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300000011

第11章 一、阴阳五行学说与循环的历史图式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学。它不仅是传统中国人观察宇宙、观察自然的学说,也是解释人生、解释历史的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进入一个剧变的时代。一方面,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政治利益集团和学术文化流派竞相角逐;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统一呼声日趋强化,统一趋向日趋形成的历史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登上学术舞台,它一开始就企图用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对自然和社会作一种统一的解释。它先限定了一些必要的原则,然后又用这些原则把自然与社会贯穿起来,其原则的适用范围广及哲学和各种实用科学诸领域,与历史哲学体系也有密切的关联。

阴阳五行学说支配下的历史哲学所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天人感应”说的思想理念注入历史解释。在这种观念系统中,世界显现出一幅天人万物互融、互感、互应、互渗的图景,用这个原则去解释历史,历史就会变得与现实政治紧密相关。阴阳五行学说支配下的历史哲学展示给人们的另一种图景是历史的循环演进,首尾相衔,无论从哪里出发,都将回复到其自身原先所处的位置上去。坚持这个原则,我们丝毫发现不了历史进程的螺旋形上升的轨迹,而只能察觉一种近似圆形的轨迹。前一种原则,到西汉董仲舒手中才被发挥到极致,而后一种原则,我们在老子那里就可见其端倪了。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老子的历史哲学,是根据形上学意义层面的“道”推演的。在老子看来,历史的进程依循于“道”。“道”所具有的基本特质是自然无为与循环返“常”。“道法自然”,“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自然”就是“自身如此”的一种状态而已。“道”既是自然的,也就是“无为”的,“无为”是自然的写照,两者是合一的。而历史则应是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中运行,绝对要排斥人为的干扰。老子尊奉“太上,不知有之”的时代,“太上时代”是老子的理想,因为它合乎自然无为的原则,历史运行应是向这个时代的复归。这样,变动是老子所肯定的,但这种变动和运行,老子一概认为不过是在循环返“常”而已。“常”,即是“道”的本初面目,历史的运动发展是循环的,终究会返回到原点,即“常”的状态中去。他说: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这种“复”既是指形而上的“道”的运作,也是对人类历史运行轨迹的暗示。对人类历史来说,“常”的极妙状态就是那种“小国寡民”的“太上时代”。形而上的“道”返回原点后,也就达到了一种类似于婴儿的状态,无思无虑,老子又称之为“朴”。“太上时代”就是一个“质朴”的时代。

老子的历史学说,给人以一种退缩的感觉,他断定历史运行的轨迹将会是循环的,而其归宿却是那么一个“小国寡民”的“太上时代”。大概老子对自己所处的“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深恶痛绝,所以不惜以放弃文明为代价,退回到蒙昧社会中去,为了证明他所持见解的合理性,他赋予这种蒙昧社会以黄金时代的桂冠,成为他政治与历史学说的最后的落实处。需要强调的是,老子学说尽管不是以阴阳五行要素来建构的体系,但阴阳观念已界入其学说,并初步成为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历史循环是经由孟子的倡导才在中国历史观念中发展起来的。孟子一方面认定“先王之法”为万世不变之圭臬,一方面又创发“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坚信历史将复归先王的黄金时代。从“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的观点考察历史,可以发现,自上古的尧舜禅让到孟子所处的时代,这种治乱更替已数次发生。当时王权式微,诸侯力政,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大乱。孟子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判定,一次治乱循环所需的时间约为五百年,所以他坚信:“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萧公权先生认为:“孟子所以毅然以‘平治天下’自任,以‘保民而王’勉人者,正由其胸中先有此世运当治之信念,深知文王以来七百余岁,计数已过,论时则可也。”的确,孟子之所以提出历史循环的思想,是因为对现实政治的极度不满,同时也自信自己被时代赋予平治天下的使命。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孟子所持“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说法同以后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所持的见解相同。为什么他们都执“五百年”这一周期呢?杨向奎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大五行说”,是五行说的放大,以五百年为一历史运行的周期。

