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0300000005

第5章 马皇后:开国贤妻,治国贤后

都说家有贤妻,男儿不做坏事,其实家有贤妻,又岂止男儿不做坏事!马皇后对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她既是开国皇后,又是治国贤后,堪称传统社会女人的典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很多妃嫔,在众多妃嫔中,他最敬重的还是结发妻子马皇后,正应了一句民间俗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朱元璋与马氏的感情非常好,关于大脚马皇后的各种传说也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她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贤后之一,当之无愧的贤内助楷模,如果没有她的时时关心与帮助,朱元璋不要说建立明朝,恐怕早就成孤魂野鬼了。

朱元璋早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做过和尚,放过牛。后来郭子兴起事反元,朱元璋觉得这是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于是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郭子兴正处于用人之际,他见朱元璋相貌不俗,甚是喜爱。朱元璋作战勇敢,智勇兼备,打了不少胜仗、硬仗,郭子兴就对其更加器重。郭子兴有意无意地向小张夫人提起了朱元璋的事,小张夫人就向郭子兴建议说:“现在天下大乱,夫君您要举大事,正应该收召豪杰。我看这个姓朱的跟一般人不一样,您可以收下他,让他为您建功立业。千万不要让他走了,这样的人若为他人所用,就可惜了。”郭子兴也相信了夫人的话,可是怎样才能留住朱元璋呢?郭子兴与夫人商量,小张夫人说:“我打听过,听说他已20多岁了,尚未成家,何不将义女马氏许给他,一来可以使朱元璋效忠将军,二来女儿也有了归属,这不是一举两得吗?”郭子兴听完,思索片刻,觉得夫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找了个机会,把这事与朱元璋说了,朱元璋自然欣然应允。

马氏生于乱世,不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是她收养的义女。生父马公是宿州新丰富豪,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马三。马公淳朴质实,为人慷慨仗义,信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到。由于马公仗义疏财,没过几年,家业便败落下去了。妻子郑氏为马公生下一女儿后就病死了,马氏自幼无人照管,过惯了苦日子。后来马公因复仇杀人,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远走他乡,把女儿托付给了好友郭子兴。没过多久,马公客死异乡,就这样马氏就成了郭子兴的义女。郭子兴与夫人张氏非常疼爱马氏,视如己出。

在郭子兴和夫人张氏的操办下,朱元璋与马氏完婚。这时,朱元璋24岁,马氏20岁,在古代社会像他们这个年龄就算是大龄青年了,是标准的晚婚。不过二人婚后倒十分和睦。朱元璋作了郭子兴的乘龙快婿,自然打仗更加卖力,郭子兴也尽量给他立功的机会,不久,朱元璋就因功升为镇抚,大家都尊称他为朱公子。在封建社会,有时候婚姻是有政治行为的,郭子兴本意是为了笼络朱元璋,而朱元璋与马氏结婚则提升了他在郭子兴军中的地位。同时,这也使朱元璋在孤立无倚时有了一个最贴心的人。

传统的中国人把能相夫教子的女人称为“贤内助”。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评价马氏,似乎还不够。朱元璋与马氏是一对患难夫妻,马氏不但帮助朱元璋操持家务,而且还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甚至还救过他的命。

朱元璋威势日重,引起了郭子兴两个儿子的不满,再加上朱元璋常与他二人称兄道弟,更引起了二人的嫉妒。于是,二人密谋设计陷害朱元璋,然后将其赶走。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二人时不时地在父亲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编造谎言馋毁朱元璋,一次两次倒无所谓,可时间久了,郭子兴也不免起了疑心。尤其是郭子兴性格不够大度,又不能明辨是非,所以逐渐疏远了朱元璋。终于,郭子兴找了一个借口把朱元璋给关起来了,他的俩儿子听说后,非常高兴,认为除掉朱元璋的机会来了,便偷偷地嘱咐膳夫不给朱元璋送饭,要活活饿死朱元璋。

