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6800000003

第3章 二、清中期的宋诗学(雍乾嘉)

雍、乾、嘉时期,清朝政府的统治逐渐稳固下来,反清排满思想亦渐趋消歇。从康熙中后期开始的政治高压和文化钳制渐渐抬头,文字狱开始大行其道。严酷的文化政策和高压政治,使士人们不得已转向考据等远离现实生活的学术途径。

随着清代诗学的发展,人们对宋诗学的认识逐渐深刻,不再总是以附庸的眼光来审视宋诗。学术思想上的兼容并蓄使诗学领域的论争不再势成水火,对唐宋诗之争能够平心而论,无论是宗唐者还是宗宋者,都能够较客观地不出极端之言,而多折中之论。如叶燮就提出,唐宋诗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二者均是诗歌自身发展演变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说:

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自宋以后之诗,不过花开而谢,花谢而复开。

叶燮用形象的比喻,说明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就如同植物一样,从诗经开始,经建安、六朝、唐诗、宋诗的发展,完成了植物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的全过程,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诗,都只是这个过程的组成部分。前一过程是后一过程的基础,后一过程是前一过程的发展。由此可见,“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有一定程度的推重宋诗之意。像王士禛这样宗奉唐诗的神韵派首领,虽然在理论上承严羽的《沧浪诗话》而来,早年曾经对宋诗大肆进行口诛笔伐。但随着诗学功力与年而进,对宋诗的认识逐渐加深,晚年对于强分唐宋也进行了反思,不赞成论诗存有或唐或宋的门户之见:

近人言诗辄好立门户,某者为唐,某者为宋,李杜、苏黄,强分畛域,如蛮、触氏之斗于蜗角而不自知其陋也。

这个阶段在诗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沈德潜的“格调”论。沈德潜论诗主张以汉魏为宗、盛唐为本。他概括唐宋诗的特点分别是:“唐诗蕴藉,宋诗发露,蕴藉则韵流言出,发露则意尽言中”。“蕴藉”与“发露”本来只是作品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但“发露则意尽言中”与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便格格不入了。沈德潜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诗歌观念,反对诗歌持发扬蹈厉之论,而要求含蓄中正的“温柔敦厚”之言。但他也不愿意以反对宋诗者自居,因为自己宗奉唐诗的态度,他还专门补充说明自己只是过去论诗倾向于唐,但并不曾“贬斥”宋诗:

唐诗蕴蓄,宋诗发露。蕴蓄则韵流言外,发露则意尽言中。愚未尝贬斥宋诗,而趋向旧在唐诗。

当时能与“格调”论对立的诗学主张是袁枚的“性灵”说。在“诗分唐宋,至今人犹恪守”的情况下,袁枚论诗以“性情”为本,诗不论“古”“今”,但以“工”“拙”相较,以个人性情“抒写性灵”。这种不以“古”“今”论诗的主张为突破唐宋诗界、打破人为的诗学束缚奠定了基础。与袁枚合称“乾隆三大家”的赵翼和蒋士铨与其同声相应。蒋士铨认为诗虽分唐宋,且唐宋诗开创的范式后世难以超越,但唐宋诗自身各极其诣,不必强分高下:“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赵翼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诗歌的发展,提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诗歌进化观,也表现出了不以时代论诗之优劣的特点。

清中期的宋诗学渐渐呈现出向上发展之势。以厉鹗为首的浙派、以钱载为首的秀水派和以翁方纲为首的肌理派三支宗奉宋诗的诗歌流派先后登上诗坛,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厉鹗论诗反对开宗立派,反对建立诗学壁垒,他认为“诗不可以无体而不当有派”,“不可以无体”即要求诗歌有自身特色;“不应有派”即反对诗歌分门别户各持一己之见。但他却事与愿违地成为浙派的领军人物,其诗名显于清初六家(施闰章、宋琬、朱彝尊、王士祯、查慎行、赵执信)与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之间,正是沈德潜的“格调”说大行其道之际。厉鹗曾经与沈德潜共事过一段时间,但二人诗学观点却不能相互影响,因此“同在浙江志馆而诗派不合”,归根结底就在于诗学上宗唐与宗宋的不相容。厉鹗诗作规法宋人,且好用宋典,主张化学问入诗卷。他说:“故有读书而不能诗,未有能诗而不读书”,因为“书,诗材也”。他认为只有充分利用诗材,创作时才能“诗材富而意以为匠,神以为斤,则大篇短章,均擅其胜”。厉鹗耗费二十多年时间,广搜宋人文集,求之诗话,说部、山经、地志,辑成《宋诗纪事》一百卷,辑录宋代诗人三千余家,宋代有影响的诗人几乎尽为网罗其中,人们可以通过《宋诗纪事》而略观宋诗全貌。《宋诗纪事》也因此而被四库馆臣许为“考有宋一代之诗话者,终以是书为渊海”。厉鹗在《宋诗纪事·自序》中表明自己对宋诗的态度:“宋承五季衰敝后,大兴文教。其诗与唐在合离间,而诗人之盛,视唐且过之”。尽管他谨慎地声称宋诗“与唐在合离间”,然而还是肯定了宋诗对唐诗的超越,他所说的“诗人之盛,视唐且过之”也就意味着将宋诗与唐诗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对比,在认可宋诗与唐诗具有同等价值的前提下,宋诗人才可能“视唐且过之”。其他诸如杭世骏、金农、吴颖芳、汪沆等浙派诗人与厉鹗观点接近。