阴阳五行学说支配下的历史哲学中的另一大原则天人感应说在孟子思想中也有反映。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讲天命也仅限于个人之穷达。而孟子所说的天,被界定为具有道德属性,天命往往是他政治与历史学说的最后依据。“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天和人具有共同的道德属性,因而是互感互应的,此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的天人相应说还不成熟,在说明历史运行的决定性力量时,仍是以天命重于人事。然而,他的这个理论,实是替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开拓了通道。

循环论的历史观也存在于荀子的思想中,他认为历史是一种循环的运动:“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千岁必反,古之常也。”变化只是一种循环的运动,某些原则性的东西(伦常)是“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的亘古不变的存在,三代则是伦常秉彝最为完满,政治文教之极致,历史进展应是复归这个古典的黄金时代的过程。

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的理想,完全以人的行为作为历史运动的决定性力量。荀子所说的“天”不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指的是整个自然界。他也用阴阳说解释自然界的生成变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是一种“不为而成,不求而得”的“天职”,即自然的职能与规律。而历史却属于人类行为的范畴。自然界的运行与社会的治乱没有任何的联系,人事才是社会治乱的惟一的终极原因:“天变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否认了人格神的天。“明天人之分”的“分”,就是“职分”,也就是“职能”,“明天人之分”就是要明辨天与人的职能。荀子的这种天人无涉论比孟子的天人一元论无疑要高出一筹。

《易传·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阴的功能)一辟(阳的功能)谓之道。”“道”表现为阴变阳易。变易是《易传》的中心思想,宇宙万物,无物不变,无时不变。除了变以外,《易传》还强调“通”,《系辞传》上说,“往来不穷谓之通”。所以《易传》的总法则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一种注重变通的学说。然而,《易传》同时也认为那套根本性的伦常法则是无法也不能变动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从这种不易的基点着眼,变易终将是一种循环的运动:“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为了更明确地说明循环法则,《易传》又常用四时往复比喻事物的变化:“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与四时联系进来的“革”肯定是种循环的变革,因为四时就是“寒往而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传》的循环运动观念与《易经》六十四卦的编排很有关系,六十四卦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以体现一种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循环运动。《易传》的循环运动观念与《易经》六十四卦的爻卦辞也很有关系。“乾”上九的爻辞说:“亢龙有悔”,“泰”九三的爻辞说:“不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些无疑都是循环的见解。

“《易》以道阴阳。”与其说《易经》的核心思想是阴阳学说,还不如说是后人用阴阳学说阐释《易经》。阴阳的观念并非《易经》爻卦辞中所本有的,是《易传》把《易经》纳入了阴阳学说体系,成为“以阴阳道《易》”。阴阳学说的运用,使《易经》较呆板的构架圆通化了。《易传》以阴阳理论阐释了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与变易问题,建构起一种自然哲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历史学说。

在齐人邹衍那里,阴阳五行学说正式成为用来解释历史发展过程与发展动力的理论。邹衍创始的“五德终始说”就是这样一种学说。“五德终始说”指的是“土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更具体地落实到历史过程中去,则是所谓的“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王朝据此依次相替。五德从现象上看是五类王朝更替的表征,同时,更深刻地说,也是五种支配历史发展的势力。历史上的每个王朝的出现以某一“德”为表征,也受这一“德”势力的支配,无疑地,这一个承受了那个特定的“德”的王朝,上天也会发出与这一“德”相应的符瑞,以作为得到上苍许可的证明,这也便是“类固相召,气固则合,声比则应”的感应法则,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天人感应说的另一种表证方式。与此相对应,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循环的迹象,从“土德”开始,经木、金、火、水四德,必将重归于“土德”,然后再开始新的循环,“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也,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邹衍从历史相对论的角度出发,断定不可能有哪一德将“守一不变”。这种历史学说固然是一种命定论,肯定天的意志,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历史学说又是在战国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周天子的权威无疑早就没落了,天下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人间的苦难深重,统一是民众的呼声,也是当时的政治大势,谁能代周而兴,谁就是代表胜周的那一“德”,这是一种替未来新权威寻求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所以深受列国诸侯的欢迎。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把五行相胜的观念运用于历史领域,形成一种历史变迁的固定的逻辑,对秦汉以降的政治和历史学说影响甚大。秦始皇翦灭六国,就以为自己是代火德的周而兴的“水德”,为此“改正朔,易服色,数用六,色尚黑”。以为既为“水德”,故“深戾阴刻,一切皆决断于法”。同样,汉朝的统治者也用这套理论来论证“汉承秦制”的合理性。随后,在中国历史的各个关键时期,总会有一些类似于“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出现,以适应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

