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9100000012

第12章 艾草和菖蒲浸染的端午

端午节来了。

天刚亮,母亲就去后山的洼地,割回艾草和菖蒲,用一根红绳子捆着,挂在老屋的门楣上。艾草很鲜嫩,叶片尖细,青涩的汁液似要撑破叶脉。菖蒲则是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悬垂的剑锋上,挂着一颗晶莹的露珠,仿佛它流出的泪滴。我站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它们,像凝视一件充满神秘的事物。内心肃穆而敬畏。它们那带着潮湿水腥气的青翠的色泽,不止染绿了我惺忪的眼睛,也染绿了乡村早晨的炊烟,围绕炊烟飞翔的鸟群。

太阳还没有出来。房屋周围生长的李子树、桃子树、樱桃树、核桃树在湿气氤氲中,正舒展着枝条,呼吸新鲜的空气。院子边的晾衣绳上,落着几只麻雀。蓬松的羽毛,很有光泽度。远远看去,像几个穿着麻布外套的小矮人。它们安静的时候,就那么呆呆地站着。不嬉戏,也不吵闹。与背后的菜园子,以及远处的地平线,构成一副简练、有力,极富浪漫情调的素描画。让人看了,内心暖烘烘的,温热又安静。

若单凭这样,就将麻雀认定为可爱,乖顺的小家伙,那就错了。麻雀是非常机灵的。它们看似安静地呆着,实则在养精蓄锐。黑溜溜的眼睛,一直盯着院子中间那个圆圆的簸箕——簸箕里装满了白生生冒着热气的糯米——那是母亲刚从锅里捞出,等糯米冷却后来包粽子的。麻雀见院子里有人,找不到下嘴的机会,只能充满耐心地干耗着。

奶奶坐在屋檐下,剥麻。麻是才从山坡割回来的。浅绿的叶片,泛着银灰。每年的端午,奶奶都要剥许多麻。她将那些麻杆子,放在洗脚盆里,用清水泡着。过一两个时辰后,麻杆被水泡软了,再用一根竹片,像剔膳鱼骨头一样,轻松将麻皮剥离。绾成一束,挂在树枝上曝晒。等麻皮晒干后,就搓成绳子,用来穿牛犊的鼻孔;或者,分给治丧的人家包孝帕。在我们家乡,麻被誉为一种神异的植物,可辟邪。据说,只要在端午这天剥麻,就可以驱除一切魑魅魍魉,保四季平安。而剥麻这件事,一般都由家中老人来做。老人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是压得住邪的。因此,端午剥麻,便成了老人们的特殊仪式。剥麻的老人,不仅长寿,而且有福。

天色比先前明亮了一些,朝霞出来了,田野和远山,铺了一层红色的染料。圈里的牛开始刍草,羊望着田坎边上的青草,咩咩地叫。晾衣绳上站着的麻雀,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叽叽喳喳闹成一片。从绳子的这头蹿至那头,又从绳子那头蹿至这头,像一群学滑步的舞蹈演员,在练习技巧。好不容易等到院子里的人走开,这群大地上的精灵,俯冲着飞向院子中间的簸箕,叼上满满一嘴米粒,迅速振翮高飞,消逝在这个被艾草和菖蒲浸染的早晨。

有一种东西潜伏着,我们看不见。它隐藏在凝固的空气中,混杂在漂浮的灰尘里。它习惯于躲在暗中偷窥人间的秩序。我为这么一种不明身份的事物,深感恐惧。

母亲端来一个瓷盆,盆里装满浊黄的液体。液体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苦味和辛辣味道,呛得我流泪。我问母亲:这是什么水?母亲瞪我一眼,示意我别多嘴。她那神神秘秘的样子,好像正在进行一场严肃的祭祀活动。事后我才知道,那盆水,是用艾草、菖蒲、大蒜、老姜熬出来的。母亲将我叫到院子里,让我脱掉衣裤,赤身裸体站在天空下。我拒绝听从她的命令,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脱。母亲板着脸,放下手中的瓷盆,三两下便剥去了我的衣服和裤子。她在强行做这一切时,始终不说一句话。仿佛冥冥中有人在监视她的行为,惟恐一说话,就会造成对监视人的不敬。我被剥光衣裤的身子,像一条被人拖上岸的鱼,显得僵直。没等我回过神来,母亲便拿起一根艾草,沾了瓷盆里的水,从头到脚,在我身上拍打。一边拍一边念:

