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8100000015

第15章 广州市餐饮业竞争力因素实证分析

2006年,广州市餐饮业零售额约350亿元,占全省餐饮零售总额的26.44%,在广东省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本节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餐饮业在广东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

一、广州市餐饮业发展现状

(一)广州市餐饮业迅猛发展

1.餐饮业零售额增长迅速

2006年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9.35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创近4年最高水平。广州餐饮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1950~2006年间,餐饮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5.9%,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增长速度更是迅猛。自1995年以来,广州市餐饮业增长较为稳定。

2.人均餐饮消费额和外出就餐率全国领先

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发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576元,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高达41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2005年,我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达到680元,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支出4160元,居国内各大城市之最。

3.新开业餐饮企业数量增速快

近几年,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的开业与歇业餐饮企业数量。2006年,开业企业数为2001年的10.7倍,歇业企业数为2001年的3.0倍。2002~2006年间,餐饮企业开业数平均增长率为63.04%,歇业企业数平均增长率为26.51%。开业企业数与歇业企业数的比值不断提高,广州市新开业餐饮企业数量急剧增长。

4.餐饮业网点及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

广州现有餐饮网点3.5万多个,从业人员近30万人。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节仅选取广州市1996~2006年期间餐饮业网点和从业人员的数量进行分析:餐饮业网点增长了1.94倍;从业人员增长了2.18倍。

5.餐饮业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增长较快

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节以2001~2004年期间的数据进行说明。2004年,广州餐饮业职工工资总额达66933万元,人均工资为14554元。自2002年以后,餐饮业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处于不断增长阶段,且增速逐渐变快;而同一时期的社会各行业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的增速逐渐趋缓。

(二)市区餐饮业的主体地位突出

市区在整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处于中心与重心位置,这为市区餐饮业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市区餐饮业在全市餐饮业机构数、网点数以及零售额中所占的比重较高。5年间,市区餐饮业在三项指标下的比重平均值分别高达94.43%、87.27%和92.19%,主体优势突出。

根据对广州十区两市统计信息网的搜索,2005年广州各区市餐饮业零售额情况,其中因数据无法获得故将南沙、萝岗和花都三区合并。从总量上看,越秀区具有绝对优势,餐饮业零售额达67.24亿元,占全市餐饮业零售额22.28%,其次是番禺区、天河区和白云区,比重分别为15.40%、14.50%和12.68%,而南沙、萝岗、花都三区占全市餐饮业零售额的比重仅为8.94%。从增长速度上看,从化市餐饮业增速达26.78%,居各区市首位,接下来的是番禺区、增城市,增速分别为26.70%和24.15%,由于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南沙、萝岗、花都三区增速为-52.65%。另外,根据大众点评网(www。dianping。com)中餐饮消费者的评价,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番禺区、海珠区为主要的热门餐饮商区。

(三)连锁经营发展迅速

商务部调查显示,全国限额(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连锁餐饮企业尤其是直营连锁快餐企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东部省市快餐连锁企业营业规模明显超过正餐,广东快餐连锁的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连锁经营已成为餐饮业做大做强的主导经营模式。

2006年,广州市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增长21.0%。在广州,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采取了连锁经营方式,如:绿茵阁西餐厅、中森饮食集团旗下的各个餐饮品牌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广州餐饮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连锁店网络。

大型连锁发展尤其是直营连锁在广州餐饮业市场上发展势头强劲。2003~2005年广州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的有关情况。三年间,连锁总店数增长了2.33倍;连锁门店数增长了1.57倍,其中,直营店数增长了1.65倍,且其总量规模较大,2005年直营店数是加盟店数的9.52倍,增速明显快于加盟店;营业面积和从业人数分别增长了2.40倍和2.15倍;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零售额占广州市餐饮业零售额的比重增长了1.68倍,并且增速不断加快。足可见连锁经营是广州市餐饮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主导模式。

(四)酒店餐饮面临社会餐饮的严峻挑战

在广州餐饮业市场上,酒店餐饮面临着社会餐饮的严峻挑战。社会餐饮的企业数量远远多于酒店餐饮;在酒店的周围都有独立经营的酒楼或食肆;住店客人喜欢到酒店以外的酒家和餐馆用餐;餐饮市场格局已从公款撑起的攀比式的高消费转入中低层次的理智的大众化消费;以私人和家庭为主的中低档大众消费的增长势头明显,一些家常菜馆、火锅店、小吃街、快餐店等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酒店餐饮较弱的竞争力,直接体现为其占领的市场份额较小。2005年,入选广东省餐饮百强的广州餐饮企业中,社会餐饮的企业数、总营业额及平均营业额分别是酒店餐饮的4.25倍、9.51倍和2.24倍。此外,在2005年度广州“百佳”餐饮企业中,酒店餐饮仅有38家企业。

