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3000000011

第11章 凶险的夜路

连接村子与海滩的是一条白沙路。这条路倒也宽阔,出了村子往西,就看见它消失在一片槐树林里,在树林的另一端冒出来,然后直插大海。路在中间微微隆起,我们难以一眼望到路的尽头。在夜里看这条路,尤其是在有月亮的晚上。背对着月亮走,这路就像是用白纸剪成的,反射着惨白的月光,白得让人害怕,而迎着月亮走时,路面上无数的小块沙石投出一道道弯曲的暗影,盖住了路面,刚才明亮的路顿时黑下来,回头望去,身后那一段路依然是明亮的一条。更稀奇的是,在靠近海岸的那一段,有个斜坡,走到这里总会冷不丁被人摘掉帽子,吓得多少人没命地跑。第二天白天再去看时,帽子挂在路边的斜生出的槐树枝上。

尽管老人们再三叮嘱,区区一条小路还是吓不住年轻人的。那年冬天,我一个人在海边转悠,碰到了一个老渔民,他直愣愣地看着我,叫出了我父亲的名字,我也认出了他,是父亲的一个老朋友。他说起和父亲半生的交情,胡子直颤,我也欷歔半天。在他望滩的小屋里,我们有了一次终生难忘的彻夜长谈。

这么黑的天,不该到这条路上来。老人说。早年间,小屋的窗户纸上常被人掷沙子。天一黑下来,屋里静得出奇,常人往往难以坐住,将近二十年的望海生活,老人已经习惯了。那天窗户纸上冷不丁啪的一响,出门看什么都没有,海水已经退潮,海滩上留下一片片积水,在月亮的照耀下散发着冷硬的光。窗户纸上粘了一小团潮湿的沙子,抬手轻弹窗纸,沙子粘得很紧,并没有完全掉下来。回头望海滩,已是落潮,由积水构成的明亮的光斑忽明忽暗眨着眼睛。回到屋里,他立刻听到了同样的响声。这次他没有急着出门去看,而是在窗纸上戳了个窟窿,一柱月光立刻伸进来,在窗台印上了椭圆的光斑,白花花的月光清澈见底,让他悬着的心稍稍放松了些。在窗纸的窟窿里,他看到了一生都难以忘记的场面:积水的洼地里赫然跳出一只二尺多长的青鱼,到了岸上头和尾交替触地,做了几个翻滚,铁锨似的尾巴张开,戳进地里,顺势一挑,老人还没等看清,大团沙土就挂着风声直奔窗户了,沙土没有四下散开,而是越聚越紧,起初是乱蓬蓬的,后来接近了球形,急速翻滚着朝窗户撞过来。在那一刻,老人忽然注意到土团底部有突起的一块,随着急速翻滚,这个尖角忽上忽下,不住地跳跃,又是啪的一响,土团在窗纸上爆裂开,顺着窟窿溅进一些,给老人迷了眼,从那以后他的左眼就看不见了。

当天夜里,他的眼睛疼得厉害,翻身起来抄了根竹竿拄着地,摇摇晃晃的,准备摸黑回村里诊所去看眼睛。走到村口的石桥,远远望见桥中央立着一个人挡住了去路。那人背对着他,穿一身青衣,光头,没戴帽子,脑袋两边齐刷刷的没有耳朵,老人脑袋嗡的一声。那人脑袋左侧冲着月亮,耳根处镜子一样平坦,映出了月亮的形状。老人看着不觉手痒,掂量着照左边用竹竿抽他一家伙,谁知对面的青衣人立刻探出左手,掌心朝外,护住头部,似要抓住即将拍出的竹竿。老人大惊,准备打右边,谁知青衣人立刻伸出了右手,护在头侧。老人手里的竹竿没等进招,就都被防住了。或许桥上的青衣人能够窥知人们的思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呢?

