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5600000003

第3章 绪论

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西方文艺理论的重要流派,到了70年代已经成为“显学”,它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文艺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中国文学研究当时正与外界隔离,直到80年代,中国学界才开始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概念。随着众多专家、学者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应用,到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也形成一个蔚为大观的学术现象。同时,这现象也引起了更大的纷扰:一些学人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为欣慰激赏,一些学人则感到困惑和疑虑。

本书试图从译介学的视角考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的社会背景、怎样为中国妇女所用以创造新的思想,如何以及在什么样程度上被本土化。也就是说,依据译介学的理论,依次从翻译时目标文本的选择、译者的表述、译介后借鉴者(部分受众)的模仿与建构等方面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被引入、被阐释、被运用、被接受的过程,审视和阐发东西方不同的民族和社会在交流中信息的传播与变化,挖掘这一过程的文化含义。

具体说来,本书的第一部分考察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如何“选择性”地传入中国:西方女性主义流派繁多,相应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有不少的支派,由于各种原因,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不会都有中译本,而翻译时目标文本的选择能反映出接受环境的文化倾向。第二部分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译本作一评析,涉及译者的立场和词汇的选择、“女性阅读”与“女性写作”方面关键术语的释义等,译者在这些方面传递的信息和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第三部分集中研究中国批评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建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情况,追索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脉络,比较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异同点,分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和未来。

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当成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代表性个案,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属于比较文学范畴的这一课题必然要涉及女性主义这一思潮在西方学界的历史和现状,这将对中国学界正在进行的西方思潮研究有所助益。第二,研究女性主义在中国文学界的译介与阐释的问题,需要在影响研究的框架下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主义文学和文学批评加以梳理、分析,最终得出理性的结论,这会拓宽我们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视角。第三,它是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其中涉及的一些全球/本土、东方/西方、文学/文化等问题,会加深我们对于中西文学、文化差异和共性的理解。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研究状况述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在中国文学界,尤其是文学批评界成为一个时髦的词,其蓬勃发展,以及其发展中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一些有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文章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另外还有专著出版。

文章按照发表之处可分两类,一是单篇,一是著作中的篇章。前者有谢永新的《译介·批评·建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的发展》(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东方丛刊》,1996年第3期)、李英翠的《为了世界更美好——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困惑及在中国的影响》(载《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9月第15卷第3期)、赵稀方的《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www。cc。org。cn/zhoukan/guanchayusikao/0105/-3k下载于2002年1月。周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林树明的《中国大陆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应》(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等。后者有陈晓兰著的《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第六章“交叉与错位: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林树明著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论文集中的同名文章、张岩冰著的《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的《影响:研究女权主义文论在中国》、陈厚成和王宁主编的《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中的专门章节、宋素凤著的《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女性主义批评意识的打造》一节、罗婷等著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也有一定篇幅梳理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总体上看,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译介”的文章在内容上基本雷同。它们谈及中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翻译和评介时,多是列举书目名称、某年或某个年代所发表的此类文章的数量,较少详细提及为什么是这些书被选中翻译为中文的;谈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应用时,多是对相关名著的主要观点进行复述,较少系统“比较”这一模式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传承与差异之处。

专门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专著也鲜有通过译介学视角考察的,不过有的谈到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译介情况。陈志红著的《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共11.2万字。该书是第一本以时间为序作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纲”,第一次详细地把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著作进行了分类。该书“内容提要”称其详尽地考察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批评模式进入中国后“如何被中国的批评家所借用、改造,从而形成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过程”,“是对近20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是一部有较强理论色彩的中国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史论。”然而,从全局看,该著作关于译介的谈论非常简略。另外,以“反抗性阅读”这个总的框架来概括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反抗性阅读”专门指对男性作者作品的阅读,而该著作把原来属于“中国女性作家中心的批评”的内容也装入这个框架了,这可以算是概念上的混淆。仔细阅读,可以发现,主体内容的三部分“建构式——寻找传统”实际上是要“重现妇女文学的历史”;“兼容式——人的发现和女性的发现”,考察那些在女性主义立场上同时接纳了其他视角的作品;“颠覆式:重读与拆解”则是考察《浮出历史地表》对中国五四时期以来的现代女作家的解读。每一部分都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情况,显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其他专著,如于东晔著《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说是“女性视域包括了女性的视域和视域里的女性”,也在第一章谈论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与译介情况”,然后第二、三章就集中女性主义批评话语、创作话语,认为“中国女性的自我表述——女性话语,无论是批评话语还是创作话语,都体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和开放性”。对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异同的比较也有,但需要进一步作系统地分析。