艾叶香,艾叶苦

驱痛驱寒在端午

菖蒲青,菖蒲尖

防灾防邪在今天

大蒜和老姜

蚊子螟虫全杀光

……

我紧闭双眼,被母亲的咒语笼罩着。母亲的咒语,充满时空的奥秘。我仿佛被这种咒语所感化,生长出翅膀,整个身体都在向着高空飞升,脱离大地。等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的躯体全被药水染成了黄色,像敷了一层保护膜。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身体都被一种苦涩之味包裹。甚至晚上睡觉,都感觉身子不是躺在床上,而是被一盆药水浸泡,漂浮着。即使做梦,也带着苦涩的馨香。我童年的记忆,就这样染上了艾草和菖蒲的汁液。这种汁液,还渗入血液里,把我的生命也过早地泡成熟了。

当然,我一个人是没有资格享受一整盆药液的,那样太奢侈了。母亲替我沐浴完身体,将剩下的药汁,端去洒在房屋周围。一圈一圈地洒,依然是边洒边念咒语。洒完屋外,还要洒屋内。旮旯角落,缝隙洞穴都要洒到。再老旧的房子,被药水一洒,也成了吉宅。人住在里面,不必担心生活中的坎坷,可以放心大胆地饮食起居。这种古老的风俗,是世代传承下来的,错不了。——它包含着博大的生存法则,和高深的民间智慧,以及敬畏自然的力量。

忙完这一切,太阳偷偷地爬上了院子的土墙。爬山虎的叶子,在风的摇晃下,将光影切割成菱形的小块,投射在墙上,像正在上演的一场皮影戏。奶奶已经剥完了麻,在收拾地上的残局。她不允许零乱的垃圾,破坏掉隆重的节日气氛。端午是干净的,任何来自传统的节日,都是干净的。也是神圣的,是乡间的大事。

母亲端张凳子,坐在院子里,开始包粽子——端午节的核心节目。我蹲在母亲膝前,看她把一张张宽大的巴叶壳展开,抹平,卷成一个圆锥形的空斗。再抓起一把糯米,像沙漏中的沙一样滑入叶壳中。压实,抄口,叠出一个三角形状。然后,用沸水煮过的棕叶捆紧,打上一个活套,一个粽子即包完成。每包一个粽子,母亲的脸上都会流露出一丝幸福感。我被母亲包粽子时的优美手势所征服,像在观看一个手艺超群的民间艺人制作工艺品。美就这样产生了,在劳动中,在传统节日的风俗中。奶奶清扫完地面,过来帮母亲包粽子。一对婆媳,并排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手上比着技艺,嘴里谈着往事,将女性的柔美和贤惠,发挥到极致。时间慢下来,日子拉长了。两个朴实的乡村女人,仿佛从唐朝起,就一直坐在那里,伴随一个又一个端午,坐到现在,坐成岁月深处的两尊雕像。

叼走糯米的那几只麻雀,在享受了端午的美餐之后,重新落在院子的晾衣绳上,企图再满足一下口福。但这次,它们失望了,母亲和奶奶已经将簸箕里的糯米,全部包成了粽子。饱满的粽子垒在一起,堆得小山似的。麻雀眼谗,嘀嘀咕咕地闹脾气。它们恨自己的力气太小,不能将一个个粽子叼走。否则,端午节就是麻雀的天下了。

母亲将粽子放入锅内,羼水,盖上锅盖。奶奶坐在灶前,架柴,烧火,熊熊的火舌舔着锅底。不一会儿,锅里汩汩冒气泡。随着蒸腾的雾气,糯米的淡香弥漫开来,覆盖了我的嗅觉,奶奶的嗅觉,母亲的嗅觉。

炊烟缭绕,盘旋着升上天空。田间地头不见一个劳作的人。老人们三三两两蹲在村子里的大槐树下,吹牛,摆龙门阵。谈着谈着,竟回忆起过往的趣事来。——谁谁骑在牛背上,扮嫩,装英雄。被干活回家的儿媳妇撞见,吓得从牛背上滚下来,像个熟透的老南瓜。从此,在儿媳妇面前,再也抬不起头;谁谁半夜三更躲在稻草棚里学猫叫,勾引村西边的张寡妇。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张寡妇用竹扒打得屁滚尿流……他们按捺不住性子,越说越风流。夸张地说,放肆地笑。老夫聊发少年狂。倘若自家的孙儿,不喊他们回去过节。他们的话头,必得像蚕子吐丝那样,不吐尽,是不肯收尾的。老人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要有节过,就尽量过轻松,过得风声水起,过得逍遥自在。

