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6000000014

第14章 失去的手书

秦兆阳老师离开了我们,走了。

近年来,每届冬季,秦老都因屋旧且破,室温太低,犯病而经常住院,这对他来讲,每到冬天,便是一次生命的考验,实在太苦痛了。没曾想今年,终于未能熬过来,而与世长辞了。

当我获知这一不幸消息时,马上想起了失去的,兆阳老师在1979年关于我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写给我的那封极珍贵的万言长信,真是我此生中最为悔之不迭的事情了。因为那是我“文革”后重新提笔的第一部作品,如果说,兆阳老师1957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改选》,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那么,1979年他的这封长信,给了我重新创作的勇气和信心。

这封信,随后就再也找不着了,而且直到今天,也不知道十几年前是怎么丢失的。兆阳老师认真地读完了那近百万字的原稿,然后用他那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的信。他的视力本来不佳,我的原稿墨色颇淡,这实在使我觉得非常内疚的事。尔后,他还伏案写了万余字的信,还找我去他那里谈了好几次,为了给我有一个能够安静改稿的场所,还把他的办公室腾给了我。

当我捧读这封提携后进、循循善诱的长信时,被兆阳老师的人品文风深深感动。他鼓舞勉励有之,但又不失严格要求,而且没有摆出任何长辈架子,语气平和,态度恳切,甚至一些意见,显然应该修改,也以商榷的口吻写来。没有训斥,没有挑刺,没有高高在上的老爷子感,更没有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老革命感、老作家感。他是良师,但也是益友;他是前辈,但在文学上,视你为平等同志;他不炫耀卖弄自己的学问,但他是博大精深的,思路如泉,文彩斐然,从这封信中,我获得很多教益。

当时,我意识到信的价值,因为不仅对于我,是再度创作的肯定,对于了解兆阳老师的品格,或者,对于文学界,也是难得的如此关心后辈的范本。那数万言的长信,集中到一点,就是满腔热忱地助年青人一臂之力,使他成长。字里行间,无处不感到兆阳老师那颗无私至诚的心。但未过多久,这封原信就杳如黄鹤,一无踪影。是被人借走,或传读中丢了,还是留存在出版社,或是兆阳老师自己又要回去了?一点印象也想不起来了。

幸好当时,我曾把原信的大部,誊录到另纸上,以便在改稿过程中随时阅读。那时复印机尚不多见,要是原样复印下来,真该送给现代文学馆珍藏了。被我弄丢的这封兆阳老师的手书,在他乘鹤仙去以后,便成了我永远的悔憾。

对于年长的文学前辈,都是要尊称为老师的,有的是礼貌,有的是客气。只有兆阳老师,是从心底里由衷地称呼的。但他也是惟一正正式式地对我说过:“不要这样称呼,以后,国文,你就叫我老秦,好不好?”这是1980年在东四旅馆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座谈会上的事情。但要我称呼他“老秦”,真是很难张口,我后来把这两字颠倒一下,他笑着答应了。

在我的文学道路上,得益于前辈之处颇多。抗美援朝的时候,在前线坑道里,多少次听杨朔先生的谆谆教诲,称得上是我的文学启蒙人。五七年被打“右派”时,茅盾先生能在那种政治气候中,为一个刚起步的文学青年,说上几句好话,也是令人永志不忘的。在此以前,我还曾向碧野先生(那时,他是铁道系统的作家,我也在铁路上工作)写过求教的信,他也回信勉励过的。有一次碰见碧老的女婿,还说过这件往事,但我想,年事已高的碧野先生,怕记不得五十年代初一个文学爱好者求知的信了。还有韦君宜先生,从《文艺学习》起,她的全部精力,就是在关注文学的将来,无时不刻地在为后来者铺路。当我不知深浅,抱着将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后,她说,她还记得五十年代有一个写《改选》的青年。她的话,无疑为我的小说开了绿灯。在此以前,秦兆阳、李清泉两位老师,还有刚从新疆回来的我的同辈人王蒙先生,都在关心我的下落,每当回忆这些,我的心总是很暖很暖。

