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0500000101

第101章 颜李学派和“清初思想解放的炸弹”

颜元是清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空谈义理,主张从实际来判断认识;他反对脱离实际的学究式教育。他的思想不仅在清代有巨大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他被梁启超称为“清初思想解放的炸弹”。

颜李学派,是清代初期思想领域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术流派,因该派的创始人为清初北方著名学者颜元与李塨而得名。颜李学派标帜“实学”,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与清初官方提倡的宋明理学相对立,在社会上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被称为:“颜李之学数十年,海内之士靡然成风。”

颜元(1635—1704),字易直、浑然,号习斋。直隶(今河北)博野人。清初哲学家。著有《四存编》等。

颜元出身农民家庭,8岁外出求学,跟从吴持明学骑、射、剑、戟、医术、术数等。19岁,又师从贾珍。贾主张以“实”为生活的准则,提倡“讲实话,行实事”,这对颜元以后的思想不无影响。同年中秀才,但不久颜元认识到,“八股”不是真学问,遂放弃举业。22岁学医,24岁开始为人治病。

颜元看病的同时潜心王学,仰慕古圣贤,名其斋曰“思古斋”。26岁转信程朱理学,立“道统龛”。34岁认识到程朱、陆王之学,实非正务,改其斋名为“习斋”,力主实行之学,思想发生根本改变。晚年主持漳州学院。

颜元是一位被历史和实践推荐出来的思想家。他在思想理论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在哲学思想方面。

反程朱的唯物主义

颜元坚决反对程朱的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有物有则”。天下没有“无理之气”,也没有“无气之理”,不能把理、气看成两种并存的东西。颜元说:“迨见理于事,则已彻上彻下矣。”即通过具体事物去认识它的“理”,那才是彻底的认识。颜元明确肯定物质性的气是根本的,第一性的,而理是气的理,理存在于气中,是依附于气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理气一元论。

反程朱的人性论

在人性问题上,颜元坚决反对程朱把“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对立起来。他认为,人的五官、四肢、筋骨、内脏等形体是“质”,通过呼吸周遍全身的是“气”。义理善恶等道德是从属于气质的。性就是气质之性,根本没有一个什么“至上”的义理之性。因此,不能说“理”是纯善的,而“气质”性恶。颜元这种观点把人简单地还原为自然的人,并不能揭示人的社会本质。

重习行、践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颜元说:“朱子(朱熹)则必欲人读天下许多书,是将道(理)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颜元认为,仅从书本上去认识客观事物的道理,必然会离客观实际越来越远。颜元还批评了死读书的弊端:“天下无不弱的书生,无不病的书生,生民之祸,未有甚于此者。”这种对于死读书危害性的批判是前无古人的。对于如何纠正死读书的弊端,颜元提出“务期实用”,强调认识不能离开它的实际应用。

义、利相统一

颜元还反对宋明理学重“义”轻“利”。他认为,义与利不应对立,而应统一,而且符合义的利是“君子所贵也”。

延伸阅读

颜元反省

有一次,颜元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射箭比赛。颜元连发六箭,箭箭射中靶心,学生们一片喝彩声。参加比赛的学生中成绩最好的也只射中两箭,大家都称赞颜老师是“神射手”。可是颜元却闷闷不乐,他感慨地对学生们说:“今天射箭比赛,你们射得都不如我,我深感内疚啊!”有个学生说:“老师的箭法,我们当学生的怎能比得上呢?”颜元心情沉重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教你们射箭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可是你们仍没有我射得好,这是我教育的失败啊!”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修身读老子

    修身读老子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主要讲述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热门推荐
  • 仙剑侠女

    仙剑侠女

    李梦瑶生于富豪之家,自幼在仙山学艺,学成后行侠仗义,与哥哥、好友一同仗剑天下。
  • 一品谋:毒后万万岁

    一品谋:毒后万万岁

    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左相府庶出二小姐,无才无德无貌,女主表示毫无压力,修王是我夫君,墨邪阁是我后台,英俊潇洒的莫凉“公子”是我本人!渣男贱女来找茬?一招战胜白莲花,两招打败绿茶裱,三招虐尽天下渣!金子庸俗?没钱你能有饭吃么?没钱你能有衣穿么?在我看来,没钱啥事也做不成,所以我就是喜欢钱。
  • 醉魂楼

    醉魂楼

    总有一些故事不为人知,总有一些东西蒙上尘土。被送往某个地方,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读懂,只能静静地聆听,那些也许是真实的故事。一段段过往,一件件珍贵却无人得知的古董。嘘,故事要开始了。一个女人静静的说道:“欢饮光临,醉魂楼”
  • 丫头别跑:校草太花心

    丫头别跑:校草太花心

    “你再碰我,小心没孩子”她冷冷的看着他第一次相见她送了他“小弟弟”一份礼“你不会,因为你要为我生孩子”他看着她第二次相见他强吻了她“当被狗咬了”她转身就走那年的错过怎会再次错过“丫头别跑,这辈子你逃不了了”看她冰冷的心如何被化解一场场序幕即将拉开...
  • 无限狂暴升级

    无限狂暴升级

    主角穿越至各个位面,无限狂暴升级,你我的狂暴升级,要不要一起来?狂暴狂暴狂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求推荐票,求分享,求评论,五星。谢谢
  • 风飘雨

    风飘雨

    花开夜半谁人知,梦绕青春愁难道。纵是风飘雨落时,一把任性亦独好。谁能道?悔恨总在事后晓,少年易醉山盟倒。怜谁语?风华常为荒唐废,待到梦破皆晚了、晚了……
  • 夜幽记

    夜幽记

    爱,很难,但恨,却很容易。遗憾的是,这世间,总有些恨,注定无法被时间磨灭……四千多年过去了,我听说,发鸠山中那只栖在柘树上的精卫鸟,还在不知倦怠的衔着石头,去填覆了自己小舟的东溟海……三千多年过去了,我也听说,东溟海底的老龙王,每每谈及陈塘关李家的三儿子,熏天的怒气便会化作百尺海啸,搅的沿岸生黎不得安宁……一千多年过去了,我还听说,花果山上那只顽劣的石猴,虽从高僧取经成佛,但长达五百年的山压之苦,却还是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我知道,你们不会相信这些故事,也难怪,毕竟诸神的纪元早已终结。但无论如何,三百年过去了,苏西克还是忘不了他死去的那个夜晚……
  • 天上掉下个修真者

    天上掉下个修真者

    秦颠是一位凭空出现在地球上的修真者。地球上灵气稀薄,怕什么,我有仙晶。地球上一位金丹期的修士想要突破境界。秦颠拿出那颗从修真界带来的仙晶:“你闻一闻吧。”然后搓了搓手指。地球上一位元婴期的老者想要突破境界。秦颠又拿出那颗仙晶:“你摸一下吧。”随后有道:“那个,您看您的孙女,是不是那个······”他又搓了搓手指。
  • 亘古长存

    亘古长存

    从天潢贵胄沦为待死囚徒;从区区蝼蚁走向三界顶峰;经历了世间沧桑,参透了人间冷暖;万般皆下品,唯有修仙高;我之所求,无外乎天灭我不灭,亘古长存罢了。翻看本书,且看李昊如何以绝大毅力,一步一步走上三界顶峰,成就永生不死、亘古长存之躯!
  • 失败者缺什么

    失败者缺什么

    本书从成功学角度出发,列举了16个成功所需的人生底牌,只要你抓住了这16个关键的底牌,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