朱元璋未能回家,马氏从别人口中探知朱元璋被关,不由万分焦急。她知道这肯定是郭子兴的儿子从中捣鬼,为了丈夫能吃饭活命,她偷偷地溜进厨房,拿了几个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馍,匆匆离开,谁知刚出门撞见了义母,她连忙把热馍塞进怀里。一面向义母请安,一面龇牙咧嘴,热馍烫在皮肤之上,疼痛难忍。义母见她神情不自然,便知有事,就要问个究竟。马氏一看瞒不住了,扑通跪倒在地,大哭不已,等说明了原委,把馍取出来,胸乳都被烫烂了。义母觉得郭子兴有些过分,就劝告郭子兴放了朱元璋。郭子兴详细了解情况之后,也觉得不应该随便关押朱元璋,于是命人把朱元璋放了,官复原职。又叫过两个儿子,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史书上说,马氏“有智鉴,好书史”,虽然有所溢美,但绝不是虚词。自从马氏嫁给朱元璋以后,朱元璋把信件札记,都交给马氏掌管,不管多忙多乱,马氏都保管得清清楚楚。

郭子兴的势力越来越大,在手下众将的推举下,郭子兴做了滁阳王,当地的所有兵马都归朱元璋节制。没多久,郭子兴又对朱元璋冷淡起来,朱元璋身边的人基本都得到了提拔,唯独朱元璋坐了冷板凳,朱元璋大惑不解。回到家中,长吁短叹,马氏见了,忙问其故:“听说您打了很多胜仗,为何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呢?难道遇上不顺心的事了吗?”朱元璋说:“你有所不知,我屡次立功,义父却不冷不热地对我,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马氏想了一会,就问:“你每次出征回来,有没有给义父带些礼物?”朱元璋说:“没有。”马氏说:“问题可能出在这里,我知道其他将帅每次回来,都会给义父献上礼物。”朱元璋说:“我领兵出征,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到哪里去弄礼物,如果是收缴的战利品也应该分给部下,为什么要想献给主帅?”马氏说:“军纪严明,体恤将士,理应如此。但是义父见别人都有礼物献上,而你没有,他以为你私吞钱财了,所以逐渐疏远你,不过不要着急,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与义父尽释前嫌。”朱元璋忙问:“什么办法?”马氏说:“我这里有些积蓄,明日把它们献给义父,在请义母从中说明情况,相信义父不再为难你。”朱元璋觉得过意不去,但是一时没有别的办法,也只好按夫人的意思办了。

第二天,马氏拿了很多贵重的金银首饰送给义母张氏,说这是女婿、女儿的一点心意。张氏把这事告诉郭子兴,郭子兴说:“看来我错怪元璋了,他还是有孝心的。”从此以后,郭子兴又逐渐重视朱元璋,二人重归于好。郭子兴的两个儿子见父亲与朱元璋重归于好,更是嫉恨,总想找机会除掉朱元璋,二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请朱元璋饮酒,然后在酒中下毒,毒死朱元璋。于是,二人设宴请朱元璋吃饭,临行前,马氏嘱咐朱元璋说:“他二人不怀好意,多次想害你,所以你一定不要饮酒。”朱元璋觉得夫人说得有理,就想了一计对付郭氏兄弟。酒宴尚未开始,刚刚坐定,突然,朱元璋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大声说:“我不曾负你二人,你二人为何酒中下毒害我,天神令我速回,不得饮宴。”说罢,翻身上马而回。郭氏兄弟目瞪口呆,下毒一事未对任何人讲起,他是怎么知道的,看来真的有天神相助。从此二人再也不敢陷害朱元璋了。

后来,郭子兴病死,朱元璋逐渐掌握了这支义军的大权,成了最高统帅,马氏也逐渐成了朱元璋军国大事的主要参谋之一。朱元璋在前方领兵作战,马氏就精心为朱元璋打理后方,为朱元璋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领兵进攻太平,后方空虚,马氏料定元军定会来偷袭义军的家属,当机立断,率领义军家属渡江,果不出马氏所料,马氏率领义军家属刚刚渡江完毕,元军就来偷袭。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同陈友谅在南京进行生死决战,当时陈友谅比朱元璋的实力强大得多,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很难取胜,城中人心惶惶。马氏把金银财宝全都拿出来分给将士,激励士气,结果朱元璋以弱胜强,消灭了陈友谅。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主动出击,攻克苏州消灭了张士诚。经过多年的战争,朱元璋彻底扫除群雄。第二年,朱元璋作了大明的开国皇帝,马氏当之无愧地被册封为开国皇后。

