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5500000028

第28章 策反汪精卫

土肥原料理完伪满洲国的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内地城市。在上海虹口公园东体育会路7号,有一幢两层的小洋楼,四处洋溢着浓厚的日本气息。这套花园别墅原是日本人六三亭立的私人别墅。上海“八一三事变”后,这里住进了日本兵。后来,土肥原看中了这个小院子,在这里设立了特务机关,并把那座主体建筑小洋楼命名为“重光堂”,以此作为土肥原特务机关的代号。

为了进一步推进他在给大本营陆军部的报告中所提出的所有谋略工作,土肥原彻底改造了日本在中国的特务系统。他保留了原来军部和外务省在中国设立的各个分支机构,但是在这些机构之上,又设立了四大特务机关,各司其职,避免互相掣肘。这四大特务机关是:

专门负责对汪精卫一派策反工作的“梅机关”;

以两广为对象的“兰机关”;

以华北为对象的“松机关”;

以重庆为对象的“竹机关”。

而对汪精卫的策反工作,则是土肥原对华谋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一关系重大的特务工作,土肥原选中了参谋本部第八课即中国课课长影佐祯昭大佐来负责。

汪精卫,1885年生于广东省,20岁时留学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专科,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他的才华和大胆实干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赏识。

辛亥革命后,汪精卫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因与蒋介石的矛盾,他几次下野外游。“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一度出现蒋汪合作的局面,汪精卫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成为亲日派当之无愧的头面人物。

1935年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汪精卫遭枪击,不得不再次出国。

全面抗战爆发后,汪精卫竭力反对抗战。他一直试图影响蒋介石,在南京未陷落前,为中日和谈之事给蒋介石写信10多封,当面也谈过多次。

由于有汪精卫的抗战必亡论作后台,一些民族败类开始聚集在他的周围,制造和谈的舆论。胡适、高宗武、梅思平等人在南京西流湾八号周佛海家的地下室中,利用防空袭的机会聚会,议论“和战问题”,大肆散布“战必大败,和未大乱”等失败主义论调。

现在出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那就是,利用中日和谈的幌子另立新的中央政权。汪精卫暗想,只要他抢在蒋介石前面向日本方面抛出橄榄枝,日本方面就一定不会亏待他,新的中央政权的首脑人物就非他莫属。

何况近卫首相的第二次对华声明中还明确表示:今后不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是要协助中国建立“真诚与帝国合作”的新兴政权。这就更令汪精卫兴奋了。

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逃脱作为日本“对华特别委员会”负责人的土肥原的眼睛。他所从事的工作要找的不正是汪精卫这样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吗?

土肥原指示华中地区的所有特务系统,密切注视汪派的动作,一有异常,立即通报本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不放过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收到这份指示的不仅有参谋本部和外务省在华的两大特务系统,还有其他日本机构在华的长驻机构,比如同盟通讯社上海、南京支局,“满铁”驻上海、南京特派员等。

汪派也在加紧活动。身为国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的周佛海,为了打通与日本方面的联络,以“必须搜集日本情报”为由,在汉口设立了一个机构,让高宗武任主任。

在土肥原的幕后策划下,一切都在秘密状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时候,高宗武也得到了蒋介石的默许,准许他以秘密身份前往日本试探中日和谈的可能性。

土肥原认真分析了中国方面的要求和西义显等人转来的其它情报。他一眼就看出了中国方面最高领导层所坚持的是在蒋介石的领导之下实现对日和平,但是由于日本方面已经抛出了近卫对华声明,在国际国内都造成了强烈的反响,因而希望日本能够改变近卫声明,重新发表声明。

高宗武在日本逗留期间,与陆军大臣坂垣征四郎、参谋次长多田骏等人进行了会谈。所有的会谈都由今井武夫陪同。

今井武夫把高在日本期间的所有谈话整理出来,报告给土肥原。土肥原从中看出来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是,高宗武似乎不再热心于以蒋介石为中心解决日中两国间的事变的方案。

上肥原决定亲自见一下高宗武。

这次会谈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高宗武和土肥原都很兴奋,这两个人在当时的背景之下都是大有来头的人物。土肥原是负责对华和平工作的首脑人物,高宗武不会不知道;高宗武既是汪派热门人物,其访日又得到蒋的默许,这一双重身份土肥原更是再清楚不过了。

就在这时,日本在华间谍向日本政府和军部报告说,国民党内部已经出现严重分歧。这就更坚定了土肥原以汪精卫为对华工作重点的决心。

高宗武回国之前,土肥原托今井武夫转告他,日本的意图是恳求蒋介石下野,没有改变主意的打算,目前也没有这种可能性。这样,高宗武离开东京后,再没有到汉口或重庆,而是来到香港。他怕到汉口或重庆后受到蒋介石的责难。

