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800000008

第8章 合力增长论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内涵

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在世界的东方,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并公认的经济大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第一步战略部署,也就是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小康。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总量增加,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的发展是不是就可以停下来、慢下来?不!不仅没有理由停下来,而且发展的速度也不能慢下来。“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理由非常简单。

一是自己和自己比,发展得还可以。经过30年时间,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人均GDP,则存在着巨大差距。二是要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第三步战略目标,就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又有一个“小三步”战略:21世纪头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建国100年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用通俗的话来讲,也可以把第三步战略目标换成一个简单的目标:按汇率计算(GDP),2025年左右经济总量赶上日本,2050年左右经济总量赶上美国;按购买力平价体系(PPP)计算,2010年左右经济总量赶上日本,2025年左右经济总量赶上美国。要实现2050年以汇率(GDP)计算的经济总量赶上美国,按“七十法则”,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左右。而这一目标,是以假定美国年均增长速度为2%左右,假定汇率是相对不变的。

胡鞍钢在《中国如何追赶美国》一文中指出:“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要继续追赶发达国家,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现代化指标方面的发展差距。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要以更快的速度追赶美国。这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上最发达的也是最强大的国家,这将构成21世纪中国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令人关注的重大事件。”

对于这一战略目标,有的人赞成,有的人反对,有的人说快了,有的人说慢了,有的人怀疑。为什么呢?这个7%的发展速度太重要了。这不单是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不敢奋勇拼搏、继续赶超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有没有把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跳起来摘果子,确保实现并留有一定余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事关一个有十几亿人口、人口还在不断增长的大国人民群众的就业和吃饭问题。也就是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实现。

这个问题太大了。

这个问题太难了。

中国的政治家、理论家、企业家,特别是经济学家,都对此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看法、说法;外国的政治家、理论家、企业家、经济学家,也都对此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看法、说法。本篇试换一种思路,提出一种方法,努力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那就是合力增长论。

一、理论依据

(一)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合力推进论

恩格斯在全面阐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考察了社会历史领域诸多因素的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在肯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前提下,深刻地论述了历史运动是一种合力的思想。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是怎样创造的呢?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如上所述,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历史是“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又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愿望、意志支配下进行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人们的意向是互不相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样就产生了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如同有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形成为一种总的合力,即历史的最终结果。

把恩格斯合力推进的思想运用于现实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可以认识到,实现经济的大发展,既需要其内部力量的爆发,也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推动。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内部合力和外部合力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合力推进思想,奠定了合力增长论的哲学理论基础。

(二)牛顿力学三定律

自从马克思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以来,借用力学概念和原理表述经济发展动力的观点屡见不鲜。合力增长论的提出,一方面是站在恩格斯社会发展合力推进思想的基点上;另一方面是引入经典力学原理,考察和探索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牛顿力学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在市场创造论中,作者对发展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经济发展大体可概括为渐进式和突变式两大类型。综观经济发展的历程,无论是世界经济史,还是国内,乃至地方经济发展史,都证明经济发展遵循了渐进—突变—渐进—突变这样一条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当渐进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实现新的发展必然需要新的突变,突变所带来的能量必将推动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在新的起点上稳定地渐进发展;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经济不断向前推进,实现了持续的发展。那么,如何推动渐进—突变、突变—渐进的转换呢?在这里,把突变和渐进看做经济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状态,根据第一定律,打破经济运行固有的状态,必须有外力的作用。

牛顿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示为:F合=ma。在此,假定a表示经济增长速度,m表示经济总量,F合表示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外力。这样,把第二定律运用于经济发展的解释便是:经济的增长速度(a)跟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经济的总量(m)成反比,增长速度(a)的方向跟合外力(F合)的方向相同。那么,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经济总量(m)必然也必须越来越大,经济增长速度(a)必然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假定经济总量(m)不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a),必须有一定的、同经济增长速度方向相同的、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外力(F合);假定经济增长速度(a)不变,实现经济总量(m)的不断扩张,同样必须不断加大同经济增长速度方向相同的、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外力(F合)。

