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2900000070

第70章 乙浑专权

拓跋弘贵为太子,人生却坎坷艰难。两岁生母去世,少年登基遭遇飞扬跋扈的权臣。文成帝死得突然,没来得及为小皇帝安排辅政大臣。拓跋弘根本驾驭不了朝局。

大多数人总是喜欢欺凌弱小,既使你是皇帝也不例外。车骑大将军乙浑就是这样的人。

若想独揽大权必须搞掉政敌。乙浑矫诏连杀三位重臣,接着设计圈套,派穆多侯去向正在温泉疗养的平原王陆丽通报皇帝驾崩的消息,让陆丽回都城奔丧。不想穆多侯转而劝告陆丽注意乙浑动向。陆丽不以为然,想都没想回到平城。

陆丽为大意付出代价,和穆多侯同时遇害。皇族拓跋郁密谋诛杀乙浑,谋泄被杀。乙浑外连大将慕容白曜,内结私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朝廷重臣一一除掉,独揽大权。少年皇帝形同傀儡,乙浑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人在狂妄的时候容易露出破绽。乙浑忽视了一个女人,一个可以置他于死地的女人。

北魏帝国禁止母后干政,自从开国皇帝拓跋珪定下这条铁律以来,没有一任太后插手军国事务。这就是乙浑丝毫不把后宫放在眼里的原因。

可他面对的是冯氏,一个注定永载史册的女人。如果她会让人随意欺凌,那么她就不是冯氏。

冯太后隐居宫帷幕后导演了除奸的好戏。如同梁国李氏一样,乙浑至死也不知道是谁杀了他。

一个人杀了人却不为人知,这样的人不仅是个杀人高手,而且还是谋略高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冯太后授意少年天子加封乙浑为丞相,位居诸王之上,总管朝政,朝廷事务无论大小由乙浑决定。

“丞相”这个西汉即被废止,三国曹操专用帽子戴到乙浑头上。乙浑被冯太后的迷魂汤灌晕,竟然狂妄地让主管吏曹事务的安远将军贾秀想办法封他的妻子为公主。

这是一个极其可笑的想法,大臣的妻子怎么能称公主,公主是封的吗?除非皇帝或皇后认她做干女儿。

北魏帝国仍然充斥着野蛮人的气息。蛮横,不讲道理的人太多。

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讲理,不是所有的人都怕死。

贾秀严辞拒绝:“荒谬!公主怎么能是皇族外姓女儿所应该称呼的!我宁肯今日去死,也不取笑后世。”

乙浑大怒,破口大骂:“老奴才,死抠门!”

不是抠门不抠门的事。乙浑视皇家如无物,骄横狂妄,毫无防备。冯太后暗地里联络官员密谋除掉乙浑。

一年后,拓跋丕在冯太后授意下上表告发乙浑谋反。冯太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兵将乙浑拿下,斩首。乙浑一死,党羽瓦解。

一切如此完美,如行云流水般舒畅,北魏朝野上下见识到这位青年太后的果敢与智慧。

冯太后临朝称制。汉人得到重用,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贾秀进入决策中心。冯太后的兄长冯熙拜为太傅。

冯太后此时的心思不完全在权力上,她不是权力欲极重的女人,因为她有感情。

一年后的炽热夏季,拓跋弘的皇子拓跋宏降临人世。骄阳炎炎,令人目眩,璀璨耀眼。随着这个婴儿的出世,北魏帝国即将达到盛世顶点,世界史也将写下令人瞠目结舌、辉煌壮丽的一页。

冯太后还政拓跋弘,退入后宫,悉心教导皇孙。她知道,帝国和冯家的命运就在这个孩子身上。

渡过两年傀儡生涯,拓跋弘开始亲政。他任命岳父李惠都督关右诸军事做为外援,并在朝中形成自己的势力。

拓跋弘聪明睿智、悟性强,更是一名锐意进取、有想法的君主,史评“聪睿夙成,刚毅有断”。但年青气盛,容易受人挑唆,做事欠妥当。青年亲政,正是大有作为的时期,可浮躁性格使拓跋弘失去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亲政两年来,拓跋弘在内政方面雷厉风行地做了三件事。一是兴汉学,二是减赋税,三是肃贪。

拓跋弘的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贵族子弟当中普及汉学,设立郡县乡学,建设官办学校,使北魏国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地方教育体系。汉代开始地方办学,但真正系统化、制度化始自拓跋弘。

北魏帝国的赋税、徭役很杂乱,拓跋弘一上台便免除所有杂调,只保留十一税。北魏官员不发工资导致廉洁自律性差,拓跋弘痛恨贪腐,却没有为肃贪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一味施行严刑酷法,几乎不近情理。

历史上著名的“羊酒之罚”出自他的手笔,“凡官吏接受其边区进奉的羊一头、酒一斛的,处死,行贿的人以从犯论处。如果有人揭发尚书以下官员犯罪,则免除被揭发官员的职位,由揭发人接任。”

从古到今,这是最另类的一条“肃贪法”。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官员,以贪污犯的官职做为奖金,试想有谁会不告密。官员们人人自危,惶惶不安。

诏令受到抵制,不计报酬工作不如检举别人得官容易,这不是养奸吗?不贪也可以,发工资啊!新法搁浅。

汉人官员张白泽的话代表了官员的心声:“皇上这样规定不妥,假若接受一头羊、一斛酒就被处死,那皇上和谁共治天下?前代有俸禄。现在国家不发工资,还不让收礼,那怎么成?检举得官更不妥,那样做只会让小人得志,忠良寒心。不如实施班禄制,给官员发工资,如果有工资还要贪污,随皇上处置。”

如果按照“羊酒之罚”办理,北魏国90%的官员要被处死,可见贪腐之严重。拓跋弘只得做出让步,把这道极左的诏令废止。然而,他心有不甘。为什么亲政两年,仍然无法按照自己的方略治国?为什么政令不能畅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不听话?

