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1200000014

第14章 当孩子不听你的话唠叨再多也比不上一个认真的“命令”

孩子的心里话

妈妈,虽然你总是喋喋不休地唠叨,但不遵从你的要求,好像也没有什么后果嘛!

爸爸,你总是命令我做这做那的,总得给我一个理由吧?我不服气!

爸爸妈妈,我期待和你们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有时候,孩子缺点的养成是因为家长过度的宽容。

三周前的一个周日,小本邀请我和他一起搭积木。

小本已经开始对不同积木的物理属性有一些分辨。有时候,他开始考虑如何让自己搭出的“桥”看着对称一些;有时候,他开始试着用稍微厚实一点的木块儿做基础,慢慢向上搭重量轻一点的、装饰花纹丰富一点的小块积木。

当我正在为小本的小进步欢喜的时候,他玩完积木独自走开的那一种干脆又让我觉得无奈。

“我们一起收拾积木吧?就像我们一起合作搭积木一样?”我蹲下,用一种很渴望的眼神看着小本。

“我去喝水,你先收拾吧。”小本的大眼睛一转,转身走开了。

等小本喝完水回来,我也把玩具收拾得差不多了。

小本没有如我所愿地跟我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在我的要求下,他在我的脸上留下了一个谢谢的吻。

两周以前的周日,小本和我一起继续积木游戏,一起完成“跨海大桥”。

“我们一起收拾积木吧?”搭完积木,我拉着小本说。

“你收拾吧,我想去看电视了,《芝麻街》要开始了。”小本边说边朝着沙发走去。

比起“芝麻街”上的热闹,我的吸引力简直是可以忽略的。小本的眼神没有在我身上多停留一秒钟。

“这是应该我们一起完成的任务。”我坚持要小本参与到“扫尾”的工作中。

小本竟径直走开了。

在我把积木一块、一块地放进收纳筐的时候,我一直在抱怨,并且试图用这样的抱怨引起小本的注意。

“为什么你能让我一个人整理玩具呢?”

“为什么不来帮帮我呢?”

小本假装没听见,一个人对着电视,跷着脚丫,仿佛他的世界里只有《芝麻街》。

艾米听到我的抱怨声,从厨房走了出来。

“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帮助她去收拾积木。”妈妈对小本说。

“可是我不想这么做,现在是《芝麻街》的时间。”小本看都不看妈妈一眼。

我感觉到妈妈和小本之间的对话有点势均力敌。当然,我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抱怨引发一场小型的家庭战争。于是,我走过去,拉了拉艾米,暗示我可以打理好这些后续事情。

这个下午一场略带火药味的对峙,因为我的“识趣”和艾米的“妥协”最终告罄。

上周六,亚历克斯的妈妈带着亚历克斯来小本家和小本一起过周末。两个孩子一起玩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过家家。正当妈妈想表扬小本把客人招待得不错的时候,小本扔下玩具,一屁股坐在电视机前面,又一动不动了。

“收拾好玩具再看电视。”艾米要求小本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箱。

“让亚历克斯去做吧,我要看电视了。”小本一副不妥协、无所谓的样子。

“我说,收拾好玩具,才能看电视。”艾米严肃地对小本说。

“我真的对收拾那些玩具没什么兴趣。”小本歪着头对妈妈说。

看着自己请来的客人——亚历克斯和他妈妈——坐在地毯上收拾玩具,又看看坐在沙发上若无其事的小本,妈妈生气地一把从小本手里夺过遥控器,关掉了电视。

“哇——”的一声,小本大哭起来。

“我不喜欢收拾!不要让我整理玩具!”小本声嘶力竭地冲妈妈大哭大叫。

“不收拾好玩具不许看电视。”妈妈“威胁”了小本一通。

亚历克斯的妈妈看到小本和妈妈之间爆发了如此激烈的冲突,就带着亚历克斯赶紧收拾好玩具,以最快的速度安静地离开了这里。

小本坐在沙发上,使足吃奶的劲儿放声大哭,就像收拾玩具跟要他的命一样。妈妈一句话不说地站在旁边,而小本没有任何停下哭声的意思,冲着妈妈,张着大嘴“哇——哇——”,一刻都不停。

