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9800000031

第31章 争和约折服契丹除敌臣收降元昊

却说富弼出使,免不得途中耽搁,一时未到契丹。契丹却聚兵幽、蓟,声言南下。廷议请筑城洛阳,吕夷简谓不若建都大名,耀威河北,示将亲征,以伐敌谋。仁宗从夷简言,乃建大名府为北京,即从前真宗亲征驻跸处。一面命王德用判定州,兼朔方三路都部署。德用抵任,日夜搜练士卒,择期大阅。契丹遣侦骑来视,见德用部下,人人强壮,个个威风,当下返报本国,契丹主宗真也觉夺气。(宋廷赖有此着,故和议复成。)

待富弼已到契丹,即入见宗真,行过了礼,便开口问道:“两朝人主,父子继好已四十年,乃无故来求割地,究属何故?”宗真道:“南朝违约,塞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亦为着何事?我国大臣均请举兵南向,我意谓遣使质问,并索关南故地,若南朝不肯相从,举兵未晚。”弼即接入道:“北朝忘我先帝的大德么?澶渊一役,我朝将士那一个不主开战?若先帝从将士言,恐北兵均不得生还。我先帝顾全南北,特约修和,今北朝又欲主战,想是北朝臣子,均为身谋,不管主子的祸福呢。”说到此句,宗真不觉惊异道:“为甚么不管主子的祸福?”

弼答道:“晋高祖欺天叛君,末帝昏乱,土宇狭小,上下离叛,北朝乃得进克中原。但试问所得金币,果涓滴归公否?北朝费了若干军饷,若干兵械,徒令私家充爿刃,公府雕残。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修明,上下一心,北朝欲用兵,能保必胜么?就使得胜,劳师伤财,还是群臣受害呢,人主受害呢?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有何利益?所以为群臣计,宜战不宜和,为主子计,宜和不宜战。”(说得透彻,不亚秦、仪。)宗真听了,不由的点首数次。弼又道:“塞雁门,为备元昊,并非防北朝;塘水开浚,在南北通好前,城隍无非修旧,民兵不过补阙,有何违约可言?”宗真道:“如卿言,是我错怪南朝了。但我祖宗故地,幸乞见还!”(语已少软。)弼答道:“晋以卢、龙赂契丹,周世宗复取关南地,统是前代故事。若各欲求地,幽、蓟曾隶属中国,难道是北朝故地么?”

宗真亦无词可答,命刘六符引弼到馆,开宴叙谈。六符道:“我主耻受金币,定欲关南十县,南朝何不暂许通融?”弼正色道:“我朝皇帝尝云,为祖宗守国,不敢以尺地与人,北朝所欲,不过租赋,朕不忍两朝赤子多罹兵革,所以屈己增币,聊代土地。若北朝必欲得关南十县,是志在败盟,借此为词。澶渊盟誓,天地鬼神,共鉴此言,北朝若首发兵端,曲不在我,天地鬼神恐不肯受欺哩。”(正襟危论,如闻其声。)六符道:“南朝皇帝,存心如此,大善,大善。当彼此共奏,使两主情好如初。”是日尽欢而散。

翌日,契丹主宗真召弼同猎,引弼马相近,婉语道:“南朝若许我关南地,我当永感厚谊,誓敦和好。”(仍是欺人之语。)弼答道:“北朝以得地为荣,南朝必以失地为辱,两朝既称兄弟,怎可一荣一辱呢!”(舍理言情,语益动人。)宗真默然。猎毕散归,六符复来语弼道:“我主闻荣辱的谈论,意甚感悟,关南十县,暂且搁起,惟愿与南朝和亲,想南朝总允我结婚呢。”弼复道:“结婚易生嫌隙,我朝长公主出降,赍送不过十万缗,那能及得岁币的大利呢?”六符返报宗真。宗真乃召弼入见,令还取盟书,并与语道:“俟卿再至,当择一事为约,卿可遂以誓书来。”弼乃辞归,据实奏陈。

