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6400000009

第9章 三、帝后欢爱与政治斗争

皇帝与皇后、妃嫔虽为夫妻,却并不同于民间的普通夫妇,贵为一国之父母的帝王后妃,他们的性情与夫妻关系,都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的发展走向与宫廷的内部斗争。

1.后妃与帝王政治

太祖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可谓一代贤后,她与朱元璋结发于患难之时,跟随丈夫四处征战,在太祖建立明朝的政治斗争中有过辅助之功。在明朝政权建立后,马皇后因品行端谨,颇有政治眼光,故而能对太祖的政治举措屡有善谏。而性格严苛的朱元璋一直敬重马皇后的品行,又有患难夫妻的深重感情,所以也常常能采纳结发妻子的建议。史书上说:“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就是说,朱元璋在朝廷之上经常在盛怒之下作出决定。等他退朝还宫后,马皇后就会劝诫太祖,因为马皇后而得到缓刑、免于杀戮的人不在少数。

明初大学士宋濂品行端直,因孙子犯罪遭受牵连,被逮到京师后依罪应该论死。马皇后就向太祖劝谏说,普通百姓家孩子的老师,尚可以从始至终受到礼遇,何况是皇帝孩子的老师呢?另外,宋濂平时在家中深居简出,肯定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不该连坐论死。朱元璋听不进马皇后的话。后来马皇后在侍奉太祖吃饭的时候,没有准备酒肉,太祖很奇怪,询问原因,马皇后回答说是为了给宋先生做福事,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露出伤心的神情,扔下筷子起身离去。第二天竟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改为流戍远方。马皇后还劝谏朱元璋要恩私分明地善待人臣,这反映了她遇事理智冷静、宽以待人的政治素养。马皇后还提倡节俭,反对赏赐外戚,对明初的政治稳定,劝阻太祖的刚猛施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马皇后病逝前,太祖问其遗言,马皇后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这样的素养和品行使太祖对马皇后充满敬重之情,马皇后死后,太祖恸哭不已,并不再立后。

明成祖的仁孝皇后徐氏,在帮助成祖登基的过程中也有过出色的表现。当时成祖发起靖难之役,正率兵在外征讨,建文帝派大将李景隆乘机进围北平,攻城急迫,城中兵少,情况非常危急。徐氏临危不乱,激励军官士民的妻子,并授给她们兵器,登上城楼据守,城市才得以保全。徐氏虽立下如此奇勋,但在平时绝不恃宠而骄,还主动拒绝了明成祖要给予其弟封爵的好意,虽最后没有拒绝成功,但她立即声明:“非妾意也。”始终未对成祖此举表示谢意。徐皇后去世后,成祖也是非常悲痛。

后妃不仅是皇帝的妻子,也会在先皇去世后成为新皇帝的母亲或祖母。明代诸帝多有早亡者,或尚未立储,或新君即位时年龄偏小,那些作为新君嫡母、生母的后、妃、嫔以及宫女们,往往能通过太后的身份对帝位更替和储位之争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到明代历史的发展,这关乎一个朝代的政治得失。

明仁宗在位虽不足一年,但仁宗的诚孝皇后张氏,从被选为燕世子妃到皇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生经历了五十余年的政治风雨,在明代前期的宫廷政治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张氏出身民间,在被封为太子妃后,严守妇道,得到明成祖朱棣及仁孝皇后的喜爱与器重,而仁宗朱高炽却因身体肥硕、不能骑射,一直得不到成祖的喜爱。成祖曾指着仁宗,说他的太子之位之所以不被废掉,就是因为有个张氏这样的好媳妇。仁宗即位后,张皇后也非常关心朝政。宣宗在位时,作为皇太后的张氏对宣宗影响极大,宣德三年(1428),张太后与宣宗一同出宫拜谒祖先陵寝,经过一座河桥时,宣宗下马,亲自搀扶太后的坐辇,看到道路两旁欢呼的人群,张太后就意味深长地告诫宣宗,说百姓能如此爱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够使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国君一定要重视百姓的安危。返回京师的途中,张皇后走访当地的百姓,询问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赐给他们一些钱钞。老百姓献上食物、水酒,张太后就递给宣宗,让他品尝老百姓的食品。正是有张皇后的言传身教,宣宗才成为一代贤君,关心百姓和农业生产,开启了“仁宣之治”的太平景象。宣宗驾崩,英宗才九岁,宫中流传谣言,说将废太子,立襄王为帝。张太后赶紧召集诸大臣至乾清宫,指着太子边哭泣边决绝地说道:“这就是新天子。”群臣大呼万岁,流言方得以平息。英宗即位后,有的大臣请求张氏垂帘听政,张太后说:“以我寡妇,坏祖宗家法,不可。”同时又下书严禁外戚参与国事,对宦官王振严加管束,这些做法对仁宣、正统初年的政治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查继佐评论说,诚孝皇后整齐三朝,为妃,弥补了太子失欢的局面;为后、为太后,知人善任,勤于辅政;为太皇太后,护佑至尊,严外戚,不使干预朝政,谢绝垂帘之请,禀持祖训,嘉德无比。可谓实评。