艾米眼睁睁地看着亚历克斯紧紧拉着妈妈的手,跟受了惊吓一样,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离开了自己家。这下,艾米的脾气更大了:

“你自己坐在这里看电视,让亚历克斯独自一个人收拾,人家不开心了,以后他都不会跟你一起搭积木了。”

“明明是你关掉电视的!是你赶走亚历克斯的,不是我!”面对妈妈的“威胁”,小本也不甘示弱。

亚历克斯和他妈妈的离开并没有缓解小本和妈妈之间的紧张氛围,反而两个人都把责任怪到了对方的身上。艾米眼看挽回不来客人离去的脚步,于是为了让小本不再大哭大闹的,她选择再次“妥协”,无奈之下,只得把遥控器还给小本。

小本眼泪汪汪地看完了最后五分钟的动画片。

也就是从那一场小本冲着妈妈大哭之后,小本开始逐渐挑战妈妈的底线了:早上起来不摆好自己的枕头;吃完早饭的盘子不放好;洗澡换下来的脏衣服不丢在洗衣筐里;画完画后画笔铺了一桌子;搭完的积木不整理,放得到处都是。

我也很纳闷,为什么话都还不能说利落的小本好像完全能猜透妈妈的心意:即使我不收拾玩具,妈妈也会跟在我的屁股后面都收拾好——因为妈妈不允许家里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即使妈妈坚持要我自己来,我也可以表示忽视——因为妈妈不会因为这些小事情而大发雷霆;即使妈妈已经生气了,我也可以又哭又闹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妈妈是最不愿意看到我不开心的那个人。

与其说妈妈是一个好的“医生”,要为小本的小毛病诊断、治疗、开处方,倒不如说小本是一个天生的心理学家,一眼就能看穿妈妈的心思。小本见招拆招的本领让艾米觉得自己很失败,连教育孩子收拾好玩具的能力都没有,以后还怎么让小本听话,还怎么能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小本对妈妈权威性的挑战,经常把这个曾经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女人的自信心打击得荡然无存。

社区妈妈们下午茶的时候,艾米跟自己的好朋友、也是好邻居的茱莉亚抱怨说:

“我曾经能领导一个65个人的团队,让65个性格各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有条不紊地工作,创造数以万计的利润;如今却不能让我三岁的儿子听我的话,收拾一下玩过的玩具。”

艾米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正在游乐场里爬上爬下的小本说:

“做一个全职妈妈比在公司里领导一个团队辛苦多了。关键是,我的辛苦没有一点回报,有的时候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

茱莉亚笑着对艾米说:

“小本不去收拾玩具,你就教训他了?他不听,你就冲他吼了?他继续不听,你们就开战了?”

茱莉亚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小本和艾米的对峙。

“我的孩子也有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你好言相劝,他就什么都不说地回避你;有时候,你着急生气,他就又哭又闹地跟你开战。这种情况很普遍,普遍到这个社区的每一家人都经历过,普遍到大人孩子都发生过。”茱莉亚安慰着,她是两个高中生的妈妈。

“就没有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只是想让小本养成用完东西收拾的好习惯而已。”显然,艾米在向茱莉亚求救。

“想想我们,你就能知道小本为什么这么做了。有时候同事、老板、丈夫请求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不乐意,就什么都不回应。同样的道理,一开始,你想让小本收拾积木,试着告诉他‘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本来你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但是他用回避的态度拒绝了你,对吗?”茱莉亚笑着对艾米说。

“小本拒绝的态度让我很难受。总说大人有时会忽略孩子的一些细节,当小本回避答复我的请求时,我也会有被忽略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对小本来说似乎一点都不重要,他可以选择听我的,也可以选择不听我的。”艾米无助地看着茱莉亚。