被人惦记着,总要比背后被许多人指指戳戳、不以为然为好。

其实,我这一生是努力循规蹈矩,不触犯任何人的,但不知为什么,总不能见容于个别文学前辈。我不能忘记一位从解放区来的大作家,得过国际大奖,是怎样残忍地把我一棍子打死。一劫不复二十有二年。话说回来,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占多数,文坛也如此,这是规律。固然个别爱咬人者不少,但牙不痒者更多。一想到这里,我为我有机会受到这些前辈的照拂,而感到幸运了。

直到兆阳老师去世的最近,我还听到刘萌先生谈起的一件往事。七十年代末,秦兆阳老师从广西调回北京,一些文学界的朋友聚会,兆阳老师特地谈到了他因为修改了王蒙先生的《组织部新来了个年青人》,而导致他受了无妄之灾,以及发了我的《改选》,几乎毁掉我的一生,是他最为痛心和歉疚的事情。听他说到这里,历经二十二年磨难,已经流不出太多眼泪的我,也觉得眼眶里热乎乎的了。

这时,我更后悔我失去的那封兆阳老师的信。

兆阳老师离开了人世,但他文学上的成就,他《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生命力,将会永存。除了文学上所创造的业绩外,他那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后来人的提携之情,那种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风范,确实是令人高山仰止的。

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因为这世界有许多好人,而在我一生中所认识的好人当中,引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兆阳老师,是我最最难忘的了。

同类推荐
  •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 地火

    地火

    本书故事情结波澜跌宕,险象环生,壮怀激烈,字里行间催人泪下,歌颂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公安干警、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精神风貌,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热门推荐
  • 末世帝王山

    末世帝王山

    血与泪的残酷末世,他成功的熬过了十年……缓缓闭上双眼的那一刻,有的只是无奈和解脱……不想,睁开眼后,看到的却是末世来临前的安宁与繁华……亲人不曾离去,兄弟尚存人世……“这一世,你们别想离我而去……”
  • 中王寻灵

    中王寻灵

    故事发生在宇宙另一个角落的星球,人类从地球通过虫洞来到此处并定居,同时却与地球没有关联。经过数百年后,这个星球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而男主角原本是一个普通的青年,但是在命运和机缘安排下,自身发生了超乎想象的故事,并最终探求生命真谛的经历。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活在黑暗也要坚强

    活在黑暗也要坚强

    我是黑暗的孩子,从来都不向往光明,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孤寂的小孩……虽然不向往,可是,我还是想等,等一个能把我带离黑暗的人!
  • 贵族学院:拽公主vs冷酷王子

    贵族学院:拽公主vs冷酷王子

    有着美好婚姻的爸妈是她一直羡慕和向往的未来,可偏偏对他没好感的雨兮终究跳脱不了命运宿命,喜欢上她原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喜欢的人,最后她选择束手就擒、俯首称臣
  • 深蓝纪元

    深蓝纪元

    孤儿+中医学徒+闷骚男,在地震的时候穿了。穿过来的世界叫深蓝。于是属于杨锋的传奇开始了。他有很多身份:妇科医生、臭东西、皇子殿下、总统先生、伟大的科学先驱者、灵帝、顶级神音魔法师……<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王小二奇人奇事

    王小二奇人奇事

    二的人生,不屈的意志。人生就是考验。不要让你的英雄气概被消磨,让他像逆风的风筝,飞翔在广阔的天空。英雄就是坦坦荡荡,就像蓝天
  • 毕业后开始恋爱

    毕业后开始恋爱

    令人深省的社会,令人无奈的社会,不敢正视的社会。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风中的格桑花之总裁的恩怨情仇

    风中的格桑花之总裁的恩怨情仇

    初恋情怀,生死大爱,最终错过,一场遗憾。初恋的他与她在旅途相逢,遭遇生死危机后情定拉萨,却因为曾经的误会、世俗的偏见最终分道扬镳,不想却成全了她与总裁之间的一段恩怨情仇。
  • 王俊凯:勾引你

    王俊凯:勾引你

    大家好,这是我的心作品,上次的作品中我想大家道歉我态度不好。这本书无虐,洒脱,女主不是什么白富美,没有心计。校园文,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