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6900000002

第2章 绪论

人生就是一出戏

意象对话心理学有一种分析人物的方法,就是把人物拆散,每个人有很多不同的侧面,研究发现可以把这些不同的侧面一个一个地拆开来,每一个侧面是一个子人格,这样再来看人物性格的时候,会变得异常清晰。举个例子,李逢这个人物肯定不止一方面的性格特点,比如说他既有非常执拗的一面,但同时又有非常善良、很爱母亲的一面,用意象把这两方面拆开之后,他的性格特点会更加鲜明。做过大量意象的研究人员会有这样的经验,拆开的子人格的特点,经常与大家对这个人的感觉是非常一致的,比如有一个女性,大家一看到就她就觉得她特别像一只小蜜蜂的话,这种情况下给她做意象分解,她的子人格里肯定有一只小蜜蜂。

意象对话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子人格之间的关系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高度对应的。比如说,你的意象里有一个李逵,还有一个高逮(意象里的人物不是完全按照原来的作品,也不是按照合理的逻辑出现的),李连特别讨厌高逮,一看见就特别想踢他,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假如你遇到一个像高逮的人,就会真的特别想踢他,尽管你跟这个像高速的人可能根本互不相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见到一个人就特别讨厌他她,无缘无故,就是讨厌。而这种时候,你如果能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这个想踢高逮的人,就会发现,你自己此时此刻特别像李逵。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意象里特别喜欢一个人,那么在生活中碰到跟他/她很像的人,也会不自觉地喜欢。

心理学上有一点非常基本的常识,真正跟自己无关的角色,决不是你讨厌的人,你之所以讨厌,是因为你跟他/她关系大着呢,因为你的潜意识里非常喜欢他/她,只不过你自己不知道罢了。就像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如果他不断地跟你提,他特别特别讨厌某个女生,简直一看到生气,恨不得她马上在他眼前消失,那么这种时候,你最好不要轻易相信这家伙的话,尽管他有时候表现出来的情绪可能真的很讨厌。不喜欢一个人,是觉得自己跟她没关系,而不是特别讨厌她。

意象里的人物,也同样是分轻重的。意象里我们会有非常多的子人格,但不是每个子人格都能跟我们自身发生关系。真正跟我们关系特别重要的有两类,一类是我们最喜欢的,一类是我们最讨厌的。正是由于内心子人格的关系与外部现实人际关系的高度对应,我们不得不相信,好多时候,现实是被注定了的,喜欢一个人,还是讨厌一个人,经常不是自己说了算;能跟什么样的人相处,没法跟什么样的人相处,跟什么样的人能暂时相处,但最终会分开,这都不是个人能控制的。

笔者有一个学妹,交朋友先看星座,不符合标准的不交,这种做法,在心理学家看来,其实蛮有道理,有的人没法交往,不行就是不行。当然,这涉及星座学与性格的问题,笔者不是星座学的专家,没有专门的研究,但从经验观察,笔者宁愿相信星座,这并不仅仅因为笔者个人的性格特点就与星座说完全符合,从理论上说,月亮都能影响到地球上的潮汐,谁能保证星座、季节转换、昼夜更替等规律不会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呢?当然,根据星座选择交往,有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问题,那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学所说的移情,比如曾经交过一个巨蟹座的朋友,后来吵翻了,从此以后见了巨蟹座的人就讨厌,决不交往,这就要谨慎,这种情况多半是移情,你把对过去那个人的讨厌,转移到现在巨蟹座的人身上,看到巨蟹座的人就不顺眼。如果确定自己没有移情,那可能跟巨蟹座的人还就是难以相处,像命运一样被注定。文学家喜欢说一句话,“人生如同一出戏”,这句话在意象对话心理学上有非常好的理论依据做支持。人生就是一出戏,这出戏的剧本早就在我们内心里写好了,戏剧的主人公是自己,也就是子人格里占据中心地位的那个人。生活中会有不同的人跟我们发生关系,发生关系的就是子人格里比较重要的那部分,包括讨厌的和喜欢的;生活中还要遇到大量角色,是匆匆的过客,不跟我们发生什么关系,这就是意象里偶尔出现,又匆匆消失,既不喜欢,也不招人讨厌的那些角色,多他/她不多,少他/她也不少。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人,是我们这辈子都不会相遇的,事实上,人的潜意识里也有大量这样的角色,他们处于潜伏状,但并非没有。处于潜伏状的子人格也是这样,也许有一天他/她就出现了,只不过可能这一天属于来世。

