨,岂能朝夕即解?汉人欺我,我等还牙,如是循环,解由何生?”海瑞沉默了。这件事情,对年少的海瑞触动很大。

回来后,海瑞思索了很久。对于如何对待黎族人的反抗,他有了一个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对待黎族百姓,只能疏导治理,不能征剿镇压。朝廷应当在黎族集中居住区设立县治,修筑大道,以便利的交通促进黎汉两族的交流与接触。

嘉靖二十八年(1549),36岁的海瑞在乡试中以一篇《治黎策》考中了举人。策中,海瑞将自己解决黎民反抗问题的想法充分表述出来。然而,此文却未得到朝廷的重视。次年,海瑞赴京参加会试。除按规定撰写了文章外,他还将《治黎策》整理、润色,抄写后送交考官。主考的几位官员对海瑞的《治黎策》很是欣赏,认为文章不仅写得好,而且内容很有针对性,实为朝廷解除南方边民反抗的唯一策略。

当时,正值庚戌之变的前夕,世宗朱厚?忙于斋醮,乞求长生不老,不理朝政;奸臣严嵩父子当政,凡是参加会试的举人都要给严嵩父子送银子,少则几千两,多则几万两,方能中进士。海瑞在客栈听说了此事,但他哪里有银子可送?最终,海瑞会试落榜,返回琼山。

嘉靖三十二年(1553),意志消沉的海瑞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再次赴京参加会试。然而,朝政与三年前一样腐败,严家父子仍在朝中横行无忌,正直的官员皆敢怒不敢言,世宗更加昏庸无道。有几位考官早已经认出了海瑞,并把《治黎策》上书朝廷。但是严嵩等人却一眼未看,他们认为,黎民造反与北京远隔万里,不必重视。

会试结束,海瑞又不第。按照朝廷科举条例规定,举人会试不第可入监读书,待下次继续参加会试。若不愿入监读书,可听从吏部分派官职。海瑞于是听从吏部选调,被任命为福建南平县教谕。

拒拜御史“海强项”严惩豪强“海青天”

嘉靖三十二年(1553)十二月,海瑞赴福建南平县上任。到任不久,他便将微薄的家产全部变卖,把老母接到任处,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明代县学图南平地处福建中部,地域广阔,也相对比较富裕。但这里的县学却非常混乱,学生少,收费高,若想到县学学习,必须先行贿送礼,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为此,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念不起书。担任教谕后,海瑞一改陋习,颁示《教约》,整顿风纪校规,广招学生,对送礼者一概谢绝。

海瑞秉性耿直,不事强权,差点因此而丢了官。一天,巡抚御史到南平视察县学,海瑞带领属下官员将御史迎进之后,那些深谙为官之道的官员忙不迭地一字排开,跪倒一地,独把站在前排的海瑞兀显出来。

海瑞只对御史长揖一礼,算是执礼见过御史,随后便昂然挺立在那群匍匐在地的官员中间。御史大怒道:“你是何人,竟敢见本府而不跪?”海瑞不卑不亢地答道:“我乃孔子门生,县学教谕海瑞。”御史冷笑道:“本府还以为你是知县呢。即便知县见到本府也没有不拜之理。你一个小小教谕,为何不跪?”

“教谕亦有自尊,身为一县教官,必先能尊己,方能尊圣。岂有不尊自身,不尊圣人,反而代圣人传播圣教之理?此乃对圣人最大之辱。且此处乃我南平县学,拜圣不拜官,依朝中《会典》,瑞执揖不跪,已不为失礼矣。”

一席话说得御史哑口无言。但一个朝廷钦差让小小的教谕驳了好大的面子,他岂能甘心?御史表面上装得很大度,但一离开南平县,便着手陷害海瑞。他不好自己出面,便指使属下,将一封封诬告信送到延平府衙门。幸好延平知府贤达公正,且早闻海瑞之名,悉心保全,才将此事化解。从此,海瑞对御史揖而不拜之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他赢得了一个“海强项”的美名。

