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4300000003

第3章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一夜乡心五处同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那一年春天,他在长安考中进士后,旋即东归省亲。由于叛乱不断,旱荒频仍,祖传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被迫背井离乡,分别逃到浮梁、於潜、乌江、符离、下邽(ɡuī)等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那深秋时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西风,飘转无定。孤苦伶仃的白居易凄凄惶惶,夜深难寐,举首呆望着孤悬夜空的明月,他望啊,望啊,心里酸酸的。倘若此时离散五处的兄弟也在举目凝视这轮能勾起无限乡思的明月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也会与自己一样,潸潸垂泪了。

思亲人,想亲人,尤其在战乱饥荒的年代,就更加激动难捺了。爱同胞是人性中的崇高品质。如果一个人能在心中充满着对同胞的爱,并得到同胞的爱,那么他该是多么幸福,虽然生活在人间,也如生活在天堂。

本是同根生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曹植,字子建,是建安时期(196—220)最负盛名的诗人,被誉为“建安之杰”。曹植才华横溢,聪慧过人,颇得曹操的赏识宠爱,“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几被立为太子。也正因此,曹植深深触怒了苦心谋求太子之位的曹丕,险遭杀身之祸。有一次,已是皇帝的曹丕,竟然命胞弟曹植七步中吟诗一首,若不就,则行“大法”(即杀头)。就在这迫在眉睫的危难关头,曹植怒火满腔,竟然在七步之内吟出了令人感动泣泪的诗句:

釜下,束束豆秸吐着红红的火舌,手舞足蹈,舔噬釜底;釜中,一粒粒小豆在沸腾的热水中,翻滚挣扎,绞痛饮泣。弥留中的小豆,仍在用诚挚的心灵,呼唤着手足之情:你我本是同根而生,同根而长,如今缘何这样绝情而同根相残呢?

这是血和泪的泣诉,也是灵与肉的较量。每一颗人性不泯的心灵都会为之震颤。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重道义,重感情。若同动物一样骨肉相残,冷酷无情,人将不成其为人;一个家庭若手足反目,同室操戈,那么家庭将不成其为家庭;一个国家如果人人相欺,尔虞我诈,那么国家也将不成其为国家。人群、家庭、国家都需要凝聚力,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情和爱——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这是苏轼在政治上极不得意,感情上受着分离煎熬的时候,于熙宁九年(1076)中秋节写下的抒怀之作,同时又表达了对兄弟苏辙(字子由)的思念之情。苏轼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师,先是到杭州,然后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官;才高意合、手足情深的弟弟苏辙,也因相同的原因被外放到济南任职。他们兄弟二人数年不曾晤面。在中秋月圆、千家欢聚之夜,苏轼心情十分抑郁,尤其在仕途失意之时,他多么期望兄弟二人能聚首同饮,一吐胸中块垒啊!

苏轼躺在床上,望着从窗户照进来的明月,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明月啊,你为何偏偏在人们别离的时候才圆呢?苏轼在宦海风涛面前踌躇了,一种遗世独立的意绪困扰着他。他眼望纯洁明净的圆月,似乎感受到人生的空漠,竟产生了逃避现实的念头。他想乘风飞往天上宫阙,在那里过物我两忘、心凝神释的清静日子。但又一转念,天上的琼楼玉宇虽好,总是清寒的呀!况且热爱生活的诗人,又怎么离得开养育他的这块古老的土地呢!此时,诗人自慰道:想开些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只要人的美好情愫长在,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通过共赏皎洁的婵娟(明月),来传递彼此的深情啊。

人世间不如意事常有,无论煊赫高位,草野卑职,概莫能外。一味念着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一心思着百岁不老、花开不败,可天公又能作美几人?离别与团聚,苦涩与甜蜜,悲恨与欢乐,才是生活最基本的音符。生生死死,荣荣辱辱,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倒是宇宙的永恒。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汉乐府《箜篌引》

这首题为《箜篌引》的汉乐府歌词中含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一天早晨,一个叫霍里子高的艄公在河边撑船,看见一个喝醉了酒的汉子,披头散发,提着酒壶,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要渡河去他乡。

他的妻子紧随其后,苦苦地劝他说:“你喝醉了,河水又大又急,千万渡不得啊!”