此后,正德末年,武宗驾崩无子嗣继位之时,朝廷内外人情汹汹,如果没有孝宗的孝康张皇后定策迎立世宗继位,又下诏收捕江彬等一干佞幸奸臣,那明朝的政局就说不定要发生怎样的动荡了。

再如神宗的生母慈圣皇太后李氏,对神宗管教极严,影响很深,万历初年的张居正改革也多得李太后的支持。后来神宗在立储问题上屡屡犹豫不决,由于他宠爱郑贵妃,所以想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而不想立皇长子朱常洛,这引起大臣的强烈反对。神宗就拖延不决,而朝政也难以安稳。此时,也是李太后出面,解决了这一危机。一日,神宗去向太后请安,太后问为何不早立长子常洛为太子,神宗说常洛是宫女生的孩子。太后怒道:“你也是宫人生的孩子!”因为李太后原本也是一个宫女,后来因为生下了神宗朱翊钧才荣封为妃。神宗深感惶恐,后来果然立了朱常洛为太子,即后来的光宗,立储之事方得以解决。

可见,后妃们不仅可以利用妻子的身份,通过对皇帝进行训导或劝谏,不同程度地影响皇帝的决策,从而影响王朝的政治;还可以借助皇帝的母亲、祖母这样的身份,在皇位更迭的关键时刻,决定政治的发展走向,或者通过对新帝的规训教导影响朝政。总的来说,这些后妃们可以借助与皇帝的夫妻关系或母子关系,对帝王政治施加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就来看看宫廷中的帝王后妃们因为情爱恩怨演绎出来的丑恶闹剧吧。

2.后宫妃嫔之间的恩怨情仇

皇帝有那么多的妃嫔,这些妃嫔之间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保住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而钩心斗角,生有儿子的想让儿子成为将来的皇上,自己当上地位尊崇的皇太后,没有生育子嗣的就会想尽办法获得皇帝的宠爱,甚至不惜陷害其他生有孩子的妃嫔。这就免不了要在幽幽后宫上演一场场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

明成祖的恭献贤妃权氏,是个朝鲜人,姿色绝美,善吹玉箫,成祖对她爱怜有加,封其为贵妃,还擢升其父为大官。永乐八年(1410),她随成祖北征时,病逝于临城。宫中死了一个宠妃,原本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但是宫内有个商人出身的宫嫔吕氏,曾想和另一位朝鲜籍的吕姓宫嫔结拜为姐妹,遭到拒绝,便怀恨在心。值权妃病逝,她灵机一动,便借此事无中生有,向成祖诬告是朝鲜籍的吕氏把毒药放在茶中毒死了权妃。成祖大怒,不问虚实,当即诛杀了吕氏,并牵连宫人及宦官数百人。吕氏泄了私愤后更加肆意妄为,竟与另一宫女私通宦官,后来被发觉,便畏罪自缢而死。但成祖借此大发淫威,亲自审讯,严刑拷打,连续两次大屠杀,几位朝鲜籍嫔妃大多成了冤鬼。任氏、郑氏、黄氏、李氏,当时“被鞫处斩”;崔氏因重病缠身,召而未到,才免于一死;韩氏丽妃被幽禁于空室准备饿死,由于看守人怜悯,幸而未死。然而这位韩氏丽妃在成祖死后,仍被强行殉葬而死。这两次明宫内的大冤案,被诛者不下三千人。此事是《李朝世宗实录》根据明成祖死后遣送回朝鲜的一位韩妃的乳母金黑的口述记载下来的。