海瑞在南平县任教谕期间,对学生体贴入微,对有困难者常常解囊相助。他还主张因材施教,对好学生高要求,对学习差的学生则给以辅导。在县学中海瑞积极倡导道德和文章不可分割,他劝谕诸生要想写好文章,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在读书时,应以修身、操守、品德为上。在海瑞的精心管理和教诲下,南平县学办得红红火火,很多家长慕名将孩子送来学习。海瑞在南平县任职四年,为朝廷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

嘉靖三十七年(1558),因业绩突出,海瑞被晋升为浙江省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淳安县山多地少,百姓困苦,但官吏富豪却占地众多,他们又串通舞弊,玩弄各种花样逃税。如此一来,农民便要担负这些虚报土地的税役,负担十分沉重。海瑞到任后,决定重新丈量土地,按实际田亩数征收税役,以减轻百姓的经济压力。他还采取分配荒田、借贷耕牛和种子、三年后起征赋役等措施,使很多外逃他乡的农民回到了淳安。此外,他还取缔了地方官员勒索民财、带大量金银赴京朝觐的陋规,革除了知县向出巡的巡按御史、分巡道、分守道等官员馈赠银两的旧习。

海瑞重视刑狱,伸张正义,平反了许多冤案,被誉之为“海青天”、“南青天”。当时有一件桐庐县杀人案,甚为难断。百姓徐继有一妹妹,嫁与戴五孙为妻。戴五孙生活奢侈,花费很大,曾向徐母借过银两。徐继多次替母索要,但均无回音。一天戴五孙在门前遇见了徐继,谈到所借银两何时归还的事,一言不和,二人发生口角。盛怒之下,徐继用石块打死了戴五孙,然后将尸身绑上大石头沉入水中。刚巧这一天,吏员潘天麒及仆人因公差投宿戴家。桐庐县审讯后,认为是戴五孙妻徐氏与潘天麒通奸谋杀亲夫,判将徐氏凌迟处死,潘天麒处斩。待杭州复审时,判潘天麒斗殴杀人,定其绞罪。北京大理寺驳回后,桐庐县、建德县、遂安县三知县会审,仍没有结果。后巡按御史崔楝把此案移到淳安县审理。海瑞细心研究,多方调查,真相终于大白,最终保全了徐氏和潘天麒的性命和名誉。这桩历经数官审判,拖延十多年的疑案,经海瑞亲审才公正结案。

最让百姓交口称颂的还是海瑞嫉恶如仇,敢于打击权贵。

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一天,浙江总督胡宗宪之子路过淳安。由于当地没有送给他什么供奉,他便故意找茬儿。住进驿站之后,他嫌侍候不周,马匹供应不及时,竟将驿站的官吏倒吊在树上毒打。当时,围观的人很多,但由于畏惧其父亲的权势,皆是敢怒而不敢言,没人敢出来解劝。

有人将此事悄悄报告了海瑞。海瑞闻讯后火速赶来,见此情景,怒火中烧,当即就想发作。但他知道浙江总督胡宗宪是当朝权相严嵩的党羽,正是炙手可热,弄不好自己丢官倒是小事,牵连了地方可就得不偿失了。思忖片刻后,海瑞分开众人,径直走进驿站。还没有等胡公子开口,海瑞便指着他厉声喝道:“哪里来的刁顽之徒,胆敢在此地撒野?”旁边站立的众人怕他惹祸,连忙好心地小声提醒他说:“这是总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说:“岂有此理!此人哪会是胡大人的公子?胡大人一向勤政爱民,教子有方,怎会纵容这种无赖之徒骚扰地方?分明是一泼皮无赖,假冒胡公子之名,来此行凶作乱,还不将他拿下!”左右差役便不由分说,把胡宗宪之子一行人扣押了起来。海瑞把驿吏放了下来,又指着胡公子所携带的大小几十个箱子,当众说道:“胡总督清正廉洁,以前他到所辖之地巡察之时,都曾明令地方属下不要铺张接待,更不许行贿送礼。而眼前这个人带了这么多行囊,肯定是搜刮了民脂民膏,还打着胡公子的旗号,这种行事哪有胡大人样子呢?打开箱子查验,便可分出真假。”