可他不听妻子的劝告,还是登船渡河去了。只见河水汹涌湍急,那船身左右颠簸摇晃。头重脚轻的汉子无法支撑,一个踉跄,栽进河里被大水卷走了。

站在河边的妻子见状大急,可又苦于无法搭救,哀痛地呼喊着:“劝你别渡河,可你不听,这让我怎么办啊!”她伤心地拿出了箜篌,凄怆地奏了一曲哀乐,尔后就投河自尽了。

这首曲子被子高听到,回到家中,告诉了妻子丽玉。丽玉听后也为之悲伤,操起箜篌把它记录下来,据说闻者没有不为之落泪的。

两千年来,那流传下来的简单词句仍能打动我们,这正是蕴涵其中的深深亲情所赋予的力量。

双照泪痕干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唐·杜甫《月夜》

杜甫因职卑家贫,先后将妻小从长安移居到潼关以北的奉先和白水。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失守,唐玄宗奔蜀,杜甫又将家属迁至鄜州的羌村。不久,肃宗李亨即位,宣诏天下平叛。杜甫毅然投奔效力。但途中不幸被叛军掳住,押送至沦陷后的长安。这篇仁爱悲怆、忧患深沉的《月夜》就是那时写下的。

一天夜里,身陷敌手的诗人孑然望月,倾吐对妻子的痛苦思念,寄托对儿女的揪心爱怜。诗人想象到,今夜此刻,远在鄜州的妻子也会独立庭院,呆望圆月的。她担心丈夫的生死处境,挂念丈夫的起居冷暖,而可怜的未谙世事的小儿女啊,又怎能理解母亲惦念远在长安亲人的焦虑心情呢!诗人似乎看见妻子那被夜雾浸湿的满头青丝,那被寒月冻凉的洁白手臂;似乎听到妻子望月时的悲痛哭泣。想到此,诗人自己也不免心酸落泪了。妻子软弱、单薄,可肩上却有太重太重的负荷,既要独自操劳生活,抚育儿女,又要牵念虎口中的丈夫,她能支持得了吗?诗人心如刀绞,禁不住长叹道:何时才能平定叛乱,夫妻并倚薄帷;何时才能擦干泪痕,双双团聚啊!

造物主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爱。只有爱亲人的人,才会爱祖国。亲人与祖国之间,就像始发站与终点站之间一样,是一脉相承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游宦巴蜀(今四川)时,在一个秋天的夜里写给他妻子的: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可怎么说呢,我自己也说不清呀!我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就好似眼前那密布着浓云的巴山夜空,无边无际,就宛如此刻那绵绵密密涨满秋池的巴山夜雨,潇潇不歇。若能回来与你团聚该多好啊!那时我们就会双双对对偎依在西窗下彻夜长谈,共剪残烛,我将深情地对你说:我在巴山看雨的那天晚上是多么想念你啊!

诗人夜深不寐,独剪残烛,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细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然而归期无准,其心情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但诗人却没有陷在痛苦之中,而是勇敢地跨越过忧愁,去展望所期盼的未来。