钱载于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二年(1857)为会试同考官,后屡主诸省乡试,仕至礼部左侍郎。其论诗以韩愈和黄庭坚为宗,主张以学问为诗,与翁方纲的肌理派遥相呼应。其题咏器物、书画的诗作常考镜源流、叙其表征,以见其腹笥之富。翁方纲与钱载为同年,也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官至内阁学士。先后典江西、湖北、顺天乡试,曾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一时名士、才子多出其门,遂主盟诗坛,影响甚广。从清初以来,在唐宋诗之争中始终居于在野地位的宋诗,自钱载、翁方纲二人开始,才有了些微的当朝之象。翁方纲精于经史、金石、考据之学,诗学造诣亦深。论诗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坚持认为,只有“博精经史考订”,才能实现“而后其诗大醇”的境界。同时,他也认识到了性情与学问应该合而一之,并指出诗歌应当是性情与学问的共同体现:“夫诗,合性情、卷轴而一之者也”。翁方纲在承认唐宋诗各擅其美的基础上肯定宋诗的成就:

唐诗妙境在虚处,宋诗妙境在实处。宋人之学全在研理日精,观书日富,因而论诗日密。

而且翁方纲还特意说明宋诗与唐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宋人精诣,全在刻抉入里,而皆从各自读书学古中来,所以不蹈袭宋也”。宋诗自翁氏倡导以来,在诗学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时与翁方纲论争,主张折中唐宋诗者则是以姚鼐为首的桐城诗派。姚鼐以桐城古文家的眼光提出学诗的途径应该是“昌黎诗读之,然后上溯子美,下及子瞻”,主张以韩愈为中心,上溯杜甫,下及苏轼,要求诗歌兼学唐宋。在《答翁学士书》一文中,他着眼于诗歌发展史上大家、名家的成就,把“意与气足主乎辞”作为贯穿诗歌发展的主线和评判标准,认为诗歌在发展历程中成为后人效仿对象的“最工者数十人”虽然“体制固不同”,但表现出“意与气足主乎辞”的共性来,所以不应该有“厚此薄彼”的诗学观念:

自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赵宋元明及今日,能为诗者,殆数千人,而最工者数十人;此数十人,其体制固不同,所同者,意与气足主乎辞而已。

姚鼐之外桐城诸人益明其宗宋主张。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惜抱以后,桐城古文家能为诗者,莫不欲口喝西江。姚石甫、方植之、梅伯言、毛岳生以至今日之吴挚父、姚叔节皆然。且专法山谷之硬,不屑后山之幽。”

乾嘉时期汉学家的学术方法对宋诗学的发展也有着间接之力。钱大昕虽曾公然于《李南涧诗集序》中表示自己不喜欢作诗,也不喜为人序诗:“予不喜作诗,尤不喜序人之诗。以为诗者,志也,非意所欲言而强而为之,妄也;不知其人志趣所在,而强为之辞,赘也。”但他还是能够认识到诗歌的本质,“非意所欲言而强为之,妄也”强调了诗歌要表达真实的情感。另外他还提出诗歌应该包容有唐诗的情韵和宋诗学识,肯定了学问在诗歌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余谓诗亦有四长,曰才曰学曰识曰情。挥洒自如,诗之才也。含经咀史,无一字无来历,诗之学也。转益多师,滌淫哇而远俗,诗之识也。境往神留,语近意深,诗之情也。

乾嘉时期学者们深厚的学术根底使他们与宋诗以“以学问为诗”有了沟通的可能。乾隆二十二年(1757)将试帖诗纳入科举考试,虽然只是科举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唐代以诗赋取士那种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对诗歌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诗歌成为士人必修之业。在这种诗学与学术共进的文化氛围中,宋诗特征比较容易得到认同,从而为清代宋诗学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诗学基础。