这一系列惨案先是吕氏趁成祖宠爱的权妃病逝之机,捏造是非作乱害人;后来则是成祖因妃嫔私通之祸,一怒之下屠戮后宫。可见,皇帝的宠爱可以造成后宫妃嫔之间的互相陷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一事实,那就是皇帝不仅是人夫,更是一国之君,他们可以宠爱娇美的妃嫔,也可以凭一己之愤,随意处置妃嫔、宫女,而不受礼法制度的约束。

在明代历史上,凭借着皇帝的专宠而骄横跋扈,在宫中为非作歹的后妃,最恶毒可恨的莫过于明宪宗朱见深的万贵妃了。这段感情说来也算是有些畸形的,一般的选秀选妃,皇上们都挑那些年轻美貌的女子,但是宪宗却不同,他宠着比自己年长十七岁的万贵妃,而且一辈子都对这位万娘娘宠爱有加,成化一朝的内宫,基本上是万贵妃的天下。

万氏,小名贞儿,山东青州诸城人。四岁入宫,成为宪宗祖母孙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万氏比朱见深年长十七岁,宪宗幼年常在祖母孙太后宫中出入,见万贞儿美貌风流,便禀告祖母,把万氏要到自己宫中。在宪宗即位之前,他就与万氏关系暧昧。宪宗即位后,虽然想立万贞儿为后,但由于其父英宗朱祁镇在世时就选定了吴氏,于是只能与吴氏大婚。不过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吴皇后就被宪宗废黜了,原因就在于吴皇后不能容忍万氏恃宠傲慢的姿态,杖责了万氏,惹怒了宪宗。吴皇后被废后,万氏曾怂恿宪宗立她为后,但仍因年龄太大,不相般配,太后不允,后改立王氏为后。继立的王皇后有了吴皇后的前车之鉴,当然不敢再跟万氏发生冲突,基本上任由万氏在后宫横行霸道。

万贵妃在宫中千方百计巩固自己的地位,希望能生育子嗣继承帝位,同时又严密监控宪宗,不准他与其他的宫妃生子,有则除之。成化二年(1466),万贵妃生下了宪宗的第一个儿子,但不到一年便染病夭折。此后万氏再也没有怀孕。但可恨的是,不再生育的万贵妃生怕别的妃嫔或宫女生子夺宠,于是就派心腹太监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宫中的妇女与皇帝发生关系并且怀孕,就千方百计命人进汤药,使其流产堕胎,无法产下孩子。贤妃柏氏生下一子,即悼恭太子,就是被万贵妃偷偷毒死的。即便这样,孝宗还是很宠万贵妃。但是多年无子嗣也令孝宗非常担忧。一日,太监张敏伏地奏道:“万岁早已有子,皇子乃纪淑妃所出,今已六岁,恐遭不测,未敢外传。”皇帝高兴得很,当即接入宫中抚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纪淑妃是广西贺县瑶族人,不仅姿色美丽、聪明,而且粗通文墨,进宫后作为宫女负责内库事务。一次与宪宗的邂逅,令她怀上龙种。未及宪宗知晓,万贵妃就有所耳闻,于是想尽办法企图加害纪氏,先遣侍女为纪氏进堕胎的汤药,那位侍婢心地善良,见纪氏淳朴厚道,不愿助纣为虐,便诡报万贵妃说,纪氏不是怀孕,而是患腹胀之疾。万贵妃将信将疑,将纪氏赶到皇宫中一个偏僻之所——安乐堂居住。纪氏在安乐堂生下了孝宗朱祐樘,虑及不能保全,便命太监张敏抱出去溺死算了。张敏大惊,说皇上现在还未育有子嗣,怎能这样害了皇子呢?于是,张敏就与一些善良的太监、宫女在安乐堂悄悄抚育朱祐樘,后来,被废的吴后知道了此事,也来帮助抚养,不为宪宗和万氏知晓。孩子长到六岁,方才让宪宗得知此事。