战争年代,马氏为各种事务奔波,忙着在后方抚慰将士家眷,带领她们给前线将士做军衣军鞋,甚至拿出财物奖赏有功将士,为稳定后方起到了很大作用。等到明朝建立之后,她又在后宫倡导勤俭之风,教导王妃公主们要知道社稷的艰难。朱元璋曾充满感激之情地对马皇后说:“朕起自布衣,却做了开国之君,外靠文武,内恃贤后,为朕司书,与朕随军,亲制甲士衣鞋,种种劳苦,不胜枚举。古称家有良妇如国有贤相,今得贤惠如后,朕亦信古语不虚。”马皇后却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贫贱糟糠,妾感激不尽,更愿陛下不忘君臣同艰难。”马皇后的话可谓意味深长。

朱元璋为拥有这样一位贤内助感到无比幸福,向别人提起马皇后时,常把她和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相提并论,但马皇后却觉得自己比长孙皇后还差得远。

有时候,朱元璋处理政务时会大发雷霆。每当此时,马皇后都耐心等朱元璋回宫,找机会进谏。朱元璋虽然严酷苛刻,但由于马皇后时时提醒进谏,多次避免了过激的杀戮。

朱元璋未当皇帝时,参军郭景祥把守和州,有人告发说郭景祥的儿子不孝。朱元璋很重视孝道,不能容忍这样的不孝行为,要把郭景祥的儿子抓来判处重刑。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要光听一面之词,如果杀了他的儿子,他就无后了。这件事可要慎重。”朱元璋觉得夫人说得有理,马上派人前去调查,果然传言不实。还有一次,杨宪诬告李文忠不法。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带兵把守严州。朱元璋治军甚严,要把李文忠召回审问,马皇后说:“严州是战略要地,轻易换将恐怕不妥,而且文忠素来贤良,杨宪的话不可信。”朱元璋听了觉得有理,派人调查,马上真相大白,原来杨宪犯法,被李文忠重罚,所以怀恨在心诬陷报复。朱元璋狠狠训斥了杨宪,并且嘉奖李文忠,后来李文忠为明朝的建立立了大功。

大学士宋濂是太子的老师,本已退休在家,由于孙子宋慎犯罪遭牵连而被捕,并被判处死罪。马皇后得知后向朱元璋谏言说:“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始终,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家给孩子请老师,还会自始至终以礼相待,更何况您是天子呢?宋濂已经退休在家,肯定是不知情的,何必要治他的罪呢?朱元璋不听劝告说:“宋濂对长孙宋慎知情不报,形同谋反,按律应诛九族!”

吃饭时,马皇后不喝酒、不吃肉,只吃素菜。朱元璋忙问其故,马皇后说:“妾为宋学士做福事。宋学士跟随皇上40多年,德高望重,四海敬仰,对陛下忠心耿耿,如今年逾古稀,却要遭受刀斧之刑,我哪能吃得下这珍馐美味呢?”朱元璋听到此话也感到难过,放下筷子后离开了饭桌。第二天,朱元璋下令赦免宋濂的死罪,改为发配。

吴兴有一个富豪,叫沈秀,就是传说中的沈万三,此人富可敌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南京。洪武初年,朱元璋考虑到城墙多处被毁,下令重修城墙,沈万三闻知此事,愿意出钱来修建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又请求犒赏军队。朱元璋大怒,说:“匹夫犒劳天子的军队,乱民也,宜诛!”朱元璋认为,一介平民,竟敢插手天子的军队,一定有野心,理应处死!马皇后认为朱元璋处治不当,进谏道:“国家的法律是用来处罚罪犯的,沈万三虽然要犒赏天子的军队,但他并没有犯法,只不过是摆富罢了,他迟早会吃亏的,陛下不必动怒。”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由死罪改为流放,将其发往云南。