“所以你就对他大呼小叫的,他也用同样的方式对你?最后,你再也不能看着小本声嘶力竭地哭闹了,你就妥协了,对吗?”茱莉亚看着艾米的表情就像一个很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新生一样。

艾米点点头。

“这个时候是家教最重要的契机(timing),是发挥我们作用最恰当的时刻。来,重新来面对小本的回避。当你开始要求小本做什么的时候,你要鼓励他和你一起完成这件事情——‘你们可以一起收拾玩具啊’。当他表现出没有什么兴趣的时候,你要让他意识到这么做是不正确的——‘如果玩具不收拾好,是会绊倒爸爸妈妈的’。当他对你的要求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的时候,你要让他明白妈妈是会生气的——不如你尝试给孩子几秒钟,让他观察你生气的神色。小本肯定是不希望你不开心的。”茱莉亚开始分享自己的心得。

“你自己千万不能妥协,要求孩子做到的,就一定要让他做到。无论是他主动愿意去做,还是你要求他这样去做。现在你的小本不乐意按照你的要求收拾玩具,还是又哭又闹的,长大以后十几岁的孩子要是跟你有什么冲突,他就会一句话不说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那时候的你会更加难受,因为他跟你一点交流都没有,因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在你的庇护下学会了这种处理方式。小本哭也好,不哭也好,这多少还都是对你的回应。你一定要坚持让小本和你一起完成这件事情,不要替他收拾。管教孩子不是威胁,不要吓唬他。给他一个认真的命令,你们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不是很好的结局吗?”茱莉亚鼓励艾米试试看。

下午茶过后,艾米要准备晚饭了。在她准备收拾院子里的茶桌的时候,她决定试试茱莉亚给的建议。

艾米叫来小本,恳切对小本说:“这个下午玩得开心吗?”

小本点点头。

“如果你可以帮助妈妈收拾完茶几,这个下午就完美了,你愿意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吗?”艾米看着小本温柔地说。

“如果我把玩具都放回去,你就真的觉得这个下午很完美吗?”小本仰着脑袋问。他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举动可以让妈妈觉得完美。“当然,就像拼图拼上了最后一块。小本不会希望妈妈的完美的下午缺少一块重要的拼图,少了一个漂亮的结尾吧?”艾米蹲下来很平等地和小本交流。

“我当然希望你有一个完美的下午。”小本摸了摸妈妈的脸颊,拖着自己的玩具箱开始收拾玩具。

艾米第一次这么清楚地认识到,认真地给小本一个指令,和他一起完成收拾玩具的任务,其实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因为小本很爱妈妈。

儿童心理第十三课:坚持让孩子完成他的任务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个常见的家庭场景:

“赶紧把你的玩具收拾干净!”妈妈要求说。

“不!”孩子的回答干脆利落。

“听不听?让你赶紧收拾!”妈妈坚持着。

“我就是不想做!”孩子的理由简单而坚定。

“我说真的!现在开始倒数!一,二,三!”妈妈启动了威胁机制。

结果,妈妈的“恐吓”并没有让孩子行动。

于是家长放弃,叹气走开。

这是一段大家都很熟悉的、经常发生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争执。这种类似于威胁的管教方式看似是家长在向孩子施加压力,实际上则是助长了孩子的反抗行为,形成家长与孩子交流之间的恶性循环。更加糟糕的是,它会间接导致孩子在进入青少年后发展出各种问题行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杰拉德(Gerald R。Patterson)在家庭管教的“高压理论”(Coercion Theory)中详细阐述并证实了这种通过“威胁”进行家庭管教的行为将会导致亲子之间负面的交流方式的“战火”升级,并影响儿童逐渐习得攻击心理和行为。杰拉德认为,恶性的高压循环开始于家长向孩子发出一个指令,或者孩子违反了家长规定的要求(例如,家长让孩子收拾卧室,但孩子拒绝了)。于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便来回反复地僵持着“命令”与“拒绝”的争执。争执不断升级,直到最后家长放弃,此时孩子的反抗也停止,表面的“战火”结束了。

