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4100000013

第13章 蜚声海内

朱夫人见冯梦龙病怏怏地回到家中,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心知这一科又白考了,赶忙把丈夫扶到床上歇息,精心烹调,细心照料。朱夫人知道丈夫为功名而心烦意乱,便闭口不提科举之事。但她又不忍心看着丈夫久困场屋,在这条道上忍受煎熬。这天实在忍耐不住了,便婉言劝说冯梦龙出贡。

当时科举制度规定,生员(秀才)一般都隶属于本府、州、县之学,若经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了,而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贡生可以充任杂职小官。这是为了照顾数额庞大的秀才的出路,以而特地制定的一些办法,使知识分子在不能科举出身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做官的目的。选定贡生的办法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之别,其中岁贡便是按年资挨次轮推,因而俗称“挨贡”。这一年挨着了,就可以出贡。如本人不同意出贡,就让次一人递补。贡生出身的人,一般能做的最高官职就是知县。冯梦龙学富五车,胸藏万卷,志向干云,怎会眷顾这芝麻粒般的前程?因而到这年,他已让了五次贡。

闻听夫人话语,冯梦龙笑道:“娘子今日劝我,可是看我年纪大了,不能登科第?娘子不知,我若存心小就前程,早在三十五岁以前就可以出贡了。若肯用心钻营,如今也会做个府佐县正的,昧得良心做去,也可以荣身肥家,享受荣华富贵。只是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做官里头也有不少不平之处。进士官,就是个钢打铁铸的,散漫做去,马马虎虎,稀里糊涂,没人敢说他个不字;科贡官,兢兢业业,不敢稍存懈怠,上司还要挑剔他。科贡的官有一份不是,就当做十分;晦气时,遇着别人有势有力,没处下手,随你清官廉吏,少不得借你为进士官开缺顶缸。所以都说科贡官是芝麻粒大小的前程,干受窝囊气。故而不中进士,不可出去做官。为夫宁可终身青襟,也不愿屈身小就。”

朱金萍听他如此一说,也不再苦劝,忙笑道:“还是夫君知道得多。我不过看你整年没日没夜地苦恼,怕你身子骨受不了。”

“没事的,我能顶得住。”冯梦龙说着站起身来,伸一伸胳膊,“你看,今日好多了。身上也有劲了。大丈夫能屈能伸,何苦之有?我想好了,还是孟夫子说的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计进退荣辱,唯思有助于世,有益于民。”

朱夫人高兴地说:“夫君志向高远,更要注意身体。人常说大器晚成,也得有个强壮的身子骨才行啊!”

“不用担心。”冯梦龙转而问道:“焴儿的功课怎么样?”

冯焴已经长到十岁,入塾馆读书了。

“挺好的,先生常称赞他呢!说他心儿灵,记得快。”朱夫人高兴地说。

“我不在家,劳累你了,又要督促焴儿读书,真够难为你的……”

“快别这么说!夫妇之间,何用这般客气?”

朱夫人笑了,笑得非常真诚。

冯梦龙也笑了,笑得有几分苦涩。

有朱金萍这么一位贤妻良母,冯梦龙感到欣慰。同时,他心里隐隐不安,若是夫人知道了他与侯慧卿的感情纠葛,定然不会高兴。夫人只道他是为科举劳苦而病倒,其实他心里清楚,早已有过数次的历练,不至于承受不住。而其中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侯慧卿,为她的死而哀伤,为她的情而思念,为她的不幸而忧戚,这段感情他一直瞒着夫人。

董斯张也回到了苏州,很快便来冯梦龙家中探望。

寒暄过后,董斯张劝道:“犹龙兄是重情之人,更需自重。万不可累及自身,难脱情网。”

冯梦龙苦笑道:“端二之别,竟成永诀,教我怎不哀伤?”

董斯张道:“这事更要想得开些,男女之情,关乎一个‘缘’字。常言道: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寸步不相识。缘分不到,伤之何益?”

冯梦龙听他这样一说,而联想到董斯张和薛彦升的情缘,遂叹道:“如此说来,还是遐周你与薛姑娘的情缘未断啊。我问你,你去霞飞楼看过她了?”

董斯张摇摇头道:“哪里挤得出空闲?每日有许多事要办,夜晚又不好在外逗留。心愿未了,留待今后吧!”

冯梦龙笑道:“看来,你也没挣脱情网。”

“说来容易行来难。”董斯张点头道。

“我犹龙少负情痴,也是不能于须臾之间脱却情网。推而广之,人世间最难摆脱的,就是一个‘情’字了。因而我想,搜罗古往今来那些美妙动人的情事,各列一小传,著为一部《情史》刊印出来。让世人知道金银有尽时,而情可长久,将私情化公,使天下人乐情而不淫,惜情不惜金,助天下有情人由情生爱,由爱生情,各个美满。”说着,冯梦龙从书案上拣出几页诗稿来,递给董斯张:“愚兄做了一首《情偈》,请贤弟指正。”

董斯张笑道:“竟做起《情偈》来了,倒真是一个‘情痴’!”打开看时,不由得拍手称快。纸上写道:

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

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

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

四大皆幻没,惟情不虚假。

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

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

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

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

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

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

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

若有贼害等,则自伤其情。

如睹春花发,奸宄必不起。

佛亦何慈悲,圣亦何仁义。

倒却情种子,天地亦混沌。

无奈我情多,无奈人情少。

愿得有情人,一齐来演法。

董斯张大笑道:“仁兄若设请教,我甘愿皈依情门。吃情斋,饮情水,岂不美哉!天下人有几个不乐意的!不知法号当如何称呼?”