(五)快餐市场发展良好

目前,广州市餐饮业主要以正餐服务为主,但快餐服务在行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2005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及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的基本情况,正餐服务在企业数、从业人数、营业额和零售额等指标上均占主导地位;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中,正餐企业平均营业额为1205.12万元,仅为快餐企业平均营业额7048.06万元的17.10%,正餐企业的利润总额为-3428万元,而快餐企业的利润总额为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1.74倍;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中,正餐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零售额分别为10086.29万元和10058.38万元,分别仅为快餐企业平均营业收入48214万元的20.92%、平均零售额48214万元的20.86%。

另外,入选2005年广东省餐饮百强的42家广州市餐饮企业营业额共计424519万元,占百强总营业额的48.97%。其中,快餐企业仅有3家,但分别名列第1、第2和第77位,三家企业营业额共计206883万元,占百强总营业额的23.86%;其他39家百强企业中除了正餐企业外,还包括综合休闲类餐饮企业、泰国菜餐饮企业、餐饮业服务企业等,正餐企业营业额占百强的比重小于快餐企业。

(六)多菜系共同发展,市场百花齐放

广州市餐饮业菜系兼容并蓄。一方面,传统粤菜和创新粤菜长盛不衰;另一方面,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东北菜、贵州菜、湖北菜、江西菜、内蒙古菜等地方特色菜式随处可见。在广州城郊的周边地区散落着很多以地道风味和特色见长的各式食肆,如番禺的猪杂、从化的烧鸡、顺德的水蛇粥和鱼生等都是名不虚传的。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和泰国的“蕉叶”、日本寿司以及专做南亚风味的印度餐厅、专做中东人生意的穆斯林餐厅、韩国烧烤等异国风味在广州餐饮市场上也占一席之地。根据大众点评网的数据。在广州市餐饮业中粤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西餐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大,各菜系在广州餐饮业市场中都得到了发展。

(七)广州市餐饮业贡献率大幅度提高

200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9.35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净增47.6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其在国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一方面,1978~2006年间,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9.2%增长到16%,增长了6.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餐饮业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从1979年的8.6%增长到2006年的16.8%。1979~1983年间,贡献率低于10%,1985年剧增为31%,1986年下降为-14.9%,1989年又剧增为42.5%,1990年后贡献率基本平稳上升并在10%以上,1990~2006年期间的平均贡献率为17.0%。

二、广州市餐饮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广州市餐饮业在广东省持续较强的竞争力是由多项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根据本书第三部分的分析,决定区域餐饮业竞争力强弱的因素有需求状况、政府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企业素质和产业组织,下面将对广州市餐饮业发展中的这六项因素进行分析。

(一)需求状况

1.需求偏好

广州人有着自己本土的消费文化,对“一日三餐”很注重;家庭劳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使更多的家庭外出进行餐饮消费,集中表现为年节餐饮市场的火暴,家宴、婚庆消费成为经营亮点。

2.需求市场成熟

广州餐饮消费以平民消费居多,餐饮市场消费结构呈橄榄型,处在中间部分的大众化消费占有极大的比重,他们注重的是健康饮食和理性消费。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应该是大众化的消费者居多才是正常的,广州市餐饮业成熟的市场竞争,为其强竞争力的形成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3.需求水平居全省与全国领先水平

2004~2005年两年广州市餐饮业人均消费支出分别达4143元和4160元,位居全国之首。本处采用各地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进行年人均餐饮消费支出的计算,广州餐饮业人均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并领先。广州地区常住总人口规模居广东省第一;2005年广州城市化水平高达91.51%;2006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9.4%,有力地支撑了广州餐饮业发展。