老人掀开炉盖,扔进几块煤,火炉里传来沉闷的爆裂声。

那你后来怎么做的?我问道。

我想都没想,拦腰给他一竿子,把他抽到沟里了。老人说。

想都不想,这要比能窥知别人思想更高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了老人的小屋。

几年后,老人得了中风,躺在床上不能言语。据说他病发前一家人正在吃晚饭,桌上摆了刚出锅的青鱼,鱼身铺满了各种作料,鱼头一侧十分平坦,齐刷刷的,映出了屋顶上电灯泡的形状,老人大叫一声,就此一病不起。

后来村里有人偷偷告诉我说,那个老头纯属扯谎。当时老头子被吓傻了,脑子也木了,直接丧失了思考能力,于是想都没想,胡乱抽了一竿子,结果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要不然他是没法通过石桥的。

同类推荐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 小窗幽记(中)

    小窗幽记(中)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热门推荐
  • 光辉圣剑兰古瑞萨

    光辉圣剑兰古瑞萨

    传说中的魔剑-阿鲁哈扎特,拥有它就相当于拥有对抗整个世界的力量,被尘封百年的魔剑,如今终于现世,能与之抗衡的,便只有光之圣剑-兰古瑞萨。没有YY没有无敌,有的只是平淡的日常与战场上的血性,没有后宫,但是……我还有基友!!!
  • 都市极品仙皇

    都市极品仙皇

    凌飞扬为国际最强极限战士,不幸遭遇背叛,小队所有人牺牲。而凌飞扬则遇到一具无名古尸后,重获新生,同时获得对方所有能力。而这具古尸,乃是千年前从修真界降临地球的一位修真仙皇,他在灵气干涸的地球死去,留下传承。这些传承,包括各种修真功法手段,还有这位仙皇拥有的各种才华,比如琴棋书画等能力……
  • 风流智囊

    风流智囊

    “娘亲你看,那个小女孩跟我好像,会不会也是爹地的女儿哇?”“咦,还真有点,我们过去看看。”“娘亲,爹地一共有多少个老婆呢?”“娘也不知道,你出生的时候差不多有上百个,现在有多少就只有你爹地知道了,小火乖,待会要真是亲家,记得要礼貌乖巧一点,小女孩要叫妹妹,小女孩的母亲也要叫娘亲…”“…”
  • 上古世纪之战神崛起

    上古世纪之战神崛起

    上古世纪,诸神并起,群雄争霸,战争与杀戮演绎,一个个天骄脱颖而出,其中便有一个兽灵族少年。且看少年如何脚踏天骄,拳打诸神,成就无上战神之位。
  • 总裁夺妻1001夜

    总裁夺妻1001夜

    浅浅,你逃到哪里都是我的妻子顾少,请放开双手,让我离开
  • 重生之墨色

    重生之墨色

    我肆意的在蓝色的海洋里徜徉,终于游的力竭了的我任自己在此慢慢坠落。海水争先恐后的窜入我的身体,我睁大眼睛轻轻启唇,暖暖的笑了,我终于解脱了!我此生孤苦无依,尘世万千繁华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我有家财万贯又如何?我有男伴无数又如何?我没有家!没有彼此相爱相知的爱人。如若有来生,我宁愿千金散尽只求有人能够伴我一生,宁愿屋舍平平能够栖身便可。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曾经偷看你的笑靥如花

    曾经偷看你的笑靥如花

    曾经的女孩,被藏在记忆的阁楼之中,终于有一天,有人会再次走进,翻看曾经所做的种种小而刻骨铭心的事。他叫艾正,是个悲剧男孩;她叫赵月月,是个普普通通的简单女孩。她闯进了他孤独的心城,他的心城里从此只住了她一个人......
  • 鬼火婵娟

    鬼火婵娟

    也许我只是一位渺小的、平凡的、坚持写作而毫无名气的中学生,但是,请允许我向你们介绍这本历经了我一年半光阴的著作。这部书能带你进入一个世界,一个和我们的现实近在咫尺却不为人知的世界。在这个愈渐快节奏的社会里,一个有魔力的少女,却被误诊为精神病;在魔法界中,看似庄严的魔法部,却充盈着贿赂、腐败、形同虚设;黑暗的人因不同原因染上罪恶的鲜血,成为利用魔法不顾一切的刽子手,欲将世界变为利益的修罗场。三分黑暗,从魔法界折射进当今。七分光明,是我对美与善的歌颂:在被误诊欺间,柳荷用真挚的善良启迪鬼月的身心;面对十年前的冤恨,凌陌和璃灵最终相逢一笑泯恩仇;真挚的友谊,最简单的爱,在真真假假中,虽有猜疑,却磨不灭信任之火......爱憎分明,理性与感情相融。魔法世界惹人向往,迭宕新颖的剧情则让人流连。正如我曾想到过一句话:我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着污点,但我梦想能用双手将它擦去。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