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5900000103

第103章 死囚们对于唐太宗的态度及道德选择的渊源

我国封建社会主要是以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为根本指导方针的,因此儒家的“大同”、“太平”等治世思想就是一个封建统治者最高的政治理想。

《汉书·刑法志》中说: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国百年,可以胜残去杀矣。’言圣王承衰拨乱而起,被民以德教,变而化之,必世然后仁道成焉;至于善人,不入于室,然犹百年胜残去杀矣。此为国者之程式也。”虽然这个没有杀戮、仁善为国的政治理想境界在唐朝以前从未达到过,但是它却成为了一种衡量政治治乱、效绩的标尺,鼓励和吸引着后人去为实现这一“治世”理想而去努力、奋斗,为此李世民就曾经这样说过:“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大乱之后,将求致化,宁可造次而望乎?”(见《贞观政要》)。

唐太宗父子都是非常笃信儒家治国思想的。在唐初时,高祖李渊就命令在太学中立周公孔子庙。在唐太宗还在做秦王时,他就在自己的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纵囚归狱》图,选自明·张居正《帝鉴图说》。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与讨古今,道前王所以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贞观六年,诏罢周公祠,更以孔子为先圣,颜氏为先师,尽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官。数临幸观释菜,命祭酒博士讲论经义,赐以束帛。生能通一经者,得署吏……帝又雠正《五经》缪阙,颁天下示学者,与诸儒稡章句为义疏,俾久其传……二十一年,诏‘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二十一人,用其书,行其道,宜有以褒大之,自今并配享孔子庙廷’……”(见《新唐书·儒林列传》序)显然还不止于这些,这其中尤以唐太宗命令当时的名儒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遂被后人视为儒教自两汉以来重又逐渐恢复统治思想地位的标志。

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一个非常有抱负和能力的君主,他一生都在追求圣明之治,比如《贞观政要》中就记录了一些他的发言:“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贞观六年),“朕观古来帝王,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不能远述古昔,至如晋武平吴、隋文伐陈已后,心逾骄奢,自矜诸己,臣下不复敢言,政道因兹弛紊。朕自平定突厥、破高丽已后,兼并铁勒,席卷沙漠,以为州县,夷狄远服,声教益广。朕恐怀骄矜,恒自抑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如此,庶几于时康道泰尔”(贞观二十二年)。当然,一般来说开国之君都是很有进取之心的。

综合以上种种情况,可以看出,“唐太宗纵囚”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事件,也不单纯是唐太宗一时的心血来潮,在这整个事件的背后牵涉了很多重大的甚至本质性的东西。而我们或许也正可从中揣度出一些唐太宗宽仁的政治举措——其对于天下人心的感化,这同时就更增加了唐太宗无比巨大的政治权威,无形中它就是对于普通民众的一种强烈的精神感召!具体到那些死囚们身上,他们难免会觉得像唐太宗这样的仁者——不可欺也不能欺,更不忍欺!

这样,再重新回过头来思考“纵囚”事件中的那些死刑犯们的心理时,也就有了一些值得且经得起推敲的东西了。首先,这些所谓的死刑犯并不是什么绝对意义上的罪大恶极的“小人中的小人”(欧阳修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犯了形而上学的毛病),他们本来也可能是一些朴实、顺从的良民;这样说,就是他们良心未泯。其次,他们在当时一定知晓唐太宗实行的那些深得人心的政治举措,而且作为他们自己也是深深地感同身受了一回,不管他们是否抱有一丝重新再齐聚京城时被赦免的侥幸心理,起码他们已经先对唐太宗感恩戴德了——在他们的心底,他们一定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孽,是死有余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良心发现”);然而堂堂天子竟然还那么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对法外施恩,此时他们的内心也一定会深深的有所触动——虽死而无憾。所以,最终已经道德觉醒的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来秋来就死”——这就是死囚们的道德选择。

当然,怕连累家人实质上也是一种道德选择。不过,这忽而令人不能不想到发生在今天的那个抢劫犯的故事。印象中这个故事好像是发生在美国的事情,就是说一个为生活所迫的抢劫犯拿枪当众劫持了一位妇女,可是就在这名劫持者与警察们紧张对峙的时候,突然这位本来怀有身孕的妇女因为受到惊吓而早产,眼看在这种情形下两个生命就要危在旦夕。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那名劫持者却选择了道德——毅然将这位妇女放开并一路护送到了医院……

同类推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近忧远虑

    近忧远虑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热门推荐
  • 废柴狂妃:致命诱惑四小姐

    废柴狂妃:致命诱惑四小姐

    不幸穿越到异世,却幸运的遇见了此生最爱的男人。君年年:何其有幸,此生遇到你。南宫凉川:许你凤冠霞帔一世无忧,此生清风明月长伴天涯。看邪魅王爷萌恋伪高冷废柴,甜污日常软到不行(//▽//)~
  • 冷艳王妃:四小姐要逆天

    冷艳王妃:四小姐要逆天

    她,是现代榜首第一的最强特工。但她在某次行动中,意外捡到了一只雕刻精美的手镯,结果,穿越到圣尊大陆的一个不能修炼的废柴四小姐。有谁能知,废柴大逆袭,成为圣尊大陆一个人人膜拜的强者?又有谁能知,废柴嫁给的同样也是废柴的王爷,其实是个天赋极高的高手?“娘子,今夜是大婚之夜,我们洞房吧!”“......你给我一边玩儿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牡丹杀

    牡丹杀

    君不见她悬笔作画,水墨江山谁的天下;君不见她漫点风雅,宫商一扫歌尽韶华;君不见她剑舞潇洒,红影寒光斩奸如麻;君不见她笑靥如花,乱红影里不谢风华。为天下她弃红妆高冠一头墨发,风沙鼓角里踏金戈铁马。十二年操劳,二十二韶华十二年大梦,倾绝天下梦醒后,她能否折下——那隔世经年一盏桃花?此文涉及江湖与庙堂,友情与爱情,战争与黎民...异界的她一心为国,以寿为祭召来这一个她,而始终坚守自己所要守卫的一切的她承家国天下之重,在异世奔走辗转十二年。但看赤胆忠心的小杀手如何凤唳九天,守护家国天下!!
  • 光明的传说

    光明的传说

    光与暗之间的明争暗斗,光明族的光翼,和她的小伙伴们的冒险旅程
  • 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之绝代剑仙

    三界之绝代剑仙

    传说中,盘古神开天辟地,化躯体为山,以血液为海;女娲神化生万物,抟土造人,而后又立下婚姻制度,形成了原始的人族世界。然而,无尽岁月过去,原本的蛮荒大陆,逐渐衍变成了一个新的世界:三界。天界、冥界以及人间界!方逸飞本是人间一凡俗,死后来到地府,由此开启了他的修仙证道之路……一代剑仙,耀世而出!
  • 在旅途

    在旅途

    青春如歌!没有华丽的文风,没有耐人寻味的文字。有的只是日至般的口述和记录心灵的话语!
  • 石介的忧伤

    石介的忧伤

    一梦醒来,发现自己变高变帅了,石介本来只是准备在周围刷刷脸钓一两妹子,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刷脸刷到全世界去。石介看了看周围的美女们,作死的捏了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