仁宗复遣弼持和亲、增币二议及誓书,再往契丹,并命至枢臣处亲受口传。弼领教即行,途次乐寿,忽心有所触,亟语副使张茂实道:“我奉命为使,未见国书,倘书词与口传不同,岂非败事?”茂实唯唯。及启书审视,果与口传不符,立即驰还。时已日昃,叩阍求见。至仁宗召入,弼呈上国书,并跪奏道:“枢臣意图陷害,特作此书,俾与口说不同,臣死何足惜,贻误国家,岂非大患?”仁宗恰也惊疑,转问晏殊。晏殊道:“吕夷简想不至出此,或恐录述有误呢。”弼奏道:“晏殊奸邪,党夷简,欺陛下,应得何罪?”仁宗遂命晏殊易书,弼审视乃行。(吕夷简挟私害公,至此未免坐实。晏殊设词掩饰,明是党吕陷弼。史称弼娶晏女,岂翁婿之情,亦全不顾耶?)既至契丹,不复议婚,但议增币。契丹主宗真道:“南朝既增我岁币,应称为献。”弼答道:“南朝为兄,岂有为兄献弟的道理?”宗真道:“献字不用,改一纳字。”弼仍不可。宗真怫然道:“岁币且增我,何在此区区一字?若我拥兵南来,得勿后悔么?”弼复道:“我朝兼爱南北生民,所以屈己增币,并非有惮北朝。若不得已改和为战,当视曲直为胜负,使臣却不敢预料了。”宗真道:“卿勿固执,古时亦曾有此例呢。”弼勃然道:“古时惟唐高祖借兵突厥,当时赠遗,或称献纳,但后来颉利为太宗所擒,岂尚有此例么?”说毕,声色俱厉。宗真知不可夺,乃徐徐道:“我当自遣人往议罢了。”乃留增币誓书,另遣使耶律仁先及刘六符二人,持誓书与弼偕来,且议献、纳二字。弼先入奏道:“献、纳二字,臣已力拒,虏气已中沮了,幸勿再许!”仁宗允奏。后用晏殊议,竟许用“纳”字。(一字都不能争得,宋君臣可谓委靡。)于是岁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仍遣知制诰梁适持誓书,与仁先等往契丹。契丹亦遣使再致誓书,且报撤兵,总算依旧和好了。

弼始受命至契丹,适一女夭殇,弼不过问及;二次再往,闻得一男,亦不暇顾。在外得家书,未尝启阅,随至随焚。左右以为奇,弼与语道:“这种家书,徒乱人意,国事尚未了结,何暇顾家?”(录此为爱国者劝。)至和议已成,仁宗复命他为枢密直学士。弼仍恳辞道:“增币非臣本意,只因近日方讨元昊,不暇与契丹角逐,所以臣未敢死争,怎可无功受赏呢?”未几,又授弼为枢密副使,弼又固辞,但表请仁宗坐薪尝胆,不忘修政。仁宗很加赞叹,改授弼为资政殿学士,这且按下慢表。

且说元昊据有西鄙,叛命如故,会夏境天旱年荒,兵民交困,乃渐有纳款意。知延州庞籍报答宋廷。诏命知保安军刘拯传谕元昊亲臣刚浪陵、(一译作野利纲里拉。)遇乞(一译作雅奇。)兄弟,令他内附,即分畀西平爵士。刚浪陵很是刁猾,令部下浪埋、赏乞、媚娘三人,伪至州乞降。州判官种世衡料知有诈,留住营中,佯加录用。刚浪陵又遣教练使李文贵来报降期,也由世衡留住。既而元昊仍大举入寇,攻镇戎军。王公使副总管葛怀敏督诸寨兵出敌。至定州寨,被夏兵绕出背后,毁桥截住。怀敏部军,相率惊慌,顿时大溃。怀敏奔还长城,豪路已断,遂与将校十四人,陆续战死;余军九千六百名,马六百匹,均陷没敌中。元昊乘胜直抵渭州,焚荡庐舍,屠掠民畜,泾汾以东,烽火连天。幸知庆州范仲淹率番汉兵往援,夏兵乃退。先是翰林学士王尧臣曾奉命安抚陕西,及还朝,上疏论兵,且言:“韩、范具将帅材,不当置诸散地。”仁宗尚不以为意。至葛怀敏败殁,中外震惧,乃命文彦博经略泾原,并欲徙范仲淹知渭州,与王公对调。仲淹以王公无用,拟与韩琦并驻泾州,即行上奏,略云:

泾州为秦陇要冲,贼昊屡出兵窥伺,非协力捍御,不足以制贼锋。臣愿与韩琦并驻泾州,琦兼秦、凤,臣兼环、庆,泾原有警,臣与琦合秦、凤、环、庆之兵,犄角而进。若秦、凤、环、庆有警,亦可率泾原之师为援。臣当与琦练兵选将,渐复横山,以断贼臂,不数年间,可期平定。愿诏庞籍兼领环、庆,以成首尾之势。秦州委文彦博,庆州用滕宗谅,总之渭州一武臣足矣。

