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200000005

第5章 黄帝兴灶作炊

黄帝改灶坑为炉灶,制造出最早的蒸锅陶甑,教民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从此,“吃饭”的概念产生了。“蒸谷为饭”给中华民族饮食结构带来的新变化,这种饮食构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相传黄帝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长居姬水,又改姓姬。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中华文明的先祖。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将轩辕黄帝列为帝王本纪之首。几千年来,中国的汉族一直自称为黄帝子孙,可见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之显赫。

黄帝的传说

相传,一天晚上,轩辕黄帝的母亲附宝看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淮南子》中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由此可见,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另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教民蒸谷为饭

原始社会后期,人口渐增,现成的食物原料渐少。黄帝率领臣民,刀耕火耨,发展原始农业,在黄河流域广袤的土地上,开拓了一块块平畴绿田。黄帝倡导的“艺五种”,就是广种黍、稷、菽、麦、稻五种谷物;他躬行的“抚万民”,倡导关心民食。

黄帝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之一在饮食方面。据西汉刘安《淮南子》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艺五种,抚万民”,“黄帝作釜甑”;三国谯周的《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在黄帝以前,先民虽有用火,但火是在灶坑烧的,烹饪受到制约。黄帝改灶坑为炉灶,并按蒸气加热的原理制造出最早的蒸锅——陶甑。从此,蒸饭煮粥,“吃饭”的概念产生了。古籍《大戴礼记》上说“稷食菜羹”,是指主食稷食加菜汤组成的一餐饭。这是黄帝时“蒸谷为饭”给中华民族饮食结构带来的新变化,这种饮食构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制盐、用盐与烹调

据相关史料记载,黄帝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这是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说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已经懂得制盐和用盐来调味了。盐的出现,又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个飞跃。在此之前,有“烹”而无“调”。有盐之后“烹调”这个概念才算完成。盐不仅使食物更加的美味可口,而且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黄帝时期中国饮食状况已有了突出的改善。

黄帝之死传说

据说黄帝活了110岁,死于荆山。《史记 封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关于黄帝之死,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有一天,黄帝正在巡视,忽然晴天一声霹,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歇息吧。”黄帝不愿离开自己的臣民,但自知天命难违,只好恋恋不舍地骑上龙背,黄龙腾空而起。当黄龙飞越黄帝的故土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但黄帝还是走了。人们把从黄帝身上拽下来的衣物、弓箭埋葬于黄帝生前曾经久居的桥山之,撮取黄土,起为陵。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武义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闯入了笔者的眼帘,刻入了笔者的脑中。笔者在为武义的惊人变化感到震撼之时,认定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提升为武义模式,其结构大而分之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关联在协调中平衡,人与人的关联在沟通中和谐两大基本元素。
  •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本书为一册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普及的工具书读本。全书分“思想文化”、“古典文学”、“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地理与交通”、“居住与建筑”、“教育与科举”、“书法与绘画”、“音乐与戏剧”、“科技与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播”十四部分。每一部分先扼要简述内容,然后以辞条的形式对该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
热门推荐
  • 三国CT

    三国CT

    《三国CT》说三国,说三国的那些英雄们、狗熊们、可怜虫们,其实相当的成分,是在说自己,说自己的幼稚、短视,说自己的褊狭、浮躁,说自己的彷徨、苦闷。
  • 赛尔号之七色花的穿越

    赛尔号之七色花的穿越

    当黑暗笼罩宇宙,赛尔号能否打败邪恶?维护正义?
  • 劝读十则

    劝读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射影肉身

    射影肉身

    刘神穿越到仙侠世界,发现自己竟然只有一个打杂扫大门的外门弟子,他怒了,他要改变,一步一步往上爬,不断强大自己的实力,谁敢惹我!
  • 混沌天心决

    混沌天心决

    青帝,诛天神魔剑,月皇,戮天弓,两大混沌之器,还有最神密的第三器,当三大神器集于一人之手,又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 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

    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

    在为人为政上,曾国藩是中国古人的楷模;在经商致富上,胡雪岩是中国古人的典范。本书分别以曾、胡为参照,灵活借鉴他们的为人处世智慧,指导人们开创完美人生。
  • 赤灼

    赤灼

    平凡的学生,身体里流淌的血液终究还是赤灼的。
  • 武道之七星诀

    武道之七星诀

    这是一个平凡人的传奇旅程!生逢乱世,历经坎坷的他立志匡正天下。武道艰辛,热血满腔的他决意斗转乾坤。英雄不问出处,有志者何惧身卑,哪怕前路有万重劫难,也要迎难而上,绝不退缩。。。。。。
  • 梧桐花落落满街

    梧桐花落落满街

    如果你不能在我的生命里完美的相遇,那我宁愿你从未涉及我的生命,因为我不想与你相遇最终遗憾离去。临近春季尾声,大多的花都在盛开后凋谢,留下绿叶与树枝作伴,唯有楼下那棵大梧桐树正盛开着大朵淡白或淡粉的梧桐花朵,带着恬淡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刻,阳光正好,微风正抚过。
  • 凤女凌然

    凤女凌然

    凌然觉得没有人比她更倒霉了,刚报了仇,好日子刚要开始就意外死了。好在老天开眼了,让她穿越了。结果却是穿越重生在女尊世界的牢房里,还是个犯了弑母大罪的犯人......天哪!来道天雷劈死她吧!!!还有没有如此悲催的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