冯梦龙笑道:“我嘛?就称‘多情欢喜如来’吧!”

董斯张又问:“不知你的情史源于何处?”

冯梦龙笑道:“水有源,情亦有源。五经皆以情教化世人。《易》,尊崇夫妇之道;《诗》,有关睢之情;《书》,序嫔虞之文;《礼》,谨于纳采下聘与私奔之别;《春秋》,则于周初姬姜之际详细言之,这岂不是说情始于男女?《诗》云:‘诗可以兴观群怨’,这难道没有情在其中吗?”

董斯张以扇击案大笑道:“好一个子犹!‘四书五经’满纸道德仁义、忠孝节烈,人人只读出个‘理’字,你却从中悟出个‘情’字,岂不令人绝倒?”

冯梦龙一本正经说道:“自古忠孝节烈之事,从理而做者必勉强,有情而发着必真切。无情之夫,不能为义夫;有情之妇,必做不得节妇。世间腐儒只知用‘理’来束缚‘情’,却不知道‘理’尚需‘情’来维系呀!男子顶天立地,所担负的不过是咫尺之间的义,此皆不足论。我于《情史》书中,要详述妇节而略去男子之义。自古以来,正式采纳下聘者便是明媒正娶,为妻;私奔他人的便是于礼不宜,为妾。其实,私奔乃是由于心中有情使然。故而人云,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缘乎此中有一种真情在。而那些节妇烈女却未必为情所守,所守的只不过是一个‘理’字而已。”

“言之有理,让人茅塞顿开,只不知有何例证?”

冯梦龙笑道:“例证比比皆是。譬如说昔时有一妇人,因夫死而立志守节,地方上报朝廷,封为节妇,一直活到八十多岁。临死前,召唤儿子、媳妇来到床前,嘱咐道:‘我知道这一生就要完了,有一句话你们一定要记住:日后倘家门不幸,有年少而守寡者,一定要让她速速改嫁,不要守节。节妇不是什么容易事。’她说着伸出一只手让晚辈们看,手心有一大块疤痕。原来,她年轻时春心萌动,每每以手拍案才强自忍住。一次误触烛钎,穿透手掌,留下疤痕。家人从未知道此事,也真是可叹可怜。试想,若趁青丝萌动青春年少时,成就一段好姻缘,何受如此之苦,不也是一件好事么?如此看来,节妇所守的,惟乎一个‘理’字了!”

董斯张不胜嗟叹,又说道:“此书一出,必洛阳纸贵,争抢不及,希望你早日写出来。不知我等情事,是否也写进书中?”

冯梦龙摇头笑道:“古往今来,奇情奇事甚多,史不绝书,搜罗起来,恐怕卷帙甚丰,因而寻常无奇者不选。不过,我另有打算,既是编一部时人的曲集,凡今人交友、情好之唱和,汇集一书,此也前世之未有也,像你的大作《赠王小史》等,便派上用场了。”

说到这里,冯梦龙又笑道:“病中无聊。我代你写成一套曲词,你看如何?”

董斯张接过几页纸来,只见上面写《为董遐周赠薛彦升》:

序云:苕溪董遐周来游吴下,偶于歌筵爱薛生,密与订晤舟次。夜半,而生冒雪赴约,情可知矣,一别三载,遐周念之不释,物色良久,忽相遇于金陵,突而弁矣,丰姿不减。余目击其握手唏嘘之状,因为词述之。

风流性欢山笑海,堪怜俏的身材,当场喜杀儿郎,深闺杀裙钗,缘该。歌残舞罢余欢买,肯分地坐儿做一块。情偷送密约暗谐,愁杀人孤舟雪夜,把更捱。

绣被香笼早安排,似到还非几浪猜,更深雪重悄寒崖,多应她弱体愁尴尬,辜负了思戴。梦惊回舟动声微咳,合唤名儿做薛夜来。相怜爱,把貂裘拥护,我亲手温腮。

舒怀,浑忘量窄,取醇醪痛饮,弃醉阳台。春生绣帐,似梅花雪里香开。心哀,他冲寒来到恁痴骇。这恩德犹如天大,纵有分甘割袖,此情无赛。

自当时植下根茎,指望效红飞双鼠偕。忍教他随行逐队,玉韫香埋。纵使铜山尽销,侬情不改,誓不学那弃鱼无赖。又谁知妬花风忒歹,又谁知杜鹃声更歹。

从别后信断音乖,等闲间便隔一二载。锦营花阵曾去寻欢快。蜂蝶寨,莺燕窝,鸳鸯派,风云随例青楼态,虑脾争似真心耐。想雪夜孤舟是何人?越叫挂却相思债。

她便做柳絮飞,我怎把浮萍待?谩劳人踏破铁鞋,向歌云停处半采,多管瘦损潘客在天一涯。他心中料也浑无奈,得再谐恰便似从天来。

吴宫信共越潮来,蓦地相逢真怪哉。依稀总风神在,旧日欢还再。百般心话两人皆,止不住未开言,一双双情眼泪盈颏。

佛面前,通诚拜,新欢就好尽摩揣,那个亏心天降灾。

董斯张满面欢喜道:“我兄不独为文章圣手,言情也入木三分,真堪称‘情史氏’,你所著《情史》当不让于《太史公书》吧!”