(二)政府作用

1.积极推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由旅游主管部门组织评选“百佳”餐饮企业作为“食在广州”的形象大使,并由政府统一包装为美食旅游产品向国内外旅游者推介;编制《广州美食导图》,在机场、车站、码头、会展中心、星级宾馆等公众场所进行派发,方便旅游者;由广州市政府主办、广州市旅游局承办的国际美食节作为广州重大的旅游节事活动,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2.积极推进餐饮业的发展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穗府[2005]51号文件中强调稳步提升餐饮业的发展水平。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服务,提升餐饮业经营档次,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修订餐饮业服务规范,加强依法监管力度,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食街区,加强内涵挖掘和宣传推介,发挥集聚效应,增进商旅互动,创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

3.积极推进酒店酒家等级评定工作,提升广州市餐饮业的发展水平

由市经贸委、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广州饮食行业商会、广州西餐协会主办评选活动,自2004年启动国家级酒楼评选活动以来,全省共有45家酒楼荣登“国家级酒家”宝座,其中广州就有38家榜上有名,上榜酒楼更成为最能代表广州水平、最具品牌价值的餐饮名店。

4.积极打造“食在广州”新亮点

为了更好地利用广州市丰富的餐饮资源,宣传推介“食在广州”,市经贸委对各区(县级市)分散的餐饮资源加以整合,采取整合资源、挖掘内涵、赋予主题、整体包装、评选推介等手法,重点培育和发展10条(个)左右具有一定规模、特色明显、有代表性的美食街(区),并指导美食街(区)属地搞好公共服务性设施的配套工作,包括停车场、环保排污等,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餐饮企业聚集经营并形成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5.积极推进餐饮企业的改制,协助餐饮企业间的联合、重组与兼并,使老字号餐饮企业重新焕发活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做大做强老字号,广州市政府就一直要对广州所有的老字号餐饮企业进行改制,现已成功实现莲香楼、泮溪酒家等的改制。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

广州从“九五”末,尤其是“十五”以来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和优化,走的是“适度重化的大工业”的路子,以重化产业为重点,使一批大型重化项目落户广州,增长了广州的产业链,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拉开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强,2006年,平均不到两天有一个超千万美元的项目,5天有一个超3000万美元的项目落户广州,投资额达50亿美元的科威特炼油超大型项目,也在比较国内多个城市之后最终选择了广州。重化产业的高度发展要求餐饮业等服务业具有配套能力,极大地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

2.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

广州许多旅行社率先改变忽视旅游团餐饮的观念,纷纷以“美食”作为卖点,推出了一系列的美食线路,一些景点也以品尝时鲜作为重要的旅游活动,如广之旅在广州一日游中加入了美食的元素(“荔湾风情宴”、“羊城怀古宴”特色菜等);2004年国庆前夕推出的“广州美食一天游”线路,纯粹以餐饮为主题贯穿始终,游客一天内得以品尝到众多地道广州美食,在我国是首次,受到市场好评。

2004~2006年广东、广州和深圳旅游业收入情况。根据对统计年鉴的查询,近几年广州市旅游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旅游外汇收入方面,2006年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增长21.9%,广东省和深圳市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13.6%和8.7%,广州市旅游业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速度上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而餐饮消费是旅游消费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动餐饮业的发展。

3.会展业全面发展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

广州是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大会展城市,成为广东省会展业的形象代表。服装、美食、皮具、汽车、装饰材料、花卉、广告、美容、家具等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会展;著名的广交会拥有“中国第一展”、“世界第三展”的美誉,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州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穗府[2005]51号文件中将会展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重点发展行业之一,广州市会展业在国内外竞争力的提高推动了广州市餐饮业竞争力的提升。会展业的发展一方面直接为餐饮业带来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据南方都市报的消息,第101届广交会为广州带来了大量入境游客,部分旅行社推出了“广交会特供”线路。

(四)生产要素

1.基础设施

广州城市的改造,特别是对交通系统的大量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2006年,年末市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196公里,较2005年增长2.4%;城市道路总面积8642万平方米,较2005年增长3.8%;年内,地铁三号线二期客村至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至体育西和四号线新造至黄阁相继建成通车。五号线、六号线、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进入施工阶段。白云机场已开辟了48条国际航线,连通全球五大洲的35个城市。广州海空国际大物流格局随着两大国际物流巨头——联邦快递和马士基的落户而初步形成。城市交通的改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减少了人们花在交通上的时间以及交通堵塞等带来的不愉快情绪,刺激了人们外出就餐的需求;发达的城市交通降低了餐饮企业物资运输的成本,提高了物质输送的效率;国际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为广州市餐饮业带来了强大的国内外客源市场。