对于子女,马皇后非常仁爱,但是决不姑息纵容。她常常勉励子女们认真学习,要求他们生活俭朴,有比穿衣、用物的,加以教诲,又把宫中利用旧料织成的被褥送给他们,目的是让他们知道纺织的艰辛。如果哪个皇子有懒惰放纵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幼子朱施深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喜爱,长大后受封周王。由于自小受宠,马皇后怕朱施离开自己后无人管束变坏,就特派江贵妃跟随监视,并送给江贵妃一件纰衣和一根拐杖,告诉江贵妃:“如果周王有了过失,就让他披纰衣而受杖。纰衣是告诉他太祖起自穷苦,拐杖是让他不忘国家法律。如果还不能改正就快马飞报于我。”果然,周王到了自己的封地后,在江贵妃的监督下,最终未有作恶。

马皇后对待亲生儿子如此,对待养子和侄子也是如此,视如亲生。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作战勇敢,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在对陈友谅战争中立有大功,因叔父未及时赏赐而发了几句牢骚,朱元璋因此杀了朱文正身边的亲信,还要治他的罪。马皇后知道后劝诫朱元璋:“文正立了好多战功,守南昌尤其不易,况且只是性急要强,并不是反叛,你这个当叔叔的不知体恤,还要穷追治罪,实在不应该。”经马皇后这么一劝,朱元璋这才消气。

马皇后幼年贫孤,因此,对娘家人极为怀念,每当说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为了不让皇后伤心,要查访马皇后的亲属,以便封赏。马皇后认为封外戚容易乱政,不是好事,所以不让访找。于是,朱元璋只好追封马皇后的父亲为徐王,母亲为王夫人,在宿州为他们设立祠祭署。

马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是能够屈己待人,与身边的妃子和宫人和睦相处。如果妃嫔中有人生小孩,马皇后还要格外厚待他们母子。在后宫,马皇后自己管理朱元璋的饮食,宫女认为她不必这样做,这种事交给下人就可以了,她说这样做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尽做妻子的责任;二是怕皇帝饮食有不中意处,怪罪下来,宫人担当不起。有一次,朱元璋盛怒之下要惩罚一个宫中下人,马皇后也假作发怒,命人把那个宫人捆绑起来,交给宫正司议罪。朱元璋问马皇后为什么要交给宫正司?马皇后回答:“赏罚公平才可以服人,治理天下的君主,哪能亲自处理每一个人,有犯法的应当交给有关部门去办。”朱元璋又问:“皇后为什么也发火?”马皇后平静地回答:“皇上愤怒时,我故意发火,是消释你的怒气。”可见马皇后的良苦用心。

细心的马皇后还特别关心太学的学生。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马皇后听说太学有几千人,就问这些学生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当得知这些学生的生活是由国家统一安排后,就问:“这些太学生们自己有廪给(国家供给学生的俸米),那他们的妻子靠什么生活呢?”于是,在马皇后的建议下,朱元璋建立了红板仓,储存粮食,用以赐给诸生的家属。从此,太学生中有家属的也都有了国家颁给的口粮,这是马皇后做下的一件大好事。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贤内助,在长期的磨炼中,也领悟到了很多治国要义。她对朱元璋说:“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要经常变更,如果法制和国家政策不稳定,就容易产生弊端;更不要过度扰民,以防民困乱生。这一点,连朱元璋也不能不叹服,称赞为“至言”,并且命令史官将其记录在册。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丙戌,马皇后病重去世,享年51岁。马皇后病重时,群臣建议为其做法事祈祷,贴皇榜遍寻良医治疗。马皇后平静地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即便是神医也不能起死回生。如果服药无效,得无以妾故而罪诸医乎?”马皇后很明白,人总有一死,祷祀和神医也救不了将死之人,她不希望因为医药无效而将医生治罪。这番话表达了一个拥有至高权位的人难得的清醒见识和慈悲胸怀。朱元璋问她还有什么遗言,马皇后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这番不是遗言的遗言有着深刻的道理,关系到朱家天下能否传之久远,大明国的命运是否会长久昌隆。马皇后认为“臣民得所”是治国的根本,这与当年朱元璋提出“救济斯民”的口号是一致的,这也是朱家的祖训。自朱元璋以后,朱家子孙或不贤或不肖,内忧外患时有发生,但大明国竟然享国270余年,这在朱元璋、马皇后的治国理念中不难找到答案。