宪宗非常高兴,将纪氏和孩子都接入宫来,移至永寿宫居住。此时,万贵妃才如梦初醒,知道受左右蒙蔽。但表面上又不能发作,只得假惺惺向宪宗道贺。很快纪氏就暴毖身亡,据《明史》记载,有人说纪氏是自缢身亡的,也有人说是被万贵妃害死的。太监张敏也因为害怕万氏报复,吞金自杀。万氏还多次试图加害皇嗣朱祐樘。纪氏死后,由宪宗的生母周太后抚养朱祐樘。一次,万氏说要请皇子过去吃东西,周太后就对孙儿说,过去万氏处,不要吃任何东西。朱祐樘到万贵妃处,果真什么也不吃,还说食物有毒。万氏气急,又加之废储之事终不得逞,最后竟郁郁而终。可笑的是,这么多年来万氏的阴险毒辣,残害为皇帝生子的宫妃和铲除嗣子等等劣行,宪宗竟一无所知,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万氏暴病身亡后,宪宗非常伤心,哀叹终生挚爱的万贵妃已经离开人世,那自己也活不下去了,最后竟真的因为悲伤过度于同年八月薨逝。

万氏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极端和恶劣的,她凭借着宪宗的宠爱,在宫中为非作歹,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可谓无恶不作,差点害得宪宗绝了子嗣。

3.专宠的后妃与混乱的朝政

如果说宪宗宠爱万贵妃,使得万氏在后宫横行霸道,扰乱内廷,那么神宗专宠郑贵妃则引起了涉及国本问题的立储之争,造成了神宗与整个文官系统的长久纷争和矛盾,极大地影响了万历年间的朝政。万氏在孝宗即位之前就已去世,没有将各种恶行持续到新朝去,但是郑氏却活到了神宗去世后,在新帝继位后,还屡造大案,引起了朝政的动荡不安,可谓为祸不浅。

神宗朱翊钧在一次去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时偶遇太后的宫女王氏,便私下宠幸了她,王氏因此有了身孕。万历十年(1582),被封为恭妃的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洛。但是神宗并不喜爱王氏,而是在选进宫的九嫔中看上了一位可人的淑嫔郑氏,对其十分宠爱。郑氏被封为皇贵妃,生育有一子朱常洵。在皇后无嗣的情况下,朱常洛为长,按照明代的制度,应当由他嗣位。但由于神宗宠爱郑氏,便欲立朱常洵为太子。这场废长立幼的闹剧由于不合祖制,遭到朝臣的强烈反对。大臣纷纷请求立常洛为太子,但是郑贵妃要神宗立下誓约,一定要立常洵为太子,还将誓约收藏保管起来。神宗不愿向群臣妥协,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做持久的对抗,立储的问题一拖就是十几年,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迫于各方压力,神宗才立了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万历年间持续了十几年的“国本”之争。

但是,没有实现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的愿望,神宗感受到失败的强烈痛苦,他极其懊恼,便开始报复。他的报复手段是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做长期的消极怠工。此后,神宗不再上朝,也不再管理朝政,各种法定礼仪,他都不再出席,高级官员的职位空缺了,他宁可让它空着也不任命新官员递补。“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廷隔绝”的神宗让万历晚期的朝廷成了明清史研究专家孟森先生评说的“醉梦之期”。

神宗立朱常洛为太子后,就立朱常洵为福王。按制,分封的亲王应到各自封地就藩,但福王迟迟不赴封地就藩。因为郑贵妃还并未死心,“争国本”的事情还在继续。后来相继发生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就是“争国本”的余波。其中“梃击”“红丸”两案的幕后主角就是郑贵妃。