“过奖,过奖。不过‘情史氏’之称号,我却当仁不让了,哈哈哈……”

自此以后,冯梦龙开始了《情史》一书的资料搜集和整理。

万历四十一年(1613)夏天,冯梦龙应约到浒墅关镇守使马仲良家中做客。

马仲良字之骏,虽为武官,却敬慕文士,读书甚多,喜欢同苏州名流往来,交游唱和。浒墅关即在苏州西北方向不远的吴县境内。所以马仲良把家安在了苏州。

谈论之间,马仲良问道:“冯先生读书甚多,当今有一部奇书,堪称海内第一奇书,不知读过没有?”

“什么奇书?”冯梦龙自负遍访江南藏书名家的珍本秘籍,是一般人不可比的。在冯梦龙看来,当时称得上是明代“三大奇书”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他常向人诉说他的评断。今日听马仲良言称海内第一奇书,自然兴趣极大。

马仲良不无得意的慢悠悠说道:“《金瓶梅》,兄台读过么?”

冯梦龙道:“兄弟惭愧,至今尚未读过。昔年读袁中郎《殇政》中,即以《金瓶梅》配《水浒传》,以为逸典,自恨读书不多。后来也曾听人提起过几次,但均未见过,不知世上果有此书否?”

“当然有了,本人新近读过。”马仲良说。

“哎呀,大人从何处借来?犹龙愿借读一遍。”

“如此奇书,家藏皆有罪,何况刊刻?只得手抄传闻,因而觅之不易。不过,眼前倒有一个机会,我可以帮你借到,弥补你心中遗憾。”马仲良话语中颇有些读书人“惺惺惜惺惺”的味道。

冯梦龙激动不已,急切问道:“到哪里去借?”

“你听说过沈德符此人否?”

冯梦龙心中凉了半截。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又字虎臣,是浙江嘉兴人,前几年二十几岁即中了举人,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青年才子,冯梦龙听人说起过。

马仲良又低声说道:“沈德符手中即有一部手抄的《金瓶梅》全本。”

冯梦龙皱着眉头说:“沈德符远在嘉兴,又怎敢轻易将此书外借?”

“咳!你不知道?沈德符喜爱姑苏风光,已到苏州定居了。”

冯梦龙一听大喜,遂与马仲良相约去沈家拜望。

一听马仲良和冯梦龙来访,沈德符欣喜异常,迎到门外,对冯梦龙说道:“早慕犹龙兄大名,正待家居安定后登门求见,不想仁兄先来了,失敬失敬,快请里面就座!”沈德符只有36岁,英俊洒脱。

冯梦龙诧异道:“兄台竟然知道犹龙贱名,深表荣幸。”

“‘吴下三冯’,江浙人士谁个不晓?更何况犹龙兄是韵社长兄,人人钦敬。社中同仁皆才学过人,文震孟、姚希孟,皆已举作孝廉,钱谦益,万历三十八年中了状元,周顺昌、俞婉纶在今科大比也中了进士。虎臣也正想拜求仁兄,加盟韵社呢!”

韵社,是以冯梦龙为首的生员们为研习《春秋》而组织的社团。以研习举业为主,而不失文人雅韵,故而取名韵社,在苏州影响极大。人多时达到八十八人,而冯梦龙被公推为同社长兄,正是因为其学问过人,在同仁中享受众望。同社友人中,钱谦益几年前中了状元,今年又有俞婉纶、周顺昌等十几人中了进士,文震孟、姚希孟等也早已成为举人,因而韵社更是名噪一时。

说着话,沈德符引马仲良二人来到客房,吩咐人上茶设宴,极是热情。

酒至半酣,马仲良忽然问道:“虎臣兄所藏秘书,不知容冯犹龙一观否?”

沈德符说:“之骏兄何指?”

“《金瓶梅》。”马仲良说。

沈德符笑道:“这有何难?”即命人取出自己手抄的《金瓶梅》,奉与冯梦龙。

冯梦龙说:“昔日从袁中郎《殇政》中,得知世上有此书,恨无处借阅。今日得兄恩惠,实在感激。”

“巧啦!我也是从袁中郎书中得知的,丙午年(1606)在京师遇见袁中郎,便问他是否有全本。他说:‘只看到数卷,甚为奇快,今惟麻城刘延伯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徐阶)处抄录的,无奈久觅不得。’三年后,中郎之弟小修(袁中道)上公车时,已辗转从麻城抄来此书,携至京城。我才得以借来抄录一部,视若珍宝,因而带在身边。”沈德符把话说得很委婉。

冯梦龙感激地说道:“承蒙沈兄惠示,已是感激不尽,自当秘之宝之,阅后即速归还。”

冯梦龙回到家中捧读《金瓶梅》,禁不住心中怦怦直跳,恨不得一夜读完。

数日过后,冯梦龙恋恋不舍地把书归还沈德符,说道:“沈兄既存此书,何不交由书坊刊刻?一来可让海内读书人一饱眼福,二来可以赚些银两,贴补家用。”

沈德符摇头笑道:“之骏大人也曾这样说过,我却认为这样做不好。我想,这本书很快就会有人版行。但一旦刻印出来,家传户到,坏人心术,人人效仿,则世风大坏,故而鄙人不可为之。否则,他日阎罗究诘始祸,当何词置对?京师也有不少人认为此书决当焚之,我何必以刀锥而搏泥犁也!小弟以为,此书只合在文人雅士间传抄,不可出示于世间俗人。”