牛顿力学第三定律指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借用力学规律,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作用力;上层建筑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是反作用力。对于这个问题,其核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力是作用力,生产关系是反作用力,这是最基本的。可惜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颠倒了这一关系,把生产关系当作了作用力,反而把生产力放在了反作用力的位置,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压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可以构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本部分第八章将涉及这个问题。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代世界一个重大课题集中反映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开放是一般规律,是世界潮流。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其特殊性,表现在政治方面,是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对外开放,是以维护和发展中华民族国家利益为根本的对外开放,而绝不是什么“全盘西化”、“私有化”的开放。如果说我们过去走的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开放,今后更多的是自觉的、主动的开放。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表现在经济方面,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要自觉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办事,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努力扩大中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同时,既要坚决同不按国际游戏规则办事的超级力量做斗争,也要努力修订不符合发展中国家人民利益的游戏规则,推动国际游戏规则的公平和完善,以利于世界共同发展。

二、合力增长论的科学内涵

合力增长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的诸要素形成强大的合力。

由此,可以引出许多层面的合力增长。

从最大的层面来讲,就是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如何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市场“看不见”的这只手和政府宏观调控“看得见”的这只手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实践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又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供给和需求、推动力和拉动力如何形成合力。供给和需求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只要有供给就存在需求,只要有需求就存在供给。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平衡,构成了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特征。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必须通过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则必须通过优化供给,推动经济发展。但是,从市场经济的微观层面来讲,刺激需求和优化供给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其拉动力和推动力也是同时存在的。如何使它们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已有许多比较好的研究成果。

再如,政府和企业如何一条心形成合力。近一二十年来,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最能体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而美国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首先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共同的推动。1990年,美国对信息业的投资第一次超过对其他产业的投资。纳斯达克鼓励中小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口号是公司不分大小,只要公开、诚实就行,并将面向新兴产业作为经营方针,许多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类企业在这里迅速成长。1999年,美国《商业周刊》遴选的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有87%在纳斯达克上市。正如本书第一部分所提到的,一位日本经济学家——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理事长原田和明撰文指出:“支撑和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美国走了一条政府和公众共同致力于信息业的发展道路,在可望成为21世纪增长最迅速的信息通信领域中,确立了在世界上领先的地位。”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如何形成合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包括海外华人)形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我国引进的外资中,海外华人投资占了绝大部分。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为基础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此,作者试从资源分类的角度,从最基本的元素——资源分析谈起,探讨经济的合力增长问题。

为研究方便,作者将资源分为三类:自然资源(简称资源)、资本资源和知识资源。与此相对应,将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归纳为资源经济、资本经济和知识经济。由此,提出以下观点:

延伸资源经济,发挥资源经济的惯性力。

扩大资本经济,发挥资本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发展知识经济,发挥知识经济的第一生产力。

只要“三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必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认识上讲,资源、资本和知识三要素形成合力已成为必然要求。资源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创业中,资源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资源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惯性力,继续发展,以保证现有的经济存量。作为后工业时代标志的知识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它的突破性,它从本质上必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在知识经济已经来临,大家都在注重发展知识经济,但资本经济的作用不应忽视、不可或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跨过资本经济这道“坎”。这是资本经济特有的推动力所决定的。

因此,在实践中,就有一个比较优势和扬长避短的问题。从发挥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必须把“扬长避短”转变为“扬长补短”。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是对的。但进入21世纪,比较优势的相对性更加突出。尤其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是矿藏、土地、劳动力、区位等自然资源,缺乏资本和知识的优势。而资本和知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因资本不断积累所带来的积聚效应和知识不断更新所带来的突变反应,使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永远处于比较优势的状态。资本主义发展史已表明了这一点。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资源小国,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强国。为什么?无可非议的原因,就是资本和知识的比较优势。所以,在“扬长”的同时必须“补短”,必须变“短”为“长”,必须把积累起来的资金和实物转变为资本,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经济、资本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整合,才能形成线性增长向面性增长进而向立体增长的转变,才能形成长久的比较优势,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这三种经济形态,下文将分章论述。

同类推荐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从金融的视角看就是,谁能控制金融高边疆,谁就拥有了巨大的战略优势。而金融高边疆的崩溃最终必将导致政权的崩溃。国家的边疆,不仅是由陆疆、海疆、空疆(包括太空)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未来还需要包括第四维:金融高边疆。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抢占了中央银行这一金融战略制高点,渗透和蚕食了金融网络,掌握了清算体系,控制了金融市场,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在失去了对金融高边疆控制权的情况下,任何政治改革、军事自强、工业兴国的美好意图都只能是无法实现的梦想!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华尔街金融真相