(1)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日黄昏时分,一个男子手持枣木棒,突然出现在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门前。他将守门太监一棒打倒,冲进门内,直闯太子寝殿,太监们慌忙将他捉住。神宗立即派人提审这个男子。御史刘廷元审问后向神宗报告说,这个闯宫的男子名叫张差,家住蓟州井儿峪,行为癫狂,但相貌言谈颇为狡猾,应该严加讯问。后又经刑部郎中胡士相复审后,认为张差确实是个疯子,并判了斩刑。很多正直的官员为太子的安危感到不安,又感觉此事肯定有隐情。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就私下审问张差,张差供出是宫里的太监将他引到太子居住的慈庆宫门前,而且攻击对象直指“小爷”(即皇太子朱常洛)。王之寀把这些话整理成揭帖,通过代理刑部尚书张问达上奏皇帝。

事情传开后,很多朝臣都怀疑是郑贵妃和他的哥哥郑国泰阴谋策划,欲借张差之手伤害太子。神宗对这些奏疏一律不予回复。后经蓟州地方官与刑部官员的多方会审,张差终于供出给他引路的太监是庞保、刘成两人,这两人还对他说:“打死小爷,有吃有穿。”庞保、刘成都是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再往下查,势必牵连到郑贵妃。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神宗必须出来收拾局面。于是,神宗率太子朱常洛召见群臣,他拉着太子朱常洛的手对臣僚表现自己对太子的喜爱与器重,还责怪大臣在外传播谣言,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又让朱常洛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朱常洛心中明白,也畏惧神宗和郑贵妃,就对群臣说道:“张差是疯癫之人,赶快把他处决算了,不必株连。”神宗导演了这一幕父子双簧,群臣无话可说,“梃击”一案也就草草结案,张差被处死,牵涉到郑贵妃的两个太监庞保、刘成就在宫廷内部被悄悄打死了。

(2)红丸案

明神宗朱翊钧在当了四十八年皇帝后死去,同年八月,朱常洛即位,史称明光宗。光宗继位之初,也试图弥合神宗在位期间与大臣之间的矛盾,采取一些新的政治举措,颇有些有为君主的模样。可惜,这样的情形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郑贵妃在失去神宗这座靠山后,非常担心,怕朱常洛对她施加报复,就连忙想法讨好朱常洛。她一方面拉拢朱常洛非常宠爱的李选侍,向光宗提议立李选侍为皇后,李氏则提议封郑贵妃为皇太后以作为报答。另一方面,郑贵妃又挑选了八名美貌的女子送给光宗,使其沉溺于女色。于是,朱常洛开始逐渐不理朝政,又因为纵欲过度,身体一下子就虚弱下来。他患病后,吃了宦官崔文升进的泻药,一天竟腹泻了三四十次,身体已经处于衰竭状态。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治得了朱常洛的病。虽然很多大臣与御医都表示反对,但朱常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命李可灼进宫送药。李可灼进的药是一种红色的丸子。朱常洛吃了一颗,病情好像有了缓解,于是又再服了一颗红丸。想不到,第二天黎明,朱常洛就死去了。算起来,明光宗朱常洛前前后后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暴死,朝中大哗。人们指责崔文升是郑贵妃的心腹,他故意用泻药,伤了朱常洛的元气,其罪不在张差之下。又指责李可灼结交宦官,妄进红丸,是导致朱常洛死亡的元凶。最后,红丸案也没有彻底追查下去。

同类推荐
  • 匈汉演义

    匈汉演义

    他是约早于成吉思汗1400年的草原第一传奇人物,他的族群叫“匈奴”。冒顿单于,号“撑犁孤涂”,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滥杀部属、杀己爱马,杀妻,射父坐骑,弑父,残杀后母和弟弟,屠戮旧臣,把爱妻送给东胡王,拿月氏王的颅骨当酒杯。活脱脱一尊魔头。然而《匈汉演义》这么想:莫道其性格张力,连“爱”也绝非凡响。恰恰是早期历史记载的简约与观念局限,给文学留下了能动的演绎空间。冒顿,不输秦皇汉祖,足令无数英雄瞻其项背;再莫说广阔背景上还有色彩斑斓的草原生存和战争传奇。读懂了冒顿和他的匈奴,才足以回归秦汉,来审视我们或未真正走近的汉高祖刘邦和看似豪迈的《大风歌》,去体验不一样的中原忧思。读一读,作品看重你的视角。
  • 重返前世