但是他对蒋介石还不能没有一个说法,正好此时他胸部旧病复发,便借口想在香港专心治病而向蒋介石告假。同时,他给周佛海写了一份长篇报告,表明日本政府此时准备把和平运动的矛头指向汪精卫。

汪精卫既高兴,又有些犹豫,他最怕的不是国内影响,而是怕日本人说话不算数,最后鸡飞蛋打,落个身败名裂。

汪精卫召集梅思平、陈壁君等人共同商量对策。

陈壁君越俎代庖,替汪作了决定。她说:“只要日本在御前会议上承认汪先生出来领导和平运动,汪先生是愿意出来的。”

这时候,高宗武旧病复发,且病情加重,吐血不止,以致卧床不起。

汪精卫和周佛海只好决定由梅思平代替高宗武至香港,出面与日本人联系,获取日本政府的正式承诺,并开展进一步的谈判。

为了迷惑蒋介石,汪精卫让周佛海将高宗武的报告如实呈报给蒋介石。

蒋介石接到报告后,对于日本方面仍旧不肯将他作为谈判对手,大为不满。他将秘书长陈布雷找来,怒气冲冲地责问:“高宗武真是个混账东西,是谁让他到日本去的?”

汪精卫和周佛海在这时候把梅思平选为高宗武的后继人选,自有其打算。

梅思平,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当过大学教授,后任南京附近的被国民政府评为模范县的江宁县县长。

梅思平没有留学海外的经历,也完全没有与日本人和其他外国人交往的历史,因此,由他代替高宗武,虽然多次往返于重庆、汉口、香港和上海之间,却也没有人注意到他是在与日本方面进行联络。

汪精卫与日本人的暗中勾结,一时间把蒋介石蒙蔽住了。

梅思平在汪精卫、周佛海的授意下,来到香港,与高宗武一道,继续与日本特务西义显、伊藤芳男会谈。

会谈中,梅思平正式提出了汪派关于“和平运动”的试行方案。由于梅思平的坚持,会谈的关键成了日方必须承认由汪精卫出面主和这一前提。

初步谈判后,经双方幕后人物同意,决定将谈判地点改在上海。

土肥原派出今井武夫到上海,具体负责谈判工作。

梅思平将香港会谈的情况,专程回重庆向周佛海、汪精卫作了汇报。汪精卫等商定了中方的和平基本条件并最后定稿,由梅恩平带往上海,与日本正式代表进行会商。

为了保密起见,梅思平、高宗武等人都分别单独乘船来到上海。11月12日,梅思平先于高宗武一天到达上海。

当晚,今井武夫就请他到六三亭花园的一家日本酒馆进餐。梅思平穿着鞋子在日式榻榻米上走来走去,还坐到壁龛里去,弄得今井等人不知所措。

梅思平说,这是他初次与日本人交谈,也是第一次吃日本菜肴。他一面夹着生鱼片,一面苦笑着说道:“从此我也将被人们称做汉奸了吧?”

第二天,梅思平、高宗武与今井武夫等日方代表进行了会谈,由国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日苏科长周隆库担任翻译。

会谈的焦点,是汪精卫既要卖国,又要名份。但是既然卖国的大政方针已定,那么技术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

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对于这一点,土肥原有着充分的信心,他指示日本谈判代表,一拖二压,汪派迟早会顶不住的。果然,双方在一些技术问题上纠缠一段时间后,终于达成妥协。

到11月20日,从早晨起,影佐和今井与中国方面的代表高宗武、梅思平进行了协商。影佐只是在会谈开始与结束时参加了一下,一切都由今井负责。到这时候,双方实际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项目,只是在措辞上作了一些修改,极其简单地就结束了会谈。

晚上7时,双方在日华协议记录和谅解事项上签字盖章。根据这一协议:

日本和中国共同防共,缔结日华防共协定;中国承认满洲国;日本人在中国领土上有居住权和营业自由;日华经济合作;中国赔偿日侨损失;日本发表解决时局的条件时,汪精卫立即声明与蒋介石断绝关系,同时俟机成立新政府。

11月21日,从上海返回东京的影佐祯昭和今井武夫将“重光堂会谈”的结果向陆军大臣、参谋次长、土肥原中将和有关的部、课长作了汇报。

第二天,坂垣征四郎陆相带着影佐和今井二人前往首相官邸,将会谈结果向“五相会议”各有关官员作了报告并征求同意。经过商定,由近卫首相以近卫第三次声明的形式予以发表。

今井得到土肥原和日本内阁的答复后,于11月26日返回上海,与伊藤芳男一起呆在旅馆里,专等中国方面的答复。

在香港,今井通过西义显和参谋本部的大田梅一郎负责与中国方面联络。

梅思平于11月25日乘飞机从香港返回重庆,与汪精卫、周佛海等人进行了协商,然后重新带着同意的复信,于12月l日回到香港。

这样,在以土肥原为首的日本间谍的策划下,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活动正式付诸行动。