箱子被打开之后,果然装的都是白银。海瑞大怒道:“这恶棍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冒充总督之子,大肆行骗勒索,败坏胡大人的清名。对这假冒之徒,一定要奏明胡大人,严加惩办!”说完,他根本就不听胡公子的分辩,下令将其拉出痛打一顿,并把那些银两全部充公。

事后,海瑞修书一封,派人送交胡宗宪,信中说他查扣一冒名的刁民,已获取大量赃物证据,为正大人的清名,已当众将其治办,并请胡大人示下。胡宗宪接到奏报,有苦难言,只好一面嘉许海瑞奉公执法,一面要求将“假冒”之人押解到总督府,由自己来查明处理。海瑞正打算由此脱身,便马上派人将其公子送还。

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于为官清廉公正,海瑞被提升入京,任户部云南主事,官居六品。

扶棺进谏钢做脊铁骨铮铮胆气豪

此时严嵩已倒,但世宗仍旧沉溺于长生不老的美梦之中。他终日派臣子访仙寻道,自己则留在宫中,支起炼丹炉,将皇宫变成了水陆道场。而至为重要的国家朝政,统统被他抛诸脑后了。因为世宗对敢于上谏之人一律严惩,满朝文武对其行为不敢轻言,户部也是绝口不谈朝政。绝大多数臣子们后来干脆钳口不言了。

然而,仍有不怕死之人,那就是铁骨铮铮的海瑞。身在朝中,海瑞对世宗的所作所为早有所闻。户部掌握的银两,大多都被用于修观建坛,这令清廉成性的海瑞愤怒不已,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成一篇3600多字的奏疏,其文引古论今,开篇就将世宗圣明的外衣剥了个干净:国家财政枯竭,百姓饥寒交迫,他替民请愿:升仙求道邪术,纯粹是无稽之谈,劳民伤财,有百害而无一利。又劝诫世宗,革除仙术弊端,以国为重,以天下苍生为本。

在呈交奏疏前,海瑞已把身后事做了安排。他留给母亲一封信,说忠孝不能两全,请求母亲原谅,并叮嘱她万一自己被处死,就带着他的妻儿回老家去,另外,他又写了一封信给好友德宏,托他照顾老母和妻儿。最后,海瑞把他京中府第仅有的一位仆人和两名差役也遣散回家了。海瑞一生为官清廉,没有什么积蓄,此时手头只有20两银子,他便拿到街市上订做了一口棺材,以免别人替自己收尸时还要破费。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一切准备就绪的海瑞将奏表呈进世宗。

昏聩的世宗读完奏折,勃然大怒,道:“先帝在日,亦不曾如此辱我。竖子何人,胆敢冒犯朕躬!”说毕,他命太监传令,“速将此大逆不道之人擒住,朕要将他凌迟处死,万不能使他逃掉!”太监道:“陛下少安毋躁。海瑞实为一痴人,上奏之前,业已购棺在家,抱定了必死之心,又岂能逃?”

世宗想,我想长生不死,而这个海瑞居然不怕死,还早已买好棺材存心找死!便又把海瑞的奏章读了两遍,觉得他说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但是,被海瑞骂了一顿,他胸中总觉得有一口气没出。于是第二天他便派锦衣卫把海瑞抓了起来,关进锦衣卫特设的监狱。