仁宗准奏,乃用韩琦、范仲淹、庞籍为陕西按抚经略招讨使,置府泾州,分司行事。并召王公还都,命文彦博守秦州,滕宗谅守庆州,张亢守渭州。韩、范二人,同心捍边,号令严明,爱拊士卒,诸羌乐为所用,怀德畏威。边人闻韩、范名,编成四句歌谣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得人之效,可见一斑。)

惟种世衡因刚浪陵遣人诈降,总欲以假应假,用反间计降灭了他,免为元昊心腹。当时有僧人王光信足智多谋,世衡招致部下,奏补三班借职,令改名为嵩,持招降书,往投刚浪陵、遇乞。刚浪陵接到书函,当下展阅,内言:“朝廷知王有内附心,已授夏州节度,王其速来!”书后,又绘一枣及一龟。刚浪陵懵然不解,王嵩在旁代解道:“枣早同音,龟归同声,请大王留意!”原来刚浪陵、遇乞皆属野利氏,元昊娶野利氏女为第五妃,即二人女弟,二人因此得宠,且具有才谋,并握重权,夏人号为大王,所以世衡贻书,及王嵩与语,亦沿用夏人称呼。刚浪陵毕竟乖刁,狞然笑道:“种使君年已长成,何故弄此把戏?难道视我为小儿么?”遂将王嵩拿下,并原书献与元昊。

王嵩本有胆智,见元昊后,元昊喝令斩首。嵩并不惊慌,反大笑道:“人人说你夏人多诈,我却不信,谁料话不虚传呢。”元昊拍案道:“你等多诈,欲来用反间计,还说是我国多诈么?”(一语喝破。仿佛三国演义中曹操之于阚泽。)王嵩道:“刚浪大王,若非先遣浪埋等来降,种使君亦不至无故送书。现浪埋等尚在州,李文贵居然重用,我朝已授刚浪大王为夏州节度使,今乃有此变卦,岂非你夏人多诈吗?罢罢!我死也还值得,我死,有李文贵等四人偿命呢。”元昊听了,不禁惊诧,遂转问刚浪陵。刚浪陵前遣浪埋等人,尚未与元昊说明,至此反无从详对,但说是别有用意。元昊益觉动疑,当命将王嵩缓刑,囚禁阱中,一面盘诘刚浪陵。刚浪陵才将前情详陈,偏元昊似信非信,也将刚浪陵留住帐中,潜遣人作为刚浪陵使,返报世衡。世衡已料为元昊所遣,却故意将错便错,格外优待,并与约两大王归期。来使怎识诈谋,当然据情还报。元昊不禁怒起,竟召还刚浪陵,与使臣对质。刚浪陵尚想分辩,偏元昊已拔剑出鞘,手起剑落,把刚浪陵挥作两段,(除了一个。)并将遇乞拘置狱中。

种世衡闻刚浪陵被杀,知计已得行,复著成一篇祭文,内说:“刚浪陵大王兄弟,有意本朝,忽遭惨变,痛失垂成。”写得非常惨怛,潜令人投置夏境。夏人拾得,赍献元昊。元昊又令人将遇乞处斩。(又除了一个。)看官试想,这元昊也是一个雄酋,难道这般反间计,竟全然没有分晓,空把那两个有用的妻舅,一一杀死么?小子搜考野乘,才悉元昊另有一段隐情。遇乞妻没藏氏,因与元昊第五妃有姑嫂关系,往往出入夏宫,他不合生着三分姿色,被元昊看上了眼,极想与他通情,奈因遇乞手握重权,未免投鼠忌器,没奈何勉强忍耐,含着一种单相思,延挨过去。巧值种世衡投书与他,劝令内附,他正好借公济私,除了遇乞,便将没藏氏拘入宫中,一吓两骗,哄得没藏氏又惊又喜,只好献出秘宝,供他享受。元昊已经如愿,索性放出王嵩,厚礼相待,令作书报种世衡,愿与宋朝讲和。