土肥原不愧是东方的劳伦斯,他在为日本对华侵略中所做的工作可谓殚精竭力,虽然他的计划一步步得逞,但其反人类反和平的行径最终必受到惩罚。

同类推荐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

    本书讲述了:1949年,近两百万人随国民党涌进台湾,那一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新政权,而国民党则痛呼大陆沦陷。在迁往台湾的两百万人中,有近一半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国军官兵,他们不曾想到这一去便是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几十年的背井离乡。他们在台湾生活得如何,他们是否思念故乡?百万漂泊的灵魂,同时在大陆留下百万破碎的家庭……如今,几十年过去,他们自己,他们的后代、亲人,对台湾和内地,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和期许。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安防人的创业史

    安防人的创业史

    本书是中国安防行业第一本歌颂安防企业家的书。书中记叙、描写了湖北省安防行业十二位优秀企业家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真实地再现了这些企业家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他们敢想敢做,拥有火一般的热情与果敢执着的气质;他们有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他们肩负伟大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安防事业,为人类生活的和谐与安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12位安防创业家,只是众多安防人创业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成功创业者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歌颂。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天妖奇谭

    天妖奇谭

    一个不顾一切想要变强的疯狂少年,一部诡异无比的血色妖书,两者相遇,便造就了冥冥中本不该出现的一尊绝世之妖。
  • ASTORIA

    ASTOR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赛尔号之永恒誓约

    赛尔号之永恒誓约

    我们本来是处于两个不同的平行世界,但在下一刻,两个世界相交了,是偶然亦或是必然?也许这一切是命运的刻意安排,一切早已注定,是否不可逆改?不,我们不应该成为命运的奴隶,而要将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从这一刻开始,就叫使命好了……使命完成之时,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我一份深厚的情谊……
  • 归去来兮之

    归去来兮之

    假若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是继续目前的人生,还是换一种方式去尝试?也许大多数人会选择尝试新的生活吧。可有一个女孩,她选择了走回头路,只不知道此路还通否?
  • 界道书

    界道书

    传闻有一本上古奇书,因为无图无字所以被称为“无字天书”,这本书记载着道的秘密,并且还有一个传说,谁能得到那本书,谁就能掌握道的本源,成为凌驾于天地自然之外的存在。季君浩,一个平凡几近寒酸的大学生,本属于世界的最底层,可在他无意间得到一块板砖之后,由此开启了不平凡的人生...
  • 田园之外

    田园之外

    黛色的山峦由西向东起起伏伏,状若雄鸡、状若麦垛、状若神女、状若大仙……但凡想象力能够触及,就可以给南山一个形象的譬喻。远岫含烟,近岚拢翠,日出日落间,南山亘古不变……
  • 落尘刀

    落尘刀

    江湖沉浮,身不由己。我愿乘风,以手中刀,快意人生,手刃仇敌,斩出康庄大道。儿女情长,痴心不改。我愿随心,携子之手,浪荡江湖,逍遥天下,只在山林终老。
  • 我的腹黑大魔王

    我的腹黑大魔王

    一张契约独占宠爱,她进入了婚姻的坟墓,日日夜夜被腹黑总裁吃干抹净,有一天她终于忍受不住,对着苏家大少爷说我们离婚吧,三年后她华丽回归,可是带了两个小奶球,
  • 妖孽王妃:百变小姐恰恰啼

    妖孽王妃:百变小姐恰恰啼

    【原名《妖孽四小姐:百变王妃恰恰啼》】只是上个厕所,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肥皂给摔了一跤,变穿越异世。成为一世英名的傻子不说,还被姐姐姨娘陷害,被世人唾弃。重生异世,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强大灵魂现世。斗渣渣,灭白莲,手里拽着婊子的头狠狠地踩在地上。说我傻,一口毒奶把你喷出地球外;说我骚气,姐就让你看看天才出世,各路神兽争着做坐垫!“娘子,你需要休息,剩下为夫为你铺路。”某只妖孽欺身而上,“滚!”
  • 于风里等风来

    于风里等风来

    那些年难忘的青春,总是充满惊喜和友谊的叛变,我们在迷茫中成长,也在校园中蜕变,甚至是迷失了自己,踏着旧时校园的小径,已经不再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