阳光把整个院子都照亮了。村子里顿时响起狗吠声,汪,汪,汪,汪。音调沧桑,却也明快。白天的狗,不像夜间那样叫。在夜间,狗是防御战士,要看家护院。一有风吹草动,必叫得分外铿锵,泼辣,把夜幕都撕裂了,险些连月亮也吼落似的。人远远地听见,不说吓掉魂,至少可丧胆吧。白天就不同了,一切都在阳光下,明晃晃的,看得清,看得实在。纵使有贼来犯,胆量也小。狗的职责便也减轻了。若真打斗起来,两条腿的人是抵不过四条腿的狗的。况且,又是过节,狗的心情,自然也是愉快的。连麻雀都知道分享过节的好处,何况跟人类亲密无间的狗呢。狗在过节时,叫还是要叫的,这是做狗的本分。否则,就不讨主人喜欢了。一只被主人厌弃的狗,即使过节,恐怕也捞不到什么好处的。故每逢过节,村里的狗,不但要叫,而且要叫得有水平,要变着花样叫。大大小小的狗,组成一个合唱团,从村北唱到村南,又从村东唱到村西。像唱民谣一样,营造、渲染出节日的气氛来。这样,它们才能从主人那里获得吃不完的美食。人只过一天节日,狗可以过上三天,甚至更多天。这大概也算是做狗的福分。

铁锅内的粽子,煮熟了。提起来,一串一串的,像些微型倒塔。母亲将其放入清水里,冷却。菜是热的好吃,粽子要吃冷的。我等不及,围着母亲转来转去,唾液在口腔内汹涌。母亲识破我的心事,伸手从水桶里提出一个粽子,剥去壳后,用一根筷子,直直地刺进粽子黏软的肉里,交给我。我接过粽子,转身逃跑了,比偷吃了糯米的麻雀消逝得还快。我是第一个尝到端午节味道的人。

时间将近午时,村中细细长长的路上,多出些陌生的身影来。不消说,这些人都是赶来过节的。异地求学的孩子,从千里之外赶回,只想尝尝母亲包的粽子。——粽子里不止包着糯米,还裹着亲情,思念和故乡。在路上边走边笑的,一定是出嫁的女人回娘家。自从成为别人家里的人后,回娘屋的次数也就少了。嫁出的女,泼出的水。收是收不回来的。人的心,往大了说,能装天,能装地;往小了说,也就一个火柴盒子。尤其是女人,心里既要装丈夫,又要装孩子,哪还有空间装下生养自己的爹娘呢。但当爹娘的,是永远不会忘记子女的。逢年过节,都不忘通知女儿、女婿过来聚聚,顺便看看外孙、外孙女。自己身上掉下的肉,终归还是疼爱的。也有青年小伙子,背上背个背筐,或手里提个竹篮。里面装着好烟好酒,好糖好肉,新衣服新裤子。一看,就知道是送未来的岳父岳母的。人虽年轻,礼数得周全。姑娘还没娶到手,态度自然得诚恳,表现也要大方。说不定人家一高兴,端午过后,就张罗把结婚酒给办了,这岂不是天赐良缘。

终于到了午饭时刻,每个人的味蕾,都似刚绽放的花瓣,吸收着来自餐桌上丰盛的菜肴散发出的气息。咸鸭蛋是必不可少的。剖开,装在圆盘里,翻砂的蛋黄,像一个个藏在深闺的女子的脸蛋儿,裸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羞得连心都在流蜜。夹一块,放在嘴里,那种滋味呵,让人心跳。但心跳毕竟过于轻浮,真要体验端午的滋味,还是心醉的好。心醉了,才能沉潜。沉潜下来的东西,会跟你一辈子,想忘都忘不掉。怎么醉呢?喝雄黄酒吧。酒本身即是烈性的,兑入雄黄,就更烈了。酒壮英雄胆,男人的本色。几杯酒下肚,乾坤自在心中。老人们说:小孩喝过雄黄酒,一生都是男子汉。这话自然是有些夸张了。不过,雄黄具有杀毒疗病的功效。人吃了它,能排除体内的霸气和浊气,而把人性之中善的东西,真的东西,留存下来。

午后的时光,平静如水。节日的高潮已经过去,只是门楣上挂着的艾草和菖蒲的味道,依然浓烈。风拂过,满院子的苦香。老人坐在屋檐下,看太阳西斜,脸上浮现出少有的宁静。受到主人犒劳的大黄狗,躺在院墙根下,懒得动了。狗也是吃过粽子的,吃过粽子的狗,比人还幸福。孩子们呼朋引伴,跑去村边的池塘,捉虾,摸螺丝。不必担心大人的责骂。过节是祥瑞的日子,大人是不会对孩子动粗的。即使孩子犯下大错,作父母的也要压制住心中怒火,而佯装笑脸,显出宽容作派来。等节日一过,孩子们就不敢造次了。精明一些的,皆对父母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不然,新账旧账一起算,那就大祸临头了。男人们酒喝高了,赤红着脸膛、脖子,躺在床上,鼾声如雷。女人进得屋来,看见男人裸露着臂膀,便牵开铺盖,为其盖上。出门时,轻骂一句:死猪。