2.物质资源

餐饮业生产中涉及的物质资源较多,物质消耗量大。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及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吸引了大量餐饮业所需物质资源集聚广州,保证了餐饮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酒店用品展览会,会聚了我国以及美国、德国、法国等其他20多个国家的酒店设备用品,办得一年比一年好,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为广州市餐饮业发展所需的先进生产设备提供了重要来源。丰富的物质资源使得广州市餐饮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取所需各项物质生产资料。

3.资本资源

广州市餐饮业资本较为丰裕,新开业餐饮企业数与歇业企业数的比例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投资能力较强,特别是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本的注入。2001年至2006年,广州市新开业餐饮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由15057万元增加到95644.84万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额由10335万元增加到59215.17万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额由944万元增加到19470万元。广州餐饮业整体投资规模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了餐饮业更为激烈的竞争,有利于餐饮业发展水平提高。

4.饮食文化资源

“食在广州”流传历史已久,享誉海内外,是广州浓郁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广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自秦汉起2000多年间,一直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商业经济特别繁荣,从而形成了广州星罗棋布、风格各异、大小不同、老字号与现代化并存的饮食酒楼、茶楼文化景观。广州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不断吸取国内外优秀的餐饮元素,形成了广州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饮食文化特色。

5.人力资源

广州是中国教育程度较高的区域,集聚了广东省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近年来,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及餐饮管理的院校迅速增加。2006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0所,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科、专科学生21.38万人,增长7.6%;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达24所,全年招收研究生1.71万人,增长9.3%;全市有75.0%的区和76.5%的镇达到“教育强区”和“教育强镇”标准;中等职业学校123所,在校学生21.66万人;技工学校62所,在校学生15.32万人,增长25.5%。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餐饮业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特别是高等教育后备军。广州城市地位的不断提高吸引了各地的人才,使广州成为中国的人才高地,有利于吸引企业进驻,特别是港澳台和外资企业。

6.技术资源

经过长期的发展,广州市餐饮业技术较为成熟,涌现出一大批餐饮名厨,如泮溪酒家的林壤明荣获中华名厨、广州酒家的黄振华荣获中华名厨(荣誉奖)。2006年11月28日,广州技师协会餐饮分会在广州中国大酒家成立。会员由广州地区餐饮业的八大工种:中厨、中点、西厨、西点、烧腊、调酒、烘焙和中西餐服务的高技能人才组成,促进了广州餐饮业烹饪与服务技术的不断成熟,为逐步实现餐饮业标准化奠定基础。

(五)企业素质

(1)广州市半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绿茵阁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广州市餐饮业较长的发展历史,孕育了一批高素质的餐饮企业,广州市餐饮企业素质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企业市场化运作程度高,扩张能力强;由于受香港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影响强,在企业经营理念、服务意识、人才素质、研发能力、餐厅附加值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国家级酒家居全省之首。自2004年启动国家级酒楼评选活动以来,全省共有45家酒楼荣登“国家级酒家”宝座,其中广州就有38家榜上有名,成为最能代表广州水平、最具品牌价值的餐饮名店。根据《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等级划分的依据是酒家和酒店的物质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服务因素、安全卫生环境因素,评定借鉴GB/T199002的评审方法,对企业的设备设施(建筑、装潢、设备、设施)、技术力量、餐馆质量、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水平以及质量体系文件化程序进行评审。广州餐饮企业各方面素质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高素质餐饮企业能够带动广州市其他餐饮企业的发展。

(3)员工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员工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对其素质高低的体现。根据广州和深圳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4年广州餐饮业共有1744个法人单位,就业人数9.96万人,营业额94.95亿元,人均餐饮营业额达9.53万元;深圳市餐饮业法人单位762个,就业人员7.27万人,营业额64.57亿元,人均餐饮营业额8.88万元。

(4)企业连锁化经营能力相对较高。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广州统计年鉴,2005年广东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总数为959个,从业人员7.7万人,营业收入536941万元,其中,广州市门店总数达442个,从业人员3.4万人,营业收入342774万元,分别占全省的46.1%、44.2%和63.8%。2005年全国39家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主要特许品牌中,广东省仅有广州绿茵阁餐饮连锁有限公司1家。广州酒家、绿茵阁、中森名菜等在餐饮品牌拓展、品牌资产运作、品牌维护与创新方面在广东省连锁餐饮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5)企业规模素质高。2005年度广东餐饮百强企业的城市分布。广州市餐饮企业在企业数、营业额、平均营业额以及营业额占百强总额比例这四项指标上都遥遥领先;前20强企业中,广州占11个席位、深圳占6个席位。另外,在2005年度全国餐饮百强中,上榜的5家广东餐饮企业中,广州和深圳各占两席,营业额分别占全国百强的1.31%和0.72%,广州餐饮企业的平均营业额达44582万元,深圳的仅为24484万元。