为什么总是家长最先放弃?一方面,在家长看来,这些事情其实都不是大事,孩子能做最好,不能做家长也可以代劳;另一方面,孩子的反抗往往是让家长很难接受的——因为父母不希望自己的要求让孩子难过——比起收拾房子花费的精力,哄孩子是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家长的放弃看上去是让双方的争执停止了——就像艾米每一次对小本的妥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的放弃让孩子学会了以后也要继续用“反抗”的方式应对家长的管教和要求,他们逐渐形成“只要我不断吵闹,坚持反抗,爸爸妈妈就会跟我妥协”的意识——小本的声嘶力竭,小本的大哭大闹;同时,家长也会逐渐形成“看来只有我妥协放弃,他才能不大哭大闹”的认识,放纵孩子的行为并逐渐减少对孩子的管教和干预——艾米面对小本最终无计可施地放弃。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恶性强化的家庭交流模式是很普遍的,但它最终会导致儿童学会用攻击的方式去应对周围的世界,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我坚持反抗,对方就会停止对我的要求”。因此,家长在对孩子发出要求和命令时,首先要考虑要求和命令的可行性,是否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可以把收拾玩具的时间往后推一会儿,等小本看完动画片再一起来整理玩具。但要求一旦发出,那么必须做到坚持。如果孩子反抗或拒绝,那么尝试换一种方式让孩子接受,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但切记,一定要迅速而肯定地让孩子明白你之前提出的要求。

其实,当孩子在要求面前摆出任性和不愿服从的姿态时,那往往是让孩子明白重要道理的最好时机,也是家长学习如何做好家长的最好时机,也就是茱莉亚所谓的“契机(timing)”。这些时刻,也许家长还在忙活着厨房的饭菜,或是急着要去赴一场朋友的聚会,或是有大量的工作任务还待完成,所以家长会迫不及待地、不耐烦地使用“威胁”的口吻让孩子服从自己的命令。但这样的威胁往往是家庭管教失败的开端。此时的爸爸妈妈应该试着放下手中的忙碌,拾起一点耐心,告诉孩子一个“认真”的命令,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期待着你完成这个任务,告诉他们爸爸妈妈就在旁边,随时准备帮助你一起去完成。认真的命令一定是经过父母思考的、与孩子的能力和实际习惯折中的。明确的表达、坚决的态度是鼓励孩子完成任务的最必要的条件。

同类推荐
  • 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大脑是人类智慧的源头,它分为左脑和右脑,而我们的左脑和右脑是以显著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神奇的工作:左脑的主要功能可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思维智能、数学智能、自然智能和听觉记忆智能;而右脑的主要功能可分为形象思维智能、空间知觉智能、创造性思维智能、肢体协调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视觉记忆智能。0~1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发出大脑的主要能力,宝宝的大脑日后才能分化出更多、更复杂的能力。因此,家长应在宝宝大脑定型之前,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帮助宝宝将左、右脑的各种能力都开发出来。
  • 咬耳朵: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50种方法

    咬耳朵: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50种方法

    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如何让孩子向你打开心扉?如何进入孩子的心灵?如何跟孩子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如何让你对孩子的管教立竿见影?本书是一本改善和完善亲子关系的指导书,主要告诉父母如何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亲密关系的影响让管教更有效。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作者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在书中,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教育女儿的点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阐述了“亲子说服术”的科学理念、本质规律和关键点,并向父母提供了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50个超级实用技巧。
  • 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没有哪位父母敢说自己的孩子从没犯过错,因为那是不现实的。没犯过错的孩子,根本谈不上成长。可是,孩子犯错了就能成长进步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帮助孩子以犯错为契机,增进对犯错的认识和了解,努力汲取经验,认真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犯错成为孩子进步的推动力。
  • 我的孩子顶呱呱