三、创新之处

首先,本书从新视角研究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译介学“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增生,等等”,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译介学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过去已有定论的看法,具有的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作为研究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论文,本书运用了“比较”方法。比较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像与不像、同与不同之时,是在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中西多元文化的交流,是在对它们互照互识的过程中寻求跨文化美学汇通的可能。

最后,本研究有“跨学科”的性质,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各种相关资料,不仅重视现有的专著,同样注意收集期刊文章、社会学研究报告、历史的文献材料等。

四、资料来源

笔者获得研究资料的渠道如下:

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馆藏的著作和期刊等。

2.南京大学图书馆外文书库所藏的著作、文献等。

3.复旦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所藏的相关资料。

4.互联网资源和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光盘数据库Ebsco中、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光盘数据库first search,muse中有关消息、报导、论文等。

5.馆际互借来的资料。

6.日常积累的相关作品、阅读到的相关信息、访谈所获信息,等等,它们在一定的时候成为论文中的佐证。

总的说来,与研究论题相关的资料是丰富而周全的,资料的保证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五、关于论文的几点说明

1.Feminism的中文译名有两个,一个是“女权主义”、一个是“女性主义”。本书标题中选用了后者,书中对“译名”问题有专门的分析。

2.标题中“中国”这一定语,主要指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情况,不包括用汉语写的外国文学评论,也不包括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3.正文中的一些人名和书名等采用汉英并列的方式,这样可以方便读者核对译文。

同类推荐
  •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她出身名门,背负家族仇恨,她有将相之才,无 奈生为女儿之身。造化弄人,她辗转于朝局宫争,生 如夏花之绚烂,终归于青史行间。她就是——上官婉 儿。朱丹红编著的《上官婉儿(参差碧岫耸莲花)(精) 》为“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上官婉儿(参差 碧岫耸莲花)(精)》记述了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传奇经历。
  • 文苑撷英

    文苑撷英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
  • 时间会证明一切

    时间会证明一切

    爱过,错过,都是经过。好事,坏事,皆成往事。生而为人,红尘浮浪,免不了世间一番摸爬滚打。也曾迷茫,也曾彷徨,虽抵不过少年白发,却终可见淬火成金。尝遍人间滋味,领略万种风情,然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是时间。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我们都曾不堪一击,我们终将刀枪不入。时间会证明一切。
  • 大宋南迁

    大宋南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寻访宋朝的“圆明园”、花石纲“压沉”东京汴梁、满朝宠臣皆酷哥帅男、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自家“神兵”助金人破城、繁华帝都变人间地狱和风的侧面:秦桧“站起来了”!
  • 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然而,文学名著通常是鸿篇巨制,若是部部通读,一般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有鉴于此,本书用有限的篇幅,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中外文学名著,并为读者深入阅读提供指导。本书通过背景说明、名著概要、知识链接、名家评述、精彩推荐等多个版块全方位介绍中外文学名著,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名著读本。读者对象:青少年读者,中学生及以上。
热门推荐
  • 不喜欢男主的女配是好女配