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朱元璋失声恸哭。马皇后下葬那天,风雨雷电大作,朱元璋感到不快。主持送葬的宗泐法师,高声宣读偈文:

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

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宗泐以巧妙的言辞给朱元璋以安慰——说雷雨大作是天地皆哀,是西方佛子在给马皇后送行,朱元璋听完,转忧为喜。说来也很巧,偈文宣读过后,马上就雨过天晴了。于是,灵柩启动,开赴南京钟山的孝陵。

马皇后去世以后,宫人对马皇后思念不已,他们作了一首歌,表达思念之情,歌中唱道:“我后圣慈,化性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封建帝王的后宫,历来秽乱事多,这也是历史规律,而马皇后却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这是少有的特例。她前半生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后半生辅佐朱元璋治理天下,而且善始善终,真正做到了,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实属难能可贵。尤其是“帮”出一个开国帝王来,更是当之无愧的开国第一贤后。

同类推荐
  • 明朝大忽悠

    明朝大忽悠

    诸位看官,请看此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忠厚善良皆不沾边……正所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明朝从此不再只有苦力、悲催、特务和起义,因为有了个奇葩王孝棠,他英俊潇洒机敏过人,天赋异禀(穿越福利)勇往无前,他的人生格言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王孝棠,大名府魏县人也,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也。吃出一个中原从此无饥民,喝出一个中华第一美酒林嫖出一个八大名妓赛天仙,赌出一个前程似锦如扶云坑出一个四夷臣服万国朝,蒙出一个皇权却被相权挠拐带多少妖娆美女把郎念,骗了多少江山留中华子孙。
  • 新汉无双

    新汉无双

    看点一,这是一部写西汉末年的小说,王莽刘秀轮番登场,赤眉绿林同台竞技。看点二,主角有召唤三国无双的能力,谋臣武将车载斗量,御姐萝莉不可胜数。看点三,本书是游戏里无双的世界观,进阶无双一骑当千,停止衰变容颜定格。
  • 倒腾元朝

    倒腾元朝

    落榜高中生跳楼后发现自己意外穿越去了元朝,拥有历史先知,了解现代技术的他能否利用好这一点并用自己能力改变甚至颠覆这段历史呢?
  • 烽火明月

    烽火明月

    这是一个架空时代,鞑靼人的铁蹄来临时的恩怨情仇,家国天下。本人不喜欢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喜欢装傻打脸这种与弱智者之间的游戏,更没有兴趣斗极品整渣男。那——这些都不写,作者君想写什么?呵呵,写写我的历史观,就是人口与资源的争斗史(详见132~135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制定规则,调节贫富以及应对生产力过剩这些社会问题,预计在第三卷开始)。所以偶设置了一个和宋明相似背景的架空世界,那里的资本刚刚萌芽,一切有着无限可能。本文完!!
  • 周易天下

    周易天下

    纣王无道,天欲取之!这既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是一场神与仙之间的较量!或许从始至终都是高人间的一场游戏,更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阴谋!
热门推荐
  • 牛神记

    牛神记

    人有恶性,奸诈、卑劣、贪生、趋炎附势!牛有倔气,却正直、善良、默默劳作、不求回报!人们常说牛脾气,殊不知这应是一种对良知的坚持!这个世界的牛,不再是畜生,是神!这是一个人与牛的故事!主角因牛而成神!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她穿越前是一名私家侦探,是发现暗恋的人魏之远一个惊天秘密,不慎滚落楼梯穿越。穿越后为石兰谷神医的唯一徒弟唐雪晴,医术高明。一次绑架,她遇见了他,遇到与暗恋的他长得一样的人东方野,可是物是人非,她渐渐死心了,只想隐身在深谷中,可是命运再次把两人纠葛的一起,他会再次背叛她吗?她陷入深深的抉择中,而他却深深的爱上她,可是二世的冤孽能最终修成正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天幻系统

    都市天幻系统

    叶笑是个普通的高三学生,本来收到了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遭人暗算。危急关头,天幻系统觉醒,拯救了他。且看他如何用天幻系统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转世重生之紫金玉佩