拓跋弘在沉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天不容二日,国不容二主,无论幕前还是幕后。大臣们之所以不畏惧皇帝,因为皇帝并不是最高决策者。最高决策者是谁呢?冯太后!

冯太后是太上皇!

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别人指手划脚呢?没有!拓跋弘要挣脱冯太后的束缚,机会终于让他抓住了!

同类推荐
  • 泱泱大隋

    泱泱大隋

    开皇末年,隋朝尚未显现衰败之象,太子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饱受猜忌,晋王杨广坐镇扬州,作风简朴,励精图治。双龙夺嫡,二子相争。风云变幻之际,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范遥来到了这个世界。十数年后百姓揭竿而起近在眼前。是闲云野鹤避世独居?还是遵循历史跟随李家?抑或协助大隋扭转乾坤?或者……成为一方诸侯,问鼎中原?
  • 重生之东晋太子爷

    重生之东晋太子爷

    一现代的大学生,在一个雨夜,莫名的回到了东晋,之后的历史会因他而发生改变吗?当太子,与梁祝结拜,保卫没落的东晋王朝。书写一段神奇的重生之旅。
  • 奋斗路上

    奋斗路上

    以一家三代人的奋斗为主线,讲述近百年来我国社会历史的的发展变化。三代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各自有着不同的理想,也都努力追求着自己的梦。本书从冀东地区的抗战史出发,首先是第一代人赵天丰为革命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故事,接着伴随而来的,是第二代人赵国春参军后响应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的跌宕起伏经历,最后是第三代人赵煜在党和国家的新政策下从农村走到城市,日子越来越好。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农学:农学科技成就

    农学:农学科技成就

    本书分为作物种植、耕作技术、农具发明、农业工程等四个方面,内容包括:《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稻》、《小麦的种植与田间管理》、《最早的土壤改良技术》、《古代肥料积制与施用》、《古代农具发展与演变》等。
热门推荐
  • 我的领地我做主

    我的领地我做主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身法再好,箭雨里扑倒!长枪短剑得找我买,盔甲盾牌得请我造!啥?重装骑兵?行,这匹汗血宝马就卖给你了,算你便宜点,5000金币吧!布鲁博手指之下,一匹跛脚的老马无辜地看着对面的买家......
  • 腐宅难民,前来异界

    腐宅难民,前来异界

    当一个b站难民来到异界,手持能改变世界线收束的辉光管时钟,什么,手持神器,改变世界?不不不,这里没有屁股玩,没有撸啊撸,没有动漫,我实在受不鸟啦,我要回去!!!
  • 蝎怒天下

    蝎怒天下

    他本是孤儿院的一个孤儿,在十六岁生日时,被天蝎光束传送到宇宙的另一端,为了回家,他将踏上不一样的旅途
  • 我道剑天

    我道剑天

    仙子站住,这遗落的F杯,是不是你的?流氓!
  • 妻约难逃,失婚总裁求复合

    妻约难逃,失婚总裁求复合

    五年前,他毫无征兆的丢来一纸离婚协议。五年后,她成为名医,带着一双儿女归来。本以为不会和他再有交集,却误打误撞地再次相遇。医院里,两个可爱的小家伙闯进病房,一个是为了好吃的,另一个则是为了一睹亲生父亲的真容。“葛葛,他就是我们的爹地吗?”小妹嘴里塞满东西,含糊不清地开口。见哥哥点头,立刻变脸大哭起来,“哇,叔叔,你不要和我们抢妈咪,好不好?”
  • 单恋大作战!

    单恋大作战!

    她的生活很美好,很幸福,有纯粹的友情、亲情、简单的爱情……
  • 破灭诛天

    破灭诛天

    热血男儿当自强,威凌烈,杀破狼。托身白刃,劲弩天嚣狂。一身转战三千里,游侠子,破虏强。铮铮铁汉忠良将,拳打岳,脚踢江。无垠沙场,浴血战相当。一时杀气世无两,龙虎穴,显锋芒。少年重武勇,踏破生死门。宝刀自有意,聊与赠英魂。身浮天地间,放旷藐乾坤。等阵学白起,坑杀十万人
  • 篮球神迹之亚洲

    篮球神迹之亚洲

    后科比时代,NBA里群雄并起,库里、杜兰特、詹姆斯等等超巨吸引了众多的目光,Z国一哥易建联也随后签约湖人,可是就将在新赛季即将开始的时候,湖人意外的又签约了另外一名Z国球员,此球员乃何方神圣????
  • 妖者为王

    妖者为王

    一千年前,妖族之王和人间皇女天地大战,死伤无数,最后皇女以自己为契约守护住人类,从此星辰大陆分为人间,妖域两界,互不干扰。一千年后,一位名叫凌霄的重生少年以废柴之名闻名,以天才之名成长。从一个弱小的楚王朝中走出,步步莲华,问鼎两界高峰。(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拾道

    拾道

    取名林森,自有其意,木乃生机,五木为生之极,若修成此道,则长生不灭。你不知因何现于森林,许是命中有劫。然,万劫皆可破,何惧之!修道,修道,若道无常,无须奉道,自可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