同类推荐
  •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心理机能。心灵感悟就是这些尝试在科学时代的产物,是这片沃土上生长出的最绚丽的花朵!来吧,让我们从每个心灵感悟开始,从每项心理机能入手,一点点、一步步为自己的心灵作加法,让我们的人生奠基在坚实的心灵柱石之上。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向往恬静怡人的大自然。然而为了生计,我们无法放下所有工作去做一个闲适的“悠客”。
  •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唐诗宋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两颗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明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姿多彩。《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100个首宋词》荟萃了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它们或文雅、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深沉……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丝绸之路是一首古老的歌,是一首浪漫的诗,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随着我国开发大西部的号角吹响,必然会带来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热门推荐
  • 褒姒秘史:美人笑

    褒姒秘史:美人笑

    褒姒本为褒城小户人家养女。然而一场战争却改变了她的一切,所爱之人战死、被人指责为妖孽。为心爱之人亦为褒城百姓,她不得不走入这世间最为繁华的周王宫。莲池边的神秘男子、心狠手辣的周国王后、匆匆逝去的丽妃以及深藏不露的姜绿萝。不被周王待见的太子宜臼对她痴狂,曾经心爱的人死而复生与她纠缠。荣宠、冷宫,一生沉浮。且看她是如何得到周天子一生的爱,凤临天下。她无心至人于死地,人却往往因她而死。她原以为她和姬宫涅可以拥有像常人那样的爱,却没有想到,这份爱情在帝王家却是那样的奢侈;它的代价是那样的大,一个国家的兴衰,全天下的百姓,还有无止尽的认命;原以为背叛了天下的所有人,就可以抓住眼前的一切;然而她却错了,背叛天下人,只会让天下人离弃姬宫涅,让他背上骂名;原来背叛了天下所有的人,只会让他们更加的不配拥有幸福;尘封近四千年的往事,娓娓道来……还原一个别样褒姒。『只谈风月,无关历史』
  • 回头撞见你的微笑

    回头撞见你的微笑

    都说爱你,但到底用什么爱你。有人只是说说而已,有人只是想占有身体,唯有用心爱你的人,才会知道你喜欢什么,知道什么会让你开心,因为他将你的喜怒哀乐记在心间。温暖,是晚上为你掖好的被角、是替你挡风、是一个拥抱。不要用耳朵恋爱,真正对你好的全是细节。
  • 校恋车轮战

    校恋车轮战

    “恐龙女怎么样做我女朋友呗,你看,一个极品帅哥跟一只恐龙妹在一起,回头率会不会超高?”林泽安一脸戏谑地看着陆苡希。“丑男我叫陆苡希有名字的!”“我也有名字我叫林泽安不许叫丑男,我丑你还乐意跟我同桌么?”陆苡希被林泽安急哭了,整整生了一晚上的闷气。这一对天生的冤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来世安定

    来世安定

    家里不喜欢我?好吧我可以出去住。什么?性别都能变?算了我去看看男生日常先。结婚?……这个样子还想让我结婚?主角学霸,性格会变,喜欢吐槽,情路坎坷,结局待定。【是的你没看错,简介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为你我愿负天下

    为你我愿负天下

    他父母早逝从小和奶奶一起相依为命,受尽别人欺负,被人叫作‘废材’。一次偶然的机会学会了绝世武功,命运也为此改变。。。而她却生于武术世家,倾城的容貌,却又不近人世,可望而不可即有冰美人之称。。。命运的捉弄使两个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人相遇并且相爱了,却又波折不断,最终他为了她不惜与天下人为敌。‘为你,血洗天下又何妨’一段神话就此展开!
  • 快穿:青春修炼手册

    快穿:青春修炼手册

    捡到了个系统钓到了个二十四孝老公后,唐画春风满面的让面前的记者提问,记者:“唐小姐,您对顾先生怎么评价呢?”PS:简单得说就是一个只关于青春的快穿!
  • 胡同里的风声

    胡同里的风声

    《中国新锐作家校园文学经典:胡同里的风声》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关注胡同里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酸甜苦辣,犹如万花筒一般,让我们回味、思索。
  •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鹿晗总裁的复仇小娇妻

    鹿晗总裁的复仇小娇妻

    这本书呢。名字不是现在这个名字。这是我在贴吧看到的一篇文。我觉得非常不错就一直在看。但是那个贴被删了。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我又找不到原作者。内容我也记不全所以我就改写了一下。如果原作者觉得我抄袭我随时可以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