冯梦龙不以为然道:“沈兄也太道学气了,哪有那么严重!比之坊间刊刻的《绣榻野史》、《如意君传》、《弁而钗》、《风流绝畅图》,以及《宜春香质》、《秦娥篇》等书,《金瓶梅》则远不及矣。此书因是寄托之作,未免时涉隐曲,猥亵处固然多了一些,若只见其男女风月之事,不免便视作‘淫书’了,而其中真意,却不在于此,怎能以偏概全?若让此书湮没,使世人无缘一见,实在可惜了。”

冯梦龙原以为沈德符少年巍名,定然胆识不凡,狂放不羁,谁知却胆小怕事,一副羞答怯懦的样子,内心深感遗憾。

次日,冯梦龙劝说沈德符刊印《金瓶梅》的念头仍未打消,便到阊门外找到书商叶昆池,怂恿他出重金购刻。

叶昆池惊为天书,力劝沈德符刊刻此书。无奈沈德符不允,并封固箧中,秘不示人。

不久,苏州书商皆闻风而动,竞相出高价购求刊刻。沈德符不胜其扰,一气之下,携书远游去了,图个耳根清净。

冯梦龙与《金瓶梅》失之交臂,心中十分惋惜,后悔当初不如借来手抄一部留存了。

《童痴一弄》和《童痴二弄》的销路很好。书商再版时,干脆以《挂枝儿》、《山歌》为书名,通俗明了,更受人青睐,争相购阅,风靡一时。时间久了,墨憨斋主人即是冯梦龙之事,在书商和士人中传扬开来。一些书商也登门求购书稿,冯梦龙手中无书,也只是好言应酬出门。

这次叶昆池又来登门,说道:“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随便著录些什么,便可换得银两,也使小可赚些银子,养家糊口呀!”

冯梦龙禁不住他苦苦哀求,便说道:“手头著录,均未完善,怎么好交付刊刻。只是闲来写成《叶子新斗谱》一卷,游戏之文也,不知可用否?”

叶昆池惊喜道:“先生也精于此道?坊间尚少此种书籍,当然可用。”

冯梦龙笑道:“我哪里是什么精于此道!只不过由袁中郎著《殇政》而受启示。时人好饮酒,袁中郎以《殇政》劝诫,以正酒德。时人又好斗牌,我便想何不著《牌经》警示,以正牌行。遂写成《牌经》十三篇,并有《叶子新斗谱》一卷,解说游戏之妙法。”

叶昆池接过书稿,看过数页,写的是一些玩纸牌的方法,便说:“虽是游戏之文,但出自先生之手,亦绝非凡品,小可愿意刊刻。”

很快,叶昆池将《叶子新斗谱》刊刻出来。谁料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些浮薄子弟,读了《叶子新斗谱》之后,自感技法不凡,恣意聚赌,有的倾家荡产,致使其家人迁怒于该书,纷纷非议作者“龙子犹”,甚至里间传闻有人要讼之官府,拿龙子犹警戒一番。这是冯梦龙未曾预料到的。

冯梦龙心知这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传到耳朵里,听着别扭。花开一季,话说一阵,时间久了,就不再有人说起了。与其听人说三道四,不如出去避避风头,落个耳根清净。冯梦龙想起沈德符说过,麻城刘承禧家有《金瓶梅词话》全本,而刘承禧的儿子刘守有(字金吾)往年曾游苏州,与自己相识。何不去一趟麻城,抄一部《金瓶梅》回来?他想到这里,便去同夫人商议。

朱金萍惊讶道:“麻城千里之遥,岂可轻易去得?”

冯梦龙到:“读书人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路途,旬日即到,有何惧哉!”

次日,冯梦龙打了个包裹,搭只便船沿江上溯荆楚大地,几经辗转,来到麻城。走进刘府,全身倦意皆消。不料刘承禧早已故去,其子刘守有出门云游去了,数月未归。《金瓶梅》是刘家珍藏的秘书,怎肯轻易示人?家人推说不知。冯梦龙无奈,盘桓数日,只得起身回返。路上踌躇起来:原想抄完一部《金瓶梅》,最少要用数月,回到苏州,《叶子新斗谱》的纷扰便烟消云散了。如此来得快,回去的也快,却是如何是好?船至江夏(今湖北武昌),冯梦龙忽然有了主意:我何不到城中拜访恩师熊廷弼?

原来,熊廷弼禀性刚直,任御史时即以敢言著称,督学南畿以来更是严明著称。年初因为巡按御史荆养乔杖死诸生事,熊廷弼愤而上书朝廷,劾去荆养乔官职,然而他自己也遭其报复被勒令“听勘回籍”,于是回到江夏家中。

冯梦龙见到熊廷弼,施礼叩拜,熊廷弼让人上茶之后,忽然问道:“海内盛传你的《挂枝儿》,有否带一二册送给老夫?”