在董仲舒的思想里,阴阳五行之气周流于天地万物之内,阴阳被界定为周流的动力,五行被界定为周流的过程和次序。而这一切又有一个要由天道的阴阳五行向人间的政治和道德落实的问题。董仲舒建构的历史哲学,是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相呼应的。他创设了一种“三统”或称“三正”的理论。“统”就是统系的意思,“三统”则为“黑统”、“白统”、“赤统”。就具体的历史而言,则夏为黑统,商为白统,周为赤统。三统依次循环,首尾相衔,周而复始,历史的演变,无非就是三统的更替。新兴的王朝以一番“改正朔、易服色”的程序表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这便是他“三统”理论的内涵。“三统”说实际上不过是邹衍“五德终始说”的一种简化。支配“三统”的黑、白、赤统其实也是五行的翻版。它和五行一样,在不间断的变易过程中,呈现出一幅循环的图式。阴阳五行学说在董仲舒手中发挥到了极致,成为解释天人感应学说的一种工具,正是因为天的意志和人的行为都附着于阴阳五行,相应地具备了同样的属性,所以“天”“人”是同类感应的。董仲舒把他的这种学说应用于政治与历史领域,历史便形成了一种天命所定的“三统”循环的模式,支配这种循环运动的便是处在天道之中的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

综上所述,阴阳五行学说是传统中国人以对自然现象的经验知识为素材所发展起来的循环观念和哲学的宇宙图式,也是一种深刻的历史哲学意识。在阳阳五行观念支配下的历史演进图式中,历史成为封闭性、循环性的机械运动,且其所回复的始点永远只能是一个曾存在于远古的黄金时代,这就是道家的“太上,民不知有之”的蒙昧时代和儒家充溢着血缘宗法亲情的尧舜三代。这种复古主义的历史循环论,与农耕民族所从事的生产方式的节拍,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冲突和融合的周期率,兴亡盛衰的社会政治崩溃与修复机构几乎天然地吻合,成为中国传统历史学说的特质之所在。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清朝十大奇案

    清朝十大奇案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清朝时期的十个离奇案件,分别是麻城涂氏杀妻案、嘉禾三换主犯案、怀宁张家三命案、山阳查赈毒杀案、丽山村连环案、五台山和尚断头案、七涧桥凶杀案、张汶祥刺马案、杨月楼婚姻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每个案件均附有插图。这些案子不但情节真实、曲折,描写生动,可读性强,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而且都是轰动当时朝野的大案。有些案件由于皇帝亲自过问,更因办案人员各怀鬼胎,以至于案中人物的表演真假难辨,使本来五光十色的案情更具神秘色彩。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三国之龙腾万里

    三国之龙腾万里

    一个现代理科生无意中掉入时间虫洞,出人意料的变成了三国中一个废物“操!我要一万人!什么?没有?不给?好吧,我去给刘备几条小米加步枪!”“宣德啊……皇叔啊……我跟你借个人!什么不借?我给你一万人!”“孙权呢~我和你借几条船呗!不给?行!我去把大乔接走!”哥是谁?哥是皇帝!董卓呢?Md!我的发电机好了没有!
  • 乱入红颜