(六)产业组织

1.餐饮业总体规模居全省首位

截至2007年2月15日,广州餐饮网点3.5万多个,从业人员约30万。截至2006年年底,深圳市餐饮网点达2.5万家。广州和深圳餐饮业法人单位数占了全省的半壁江山,比重高达54%,其中,广州占全省比重为37.58%,高居全省首位,是深圳的2.29倍。此外,大众点评网评选的《2006年中国最受欢迎餐馆》中,入选的广州市餐馆有100家,而入选的深圳市餐馆仅有44家。

2.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规模居全省首位

2005年广东省各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情况。在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中,广州市餐饮企业数量及营业额占全省比重最大,分别是第二名深圳的2.27倍和1.54倍,是最后一名汕尾市的144.75倍和259.69倍。广州市大规模餐饮企业较多,连锁经营的半径不断扩大,在全省以及全国餐饮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如广州市绿茵阁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已经在全国拥有了50家分店。

3.广州市餐饮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由于数据所限及广东省和全国餐饮百强评选标准的差异,本处仅以入选2005年度全国餐饮百强的广州和深圳餐饮企业进行简单说明。2005年,广东省共有5家餐饮企业入选全国餐饮百强,其中广州和深圳企业。广州两家企业占同年餐饮业零售额301.73亿元的2.96%,深圳两家企业在同年餐饮业零售额179.50亿元的2.73%。

4.餐饮业生产相对集中,专业化程度高,企业集群度高

(1)区域专业化指数(区位商)。用区位商Q指标表明一个区域一个特定行业对更大区域同行业的贡献,进而与各区域的Q值进行比较分析,是区域经济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Qi(ei/en)/(Ei/En)。式中:Qi为某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ei为该区域i产业经济水平;en为该区域所有产业总的经济水平;Ei为整个地区i产业的经济水平;En为整个地区所有产业总的经济水平。当某区域某一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也就意味着该产业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市场占有率较高,在整个地区中具有竞争力,Q值越大,该区域在整个地区的竞争力越强。

(2)构造函数。Qij(eij/enj)/(Ei/En)。其中,i代表餐饮业,Qij表示j区域餐饮业的区位商,eij表示j区域餐饮业零售额,enj表示j区域地区生产总值(GDP),Ei为广东省餐饮业零售额,En为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GDP)。

(3)相关数据与计算。2004~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餐饮业零售额、地区生产总值及广州和深圳餐饮业的区域商。三年间,广州餐饮业区位商均高于1,深圳则低于1,表明在广东省内,广州市餐饮业专业化程度高,餐饮业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在全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全省餐饮业重要的集群地区,广州餐饮业除了满足本市需求外,还可以对外进行餐饮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满足区域外需求。

综上所述,根据对广州市餐饮业竞争力因素的分析,广州市餐饮业在需求状况、政府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企业素质和产业组织这六方面在全省具有优越地位,这六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广州市餐饮业在全省位居首位的综合竞争力。当然,在不同的区域及餐饮业发展阶段,这六方面因素的作用强度有所不同。各区域在提升餐饮业竞争力中,可以从这六方面进行。目前,我国餐饮业普遍存在面临国际著名品牌的竞争和挑战、人才流失、产业化程度水平低、整体综合服务素质仍有待提高等重要制约因素,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与餐饮企业通力合作。

同类推荐
  •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应该适合有一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读者阅读。《集团人力资源管控》的主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内容,很多的内容与公司治理知识密切相关,这是与单体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最明显的区别,这部分知识内容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多数读者可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系统知识。
  •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作者为我国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院长,专攻心理学,既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多年企业管理心理学咨询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实际案例。《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一位心理医生和企业管理者的对话》以心理学指导,用中国式的人文关怀,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员工三个管理层次,深入浅出地阐述企事业中的管理问题,包括成功管理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管理者个人魅力、群体心理分析及群体冲突、领导者的心理修养和领导艺术、中层以及一线员工的心理管理。全书采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复制正能量员工:向惠普学职业化