冯梦龙不知老师对自己编辑这些俗曲山歌的态度,局促不安不敢答,一会儿才说:“请恩师原谅,学生来得仓促,未曾带些什么礼物。学生千里来投,是家中出了些麻烦事,求恩师援助的。”

“出了什么事?”熊廷弼问一句,面容上极为镇定。

冯梦龙连忙将《叶子新斗谱》的纷扰述说一遍。

熊廷弼说:“此事容易,不必担心。先吃饭,我慢慢为你设法。”

片刻,饭菜上好了,冯梦龙和熊廷弼坐到桌前。

看到桌上的饭菜,冯梦龙心上一冷:一盘咸干鱼,一盘臭豆腐,一碗糙米饭。冯梦龙吃不下去,皱着眉头嚼来嚼去。

熊廷弼说:“晨选佳肴,夕谋精粲,顿顿食不厌精,苏州的书生大多如此。如此饭菜,当然无法款待你。但大丈夫处事,不应求吃好穿好。能饱餐粗茶淡饭,才是真英雄!”于是自己大口吃起来。

冯梦龙窘得脸上发烧,也只好强往下咽。

熊廷弼吃罢,起身入内,很久才走出来,说道:“我有一封信,你可顺道送给我的一位朋友,切莫忘了!”求援之事,一字未提。

冯梦龙向老师辞别。

熊廷弼道:“好吧!早点回家,免得妻儿惦念。我在园中种的冬瓜,送你带回一只。”

这只冬瓜倒是不小,足有十多斤。

冯梦龙勉强接受,心中不快。抱着冬瓜向河岸走,越走越重,累得满头大汗。心想:“千里迢迢,带上一个冬瓜回去,何苦来?”一生气,把瓜丢在地上,扫兴登舟而去。

船行数日,来到一个大镇,正是熊廷弼信封上友人的住处。

冯梦龙泊船上岸,找到那户人家,把信递上。

不一会儿,主人出来相见,打躬施礼,恭敬地请入家中。华筵奇胾,妙妓倩歌,殷勤备至。冯梦龙大饱口福、眼福、耳福,受宠若惊。

席罢,主人揖手道:“先生文章霞焕,才辩珠流,天下之士莫不延颈企踵,愿闻行止。今日幸蒙先生亲降玉趾,真乃天赐鄙人已纳履之缘啊!但念此吴头楚尾之地,云树为遥,荆柴陋宇,岂能羁留长者车辙?在下敢备不腆,以犒从者,先生请勿推辞。”

冯梦龙不解其故,婉谢以别,回到船上。主人早已派人送来银子三百两,放在舟中。冯梦龙感激莫名。

回到苏州,冯梦龙才得知,熊廷弼已飞书官府,《叶子新斗谱》之纷扰全已冰消雪释。

冯梦龙暗自思忖:“此则熊公心爱于我,惜我露才炫名,故而当面菲薄以待,而馈赠之薄,则假于道途以厚济;怨谤之集,则暗中修书以潜消。英豪举动,令人不易测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刚过了四十三岁生日的冯梦龙,面对暮春的繁花,产生韶华易逝的感慨、功名未就的哀叹。

老仆冯忠走近面对花丛兀自哀伤的冯梦龙,说道:“主人,楚黄孝廉刘守有来访。”

冯梦龙精神一振,立刻到门口迎接。

相见之后,厅堂就座。刘守有笑道:“去岁冯兄游楚,小弟不在舍中,多有怠慢,望请原谅。”

“金吾兄不必在意!我也是顺道往访,事前无约,何敢怪怨?只是未观府上所藏《金瓶梅》,深以为憾!”冯梦龙道。

“我怕犹龙兄为此书专程而至,心上一直不安。此次来游姑苏,特意给你带来了。”

“哎呀!小弟不胜感激!”冯梦龙惊喜道。

“只是家藏珍秘,望吾兄切勿现于外人。”刘守有嘱咐道。

“犹龙晓得,定当照办。只是我可否多看些时日?”

“三个月,足够了吧?待我秋初返回时交还即可。”

冯梦龙连声道谢,欣喜异常。

自上次与《金瓶梅》失之交臂,冯梦龙即多方访求,只可惜见到的皆是残章断卷,没有全本。有的只有三五章或是一二卷,他也极为珍视,亲手抄录。这次得见足本,更奉若至宝,夜以继日,手不停挥地抄录。三个月过去,终于抄完。此后更时常赏读,揣摩评点,加工润色。

半年过后,书商叶昆池得知冯梦龙存有《金瓶梅》足本,便上门购刻,并嘱冯梦龙为之作序。冯梦龙思索再三,写成一篇序文。其中有言:“……余尝曰:谈《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有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叶昆池见序文未具署名,便道:“子犹不愿署以真名,就起个笔名吧。”

冯梦龙思索一下方道:“署为‘东吴弄珠客’吧!”

“此为何意?”叶昆池问。

“以前鄙人搜集民歌,尝自称为‘童痴弄珠’,此次便以‘弄珠客’为号。向来自称‘吴门龙子犹’,这次也改一改,避人生疑呀!”

