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3000000059

第59章 蟹爪兰

蟹爪兰是盆栽的紫花植物,几十年前在我家落户,后来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许多年前它蜷缩在墙角,祖父亲手种下的,那时祖父尚在中年,对生活的每个细节都不遗余力,新房子起来了,包括后来的花花草草,全是自己动手干,蟹爪兰就是他从几十里外引种进来的。蟹爪兰住在齐腰深的塑料桶里,土面上的根已经有手腕粗,向四周垂下的叶子是它披散的绿发,每片叶子的顶端断裂出更小的叶子,如此往复,花盆周围搭着转圈的木架,托住了垂下的肉质叶片,到了一定的长度,叶片就不再裂变,顶端会凸出一团紫红的花,远远望去,这些花的花瓣厚实,油光闪闪,衬在肥硕的叶子上,总会让人想到它是某种喘息着的动物,而不是植物。花与叶的衔接处若有若无,那些花真像是强加上去的,大红大绿,倒也鲜艳,一家老少也被花感染,变得爱说爱笑。渔村养花就是图个鲜艳,看惯了浅色鱼虾的眼睛需要这些花。我经常看到花还没有完全开败,新花又发了出来,最早的一层花已经发黑,它们以惊人的速度急剧收缩,塌陷为一个个浓重的黑点,黑点里面隐藏着过去的所有秘密,时间过去了越久,黑色就越深,而且越来越沉,压弯了枝子,花的生命在这里终结,最外边的一朵花朽坏了半边,它喘息着,吃惊地打量着倾颓的半边身子,我们的生命过程是否也和它一样?最后,它们却由重变轻,黑中透出光亮,越来越像液体,一个个滴落下来,水泥地上立刻出现无数个黑斑,有时需要动用铁铲才能把它们铲掉,铁铲的锋刃碰到粘在地上的落花,稍显迟疑,变得一顿一顿,水泥地面上还是留下了黑色的印记。雨季来到时,地面蒙了一层薄薄的雨水,这些印记就在水面投射出明亮的油花,随着水流飘在灰暗的廊檐下,还拖出了长长的尾巴,更加重了雨季的阴暗色调,斜飞进檐下的一阵雨点瞬间便打碎了那些油花——这是老宅在旧日里经常出现的情形,蟹爪兰躲在檐下瑟瑟发抖,正在开着的紫花沾水后合上了花瓣,每个花蕊里都兜着一包圆鼓鼓的水,随时都有可能滚落出来,而雨下得不紧不慢,似乎永无终结。

小时候,父亲见我经常盯着蟹爪兰出神,便悄悄告诉我说,早年间的蟹爪兰其实就是些普通的草而已,后来爷爷经常把网兜里拣出来的烂蟹子做肥料,人吃了那些烂蟹子会闹肚子,植物吃了却是最好的肥料,于是爷爷贴着花盆的内壁掘出深坑,为了避开主根,把烂蟹子埋进深坑里,然后不停浇水,那些蟹在地里分解开来,花盆里的土变成了饱含油脂的黑土,那些草的习性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普通的草就变成了现在的蟹爪兰,废掉的烂蟹足足有几十万斤。那时我还很小,不太相信父亲的话,但看着蟹爪兰和蟹如此相似,都有竹节似的臂膀,而且都生着毛刺,最出奇的是,掰开蟹爪兰,里面的黏液也像蟹腿一样,能拉出长长的细丝而不断,断碴上传出的腥气也和蟹一样,也就相信了。

后来,近海的蟹越来越少,蟹的价钱也是一路猛涨,好蟹自然成了宝贝,人们小心翼翼,便没有烂蟹了,即便有几只烂蟹,也掺在好蟹中卖掉了,蟹远离了寻常百姓之家。在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却有一盆靠蟹做肥料的蟹爪兰,想来甚是好笑。几年下来,父亲越来越感到力不能支,大多时候人都吃不起蟹,又哪能把蟹白白送给一盆不顶用的花去吃呢?就这样,父亲思来想去,既舍不得蟹爪兰,又舍不得蟹,最后只好忍痛把蟹爪兰出让,拱手送给了本村一户富裕人家,以后的二十年里,蟹爪兰在那户富裕人家里长成了参天巨树,屋檐下放不开,只好挪到院子中央,还在它外面转圈围了一张网,在他家的院墙外就能看到蟹爪兰笨拙的圆顶露出来。我路过那家人的院子时,已经是二十年后,这时我从异乡归来,带着满身的疲惫,进了村口,远远望见冲天而起的蟹爪兰,在密集的红屋顶的簇拥下分外挺拔,我心里竟然升起了无名的愤怒,当初我连一盆花也保护不住。二十年前,我眼睁睁看着蟹爪兰被搬走,正要上前阻拦,就被父亲横着胳膊挡回来了,他胳膊上的肌肉突突直跳,有着蟒蛇似的斑纹,我没敢再靠前一步。