    乱入红颜

    大学生宅男杨落偶然邂逅了落入凡间的精灵,稀里糊涂地获得了来自上天的超能力,恣意纵横于华夏五千年历史,拯救众红颜于战乱漩涡之中,为自己书写了一段不可思议的11佳丽传说……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本书选择世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100件大事,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从而理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世界历史的重点。
热门推荐
  • 恶魔总裁狂追妻

    恶魔总裁狂追妻

    “老婆!我知道错了!原谅我可以吗?”苏冰文放下身段,从大都市千里迢迢来到西部山区,只为博得前妻的原谅。“谁是你老婆,我可没有像你这样癞皮狗的老公。”安以晴不耐烦地大声对他吼了一声。“不是老婆,那也总得是孩子他妈,不是吗?”苏冰文虽然受到安以晴的轰炸,但还是嬉皮笑脸的跟在安以晴后面附合。“行!要我原谅你是吗?”安以晴指了指远处的那座山,贼贼的对着苏冰文说:“你将那山上的木头捆绑好背回来,完成这个任务,说不定我会原谅你呢?记住不能动用其他人帮忙,必须亲自动手!哈哈”“老婆不带这样儿的……..”苏冰文一副吃瓜的表情,苦不堪言.
  • 诡婴缠身

    诡婴缠身

    我叫苏婷,一次倒霉撞鬼之后竟然莫名其妙的怀孕了!从此阴气重阳气弱,无数猛鬼想要谋夺我腹中鬼胎化为己用,孩子的父亲更是想利用鬼胎为自己报仇!我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这个鬼胎,变得不再平静。十个月之后,等待我的到底是死亡还是什么,尚未可知……
  • 法澜澄禅师语录

    法澜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拳皇之强者天下

    异世拳皇之强者天下

    武道有三,体、气、势,任何一种达到极致即可万人敌。天地返、岚之山、地狱极乐落……荒咬、毒咬、大蛇薙……踢杀、蛇使、断头台……这些招式看着眼熟不?以为这就是玄幻版kof?不要天真,作者的口味没这么清淡,乱炖才是真爱。
  • 流年里的情歌

    流年里的情歌

    对于陈安安而言,顾北城是一首诗歌,她从不懂什么五绝七律,但她依然在百度里搜索,想要读懂他,甚者靠近他。你知道暗恋么,其实它就像一个歌唱家,在流年里唱出一首动人情歌,或许会温暖,或许会疼痛,可是它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青春。
  • 六号摩天轮的幸福(摩天轮童话系列)

    六号摩天轮的幸福(摩天轮童话系列)

    [花雨授权]?他是知名摄影师又怎样?就代表他可以目中无人、对人大小声吗?她偏偏不吃这套,她绝对要好好教导他“做人处事”的基本态度!什么!?他竟然是她身价上亿的顶头上司!更惨的是——他还叫她当他“贴身助理”!?
  • 殷界杀手:世界杀手

    殷界杀手:世界杀手

    殷界大战,高级杀手,保护美女,世界的战争
  • 穿越时空的白璃

    穿越时空的白璃

    之前发书的账号忘记密码,重新建一个号重新发书,这登陆方式都把我绕晕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哪个账号是哪个,看来我还是太二。一百章结束,这是个很累的脑力活,我还是搬砖去吧。
  • 女帝天下之再生为王

    女帝天下之再生为王

    她曾是一代帝王,野心勃勃,征战天下,最终也因野心而亡。再世重生,奈何野心未了,在这片陌生大陆上,用温润的笑意,再掀起滔天骇浪。遇到的他们,却不知能否改变心意。一代女帝归来,不知该是怎样风华。
  • 思议世界

    思议世界

    真相总存在于黑暗一面,光明的背后总有残缺。历史总是充满扑朔迷离,并不是每一本史书就是真相。千年的爱恋情怀藏在这历史的尘埃之中。即使是公认的暴虐形象也有他温柔的一面。——这是盗墓,也是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