于是,署上了“东吴弄珠客序”的字样。

《金瓶梅》刊刻出来,冯梦龙大吃一惊,书中又增添了大量的色情描写成分,不少的淫秽情节,令人不忍卒读。冯梦龙心中生气,然而也无可奈何。

麻城(今属湖北),虽然是湖广东北腹地万山丛中的一块“手掌”之地,但历史上儒学昌盛,代有大家。尤其入明以来,更是以治《春秋》而享誉海内,出了不少以《春秋》科目登第的官员,成为名利场中人人瞩目的人文胜地。

冯梦龙以《春秋》为科目之选,自少年时即孜孜苦读,博采众家,自负对《春秋》的研治已有极深造诣,无奈科场屡屡受挫,自然对麻城产生了一种向往之情。上次到麻城访友,适值不在,只得返回,这年机会来了,实现了他游学麻城的愿望。

说是游学,其实却是任教,他应麻城世家田生南公子之聘,来任经学教师,为田生南讲授《春秋》。若无真才实学,哪个敢到麻城讲授《春秋》,岂不同于孔家店前卖《三字经》?田公子之所以聘请冯梦龙,事先也是做了一番考察的。

推荐冯梦龙的人,首先是陈以闻(字无异)。他是麻城人,在万历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任吴县知县,对其治下诸生冯梦龙深有了解,甚为器重。其次便是刘守有及麻城举人王大可(字奇夫),他们皆与冯梦龙有过交往,深知其学问根底。

冯梦龙来到麻城,受到了优厚的礼遇。而且,他于《春秋》的深刻造诣,也受到了麻城名流的钦佩。很快他便与一帮学问优长的士人结成文社,因常在城边半山坡的一个古亭下聚谈,取名作“古亭社”。他们互相交流,切磋砥砺,诗酒唱和,受益匪浅。像刘守有、邱坦、梅之火员(火员合写,下同,排版时注意)、耿克励、汪大可等,皆为古亭社好友。

敝邑麻,万山中手掌地耳,而明兴独为《麟经》渊薮,未暇遐朔。即数十年内,如周,如刘,如李,如耿,如田,如吾宗,科第相望,途皆由此(《春秋》)。故四方治《春秋》者,往往问渡于敝邑。而敝邑亦居然以老马之智自任。乃我友陈无异令吴,独津津投毂冯生犹龙也。王大可自吴归,亦为余言,‘吴下三冯其仲最著’云,余拊髀者久之。无何,而冯生赴田双子约,惠来敝邑。敝邑之治《春秋》者,迋迋及问渡于冯生,而信二君子为知言知人也……冯梦龙的名声,很快在麻城传开,前来求教者不断。于是,冯梦龙将自己二十余年研治《春秋》的成果,编成一部《麟经指月》,交书商刊行,以便生员们研习。这是一部辅助教学、指导学生研习《春秋》的经学著述,是冯梦龙积20年心血所成,展现了他深邃的学识,赢得了麻城学者名流的钦敬,也成为科举时代举子们研习《春秋》的一部重要教科书。序作者梅之焕(梅之火员从兄),号长公,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后授山东学政,是当时研究《春秋》名家。他在序言中写道:

耿生克励深于《春秋》,亦喜是编,相与从臾付梓,余为叙而行之。岁在庚申泰昌元年(1620)九月。

此书一出,冯梦龙成为远近驰名的经学名师,身价大增。

冯梦龙在麻城期间的又一大收获,是他在授课之余,遍读诸家藏书,博采明代及其以前的正史及稗官野史、笔记丛谈,在数年间积累的基础上,编写成《古今谈概》一书30部(卷)。

这部书选编古今诙谐故事2300余则,每部有总评,每则后另有评语。从单篇看,是历史上的笑话;而整部地看,则是一部诙谐的漫画式的封建社会史。其中绝大多数人物,都是名见史传的真人,而绝大多数故事,又都是见载于典籍的史实。这些真人真事,经过他别具匠心的编辑、评批,就组成了一幅奇诡可笑的漫画长卷。贵为天子的帝王,腰金衣紫的将相,华族贵胄,名士才子,山林中的隐逸高人,市井中的豪取牙侩,都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教养、气质、风格,粉墨登场,扮演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的笑剧。于是,统治阶层及其寄生者的残暴与伪善、奢靡与鄙吝、狂妄与怯懦、骄淫与伪善、昏庸与忌刻、迂腐与奸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读后捧腹大笑、哈哈大笑,而更多的是带着怒骂的笑、含泪的笑、冷彻心腑的笑、苦不可言的笑。而且,他那点铁成金、入木三分的评批,使其幽默趣味更为浓烈,更为深沉,引人思索过后,更会感觉出种种可笑之处,成为中国幽默文学史上的问鼎之作。冯梦龙也因之被后世称作“一代笑宗”。

书成之时,好友梅之火员见之大喜,读未终卷,叹道:“文人学士若能得志,便见之于举止行事中;不得志,便托之于空玄之言。老子云,‘谈言微中,可以解纷’。然而要想一谈又何等不易!没有学问,不足谈;没有智识,不能谈;没有胆量,不敢谈;没有牢骚郁积于胸中而无处发泄者,又不想谈。像你这样,罗列古今于指掌之上,托寄《春秋》于舌尖之端,赞美时并不过分,贬斥时又不失公正,真是君子不得志于世的最大快事啊!子犹此书,令人一笑而忘忧。”

“之火员兄过奖!在下实不敢当。君不见那笼中鹦鹉么?虽学语无成,也足可自娱。我无学无识,且胆略消磨,志气消沉了。而世间之事哪里能深切透彻地谈论呢?但我就只谈其中一二,也无伤大体,所以叫做‘概’,也就是谈个大概而已。”冯梦龙自谦地说。

梅之火员说:“以我看来,你倒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以你所谈,去概括所未谈,是不是?”

冯梦龙正色道:“之火员兄不可开玩笑。若如此,恐怕我就要背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而要坐大牢的。”

梅之火员笑道:“哪有那么严重?书中之事,皆史上有载,若说有罪,罪不在你。岂能再来一次焚书坑儒,把华夏两千年文化焚之一炬?这样吧,以刚才你我所谈,小弟写成一篇序言,如何?”