    不喜欢男主的女配是好女配

    总之,这是一个到处想套路别人的姑凉被反套路的故事
  • 主宰位面

    主宰位面

    光明九神:卑贱的地狱生物,竟敢朝诸神咆哮。地狱之主:除了远古的憎恶,没有任何生物如你一般不知死活。深渊巨头:你这个地狱的杂碎,深渊不欢迎你,血战不欢迎你。巨龙,精灵,德鲁伊,亚马逊,人类:那个家伙不好说啊,他的脑袋不是一直有问题吗?地狱的信使:当初就不该骗那个家伙的心脏作为祭品,那颗疯狂的心脏简直太TM疯狂了。巴尔:我要是能建立秩序就好了。(本书不适合18岁一下读者)
  • 左道风云

    左道风云

    世上正行三百六,另有偏门七十二,这些偏门虽不能现于阳光下,却也各有机巧精彩纷呈。本文,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带你看看周遭,那个与你交融,却又完全陌生的世界。(新书求收藏和推荐票,每日推荐票或者收藏加50,即会加更一章。)
  • 情定波尔多

    情定波尔多

    故事发生在素有“东方之珠”美称的香港和风光惹人醉的法国红酒之都波尔多,孤儿司徒柏琳被一对夫妇领养,原以为自己从此可以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没想到几年之后,养父母意外有了亲生女儿梓琳,柏琳便失去了父母亲的疼爱。突然一天,妹妹闹着要出去外面玩,柏琳心里产生了个邪恶的想法。之后妹妹一直下落不明,长大后成了香港颇负盛名的金牌主持人和演员,在法国波尔多的妹妹艾丽斯·歌迪亚突然出现。艾丽斯·歌迪亚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展开了复仇。
  • 苍穹灵尊

    苍穹灵尊

    天穹之下,万族林立!看少年穿越异界,如何成为无上灵尊,携美共逍遥!
  • 末未末

    末未末

    公良逸轩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本打算跳墙去外面来点课外生活,却没想到眼睛一闭一睁、穿越了!孤身一人穿越到了末世来临的第二年,穿越到的地点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森林。幸好逸轩得到了神奇的系统,造基地、建势力,拯救世界。一切都不再只是梦想了!末世危机四伏,但生活仍有希望!
  • 第九条街的拐角处

    第九条街的拐角处

    十二月的某一天,莫阿卡穿上那条华丽的裙子,换上毛茸茸的Ferregamo软皮高跟鞋,轻轻撩起裙摆,去墓地看望SecretGarden。SecretGarden曾说过,他喜欢看她这样穿。像个公主。一个街口,再一个街口。在第九条街的拐角处,她抽出一根烟。满地的墓碑,她轻轻朝一个墓碑走去。努力微笑,悲伤,却欲盖弥漳。香烟滑过唇线,熟悉的温度,嘴角的味道,掌间的指纹。一切。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如此遥远。
  • 腹黑校草的小呆萌

    腹黑校草的小呆萌

    逃婚出来的冷心默无意碰到了自己的男神一段冷茗.一段同居生活就此展开.冰冷腹黑的他,可爱呆萌的她.
  • 情伤

    情伤

    故事从李琳到深圳开始起,当李琳到深圳之后,同学兼好友的夏薇把他的男朋友方晨宇介绍给了她认识。方晨宇见了李琳第一眼起,他就觉得这女孩子看起来挺温暖的,心里对她莫名的产生了好感。方晨宇的引见,让李琳很快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工作。李琳的老板王东杰是一个明是谦谦君子,实质上是一个十分好色的恶狼之徒。王东杰利用应酬之际,他对李琳暗下毒手,只是他的阴谋鬼计被方晨宇发现。方晨宇当场把李琳从色魔手中救出。可是李琳在迷魂药的作用下,身体蠢蠢欲动,方晨宇见此情景,差点把持不住自已。
  • 万法缘生

    万法缘生

    只为一句‘你比不上他们’少年负气离家出走,只凭借一腔热血,只为证明不弱于人。这是个辉煌的大世,妖魔藏匿于人世蠢蠢欲动,诸神不出暗潮汹涌妖魔人并立的格局,正因为少年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