对未来的憧憬,可以穿透重重的迷雾;对前景的乐观,可以冲散眼前的痛苦。憧憬与乐观是迎接生活挑战应有的心态。

慈母手中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中唐诗人孟郊出身寒士,才华横溢,名接李杜。无奈命运多舛(chuǎn),直到五十岁才做上溧阳县尉的小官。他艳羡名利吗?不,他曾尖锐地抨击当时“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的恶俗。他洁身自好,本着“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的七尺傲骨,去追求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他去溧阳供职后,对留居湖州武康的母亲魂牵梦萦。他在《归信吟》一诗中深情地写道:“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这种真挚的爱母之情,闪耀着他人格的光辉。诗人从平凡的生活里,时时刻刻感受到母爱的甜蜜。他要离家了,母亲在临行前还忙着精心地赶制衣服。在昏黄的油灯下,不停地缝着。一针又一针,那密密麻麻的针脚,连缀着对儿子千里远游的种种牵挂,凝聚着对骨肉背井离乡的无限惦念。

母爱是伟大的。孩子在黑夜惊恐时,哭号的第一声是“妈妈”;病人在疾病折磨下,不断呻吟着的还是“妈妈”;就是去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首先想起的也还是“梦里依稀慈母泪”。母爱就像上帝一样主宰着一切时间和空间。她比甘露还滋润,比阳光还温暖,比宇宙还博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诗人蘸着泪水写成的慨叹,也是他对人伦道义所表现出的虔诚。

谁没有母亲?谁又没有吮吸过母亲的乳汁?但是,当你得意地观赏着宴会大厅的辉煌灯火时,当你悠闲地领略着公园长廊的浓密绿荫时,当你沉浸于中秋佳节的融融欢乐时,你可记得那日日思、夜夜盼,含辛茹苦、清贫度日的母亲?

善良的人们,谨守住各自的道义和良知吧,千万别把母爱钉在苦难的十字架上!

来家不面母

来家不面母,

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

滴滴沉江底。

明·史可法《燕子矶口占》

史可法,明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崇祯时进士。顺治元年(1644),他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的身份率兵四千,孤守扬州。坚持十日,清军五次劝降,均遭他严词拒绝。扬州城破,史可法殉难。在他的感召下,全军将士无一人投降,表现了极为壮烈的民族气节。

史可法既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个名垂青史的大孝子。

转战南北,又路过家乡,虽然离家近在咫尺,却似隔千里之遥而无法拜见母亲。这是何等矛盾,何等痛苦啊!但他在“面母”与公务不能兼顾时,毅然舍弃了“面母”而以国事为重;在忠孝不能两全时,他断然选择了忠。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刚烈的史可法也是血肉之躯啊!面对生养自己的家乡,他那久蓄心中的思母之情又如何能抑制得住呢!因而出现“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这令人伤心的一幕。这滴滴英雄泪是如此沉重,竟如铁丸铅粒一般直沉江底。这是怎样的泪啊!

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当史可法被清军围困扬州时,他决心以死报国,作书辞其家人,呼部将史德威诀别说:“我无子,汝为我嗣,以奉吾母,我不负国,汝毋负我。”殉国之前念念不忘老母亲,这是何等动人心魄的遗嘱啊!

史可法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爱母情深;史可法之所以成为孝子,是因为他爱国至诚。

爱子心无尽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什么是母子之情呢?请看诗人蒋士铨的诗《岁暮到家》。

时值年底,诗人日夜兼程,只巴望赶快见到久别的老母亲。当母亲惊喜地看见儿子归来的时候,激动得禁不住流出泪来,连声说:“回来得及时!回来得及时啊!”其实,老人家才刚给诗人写好催他早归的书信呢。信的墨迹还未干,诗人就匆匆赶回来了。可母亲还是那样心酸难耐,禁不住泪水涟涟。这泪水饱含着慈母的多少抚爱,这密针缝制的棉衣又纫入了慈母的多少思念。母亲颤颤地紧紧地握着儿子的双手,眯缝着眼睛,将儿子仔细地打量了又打量,轻轻地说:“又瘦多了,又瘦多了!”唉!该怎么回答老人家关切的垂询呢?蒋士铨,一介书生,目睹清王朝日益腐败,他决心挽国家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然而,他竟为佞臣奸宦所不容。但诗人虽身陷逆境,四处碰壁,仍然执著地在坎坷的路上奔波不息,以至不能守在慈母身边,以慰藉她的眷眷之心。这,已经够不孝的了,再哪能把自己的心酸不平告诉母亲呢。诗人在心里默念着:老母啊,我这个愧为人子的不肖之徒,实在不敢向您老人家倾诉风尘之苦啊!