    转世重生之紫金玉佩

    曾经的丹药大师如今的天纵之资少年。看他如何叱咤风云。
  • 一眸倾城

    一眸倾城

    一块青石,一座孤桥见证的却是千年的情缘忘川河畔一眸的回首仿佛穿越的时空,只因一句承诺一个花一样的女子,有着花一样的笑容,更有着花一样的魅力只是曾迷失的时间里,灿烂是为谁而开如果这天下容不下我们,我就反了这天下谁敢阻止我们在一起,是神,我杀神,是佛,我杀佛看见眼前的这片土地了吗,以后这块大地就是你的了待我成皇时,你亦成妃我相信你
  • 火影之奢望

    火影之奢望

    善良和邪恶编织在体内,温柔和残暴冲刷这自己的心灵。命运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我们向这那不可改变的历史中走去,而改变命运的代价又会是多么的沉重呢。是闹剧还是因为自己,策划,规划,掌控。
  • 快穿之一沐晟情

    快穿之一沐晟情

    苏子沐遭遇车祸死亡,却遇系统相救,不过为了继续活下去,开始了拯救男配先生大作战计划…
  • 王爷,勿惹小妖妃

    王爷,勿惹小妖妃

    【性情刚硬冷酷的战神VS吊儿郎当放纵不羁的小狐狸】长孙帝延。流风国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冷酷无情,手段狠辣,最厌恶的便是娇娇弱弱的女子。此生已准备孤独终老,却不曾想克星来得猝不及防!*慕苍苍。皓月山庄的“慕二爷”,吊儿郎当逛青·楼,色迷心窍抢花魁,一袭男装不知迷倒多少闺中少女。“慕二爷”就像游戏人间的花蝴蝶,谁知道冷不防招惹了长孙帝延那个死断袖!*初相见,她是被迫和亲的王妃。他以为她是柔弱的千金小姐,不屑多看一眼。谁知道恰恰就是此番看走眼,差点让他注定孤老终身……♣♧♣♧针锋相对篇:军营中,他是战神王爷,“他”是太子一党——军师容倾城身边的新晋帮手。比单人作战,身边能力卓绝的心腹惨败,自己更是差点被一副文弱身躯摔倒在地。比谋略,他亲手带出的队伍对上一群游手好闲的兵痞,竟然输得一败涂地。比口才,“他”句句都是人身攻击!面瘫?断袖?棺材脸?惧女?不举?死变态?这些说的都是他?长孙帝延面色如墨,将营帐掀开大部走进去想要给某人一些教训,然后脸上多了几道指甲印木讷讷地退了出来——“一个男人,为什么,会有胸?”某王爷自言自语,半晌都回不过神来。♣♧♣♧实力宠妻篇:当洒脱不羁的小狐狸怀有身孕,当一切阴谋暗暗来袭。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心绪紊乱。她在王府里惨遭构陷,被迫出逃。襦裙染血,裙底鲜红一片,她面色苍白如纸,“英叔,他还没有回来。”管家不忍看这一副惨景,“王妃,王爷马上就回来了。英叔跟您担保!”“可是我等不到他了,孩子也等不到了……”传言,战王妃谋反叛逃,坠崖身亡。原本以国为天的男子满头白发,宛如魔魅,一路杀向都城——“长孙帝延,你想谋反?”他冷酷如数九寒天,“本王不想谋反,只想让你的江山为苍苍陪葬!”
  • 寻道之拳

    寻道之拳

    武,是男人的憧憬和追求,而现代的武已失去了本来的面貌。一个习武的天才因为受到打击在家自杀,他唯一收留的孩子为了帮他报仇,独自来到了大城市,却意外得到大老板的赏识,都市的奇妙武斗大赛正悄悄的举行中。
  • 我的青春是个迷

    我的青春是个迷

    一个16岁的女孩,却站在众人瞩目的高峰。“有事么?”女孩说。“我..我可以追你嘛?”男孩羞涩的开口道。“呵,可以。”女孩笑道。男孩听到这句话眼睛迸射出惊喜,还没等表白就听女孩又说道,“可是你认为你有追我的资格么?”男孩感到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含着泪跑了。“死丫头,你这性格怎么跟你年龄一点都不符,你才16!怎么一点也不可爱!”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奶奶气冲冲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