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600000006

第6章 弘扬优良学风努力开创国史研究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捷

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在举国上下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前夕,历时二十载、凝聚着老一辈理论工作者和国史工作者心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终于出版了。这是国史研究的一项基本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翻看这部厚重的史书,不由得对老一辈国史工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优良学风心怀深深的敬意。

第一,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著史立言,秉笔为公的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根本利益,切不可当作一般学术问题来对待。在国史研究中,始终有个根本立场问题。是否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是否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秉公修史,得出的结论会很不一样。如果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来修史,就会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清什么是主流与支流,什么是本质与现象,什么是必然与偶然。反之,如果站在错误的立场上,就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将支流说成是主流,将错误无限放大,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从而根本否定党和国家的历史。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老一辈国史工作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严格遵循“两个历史决议”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始终坚持维护人民共和国尊严和荣誉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史“存史、资政、育人、护国”的作用。他们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中获得思想理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也从中共党史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繁荣发展中借鉴研究成果与方法。在他们二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下,这部国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第二,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他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个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动机与效果,过程与阶段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评价历史的人,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在国史研究中划清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界限,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认清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而又令人信服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在这个问题上,老一辈国史工作者同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始终自觉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研究,在收集积累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这一过程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了科学准确的分析,对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新社会伟大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的创造实践,给予了充分地反映。

科学研究工作又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事业,需要坚强意志、不断奋斗和艰辛努力。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国史的编纂,十分复杂而艰巨。既要自觉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又要自觉抵制唯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干扰;既要充分反映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又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探索中遭遇的曲折和挫折;既要充分发挥当代人写当代史的特长,又要克服当代人写当代史的局限。在老一辈国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使这部国史成为进行树立正确历史观教育的好教材。

第三,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他们善于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的实事求是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史、建设史、发展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史、建设史、发展史。既然是探索,既然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就不可能没有曲折,不可能不犯错误。在这段历史中,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共和国的开创者、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其晚年也犯了严重错误。在这之后,是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一面大胆拨乱反正,重新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将失误的教训转化成为宝贵的财富,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这样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显然是不能用形而上学或主观主义的方法来随意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必须用科学分析方法和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全面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国史成败的关键。

老一辈国史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始终坚持科学分析方法,坚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地对人对事。既不回避错误、掩盖错误,又不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并且令人信服地阐明,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后接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使这部国史成为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教育的好教材。

第四,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他们求真务实、不尚空谈,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心无旁骛、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部篇幅长达140余万字、历时二十载的国史,气势恢宏而又朴实无华,鸿篇巨制而又细致入微,立意高远而又不失详备,纵横交错而又不失缜密。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始终如一的追求和决心,没有长期养成的优良学风,是不可想象的。老一辈国史工作者在编撰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国史著作的同时,也在治学精神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他们认真地拟定每一个标题,撰写每一个段落,推敲每一句话,核实每一个注释、引文和数据,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目的就是为党和国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信史。

我们要学习他们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治学追求。在撰写国史的过程中,他们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不仅如此,他们非常重视多方征求意见,对于提出的意见,都逐条加以研究讨论,认真吸收。正是这种务求完美的学术追求,使这部国史稿每修改一次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我们要学习他们尊重史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国史资料浩如烟海,内容广泛。他们在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梳理考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史料。高度尊重史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靠得住的史料和史实说话,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历史来澄清是非曲直,来教育人民。

我们要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的治学作风。要写出一部权威的国史专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点一滴、持之以恒的积累和奋斗。老一辈国史工作者二十年如一日,不图名,不为利。他们真正是在用共和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写共和国史,这在当今的时代尤其难能可贵。如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任务,历史地落在我们身上。要想成就这一番伟业,就必须呼唤和弘扬这种精神。

第五,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党的国史研究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传世之作要有崇高的精神与追求作支撑。是什么精神和追求支撑着老一辈国史工作者锲而不舍来成就这部国史巨著呢?这就是为党的国史研究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追求。

为新中国走过的道路、形成的经验、创立的理论、确立的制度写史,将新中国经历的发展历程和成就的伟业郑重地载入史册,将那些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郑重地载入史册,让历史和后人永远铭记新中国的历史,把它化为教育后人、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这本身就是崇高的事业,值得为之奉献终生!