    复制正能量员工:向惠普学职业化

    员工职业化是企业长青的基石,培养职业化员工就是积聚企业永续经营的正能量。本书充分借鉴惠普公司闻名全球的员工职业化培训体系,融入作者在惠普多年的工作心得,以及离开惠普后个人的创业实践、培训经验,形成了一套复制正能量员工的有效方法,帮助企业打造最受欢迎的员工。
  •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作为总经理,应有一个核心思维——点灯心态。即分享一盏智慧的明灯;多点灯,不挖坑;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解万年愚。作为总经理,应有一种水性思维。即低洼意识——低姿态、高境界;为而不争——善利万物而不争;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作为总经理,应经常看到:探求自己的方向;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讲述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水,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热门推荐
  • 我即成魔

    我即成魔

    我即成魔,天奈我何!仙魔同生,阴阳同变!一朝天才被废,世人皆弃之,血亲遭戮,却无能为力。楚家被人出卖,双亲死于鬼邪之手,而楚家天才楚云枫,却被恶人将其灵囊生生捏碎,修仙已是万不可能,已成废人。血海深仇未报,怎可自暴自弃?修仙不成,何不化魔?登天之路,仙魔同殊!
  • 他和她之间的爱情

    他和她之间的爱情

    李初夏和她的闺蜜墨岚,林依雪来到重庆八中,她们又会和我们的tfboys三小只发生怎样的事呢?本人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不要见怪。
  • 腹黑宝宝:我的娘亲是天才驯兽师

    腹黑宝宝:我的娘亲是天才驯兽师

    因为一个奇异的机会穿越时空穿越到了一个很复杂的世界强者为尊弱者只有被欺凌的下场而这个故事就由这位穿越者的身上发生
  • 玄天墨

    玄天墨

    你信有妖魔鬼怪吗?你信有一种东西能够制服妖魔鬼怪吗?什么?你不信?那算了,反正我是信了。华夏九州,妖魔甚多,白潇羽,你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冒险呢?
  •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当心情透明的时候

    本书为我社“新生代作家小说精选大系”的一种,收入了当代80后作家林静宜的10部纯美文字的短篇小说,如《告别蓝调》《爱在水之湄》《当心情透明的时候》《扑克先生的魔法盒》《那夜残香》等等,作品主题明朗,文字轻灵,温情时尚,在叙述爱情、友情、音乐中流溢着一种叙事散文的风格,也反映了80后一代青年对于都市生活的憧憬,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 傻王狂妃:倾城天启师

    傻王狂妃:倾城天启师

    身为堂堂王爷,君凤羽活到现在,只有三件后悔事。一是在初识娘子那会儿装得太过白痴,导致现在多了一个怎么也赶不走的妖兽情敌。二是帮着娘子统治了整个渊蓝大陆,导致娘子忙得十天半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三是没能早点和娘子生个小包子,娘子一强大起来,他能不能上床睡觉都要看娘子心情。每每一回想,某王爷都憋屈的想重来。……从初穿越时人人皆知的废物,到现在渊蓝大陆的最高统治者,夜语活到现在,同样也有一件后悔事,那就是当初竟然相信了身边这个腹黑还爱吃醋的某人是个白痴!君凤羽(伤心):“娘子,原来在你心里,为夫就是这样的人么?”夜语(不屑一撇):“哪凉快那呆着去!”
  • 天元道诀

    天元道诀

    龙汉明月浮黎关,仙路长征人未还。但使天元道诀在,不教量劫至眼前。
  • 都市漩涡

    都市漩涡

    本书的简介是随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描述的,额。不好意思啊,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将它概括。只能说出故事是围绕两个地下组织来写的,一个叫“联盟”是一个间谍组织、一个叫“天使之翼”是一个杀手组织。书中有很多杀手的故事和感情方面的描写。我现在只想到这,希望大家多多交流,给我提提建议
  • 天时传说

    天时传说

    这是一个传奇的世界,以主人公的经历映射解读人生。追求文学与深度。
  • 天域世纪

    天域世纪

    武装系——吸纳天地之气自成武体;铭灵系——铭刻符阵攒簇五行四象;符文系——加持符文引发自然之力;魂印系——幻化魂印推动魂力解放;其为天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