在海瑞被捕的第四天,敬重海瑞的下属何以尚闯进宫中,击打景阳钟,呈上奏疏,请求释放海瑞。世宗令锦衣卫将其廷杖四十,投入监狱,和海瑞押在一起。

世宗还是决定要处死海瑞。刑部已拟好了将海瑞斩首的奏章,但奏章经过内阁时,爱才的内阁首辅徐阶有心将其搁置下来,没有呈世宗御批。没过多久,吃丹药中毒的世宗便驾崩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阶等朝中元老扶太子朱载?即位,改元隆庆。徐阶、张居正等人,以世宗遗诏之名,宣布大赦。海瑞、何以尚等人被释放出狱,官复原职。

在释放前,看守监牢的官员就听到一些风声。为了向海瑞、何以尚表示慰问,他们在狱中摆了一桌酒席。海瑞以为这是上刑场前的送行酒,于是和何以尚大吃海喝了一顿。可是酒足饭饱之后,监狱官告诉他俩,世宗已殡天,他二人现在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了。海瑞和何以尚几乎不敢相信,既而二人抱头痛哭起来。

隆庆三年(1569),海瑞升任右佥都御史,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总管粮道,巡抚最富庶的应天府。

海瑞上任后,发现这个鱼米之乡已被贪官污吏糟蹋得千疮百孔。这一年,大雨成灾,苏松常杭嘉湖六府沿太湖的田地几乎被淹得一干二净,很多房屋被雨水冲塌。海瑞于是决定先从治水救灾入手。经与苏州推官和上海知县商议,海瑞草拟了治水奏疏,上报朝廷;同时行文十府,裁减供应,并要苏州、松江两府,在圣旨到达之日,即兴工开河。奏疏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疏浚工程迅速开工。期间,海瑞多次亲赴工程现场,奖励开河有功人员,惩处贪污腐败者。不到两月,苏州河基本疏通。积水倾泻而去,被淹的田地显露出来,农民们补种了蔬菜和杂粮。之后,又疏通白峁河。两项工程相继告竣后,基本消除了三吴地区的水患。

治理了水患之后,海瑞又开始着手实施逼乡官退田的计划。他的矛头第一个就指向了原朝中元老徐阶。徐阶辞官后,回到了老家松江府,恰在海瑞的管辖范围之内。徐阶在朝时正直清廉,可其子孙却在败坏他的名声。其弟徐陟以及其二子和三子均为霸一方,侵田占地。百姓的状纸,早已堆积如山。原任官员因碍着徐阶的声望不敢处理,将状子通通压了下来。

徐阶像开始,海瑞也是左右为难:徐阶对他有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而徐家人为非作歹,自己又不能不管不问。思索良久,海瑞决定以国为重。他来到徐阶家,告之以实情,并向徐阶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把40年来徐家子孙侵占的40万亩土地退还给原主;第二,把欺压良民的徐阶众子侄和家人自行捆绑送到官府,请求从宽发落;第三,告家中诸人,今后不准侵夺良田、欺压百姓。徐阶长年在京城,对家中之事并不知晓。听完海瑞的叙述,他立即吩咐众子侄和总管,将侵占的良田悉数退回原主。随后,又亲自将犯罪的家人送到官府,任海瑞依律制裁。

海瑞劝徐阶退田40万亩,将其子弟问罪的消息传出后,应天十府的一些乡官也纷纷主动退还了吞没的农民田产。海瑞在应天十府名声大振,穷苦农民奔走相告:咱们这里来了个“海青天”!

不到半年,穆宗又改任海瑞为督应天粮储。当时,适逢徐阶的老对手高拱被穆宗召回朝廷主掌吏部。高拱对过去海瑞支持徐阶反对自己之事一直耿耿于怀:那是隆庆元年(1567)的事,大学士徐阶被高拱弹劾。海瑞即上书弹劾高拱,大学士张居正亦联合宦官冯保上书弹劾高拱。最后,高拱只好乞假回乡养病。