    华尔街金融真相

    人人都说华尔街是玩阴谋的地方,他们制定游戏规则,通过金融工具上演一场合法的赌博,而结果输的总是你。陈思进说,华尔街就是吃你钱的地方,而且是冠冕堂皇地掠夺财富。
  • 华尔街骗局

    华尔街骗局

    在华尔街,过去永远都只是开场白而已,新骗局将接踵而至。本书旨在揭开华尔街金融骗局的真相,戳穿其操纵金融市场、掠夺美国民众财富的阴谋,并为广大民众找到一条逃出债务泥潭、过上幸福生活的出路——公共银行。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热门推荐
  • 大小姐的贴身帅管家

    大小姐的贴身帅管家

    【本文更新很慢很慢,入坑要需谨。】某天,下属“少爷,少奶奶把时景集团的董事长夫人给打了。”某少爷淡定的说道“哦,她手没事吧,下次打人你替她打。”某下属“...........”少爷您不该问问景集团的董事长夫人怎么样了吗?某下属“少爷,少奶奶说她想要天上的星星。”某少爷“把XXX局不是有一颗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给我弄过来。”某下属“少爷,苏氏的继承人苏珂说他要娶了少奶奶。”某少爷怒了“看来苏氏继承人很闲啊,还有时间来勾引我老婆,当我是死的吗!给他找点事做。”第二天苏氏继承人被派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地方体验生活去了。
  • 鬼夫撩情

    鬼夫撩情

    师傅说我天生就是个法医料,天生对死人的尸体有着谜一样的了解,不用动手,光是看,就能瞧见尸体的心肝脾肺肾分部,多了一块骨头,少了一根筋,我都能轻而易举的瞧出来,是难得的法医料子。也因为师傅这句话,我真的干上了法医的活计,却没有想到就这一次职业选择,让我终身难以逃脱死人,最后还被一只活了不下千年的鬼给缠上……
  • 校园黑白分派:遵命女王陛下番外

    校园黑白分派:遵命女王陛下番外

    《遵命,女王陛下》的番外。以伊流影为主角。欢迎光临神奇的“威廉古堡”皇家贵族学院!天使和恶魔雕像分别背对着侧身而立,身后的巨大翅膀连接在一起,像一座横跨天际的桥梁,迎接着你的到来!在这里,“光”和“影”的对立势同水火;在这里,两大天王的意图主宰了一切!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愿有人替我爱你

    愿有人替我爱你

    安柚:我会很勇敢勇敢的喜欢你徐莫泽:我不喜欢别人爱我,我只要你爱我,足矣
  • 女仆军团

    女仆军团

    总而言之是个女仆战队大战坏人的故事合著者:甲鱼不是龟
  • 班级博客风波之我是女王

    班级博客风波之我是女王

    她,是高二(3)班的一员,同时,她也是他们班中的女王陛下。她班中,有一个博客,但是,她身上却有一个极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将会影响她的一生,决定她的人生,在她的生命中,她会选择,去,还是,留……
  • 谍血森森

    谍血森森

    平型关战役幸存的日军士兵,以灭绝人性的手段,演义了不一样的战争故事!
  • 墨墨尘嚣

    墨墨尘嚣

    你不知道我为什么哭,也不知道我为什么笑。
  • 命运事件谱

    命运事件谱

    前面是我跟同学的灵异事件,后面是看真人未来日记有感,真人版笑起来甜美的菜芽,跟病娇的由乃,虽然杀起人来毫不留情,我却隐约的觉得我能够理解这个人?果真中二病的青年是可怕的,于是接着灵异事件写来后面的命运事件,我不太会写现代文,小时候喜欢写武侠,看看古文,现代文我觉得不停的改也无法强差人意。不过我就是涌出一种想写的欲望,这也是一种任性吧,我也很好奇我写的到底如何,只能说还算初稿,如果有人喜欢的话,我就用心写完,没人喜欢的话,我也打算写一下,哈哈。如果有人认真看,我喜欢有人告诉我罗婷婷线怎么发展好,还有,你能推理出菜芽的能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