    重返前世

    一个癌症晚期之人发现了三生石,带着前世的记忆,重新回到了前世,展开了精彩的人生。
  • 乞丐将军

    乞丐将军

    生于乱世,大丈夫岂能苟活于世?自当勇有所为!涿鹿天下!建立丰功伟业!
  • 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

    明洪武年,江山初定,一代令主朱元璋为固帝位,杀伐功臣,剿灭乱党,惩贪抑富。却不料杀孽太重,引来上天警示。太子拂逆,皇后重病,爱妃暴亡。洪武皇帝不得不广求天下高僧入京祈福,护佑应天。佛门凋零,后继无人,为了光耀门楣,佛门大师宗泐荐出隐匿径山寺的师弟道衍。却不妨道衍一代奇才,因缘巧合,风云际会,竟引出大明江山的一场场腥风血雨、明争暗斗,成就了千古一帝,是为永乐。
  • 世界冬至录

    世界冬至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乘坐蜃楼出征蓬莱。与此同时,身处在蓬莱的“命运的第一人”还在为祷告蓬莱的守护神而忙碌着……这是一切故事的起源,也是轴心时代的开端……通宵灯火人如织,终不似,少年游。
热门推荐
  • 冷王猫恋

    冷王猫恋

    搞什么,我堂堂现代美少女,被誉为新世纪最佳"三好学生"的蓝大小姐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跑到这个古怪的地方,好吧,穿越了,我接受,最起码我蓝大小姐可以成为公主王妃之类的吧!好吧!也没有!那让我成为一个平平无奇的平民也行,好,也没有,但你也不用把我变成一只。。。。。。猫!!!!穿越,美男。。。。
  • 浩渺即虚无

    浩渺即虚无

    浩渺·灾,看似是一个十分柔弱的少年,唯一与他人不同的便是身体里的两个强大灵魂体,可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 重生之传说

    重生之传说

    一个地球21世纪的极品宅男重生到一个以地球为历史的23世纪的平行空间的故事·
  • 耽美综漫之异能殿下的美男后攻团

    耽美综漫之异能殿下的美男后攻团

    【耽美综漫文主网球王子,吸血鬼骑士】他,被一个黑暗而又疯狂的组织杀死所有家人并抓去,成为了一个实验体。经常被注入不同东西的他成为了超越人类的存在。而研究员们则称他为“魔王”。他拥有无比强大的破坏力,却没有自己的感情,若如一个机器人,即使面对死亡也无法改变一点表情。似机器人的他遇到了各种性格不同的他们会有一段改变么......
  • 恶魔校草:kiss小丫头

    恶魔校草:kiss小丫头

    :他,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他有些一张迷人的外表,他是女生们心中的男神。他和她第一次见面,两个人合不来。她长的眉清目秀,尤其是那双水灵灵的眼睛,让人一看就觉得心里很舒服。她倔强的性格,背后,总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当有一天他发现她不见了,他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爱她……而她,回来的那一天,所有人都震惊了……http://www.*****.com/?
  • 一念动乾坤

    一念动乾坤

    “下流,你简直是没有下限的无耻下流,”这是别人对他的评价。无耻吗?那好,他就无耻给他们看。“冷血,你的心是冷的!”他冷吗?【“我想一辈子跟着你,”少女昂着头,仰慕的看着他。他挑眉,很是不屑。她说:“我知道你。”简单的一句话,却深深撞进少年心中,令少年心弦猛地一颤。一句话简介:阴差阳错萝莉的她成他剑魂,与他一起闯天下
  • 法华宗要

    法华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盘龙之新纪元

    盘龙之新纪元

    盘龙是本人看的第一本小说,那时候已经完本,看的时间也最长,用了一个多月,一字一句。好好写,认真写。
  • 开垦世界

    开垦世界

    在华夏的羊城里,路人行色匆匆。一个孤儿因为被人陷害偶然得到世界。从此屌丝变身高大上。
  • 真不是大明星

    真不是大明星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网络速度飞快发展的社会,刘宇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没有一飞冲天的运气,没有强大的军团后盾,刘宇的梦想却是称为顶级艺人。带着自己的梦想,刘宇不停的前进着。一步一个脚印,刘宇知道,路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