冯梦龙大喜,就请梅之火员作了序言。

年底,冯梦龙回到苏州,将《谈概》一书交给阊门书商叶昆池刊刻,《谈概》遂刊布于世。不料,书上市后问者了了,及至后来竟无人问津了。

书商叶昆池愁眉不展地来见冯梦龙,抱怨道:“冯先生,这下可把我坑苦了!《谈概》一书,半年才卖了十几部,我要蚀本了。”

“怎么可能呢?”冯梦龙也深感惊讶。“皆是些雅俗共赏的文字,不该卖不出去的。”

“我也这么看啊!可就是没人买。”叶昆池说。

冯梦龙为此愁眉不展。

夫人朱金萍见了,问他有何愁事。

冯梦龙说:“叶先生来过,说那书卖不出去。”

朱金萍说:“曲高寡和,何必为此事烦恼!”

“曲高个啥?”冯梦龙苦笑道,“皆是些笑话!”

“那你叫它《古今谈概》,谁会知道是笑话呢?何不取一个‘笑’字,使人一目了然?”

冯梦龙如梦初醒:“对呀!我原想此前所刊几本书,皆是市井俚俗之文字,这次换个文雅的书名吧!岂不料大俗才能大雅,大俗才是大真,大俗大雅的东西才受人喜爱,我就改之为《古今笑》。”

朱金萍笑道:“这个名儿好!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一看书名就想看想买,你真是舍本逐末!”

次日,冯梦龙到阊门找到叶昆池,说道:“那些书呢?我看看。”

“全在西厢房了。你看吧!我还能说谎?”叶昆池一副不快的样子,领冯梦龙来到厢房。

果然,靠墙一大摞书函,全是《古今谈概》。

冯梦龙拿起一函,打开函套,“唰”地一声,把上面的一卷封面扯去,又接二连三地把各卷的封皮扯掉。

叶昆池着急了,赶忙阻拦:“冯先生,你这是做什么?这可全是银两啊!”

“全是废纸!”冯梦龙手中撕扯不停。

“哎呀,冯先生住手!一时卖不出,放着慢慢卖嘛!怎能全毁了?”叶昆池急得拉住冯梦龙的双手。

冯梦龙笑了,说道:“扯掉这些书皮,就能卖出去了。”

叶昆池说:“那不成了破书了,还怎么卖出去?你是不是急疯了?”

“我没疯。来,你听我的。”冯梦龙笑吟吟地到了叶昆池书房,取笔写下“古今笑”三个楷字。又说:“你重刻书皮,把原来的都换下来,再去试试。”

“哎呀!您何不早说呢!”叶昆池喜笑颜开。

果然,《古今笑》改头换面重新上市,尽管版心未变,也大受欢迎,不几日便销售一空。

叶昆池重刊此书,销路一直很好,大获其利。各地书商也视为奇货,纷纷盗刻,易名《笑史》、《古今笑史》等,很快风靡全国。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印行。

重刻时,文震孟以“韵社第五人”化名作序,其中写道:“韵社诸兄弟抑郁无聊,不堪复读《离骚》,计惟一笑足以自娱,於是争以笑尚,推社长子犹为笑宗焉。”

由是,冯梦龙为“笑宗”的称号流传后世,至今无人能夺其席。

《古今笑》一书取得成功,大大激发了冯梦龙的编著热情。同时也使他悟出了一条道理,即是民众不喜欢道学先生一样板着面孔的空洞说教,而是喜欢有趣味有思想的通俗文学作品。他遂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集中精力完成了《情史类略》一书的编著。

全书共收集古今情事870余篇,分作24类:情贞类,情缘类,情私类,情侠类,情豪类,情爱类,情痴类,情感类,情幻类,情灵类,情化类,情媒类,情憾类,情仇类,情芽类,情报类,情秽类,情累类,情疑类,情鬼类,情妖类,情外类,情通类,情迹类。每卷皆有总评,每篇后面又有评或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好友董斯张看后,击案赞道:“真是一部好书!亏你编得出来。令人回肠荡气,廓开心扉。而且分为情贞、情缘、情豪、情侠等24类,也是极尽巧妙,令人耳目一新啊!”

冯梦龙解释道:“我想以情教化世人,故而各类有不同的用意。开篇是情贞类,使人慕义;继之是情缘类,令人达观知命,知有缘相见,无缘难逢;情豪、情侠类,能使人心胸开阔;情无、情感类能使人悟出‘情’之一字可以感天动地,前世难了之缘,可待来世偿还;情秽、情累类,使人不敢生淫欲之念;情芽类虽涉及圣人帝王,却不为诬谤圣贤;情疑类质疑神鬼,辟野史之邪说……情之分类尚多,故而以《类略》名之。”

《情史类略》一出,又成为一部畅销书。而各地书商也盗刻不止,别名为《情天宝鉴》、《情史》等,大发其财。一时间,一部《情史》遍布读书人之家,舍不得花钱购买的,则手抄笔录,藏之箧中,甚而成为闺阁小姐、青楼女儿的香闺读物,须臾不离。却极少有人知道它的作者便是冯梦龙。因为刻书之时,冯梦龙为避人指责,假托了“江南詹詹外史”之名,书中评述皆用“情史氏”、“情主人”的化名,他还在以“龙子犹”署名的序言中写道:“我早就想编这么一部书,可惜的是,我空有这种想法,因为生活所迫,忙碌奔波了这些年,案头的笔砚早有些生疏了,荒废了许多大好时光。到头来却被詹詹外史捷足先登,抢在了前头。不过,这更使我感到快慰。”