世衡转告庞籍。籍即令世衡遣还李文贵,往议和约。元昊大喜,仍使文贵与王嵩偕至延州,赍书议款。庞籍接得来书,见书意尚是倔强,有云:“如日方中,止能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等语。当下将来书飞报宋廷。仁宗已经厌兵,诏令籍复书许和,但令他稍从恭顺。籍乃如旨示复,遣文贵持去。嗣得夏国六宅使贺从勖与文贵赍书同来。书中自称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庞籍即问道:“何谓泥定国兀卒曩霄?”从勖道:“曩霄系吾主改定新名,泥定国是立国意义,兀卒是我国主子的称呼。”庞籍道:“如此说来,你主仍不肯臣事本朝,令我如何上闻?”从勖道:“既称父子,也是君臣一般,若天子不许,再行计议。”庞籍道:“你只可入阙自陈。”从勖答言:“原入京师。”乃送从勖至阙下,并奏言元昊来书,名体未正,应谕令称臣,方可议和。仁宗览奏,即召谕从勖道:“你主元昊,果愿归顺,应照汉文格式,称臣立誓,不得说甚么兀卒,甚么泥定国。”从勖叩首道:“天朝皇帝,既欲西夏称臣,当归国再议。惟天朝仁恩遍覆,每岁应赐给若干,俾可还报。”仁宗道:“朕当遣使偕行,与你主定议便了。”从勖乃退。有诏命邵良佐、张士元、张子、王正伦四人,偕从勖一同西行,与夏主元昊妥议,四人领命而去。到了西夏,因元昊多索岁币,议仍未洽。元昊乃再遣使臣如定聿舍(一译作儒定裕舍。)、张延寿等,入汴再议。当议定按年赐给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夏主元昊应称臣立誓,不得渝盟。夏使乃返。越年,(庆历四年。)元昊始遣使来上誓表,文云:

臣与天朝,两失和好,遂历七年,立誓自今,愿藏明府。其前日所掠将校民户,各不复还。自此有边人逃亡,亦毋得袭逐。臣近以本国城寨,进纳朝廷,其栲栳、镰刀、南安、承平故地,及他边境,番汉所居,乞划中为界,于内听筑城堡。凡岁赐绢茶等物,如议定额数,臣不复以他相干,乞颁誓诏,盖欲世世遵守,永以为好。倘君亲之义不存,或臣子之心渝变,当使宗祀不永,子孙罹殃。谨上誓表以闻!

仁宗亦赐答诏书,付夏使赍还。略云:

朕临制四海,廓地万里,西夏之土,世以为胙,今既纳忠悔咎,表于信誓,质之日月,要之鬼神,及诸子孙,无有渝变,申复恳至,朕甚嘉之!俯阅来誓,一皆如约。

夏使去后,复拟派遣册礼使,册封元昊为夏王,忽契丹遣使来汴,请宋廷勿与夏和,现已为中国发兵,西往讨夏,累得宋廷君臣,又疑惑起来。正是:

中朝已下和戎诏,朔漠偏来讨虏书。

读本回盟辽、盟夏两事,见得宋室君臣,志在苟安,毫无振作气象。契丹主宗真时,上无萧太后燕燕之雄略,下无耶律休哥之将才,富弼一出,据理与争,即折敌焰,何必多增岁币,自耗财物,甚至献、纳二字,亦不能尽去乎?元昊堕种世衡之计,自剪羽翼,又复惑于没藏氏之女色,渐启荒眈,其愿和不愿战也明矣。况乎韩、范、庞三人御边,已属无懈可击,彼若修和,我正当令他朝贡,乃反岁赐绢、茶,亦胡为者?总之一奄奄不振,得休便休已耳,观此而已知宋室之将衰。

同类推荐
  • 天罚1895

    天罚1895

    本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不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即带有浓重封建观念背影的国家转变为民主制国家的过程。全文以主角从十八岁到三十六岁的一生为主线,叙述了其少年时期恋母而导致的悲剧,临位后周旋于情人与众大臣之间的纠葛,以及在政治上对先进思想由开始的支持转变为后期的抵制以至于残酷镇压并最终导致个人的灭亡这一人生经历。详细地描述了其人从开始的冷漠据倨傲最终沦落为后期的暴戾凶残因此并导致众叛亲离的后果,最终被心爱的大臣设计杀害这一事件。全篇是建立在时局动荡的大背景下,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进步力量对世界的重要性。由于结合了一定的别国历史,文中所描绘的白比德家族也是同一时期欧洲各国王室的一个代表。全文文风较为严肃,同时也有适当的轻松,比较适合那些具有一定思想同时有希望在阅读时获得娱乐效果的读者阅读。
  • 中国通史(第二卷)

    中国通史(第二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明末铁血新军

    明末铁血新军

    这是普通年轻人的明穿!这是每个平常人都可以找到的代入感!这是大叔和少年父子相继,铁血再铸大汉的闪亮光环!他们没有脑残的外挂厉害,却是坚定的一步步走来!诛胡虏,灭倭寇,征四海....从此我大汉民族再无遗撼!作者Q群:484969642欢迎添加交流!
  • 三国之霸绝天下

    三国之霸绝天下

    李勇一个现代宅男在拥有前世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的一切后,穿越到东汉末年又会引起怎样的血雨腥风。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如果写的不好,请大家见谅。如果有意见请联系我,我的QQ号是378933897
  • 三国群雌传