太阳温和了些,像一个放大的蛋黄,印在青天上。时间不早了,回娘屋的女子牵着小孩,跟随丈夫回家。孩子的手上,提着两串粽子,开心得要命。女人和孩子,本来是要在娘家住一宿的,可丈夫不许。说家里养着鸡、鸭、猪、羊,需人照料。实际上,这只是男人的托词。平常与妻儿相处惯了,他是怕一个人在家寂寞。夫妻,说穿了,是个伴儿。伴儿怎么能分开呢?有哪一对鸟儿,不是双宿双飞。

走准岳父的小青年,看来运气不错。想必是得到家长的称赞,竟把未过门的媳妇接回家去了。一路上,两人打情骂俏的,俨然一对新婚夫妇。也许,明年的端午,他们就该怀抱小孩,去拜见外公外婆了吧。

入夜,村子更静了。月亮照着沉睡的大地,照着大地上沉睡的人们。喧腾一天的端午,拖着难舍的影子,遁入下一个轮回。月光下,满地的艾草,满地的菖蒲。蓬蓬勃勃,绿茵茵的,清油油的。把每一个熟睡中的人的梦境,也染上了颜色。

同类推荐
  •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是萧红。她将她的翅膀与生命,定格在属于她的风暴之中……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鲁迅所推崇,被后世所敬仰。她为爱情飞蛾扑火,她为创作倾其所有。爱情之于她,是空气,是养分,是她生发的土壤;创作之于她,是信念,是光亮,是她生存的渴望。她一生经历过三个男人:汪恩甲之于她,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慰藉;她与萧军,相识于危难之时,原本同舟共济的两个人因为人生目标不同而分道扬镳;端木蕻良,是萧红生命中最后的守护。她闯过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风暴,走过了她的万丈红尘,走过了她的寂寞喧腾,最终驻留在她的黄金时代……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南有落枳

    南有落枳

    风吹起花瓣犹如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候,深深的暗影!好朋友不但应该在关键时刻拔刀相助,不但应该分享彼此的秘密,还应该随时义无反顾地,为对方作出牺牲。过去是我尘封的日记,忽一日,我清点它们,它们整齐但模糊,窎远。我想,也许可以把它们刻字那座叫爱情的碑的背后!换一种风格来想象那些年轻的生命享受的质朴而唯美的光阴在古老的灯光,风化的笔迹,僵直的手指都再不能延续书写的时候,从两片淡绿色的阳光里,复苏的柔软的生命,却才刚刚开始。
  • 90后创业者

    90后创业者

    这是一本励志的书,他不会告诉你宇宙洪荒,神兽与传奇。他只是面向85后和95后之前的少年,一个一无所有的90年出生的少年如何白手起家,从工读生到摆摊创业,从自己的第一家小店到创立餐饮连锁企业。【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只是在讲诉一个故事你就错了,它其实是一本详细的指导手册,一步一步教你创业,你也可以做到!
  • 绝色美女镖行

    绝色美女镖行

    从山上下来的少年,为何武功如此绝世,为何医术如此高超,风流不下流的本色,让他纵横在都市花丛中得意连连,他功夫高绝,医术超群,入世之后,随之而来是不断的桃花运。
  • 童歌养正

    童歌养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抗韩先锋

    英雄联盟抗韩先锋

    李默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但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生活在物质糜烂,精神匮乏的世界,他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可是,上天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要把握住这次机会。那么,他到底会怎样呢?是翻身归来,还是一如昨日。一切就在英雄联盟抗韩先锋!!!
  • 逆心锁天

    逆心锁天

    ……天生逆骨,星塑逆心,亦正亦邪,一怒锁天。这是一个强者林立的残酷世界,这是一个善恶不分的力量时代,这也是一个传奇崛起的恐怖时代。翻掌收海,握拳碎天,世间不容,关我何干?逆存一日,世间无天。
  • 异世之烽烟归途

    异世之烽烟归途

    当秦不凡醒来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个废物少爷,坐在驶向地狱的马车上...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针经指南

    针经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嚣张兵王

    嚣张兵王

    昔日特种兵回乡,却得知兄弟被撞断双腿,而背后却隐藏着巨大阴谋。为兄弟报仇,他单挑地头蛇,挖出黑手……祸不单行,此时岳父遭到暗杀,幕后黑手竟是名闻遐迩的大毒枭?!为除后患,他潜入金三角,重新踏上荣光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