在当时的情况下,冯梦龙也只有采取这种隐名假托的办法,即使这样,也是够大胆的了。

今天看来,《情史》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林林总总,多姿多彩,可谓是中国古代男女情爱的一部集大成式的总汇。这里既有对纯洁、忠贞、高尚情操的同情和赞美,也有对肮脏、丑恶、庸俗情调的揭露与鞭挞;既有对历史名人情爱轶事传闻的钩沉描写,也有对封建官僚种种丑行的谴责,也有对市井平民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指责。在这些作品里,冯梦龙强调人和人的感情应该受到尊重,在婚姻爱情问题上应该彼此了解、互相尊重,对于传统的封建礼教、门第、权势、富贵等理学观念、道德标准是蔑视和唾弃的。这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一种表现,具有冲破封建礼俗去争取纯真爱情的意义。但是,书中也有不少因果报应、忠孝节义、伦理纲常的封建道德说教,以及荒诞的鬼神故事等,这是历史和科学的局限,也不足为怪。至今,此书仍不断印行,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多方面的欣赏及研究价值。

同类推荐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这些故事饱含真情,文字生动,所思所感贴近家教现实,对渴望帮助孩子成功的家长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对青少年读者有很强的借鉴和励志作用。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热门推荐
  • 生气等于惩罚自己

    生气等于惩罚自己

    当处于人生低谷时,有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困境与不幸,并快乐地生活着,有人则自报自弃,生气堕落,一蹶不振。与其意志消沉,不如忘却烦恼,摆正心态,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学习和事业上,让自己的知识领域拓宽,让自己睿智起来,这样才会让自己的实力增强。生气只会让别人感到你的自制力差,一味的沉浸在低落的世界里,毫无进取之心。越是在逆境之中,越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 变异星战士

    变异星战士

    林封。天星成员,九级战士,受绝密任务回到百年前失去星力后的他,走在更高的层次的路上
  • 我听过天空拒绝飞鸟

    我听过天空拒绝飞鸟

    她说,她最喜欢的花是满天星,因为满天星好养活。她说,她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因为她喜欢的人爱穿白色的衬衫。她说,她最喜欢的人,叫墨子规,没有为什么。
  • 妖孽养成日记

    妖孽养成日记

    巨龙腾飞翱翔于天空之城中,奇行种于大山深海中吞噬着冒险者的血肉,熔炼巨兽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武道传承与科技结合之后彻底融入社会,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层出不穷,深受火毒之害的刀河觉醒了变异的血脉,偶然得到一种断绝的传承,至此侠行天下。
  • 情殇府邸

    情殇府邸

    清纯的爱恋,许下那一世的诺言。无论天涯,或是海角,有你,就是永远。打开书页,翻开你我永恒的爱恋。
  • 进化1
  • 神龙传说(兽王系列)

    神龙传说(兽王系列)

    鼠人族的族长和羽人族的族长为了种族的复兴,铸造出金乌神剑,又复活了金乌战神,然而金乌战神却已不是昔日两个种族的保护神了,大战过后,后羿星与梦幻星开始停战谈判,兰虎前往后羿星都城黄龙圣城谈判,遇见了传说中的神龙,并因此知道了一个旷古的秘密,独孤奇抢了一艘战舰返回地球,兰虎为完成自己消灭火鸦的使命,也不得不马上返回地球,身为孤儿的小铁也跟随他一同前往,航行中,兰虎在一块巨大的陨石上遇见了两只强悍的太空生物,回到地球后,兰虎得知风柔竟然在浮龙岛失踪了,兰虎调查后发现,一直以来有着极好声誉的浮龙岛竟然很有可能与地球各地下组织、黑帮社团有很大关系,而且浮龙岛背后浮现出新人类联盟的影子,兰虎再次踏上征程。
  • 午夜心跳

    午夜心跳

    尸体也有心跳吗?它们隐藏在黑暗之中,听!!梦靥在召唤来吧-来吧-来吧!如果,为了爱,你必须放弃一件最宝贵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一个月圆之夜,午夜时分寂静的医院走廊突然出现神秘身影,314病房之内,一场触目惊心的离奇杀戮正悄然发生。通往太平间的路上,推车上停止心跳的冰冷尸体,只有停尸人阴沉的表情默默送行。恐惧中,惊慌失措逃跑的少女,终究难逃魔爪,只留下一声惨烈尖叫久久回荡。无法制止的杀戮,究竟是什么样的诅咒。黑暗中,有什么东西会冒出来扑向你…… 这是一个因爱而生的故事,扑朔迷离中隐隐透露出爱与恨的纠缠。清冷的月光下,谁都不知道,一件尘封的往事正因此而渐渐浮出水面。
  • 天星十八宿

    天星十八宿

    一次爱与恨的较量;一次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一次光明与黑暗的冲突;一次神与魔的斗争
  • 鬼王魅妃:绝宠嫡小姐

    鬼王魅妃:绝宠嫡小姐

    她,21世纪黑暗帝国的杀手女王,被爱的人背叛,穿越到痴傻丑女身上,光芒乍现,笑看世人!他,众人皆知的痴傻异姓王爷,可不知也是世人不敢议论的天地府魔尊。他遇上她,装傻,买萌只为惹她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