孩提时,母亲是儿子的救星、保护者,母亲是安慰,是依托。现在,母亲老了,皱纹满面,步履蹒跚,长年为孩子劳作的手更加粗糙,连脊梁也弯曲了。这时候,成年的儿子该是母亲的什么呢?

诗人的负疚自责令人震颤。他爱母亲如此炽热,他爱祖国如此情深。但当壮志难酬,无所奉献的时候,面对这种爱除了呜呼长叹,又能说些什么呢?

生活向人们揭示出一个真理:不爱母亲的人,就不会爱祖国,不爱祖国的人,就不会爱母亲。

莫遣孙儿饿我儿

曾记当年养我儿,

我儿今又养孙儿。

我儿饿我凭他饿,

莫遣孙儿饿我儿。

宋·民间口语诗

这首宋代民间的口语诗,朴实无华,感情赤诚,写出了普普通通的慈父的爱子痴情和辛酸。

相传有一个瓦匠,为养活妻子和儿子,整年整年辛辛苦苦地为人盖房、垒墙。劳苦的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他那粗糙得像枯树皮的双手青筋密布,骨节隆起。但是,他很少想到自己的苦,反而毫无怨恨地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儿子身上。干一天活儿回家,不管多累,也不管多晚,他总要抱抱儿子,亲亲儿子。他似乎觉得,在这一时刻,一切忧苦都被吹得荡然无存了。儿子就是他的眼睛,就是他的心肝;儿子就是他的安慰,就是他的希望。

后来,他的妻子不幸死了,父子相依为命。一年又一年,当爹又当娘,宁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喂饱儿子。一年又一年,含辛茹苦,终于把儿子盼大了,然而他自己也老了。尽管如此,他的心事还没了,仍在起早贪黑地为儿子娶媳妇准备着,操劳着。但可怜的老人哪里知道,娶回家的儿媳却嫌公公老态龙钟,白吃闲饭。头一年,儿媳的残羹剩饭总算能填饱肚子。到后来,就越来越吃不饱了,有时还要饿上一两天。老人想:饿就饿吧,总归是我的亲骨肉,他们也很困难……再说人老了不能干活儿,少吃点也没啥。老人终于从辛酸里找到了安慰。后来儿子生儿子了,他喜得满眼是泪,像爱儿子那样爱孙子,饿着肚子一天天地抱着。邻居们看了,心里很不是个滋味,都七嘴八舌地说:“儿子对你这样狠,你还亲他的儿子干什么?儿子都没指靠上,你还指望孙子吗?”老人没回答。他彻夜不眠地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早,他求一个秀才代笔,写出了这发自肺腑的诗句。

“我儿饿我凭他饿,莫遣孙儿饿我儿。”父亲以自己的百斤之体、五尺之躯,滴滴血、粒粒汗,宁愿自己饿一辈子,却盼望儿子幸福。这是深情的爱,却又浸着苦涩的辛酸;这是苦涩的辛酸,却更浸着深情的爱。

为人子者,听着这位老人的话语,你不感到心在震颤吗?不孝之子们,听着这位老人的话语,还唤不回你的良知吗?如若不能,那么到头来受惩罚的,必将是要成为父亲的你自己。

善良的人们啊,要谨防灵魂的癌变!