    三国群雌传

    小卜同学是某建筑工程学院的高材生,一次在安装避雷设备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招来了旱天雷,惨遭五雷轰顶的小卜同学被劈回了三国时代,可令他郁闷的是,同样都是穿越,为啥他会穿到那人未开化、鸟蛋不生的交州呢?语言不通的小卜同学很不幸地被山林里的野人直接当成野猪之类的牲口抬回了部落!指点江山、问鼎三国?先别想了,还是想想眼前该怎么脱困自救吧!半年后……曰:主公,今有单福来投,想见你。答:单福?没听过,不见。曰:主公,今有典韦来投,想见你。答:典韦?嗯,将见面档期排到三日后吧。曰:主公,今有庞统来投,想见你。答:凤雏?给我好好招待,我明天会见。曰:主公,今有女将璎珞来投,想见你。问:相貌身材如何?复曰:相貌姣好,身材……起码36D。答:理应礼贤下士,怎可怠慢,速速带我去见她。
热门推荐
  • 快穿女配:男神请站住

    快穿女配:男神请站住

    女配自古有三好:颜值高、身世好、死得早。墨璃一个不小心绑定了一个辣鸡系统,被这个那个女主炮灰得死死的。作为女配的我们决定要反抗,要走上人生巅峰。系统:哎!宿主天天都把位面崩掉了怎么办?某男:我宠的,怎么样?系统:默默咬着小手绢T_T。
  • 玉皇大帝培养系统

    玉皇大帝培养系统

    不闯红灯也能被车撞,你敢信?莫名其妙得了一个玉皇大帝的职位,嗯!是代理的,但是必须得功德圆满才能转正!什么?你说什么叫功德圆满?就是一百年内,赚满万亿功德,其实也不多,不就每天两三千万功德么!可特么,你告诉我,还有域外魔神是什么鬼?他们还吃人,一顿能吃上百万!!“妈妈,我怕!!”
  • 学海无涯,生无止境

    学海无涯,生无止境

    你最想拥有的是什么?是寒窗十年之后的一次折桂,是重回故里的闲适与安逸,还是屹于世界之巅的权势与名利?生一世,苦一生。既然人生苦短,何必自我折磨?怀一颗赤诚之心,及时行乐,沉淀人生,找寻真谛。
  • 异世之至尊武神

    异世之至尊武神

    神秘无尽的异世有着武神的传说,一场场酣快淋漓的战斗令人热血沸腾,且看秦尚如何崛起,无敌于天下……
  • 弃妃的春天

    弃妃的春天

    莫名穿越,她成了为爱自杀的弃妃!弃妃就弃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误会接连而来,她不是说得很清楚吗?她不要他!可这个男人怎么回事,她不要他,他却自动自发地黏了上来,还带来一个后宫已经很庞大的皇帝哥哥一起追她。卖嘎!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春天?
  • 隋末为王

    隋末为王

    瓦岗山下,程咬金救了李密,想要将皇位传给李密!一边的树林里,一个少年冷眼看着这一幕。自后世穿越而来,我要取代李密,我要成为瓦岗的头领,我要隋末为王!
  • 火影之奢望

    火影之奢望

    善良和邪恶编织在体内,温柔和残暴冲刷这自己的心灵。命运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我们向这那不可改变的历史中走去,而改变命运的代价又会是多么的沉重呢。是闹剧还是因为自己,策划,规划,掌控。
  • 因为遇见了你

    因为遇见了你

    本小说的主人公是由本人的真实校园生活改变而成
  • 嗜血杀手妃之上古神王

    嗜血杀手妃之上古神王

    她,凛雨汐,21世纪嗜血零杀手,无奈惨败于组织与相伴了自己二十年的男人之下,一朝穿越,成为了凛家的宝贝儿,在百群宴会上,一纸休书昭告天下,她成全了他与她!‘他’乃上古天地养的神王君,他很是霸道的笑着说“小汐儿你要是敢和别的男人好,我可是会把他拉来当天地肥料的”虽然他脸上的情绪看起来很平静,但请千万不要怀疑他的话,否则你会很凄惨!夕宝宝表示遇到这么个闷骚腹黑霸道的‘老’大神,她真的好怕怕哦!她邪弑轻笑“啊呀啊呀,小修修你真是可爱,不过。。。”就让我们看鹿死谁手吧!
  • 超级战士于彼地战斗

    超级战士于彼地战斗

    当奴隶制帝国和资本主义的日本接触,在日本还未能大施拳脚的时候,无意间闯入的全新势力却接触到了世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