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0500000104

第104章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动荡的晚清,西方工业文明与科技正以强大的冲击力撞击着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魏源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促使国人开眼看世界。他为万马齐喑的中国科技界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以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魏源(1794—1857),晚清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隆回人。

魏源7岁进入书塾学习,他对书爱不释手,常常熬夜苦读,母亲有时不得不吹灭灯逼他去睡。但母亲睡后,他又悄悄起来,点上灯用被子遮住光继续读。9岁那年他就参加县里的童子试。老师见他年纪尚小,就先用对子试他,上联:闲看门中月。魏源抬头正好看见墙上挂着一幅“春耕图”,当即对出下联:思耕心上田。老师大赞。考试那天,县令面前放一只茶杯,茶杯上画着太极图,就说了句:杯中含太极。魏源临行之前,母亲给他烙了两张大饼揣在怀中,此时,他刚好摸着了,于是就说:腹内孕乾坤。大家一致称赞他有奇才。从此,魏源就扬名乡里了。

15岁时,魏源考中县学生员,开始潜心研习王阳明的心学。21岁时随父亲魏邦鲁入京。在北京,他被邀请至侍郎李宗瀚家设馆讲学,结识了京师当时各种学术流派的名士,先随胡承珙学习汉学,又师事姚敬塘学习宋儒之学,同时学公羊学于刘逢禄,并与龚自珍等切磨古文辞。在京3年,他的学问大有长进,这也使魏源很快名满京师。

魏源有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著作多种存世,《海国图志》率先介绍了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古微堂集》中的《默觚》则是他的哲学代表作。

《默觚》分《学篇》和《治篇》两大部分,其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它夸大心的作用,认为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包容和支配宇宙万物,万物皆备于我。

注重习行的认识论

《默觚》反对“生而知之”说,也反对脱离实际的“心性迂谈”和“玄虚之理”,认为人的知识是通过习行取得的。其中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但魏源未能正确解决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默觚》突出地讲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变易进化的观点。它说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它认为,矛盾相克,互相转化,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是他主张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他又认为,封建社会的“道”是永远不变的。

矛盾的鬼神论思想

魏源主张鬼神之说,并明确反对无鬼论。但他是一位改革派,注重人为,强调“造化自我”,说:“人定胜天,既可转贵富寿为贫贱天,则贫贱天亦可转为贵富寿。”这一思想又违反有神论。魏源哲学的矛盾性,反映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矛盾。

延伸阅读

魏源晚年为何入佛门

魏源作为近代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在晚年遁入空门,让后人多方讨论。这应该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等有关系。清朝时期的佛教无论从社会地位还是社会影响上来说,都仅次于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清世祖顺治带头“好佛”,康熙、雍正、乾隆不但“好佛”,还在弘扬佛教方面有不小的贡献,王公大臣、贵胄显达亦纷纷念经拜佛,蔚然成风。魏源的祖父、父亲均以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而有名。就这点而言,魏源“慧根”不浅。此外,魏源仕途不得意,改革的主张不能得到实现,在失望之下遁入佛门也是很有可能的。魏源过世后,他的子孙家里三代都设有佛堂,虔诚供佛。

同类推荐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特别

    特别

    ”干“兄弟姐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特别的感情有些出自真心,有些带有目的。本书改编自真人真事,书中的这对非亲姐弟,会带你看透世俗成见,理解与批判,以及他们各自的情感纠葛。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边如此特别的你。
  • 青缘记

    青缘记

    天地之初,混沌之时,有天神盘古开天辟地,后有女娲造人,教人以修行之法,人族遂昌。然修道难,难于上青天,古往今来,修者芸芸,不知凡几,能成天地之神者又有几人?修行之路,杀伐纷争,险阻无数,多少英雄,扼腕叹息。所以才有人感慨,宏图霸业过眼云烟,不若凡尘俗子,一壶酒,一轻舟,笑看人生。少年青尘在偶然的机缘下踏入仙途,进入修行圣地封岚学院。苦修四年,终从众少年英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大师兄,然而人心险恶,世事难料,他遇见了他命中的劫,而他则成了他心中的魔。最终的他们,走上了宿命的对决。而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心底的他,心中的他,此生除了默默的黯然神伤外,又该何去何从、、、、、、
  • 腹黑校草霸道爱

    腹黑校草霸道爱

    一个,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言家大少姐,一个是自小就进行职业杀手培训的夜家大少爷。一次邂逅,让两人有了交集,并最终彼此相爱,可一个家族辛密让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从此成为陌路人……
  • 天宇星明传

    天宇星明传

    家族被屠,只剩两兄弟,哥哥天宇明和弟弟天宇星。他们能否在这乱世中生存下来,一切都只为了对方能活下来。。。
  • 一梦未散

    一梦未散

    她以为她这一生就如此的结束了,却不想老天又再给了她一次机会,她想她这次肯定能活的潇洒,可惜这一次她又错了。她以为这次她应该可以再次相信一个人,将自己全身心的托付与他,却不曾想,这......终究是一场戏,不过她和他就这一生,就演一场。她以为,不过都是她以为而已。罢了罢了,所幸就当躺在桥索之上,做了一场梦,梦醒后跌落,粉身碎骨。
  • 快穿之女配上位棒棒哒

    快穿之女配上位棒棒哒

    恬静死了,是被一只狗绊到摔死的,没办法,只好为264系统卖命了,穿越到各种不同的小说世界里,替女配逆袭,实现愿望。要是不小心失败了,她的这条小命呀——唉,不说了,说多了只有痛攻略内容(异世强者,自恋竹马,冷漠大少,高冷男神,清宫夺嫡,傲娇教主,网游大神,同性恋皇子,江湖大侠,末世主宰,彪悍农夫。。。。。。)书群:572384493欢迎大家,么么哒~~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染墨華

    染墨華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我一生无所求,只求能遇到一个能真心爱我、待我、永不弃我的人。你说你今生为我而生,又愿为我而死。我不要你的山盟海誓,只求阿墨你,能陪我一生一世一双人。”
  •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贼与雀

    贼与雀

    一个从小流浪的贼与一个被称为:“金丝雀”的赏金猎人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