这次复出,他首先就想到了如何报复海瑞上疏之仇。他将海瑞的粮储职务合并到应天由他人兼管,待海瑞赴应天上任时,已无任可上。海瑞只好称病辞官,返归故里。

此时,内阁的首辅是张居正。朝中海瑞的同乡梁云龙要回乡省亲,张居正找到梁云龙,请他通知海瑞,自己要举荐海瑞为礼部尚书,条件是要他在会试中录取自己的儿子。梁云龙回乡后,找到海瑞,将张居正的话告诉了他。海瑞淡淡地说:“烦请转告张太翁(张居正),礼部尚书我不当,他儿子能否考中,也与我无干,请他好自为之。”

梁云龙回京后,将海瑞的话转告给了张居正。张居正气得将早已拟好的保荐海瑞做礼部尚书的奏折撕得粉碎。

再次入仕理朝政夕阳依旧夺目红

海瑞墓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张居正,海瑞此后在海南整整闲居了16年。这16年中,海瑞生活贫困,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妻儿后来又全部撒手而去,身边仅剩一个仆人海安照料他的起居。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病故。朝廷下旨,将被张排挤的诸臣召回,海瑞也在其中。万历十三年(1585)正月,海瑞被任命为应天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二月又改为吏部右侍郎。

接到圣旨后,72岁的海瑞在海安的陪同下前往应天。途中,听闻御史房寰40多岁的儿子抢了一个15岁的小女孩做第13房小妾,他不禁又怒火中烧,立即派人将房公子押解到应天府,命应天府率同上元、江宁两县严厉惩办。房寰恼羞成怒,便勾结一批贪官联名上疏攻击海瑞。海瑞毫不理会,更加雷厉风行地整顿官场风气,贪官污吏不时被查办。

万历十三年(1585)冬,海瑞又被提升为南都察院御史,为正三品官员。

晋升之后,海瑞再一次发出告示,宣布严禁向官员馈赠礼物,并带头把各种礼物一一退回。与此同时,他还明令各级官员禁止向百姓摊派徭役。为惩治贪污腐化,他主张不能以钱赎罪,而应恢复明太祖定的旧规,对违法者用廷杖重责。

此时海瑞年逾古稀,虽雄心犹在,却无力回天。加之他生活困苦,忧思多虑,渐渐患病卧床不起了。应天百姓听说海瑞身患重病,纷纷入寺进香,求上天保佑这位爱民如子的“海青天”。但天不遂人愿,海瑞的病情还是一天天地加重了。

万历十五年(1587)十月十四日,一个风雨之夜,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的海瑞与世长辞,享年74岁。就在他临终前三天,兵部送来的柴薪费多算了七钱银子,海瑞还让人如数退了回去。

消息传至朝廷,南都礼部和应天府马上派人帮助整理遗物,布置后事。清贫一生的海瑞,留下的遗物实在是太简单了。海安清来点去,只有20两俸银,几件破旧的衣服,几双破布靴,再就是几匹绫和绸葛。海瑞所有的家当,连一个贫士都不如。看到这些,在场的几位官员都忍不住哭出声来。区区20两银子,根本不够筹备葬礼。在场的官员于是纷纷解囊,凑了800两银子,为海瑞料理后事。

送葬那天,礼部右侍郎沈鲤代表朝廷参加海瑞的葬礼。在出殡前,沈鲤宣读了朝廷的诏谕:谥海瑞“忠介”,赠“太子少保”。之后,各衙门的官员和海瑞的同乡诸官分别吊唁,大家长跪在海瑞的灵柩前痛哭失声。午时,出殡的队伍走出应天府。应天市民自动罢市一天,为海瑞送行。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摆着酒菜饭食祭奠这位清官。乡下的村民也纷纷赶到城里,为海瑞送丧。

海瑞的灵柩从应天城被36位身着白衣白帽的差役缓缓抬出,沿途哭声不绝于耳,哀乐震天。这是人民心目中的国葬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海瑞在天有灵,也可含笑九泉了。

