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说场面话也是一种生存智慧。行事圆滑的人都懂得说,也习惯说。这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必需。所谓场面话,是指让别人高兴的话。这种话不一定是出自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与事实相符,但讲出来之后,就算别人明知你“言不由衷”,也会感到高兴。
张军在一家国有单位上班,工作了十几年仍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
于是通过朋友牵线,拜访一位主管人事的领导,希望能调到别的岗位。
因为他知道那个岗位有空缺,而且他也符合条件。
对于张军的拜访,那位领导表现得非常热情,并且当面应允,拍胸脯说:“没问题!”
张军高高兴兴地回去等消息,谁知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一点消息也没有。每当打电话询问那位领导时,他不是不在就是“正在开会”。后来,张军通过朋友得知,那个岗位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张军非常气愤地想,既然领导对他拍胸脯说没有问题,为何又不帮他呢?
其实,那位领导说的只是“场面话”,而张军却将他的“场面话”信以为真。因此,对于拍胸脯答应的“场面话”,你只能持保留态度,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只能“姑且信之”,因为人情的变化无法预测,既然你猜测不出他的真心,就只好抱最坏的打算。要知道对方说的是不是场面话也不难,可以事后求证几次,如果对方言辞闪烁,虚与委蛇,或避不见面,避谈主题,那么对方说的就是“场面话”了。
讲场面话不等于“虚伪”。在很多情形下,为了和谐人际关系,场面话我们还是要说的。一般来说,场面话有以下两种:
一是当面称赞他人的话。诸如“你的小孩真可爱”、“你的衣服既大方又漂亮”、“你的身材真苗条”……这种场面话所说的一般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略有差距。说起来虽然有些出于不自愿,但听者十之八九都会感到高兴。
二是当面答应人的话。诸如“我会全力帮忙”、“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如果当面拒绝他人,场面会很难堪,所以用先”场面话“打发,能帮忙就帮忙,这有”缓兵计的作用。
场面之言并不是一种险恶,也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必要的应酬。但不能说得过分或离谱,这样会适得其反。另外,也不要过分相信“场面话”。对于称赞或恭维的“场面话”,你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千万别两句话就乐昏了头,那样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冷静下来,就会看出对方的用心如何。
在为人处世中,有的人为了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或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或为给对方一个台阶,往往对对方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加分析地接受,结果弄得自己很难受。因此,必须学会拒绝。一般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也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亦是叫人头痛万分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此,也就难以说出拒绝的话。用场面话先打发,能帮忙就帮忙。可是,要说好这种场面话,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技巧。否则,场面话一说出口,为难的还是你自己。
除了说好场面话以外,与人交谈时还要有分寸,一旦触到了对方的隐私或短处,就相当于踏进了社交“雷区”。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要尽量“避免矛盾、稳中求安”,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大做文章。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大嚷起来:
“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朱元璋雅兴顿失,当着后宫佳丽和众奴才的面揭自己的短处,让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将之痛打然后逐出宫外。
这就是揭人之短的下场。“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但总的来说,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破裂。
要做到待人处世不揭人之短就要了解对方的长处,也了解对方的不足。这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善于择善弃恶,多夸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愿提当年勇”,没有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
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不过当你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对方的面子。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避免发生冲突,尤其是要注意“避人所忌”。面对别人在生活中遇到某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时,最好不要主动引出这一有可能令对方尴尬的话题。
与人交往是一种学问,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时时替他人着想,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揭人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