我还记得清楚,那天一大早,他们就来了,带着饱食终日的从容气质,我们顿时相形见绌,自觉矮了半截。为了迎接他们,院门在天蒙蒙亮时打开了,为了防止有风把院门合上,两扇门的门角还压了崭新的红砖,怕红砖的颜色伤了裤脚,于是拿旧报纸裹起来。早晨的阳光从大门落进来,那一柱四棱的白光照得人们睁不开眼,地面上顿时出现了白亮的门的侧影,我抬起手挡眼的瞬间,他们隐身在花枝背后,密集的枝叶把他们上半身遮得严实,盛着蟹爪兰的塑料桶下长出了四只脚,它们足不点地般蹿出去,足尖落地轻盈,还不等站稳,又弹跳出去,就像轻快的羚羊,小跑着穿过院门走远了。我仿佛看见蟹爪兰走过了长长的巷道,终于走进了另一个院子里,稳稳落地,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正襟危坐,听说新主人把原先的旧塑料桶拆掉,换上了雕着蟠龙纹的陶瓮,比水桶宽敞了许多,瓮底钻了几个排水孔,蟹爪兰安心住下来。除此以外,我对蟹爪兰以后的生活一无所知,或许它换了新家后生活得很好,早就忘了我们,我会在某个日子想起它,就像想起在海滩上匆匆见过一面的海龟,又像老朋友消失在茫茫人海,几十年音讯杳然,让人怀疑他还是否存在。这是来自久远年代的记忆,我一直不愿对别人提起。

同类推荐
  • 巴金与《收获》研究

    巴金与《收获》研究

    本书研究《收获》这份对当代作出独特、重大贡献的文学期刊的存在和价值。主体部分将文学理论和人物访谈相结合,对巴金与《收获》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都依据实证材料作出了阐述。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本书收录《化外荒原》、《神圣的泥土》、《山城的静中消息》、《在这桃花盛开的时节》、《挽住芳菲》等散文作品。
  • 徐志摩文集(全集)

    徐志摩文集(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 、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 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 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热门推荐
  • 西遁马嘶鸣

    西遁马嘶鸣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天地谣

    天地谣

    王者路,道不同,踏苍龙,破苍穹。剑指苍天灭群雄,一剑祭出天下宁。道分裂,天地塌,热血男儿在厮杀。同甘苦,共患难,巅峰一生有你伴。三界之外战无极,剑侠云昊挂帅旗。谪仙下凡惹人爱,女神小婉爱搞怪。命运轮回把天诛,明月从来不曾输。逆转乾坤救世人,月柔神魂镇鬼神。以身搏击鲜红日,不动金刚怀大志。恩恩怨怨皆可抛,胖子霸气震九霄。诛仙大阵虐神明,绝代阵宗皇甫晴。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红颜惹人怜。三界神话亿万年,天地歌谣永流传。
  • 另类大主播

    另类大主播

    别人穿越拍戏,写小说,唱歌,而他……
  • 重生之天真嫡女

    重生之天真嫡女

    乔子真,15岁毕业于复旦大学,第一次和朋友们站在泰山之巅畅聊各自的骄傲时,就不幸“失足”摔下悬崖。命运还真是会和这个天真的少女开玩笑。且看这个学霸带着她内心的咆哮如何在另一片大陆上发光。
  •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桃梦浮华:倾城妖妃梦此生

    桃梦浮华:倾城妖妃梦此生

    她,身为菩提桃树下的桃夭,灼灼其华,固可一笑,倾国倾城。他,则为转世九生的魔界君主,可便已如此,两不相干。妖可以转世,人非不可。如有来生,久勿离别。“你爱过我吗?”“我喜欢你。”她笑了,最后一次,再见。
  • 空间崛起

    空间崛起

    一次次的穿越,一次次的变化,修真农场因你起家,因你败,是否踏上巅峰。
  • 我才不要爱渣男

    我才不要爱渣男

    天才舞蹈少女遇上渣男。偏偏渣男又是自己的偶像。奇葩的事接踵而至,彼此的关系混乱不堪。是她被渣男吃掉,还是渣男被她拯救。
  • 圣维皇家贵族学院

    圣维皇家贵族学院

    她们四个,身为八大家族之中的几个千金大小姐,他们四个,同样身为八大家族的大少爷。她们四个和他们四个到底有什么恋情?
  • 阿里巴巴正传

    阿里巴巴正传

    十几年来,方兴东与马云每年一次,老友聚首,开怀畅谈,阿里上市前,作者再次与马云深度对话,阿里上市前的布局,深入探讨了一系列人们关心的话题。本书忠实记录了阿里壮大、马云封圣的历史。作者通过细致梳理和盘点,对阿里巴巴的15年成长史进行了忠实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