遍观中华历史,正直如海瑞者、刚毅如海瑞者、清廉如海瑞者,可谓凤毛麟角。而集三者于一身之人,也只有海瑞而已。他那正直的风范,让百姓交口称赞;他那刚毅的个性,让他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官一生,海瑞几番沉浮,但其个性依旧,相比之下,那些贪官污吏,那些昏聩小人,怎不汗颜?海瑞,无愧于“刚峰”,无愧于“青天”。

同类推荐
  • 秋瑾·徐锡麟

    秋瑾·徐锡麟

    本书介绍了秋瑾、徐锡麟这两个辛亥英烈如何从普通士大夫家庭的孩子发展成为影响和创造历史的英烈的一生的全纪录。
  • 秦始皇传

    秦始皇传

    对于嬴政的一生,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此时躺在皇陵的嬴政已经一无所知了。而只有本书的作者还以曲折的文笔演绎着他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谜一般的一切!
  • 曾国藩家书解读

    曾国藩家书解读

    本书收录了修身治心、树德养望、读书为学、习字作文、治家守业、择师交友、为官治政、统兵用人、理财经营、保体养生等相关文章。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热门推荐
  •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之战,暂时歇火。然而谁都知道,一贯以全球霸主自居的美国绝不会就此放手,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以汇率压制别国以干涉别国经济乃至政治的手段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动用一切力量,保持汇率稳定,随时做好反击美国施压的准备。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形下,各方的博弈将导致全球汇率市场继续着一场不知结果、难料胜负的持久之战。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为此就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汇率争端在未来极有可能招致经济大国的报复性措施,这最终可能导致全球爆发贸易大战,而这种情况是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 触碰太阳

    触碰太阳

    欧阳阳:没有江植树,没有欧浩辰,我的高中就只有书本为伴,那么我的大学啊,有没有可能,像偶像剧一样精彩。。。
  • 家族长歌

    家族长歌

    西晋初年王朝更替杀戮不休,每个家族都加入到权利的斗争中。忠诚、背叛、嗜血、复仇都是历史车轮上的印记,周围蛮族的虎视眈眈增添了血腥的气味,在混乱的年代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 控妹后卫

    控妹后卫

    当又一个三连冠的王朝建立时,记者们蜂拥进时代华纳球馆。“迈克尔,有多人都认为何又雨已经超过了你,能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迈克尔·乔丹沉吟了一下,无奈的苦笑着说:“嗯,我想说的就是你们想听的,没错,我认为何已经超过了我。他是这个星球上最棒的篮球运动员!”——————————————查尔斯·巴克利大吼:“难以置信,不可阻挡!”科比·布莱恩特耸耸肩膀:“他曾是我的队友,这是我的荣幸。”勒布朗·詹姆斯:“何很有天赋,他才是天选之子。”史蒂夫·纳什:“他球商惊人,我们是同一类人,都是靠技术打球,但显然,他在这方面做的比我好。”
  • 物理与生活

    物理与生活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又有用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你都可以运用到!本书很好阐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 佛说犊子经

    佛说犊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者无双

    炼者无双

    炼啊!炼啊!我可以炼去能量。炼啊!炼啊!我可以炼去物质。炼啊!炼啊!我甚至可以炼去规则。事实上我可以炼去一切,天地万物任我改写。好吧!事实上这是一名励志要成为逗痹的少年。走向巅峰的故事。没有最逗痹,只有更逗痹。这是一个用生命在逗痹的少年。且看他得到远古炼金术传承,如何在天地间驰骋。
  • 癫狂世纪

    癫狂世纪

    我所理解的自由,便是可以轻易说不的生活。
  • 极品大总管

    极品大总管

    林天登临华山不幸身亡,到了地府却意外发现自己前世阳寿未尽,重生大唐,从一个无名小卒,一步步成为大总管,甚至帮助唐玄宗执掌后宫...有时他腹黑无耻,有时他大义凛然,有时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有时他也贪生怕死....
  • 碎月拾光

    碎月拾光

    人道事非,事非人道,何谓?事非语,靡靡音,事非事,如淤泥!人世常态,学会接受,学会避让!万众生灵如若云烟般,不过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