同类推荐
  • 纸边界

    纸边界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卷一:边界——黑暗中的行走卷二:边界——向北卷三:向南、边界——词语的异地他乡。
  • 采真寻韵

    采真寻韵

    本书收录了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熊政春的诗歌。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诗歌集。
  •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给我们带来他最为驾轻就熟的普罗旺斯乡居生活。梅尔又一次将法国南部乡村的暖阳、和风、浓浓薰衣草香镌刻在他灵动、俏皮的文字之中,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他本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梅尔化身为格林童话中神奇的花衣魔笛手,以粉丝们耳熟能详的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带着我们体味“葡萄酒庄园的微醺”,领略“纵情歌舞的祈愿节”的盛况,见识“普罗旺斯飞车”,考证“汉尼拔的足迹”,聆听“葡萄瓶奏鸣曲”,饱享“芬芳四溢的天堂”的暗香浮动,品味道道“法兰西美食”。我们在跟随梅尔享受慵懒、惬意生活的同时,不时还为他的幽默捧腹大笑。
  •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 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 微笑,是一条河流

    微笑,是一条河流

    本书是《读者》签约作家韩昌盛的一本散文随笔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记叙了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想。书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和自己交谈;我们彼此抵达;万物是一种时间。三部分内容中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它们一一记录着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悟。说明微笑,不仅仅面对村庄,面对生命,还有平凡和真诚。
热门推荐
  • 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

    初为人妇的王若潇还没拔光婆家人的绵里藏针,娘家人又送来了糖衣炮弹。紧接着姐妹反目,闺蜜做戏,小姑子刁难任性。危机四伏,这可如何是好?幸而身边有个温润如玉的聪明相公从旁协助,才得以化险为夷。只有家和月圆,才是金玉满堂!来来来,亲朋好友们全部重修于好~
  • TFBOYS与你的小幸运

    TFBOYS与你的小幸运

    原谅我不能照顾你一辈子,对不起,原谅我好吗?我爱你。
  • 樱花落,满地伤

    樱花落,满地伤

    樱花落,满地伤。失去记忆不可怕,我能帮你找回来,但是失去了一颗为我跳动的心,对于我而言,比世界末日还可怕。失去记忆的你还是那么温柔,不过不是对我,而我,能默默享受你的冷酷,就足矣。当你和她携手走上神坛的那一刻,你知道我的心有多疼吗?当你和她洞房花烛时,你知道我有多么心碎吗?不,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我爱你,只要你好,我就好。这一世我们不能走到一起,下辈子,下下辈子,我要你倾尽全天下来爱我,以报上一世你给我的痛苦!
  • 最真的青春是有你在

    最真的青春是有你在

    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注定会成为朋友。也许在一开始我们就注定会有分开的一天。也许在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不过我相信在某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时光不减,我们不散。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没有一个人,他是你记忆里那抹最难忘,却也是你生命中那抹最不能奢想;有没有一个人,他是你青春里那抹最惊艳,却也成了你生命中那抹最细水流长;有没有一个人,他是你的最爱,你却一辈子都没说出那句:想和你一起,地老天荒。
  • 周易禅解

    周易禅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你守护易缕烊光

    为你守护易缕烊光

    当根本不会相遇的两人,因一次偶然,相遇在了一片星空之下。经过了一次次磨难,一次次的背叛,一次次的裂痕。终于,在这片星光下,许下了对彼此的诺言——永远为你守候一片阳光。
  • 抢来妖孽相公

    抢来妖孽相公

    她是战魂,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国军部的冷情大佐,地下爆炎的头号暗影间谍,由于一块神秘消失的国宝,和一个传奇人物般的悍匪,她被卷进了汹涌湍急的无声暗流中,直至生命终结!
  • 悖地驳天

    悖地驳天

    神秘的玄灵大陆,一个是大陆三大势力之一青城城主的独生子,一个是为寻魔剑只身来到大陆的西域王子,一个是被大陆最高武学院收养的身负大仇的弃子。三个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少年因机缘巧合走到了一起,当旷世浩劫来临时他们不得不放下自身的恩怨情仇,共抵御强敌。
  • 深渊的潜行

    深渊的潜行

    当你正在远远凝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窥视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