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200000071

第71章 丰富多彩的粥文化

中国的粥起源很早,食粥不仅是百姓充饥的重要手段,也是统治阶级的养生之举。在整个古代社会,粥便在果腹与养生两条道路上并行发展,而且融进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粥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美食大国。在有文字记载的4000多年中,粥始终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最早见于文字的“粥”是在周朝:“黄帝始烹谷为粥”。接下来的几千年,粥文化一直绵延不绝。

粥的养生文化

中国的粥在4000年前主要是食用,2500年前开始用作药用。由于中国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饮食对防病治病的养生作用,因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食疗法,而药粥则是其十分重要的一支。《史记仓公列传》中就有名医淳于意以粥治病的故事。长沙马王堆汉墓有14种医学方技,其中有以服食青粱米粥治疗蛇伤的药粥方,堪称中国最早的药粥方。而后《伤寒论》、《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药书也记载了粥的药用价值。

秦汉时期,粥的食用、药用功能开始高度融合,从而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当时的医学家认为,粥甘温无毒,有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益气调中等功效。因此,王公贵族将粥视为养生之宝。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隔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粥的礼节文化

饮粥是中国饮食中的普遍现象,它曾是权势的代表,也曾是贫穷的象征。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食粥以调剂胃口、延年养生;穷苦贫困之人食粥以果腹充饥,节约开支。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粥就被列为王公大臣的“六饮”之一。相传三国时曹操喜爱喝粥,还以辽东特产的红粱做粥赏赐臣僚。粥作为御品恩赐臣属之风延续至唐代,唐穆宗时,白居易因才华出众,得到皇帝御赐的“防风粥”,七日之后仍觉得口齿留香,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荣耀。宋元时每年的十二月八日,宫中照例会赐粥与百官,粥的花色越多,代表其所受的恩宠越浩大。清朝时,雍和宫中仍有定点熬制腊八粥的惯例。

此外,在中国古代许多传统节日还有食粥之俗,如每年正月十五有以膏粥(以油膏加于豆粥之上)祭祀门神和蚕神之俗;在寒食节有食冷粥以纪念介之推之俗;每年腊月二十五有合家吃“口数粥”以驱疫鬼、祈求万福(其意义相当于今天的年夜饭)之俗。

粥的人文内涵

从古至今,中国粥的品种、类别有很多,各地食粥风俗也是千姿百态。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饮食习惯差异是由文化内涵决定的,而不同性情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内涵。南方的粥绵软细腻,花色繁多,凡是能做菜的物品都可以入粥,小火慢慢熬制,香气四溢,用青花小瓷碗盛,配以清淡的小菜,再一点点细吸下去,是一种婉约到了极致的风情。北方的粥则略显粗放,多用五谷杂粮,熬煮过程相对简单,盛粥的器具常为厚重结实的海碗,而粥本身多有清汤。由此可见,粥如其人,南方的粥中蕴含着江南女子的温婉细致,而北方的粥又彰显了北方汉子的豪放大气。

中国古代的药粥处方

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医书对药粥均有详尽而系统的记载。唐代的《食医心鉴》共收药粥57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共收药粥129方;《脾胃论》的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其《食物本草》中,专门介绍了28个最常用的药粥方;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选载了药粥62方,分别指出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宁神、清心、养血等功效。另外,有些记载粥方的医药典籍,还列出药名、药汤煮粥法、粥兑药汁法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医学史籍、文学、地方志中记载的药粥方已有上千种。其中清代黄云所著的《喇谱》一书,共收载粥方247个,是目前所发现的记载粥方最多的一份资料。可见,药粥也是中医食疗的一支正规军,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中,自始至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武义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闯入了笔者的眼帘,刻入了笔者的脑中。笔者在为武义的惊人变化感到震撼之时,认定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提升为武义模式,其结构大而分之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关联在协调中平衡,人与人的关联在沟通中和谐两大基本元素。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热门推荐
  • 谁说相濡不以沫

    谁说相濡不以沫

    这是专属于相濡和以沫的爱情,他们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彼此相遇,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相爱。如此的耐人寻味,刻骨铭心。
  • 湮魔志

    湮魔志

    宗派林立,妖魔并起,巨族横行,功法纵横。荒山枯洞,走出一名少年,身入险地,命似磐石,乱魔地,震荒原,中州界,谈笑间动地翻天。
  • 少阴剑圣

    少阴剑圣

    一个天生丹田破裂的孤儿,一片烽火连绵不绝的乱世;一柄漆黑如墨的三尺青锋,一条矢志不渝的剑道长路!
  • 恐婚女王:总裁腹黑追妻

    恐婚女王:总裁腹黑追妻

    靖冉是属于恐婚一族的人,她拒绝交男朋友,拒绝结婚。都说结婚是女人的坟墓,这句话她一直确信着,而且把这句话当作人生中的铭言。在损友的引诱下,她成功的跟一个美如妖孽的男人发生一夜情,却不料,从此以后被一个妖孽死缠烂打。
  • 风起四季暖洋如你

    风起四季暖洋如你

    夕阳下的你对我笑靥如花,我牵着你的手走过年华。
  • 尽头君主

    尽头君主

    当纪元破灭,站在时代的尽头,回眸一望,便是那生生世世。混沌大世,洪荒大世,三千大世,诸神大世,天妖大世,仙魔文明,黑暗纪元,光明纪元,黑暗尽头的君主,在第九大世,尽头之世醒来,重返尽头之路。这一世到底是尽头,还是永恒?
  • 拽丫头和她们的恶魔校草

    拽丫头和她们的恶魔校草

    “怎么?看完了!就想走?”某男拉住准备逃走的伊雨妍。“你给我放开!”伊雨妍一时之下拉过某男的手,咬了一口。眼开就要跑出门口了!结果手臂被一股力量拉了过去。下一秒就被壁咚在墙上了,某男一点点的靠近伊雨妍。快要亲上的时候,他的头突然往旁边移了移。某男看着伊雨妍紧闭的双眼,邪魅一笑:“怎么?以为我要吻你?”吐出来的热气,弄的伊雨妍耳朵有点痒。听见这话,伊雨妍就大骂:“混蛋,放开我!听见没........”还没说完,柔软的唇就铺盖上去了。
  • 在时间中逆流前行

    在时间中逆流前行

    一名普通的少年忽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在倒流,挣扎无果意图自杀后,遇见了心爱的人,却遭到不明身份的人的追杀,携手侦探共同调查幕后的真相
  • 我要快乐

    我要快乐

    你需要什么,你想要什么,意义不是一样吗?生活是你不能完全了解的,人是你永远也不可能做到位的!用简单来代替我对世界及生活的理解吧!
  • 爱如此美丽

    爱如此美丽

    本剧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女主角杨若琳因在三年前刚入学时得到了男主角陶业的帮助,对于初到一个陌生环境的女孩子来说,一点小小的感动,就使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长得看起来有点忧郁神情的陶业,她本以为陶业已经毕业离开了学校,没想到在三年后的一次邂逅,这让她重新燃起了对陶业的爱慕之情。陶业的女朋友因在一次车祸中伤意外身亡,陶业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杨若琳并不知情,开始主动接近陶业,陶业的冷漠也没有使杨若琳停下追求他的脚步,未及……敬请关注。笔名:灏然2010年2月18日12: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