    我的孩子顶呱呱

    从孩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初入校门、远离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因为她们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要把这种爱转化成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的事情,就不仅需要一种责任,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
  •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书是传统启蒙经典《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的完美融合,作者以《弟子规》中的语句为纲目,把其中蕴含的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挖掘、提炼出来,深入解读分析,并加上其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改造自己,成就孩子,从而让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超级简单和轻松。
热门推荐
  • 神的眼睛

    神的眼睛

    如果有一天,神的眼睛被蒙住那将会发生什么。
  • 一策江山

    一策江山

    谁对谁错,由谁来决定;谁输谁赢,又由谁定夺;最后,不还是一样有了各自结局。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所谓结局,或许不过是个开始。
  • 等到花开爱成梦

    等到花开爱成梦

    她,柳萌!生性活泼!花痴一枚,但心里爱的只有一个男孩!喜欢帅哥的她却总是惹来一些烂桃花!
  • 名流狂少

    名流狂少

    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努力搬砖却天降死劫。是好人没有好报?或许吧!拭目看山村屌丝如何逆袭成为一代名流狂少!
  • 武侠世界里的超级玩家

    武侠世界里的超级玩家

    一方武侠世界,一位穿越少年,神秘游戏系统,搅动江湖风云。医,可回生死,肉白骨。武,可斩万敌,破虚空。顶级武学、触之可学。当别人还在为领悟一门绝学而努力的时候,楚云已经将其修炼到巅峰。万千灵丹、皆可炼制。当他人还在拼命赚取一枚灵丹提升修为的时候,楚云已经将灵丹当零食了。PS:已有完结小说《网游之三国王者》、《末日领主》,各位可放心阅读收藏。欢迎加Q群32044121,259938773(V群,1000+值粉丝入)同时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想枕头的瞌睡”。
  • 十年等待:严少好撩人

    十年等待:严少好撩人

    他把她压在身下,双眼用从未在他身上显现出的深情的凝望着她,脸和脸之间挨得很近,共同呼吸着同一缕气息。“混蛋!你干什么呢你,放开我!”他嘴角上扬着一抹弧度,用着玩世不恭的语气说:“我混蛋?那我现在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混蛋。”“啊!!!不要啊……”“宁儿,你让我等了十年,这次,我一定不会再把你放开。”说着,他俯下身,唇落于她的额头,眼睛,鼻尖…她放弃了挣扎,回应着他的吻,缠绵而又暧昧……他默默等她十年,只为给她,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来。十年了,我怎么还可能错过你。
  • 末世之病毒战争

    末世之病毒战争

    额,第一次写小说,啊,不喜勿喷,喷的不要说脏话,说脏话的不要太过分,太过分的弄死,弄死后不赔钱!
  • 天降微信:高冷系统么么哒

    天降微信:高冷系统么么哒

    奇怪,联系人怎么都变了?玉皇大帝、雷公电母、天蓬元帅……就连孙悟空都有,这是在逗我?这个世界玄幻了……哎?新得的系统挺厉害啊。PS:一对一,女主后来女扮男装。文笔一般,勿喷。PPS:本文已修改为以系统为主。
  • 点绛唇:笑倾天下

    点绛唇:笑倾天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她,是王府嫡女,沐妤郡主,却惨遭人所抛弃,好友所害。家族灭亡,父母双亡。今时重生,细细看来,才发现众多疑点,这一环接一环的陷阱,又是何人所为?在这乱世繁华之中,那个谪仙般的男子,又一步步走进她的心中……北归,南雁……
  • 沐瑾记

    沐瑾记

    沐瑾母亲离世,前世记忆苏醒,本想过着安乐等死的生活,谁知,追寻母亲留下来的脚步,一步步深入,一次次惊讶,一步步沦陷。后来来嫁与姬尘为妻,注定沐瑾这一生定不可能安乐等死。她要与他一起,并肩而行。姬尘,先皇的嫡长子,才华横溢,可惜遭人暗算,先是双腿残废,俊美面容被毁,后来更是太子之位被废,迁出皇宫,永居姬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