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将研究历史、记录历史同跟踪现实、记录现实紧密起来,及时跟踪、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及时跟踪、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形成发展进程,及时跟踪、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形成完善和实施推进的进程,也是国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国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风范和优秀品德作风,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而继续努力奋斗!

(原载2012年9月25日《光明日报》)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文章。
  • 启真2

    启真2

    《启真》的基本宗旨是“以书求真,以文会友”。每年不定期出版二到三册,引海内外作者,会聚一堂,高谈阔论,阐细释微,或有益于消解戾气,用开放的心灵迎接知识爆炸与互联时代的挑战,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与解读知识,从制度与历史的角度辨识现实之源流。《启真(2):专题/个人主义》为其中一本,书中毛亮先生的“爱默森的个人主义”一文最为厚重。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热门推荐
  • 大航海时代之梦想起航

    大航海时代之梦想起航

    这是一部以《海贼王》主要背景的小说,和原动漫不同这里没有路飞、没有罗杰;但是,这里有恶魔果实,有海贼、海军,有追寻梦想的一群人!这是一个全新的海贼世界!我不知道梦想的终点在哪里,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到达!我是要成为穿越恶魔海域的男人!——麦乐
  • 政论

    政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染红指甲的女孩儿

    染红指甲的女孩儿

    最近认识了一位很有意思的业余侦探,他原本是一名律师,但由于外形磕碜,不得不转行自行创业。他跟我讲述了些亲自经历的可笑和离奇的案件,其中这个“染红指甲的女孩儿”的案件,很具有悬疑和推理的色彩,同时也对事件里的这个女孩儿特别好奇。于是,我把这个事件,整理成了一个小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简单来说,这个大笨探曾经在失落与孤独的时候,从偷窥对门的一对漂亮孪生姐妹的日常生活,获得了很大的快感和寄托,把这个“染红指甲的女孩儿”当成了自己心中的女神,但不久,女孩儿悄然失去了踪迹!她去哪了呢?还是遭遇了什么不测,他决心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真相......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 TFboys:木吉他的夏天

    TFboys:木吉他的夏天

    【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上升真人】大学时代,无论怎样学习也都没什么关系了。大学一年级的a班有个学渣!有个学渣!她喜欢吉他,却无奈旁边有个大学霸。她有个仰慕已久的吉他少年王,有个发小。她还有个闺蜜,叫陈灿。
  • 留一步,大侠

    留一步,大侠

    留一步,大侠。很好看的哦讲了一位女子在这样一个世界的生活
  • 阴阳天师

    阴阳天师

    三十年前,外祖父因犯了左倾错误被红卫兵抄了家,流放到贵州的大山里改造,心灰意冷之下偶然遇见一代宗师胡天禄,从此走上了天师的道路。五十年后,在外祖母的葬礼上下棺时尸体却失踪了,而我也被家里人认为是犯了关煞,这一切是阴谋,还是真的有鬼怪之说,寻龙穴,通灵眼,点尸油,一切还是未知之数………
  • 神与人的那些事

    神与人的那些事

    想死的有节奏感吗?嘿嘿,我帮你!妹子想让我带飞?对不起,我有老婆了!
  • 交换之血族迷情

    交换之血族迷情

    她,因为老公爱赌博,败光了所有的家财,在寻找老公的路上被车所撞,进入了另一位美女的身体里,从而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种族存在,不是传说.......她,是一名血族的美女,存在了几百年,总想过普通人类的生活,想享受亲情和爱情,却只能如行尸走肉般活着.......一次的车祸和一次的被猎人追杀,让两个灵魂互换,她们该何去何从?她们的婚姻和爱情是否会完美?敬请期待........本文为双女主,剧情精彩丰富,值得一看。
  • 惊宏一瞥

    惊宏一瞥

    作者技术不过关,又一次太监了,别问我为什么…出生于琢庄县韩砖村的女婴乐红影于同生姊妹乐红尘,因红影属天降魅星,有入宫的机会,岂料小人从中作梗,红尘入宫,红影反倒流落世间,巧遇命中注定天狼星罗居相遇于翰河河畔,互生情愫,这时红尘却在宫中遭皇后暗算而死,皇后怕被庸东帝降罪,拿红影顶包,囚居宫中,宫中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一个弱小女子将怎生苟活?【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全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