实际上,不仅仅子人格之间的关系在内心里有脚本,每个子人格能做什么,其实也是在剧本里写好了的,假如你主导的子人格是只小蜜蜂,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像李逵一样去战场拼杀。在一个心结没有解决的时候,生活当中一定会不断碰到这个结,“李逵”不断碰到“高逑”,而且始终纠缠不清。当然,有这个结在现实层面不一定就是件坏事,假如“李逵”是处于真正的义愤,那“高逑”这种混蛋本来就该踢,但是,现代人身上,真正的义愤极为罕见,通过心理分析发现,大部分所谓的义愤,都只是表面上的,其实是移情,也就是出于某个心结。正因为剧本里的心结如此严格地决定现实,所以说人生就是一出戏,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人生就是自己潜意识写好的一部戏。也正因为剧本非常严格地决定现实,似乎很难改变,以至于很多人相信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不可跟命运抗争,其实所谓的命运,就是自己潜意识里的剧本,写这个剧本的不是上帝,也不是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就是自己而已。

既然剧本是自己写的,那是不是自己就可以随便修改自己的剧本呢?也不是。前面提到,剧本决定现实非常严格,是因为潜意识的决定力量很强,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改变的。而潜意识的决定力量之所以非常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自知。有些人特别喜欢宣称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经过大量心理分析的经验,笔者不再轻易相信这样的话,对潜意识的自知是非常困难的,宣称自己很自知,多数情况下,这本身就是潜意识的一种阻抗,它恰恰说明你还特别不了解自己。当真正有自知后,潜意识的剧本,要修改不是不可能。“李逵”的例子里,当“李逵”真正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讨厌“高逑”时,往往连他自己也会觉得这种讨厌幼稚得可笑,很多情况下只因童年的某一次带有创伤性的经历,以后这股情感力量就痼着在那了,直到此刻真正明白了,才恍然大悟。而在明白这一点之后,问题自然得到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那么重视童年经验的研究,而且发现大量的神经症,仅仅在做到自知以后,其症状就戏剧性地消失了。现在心理咨询的经验表明,对于大部分案例,弗洛伊德的方法是符合实际的。但也有很多案例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为有些人在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暂时还是没有能力处理,还需要以后逐步领悟,逐步接纳,逐步成长,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在我们看来,自知其实只走出了第一步,以后还有挺长,挺艰难的一段路要走,面对自己的伤痛本身就不是一件让人感到舒服的事情,有时候会非常痛苦。所以,虽然剧本是自己写的,但要修改剧本并不容易。在非常少见的情况下,修改剧本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强行扭转,当你此刻的力量大于过去的决定力量时,要扭转也是有可能的。但这种方法特别有害,而且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所以很不提倡用。

修改剧本很困难,多数时候我们都活在既定的剧本里。由于剧本跟生活特别对应,剧本里的角色跟生活里的人物高度一致,所以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通过认识生活中的人物,来了解内心子人格以及子人格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你在生活中特别讨厌一个人,那意味着你可能有一个跟他/她相似的子人格,你最讨厌这个人身上的什么特点,这意味着你自己的子人格身上有这个特点,尽管你可能极不愿承认。

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直接把生活看成一出戏,自己是主人公,身边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子人格,只不过这些子人格里也有轻重之分。我们会在生活中碰到很多人,但跟自己有重要关系的,实际上也不外乎那么几个,多到几十个,一般不超过六七十。这一点也总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当我们用这种方法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时,就可以把主人公当成中心人物,其他人物都是主人公的子人格,就是说,作品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其实都是主人公性格的一部分;一部作品就是主人公心灵成长的一个过程,其中有些侧面跟主人公关系密切,而很多侧面未必跟主人公发生非常直接的关系。成长过程中,对有些侧面的处理恰当,那么主人公的这些侧面就会往健康的方向成长;处理不当,不能解决心结,则这个侧面永远是不完善的。

本书就用这种方法,对《笑傲江湖》的人物,逐一作心理分析。令狐冲是主人公,全书就是令狐冲心灵成长的一个剧本,剧里出现的每个人物,都是令狐冲的子人格,是他的一部分。而看待每个子人格的时候,又会发现子人格本身也往往不止一个侧面,子人格的成长,也是不同侧面的成长。这时候又可以把子人格当成中心人物,子人格的不同侧面,又再当子人格来处理。

同类推荐
  • 雪原之狼

    雪原之狼

    石砚的散文从不回避呛人的甚至令人窒息的东西,也不回避坚硬得让人头破血流甚至丧命的东西。他不回避这些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强有力地显示出人固然是生只能带来死,但绝不是可以打败的英雄气概。善于以虚为实,化实为虚,营造“空白”的艺术空间,也是石砚散文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 暮鼓晨钟里的安宁岁月:那些渐行渐远的修行者

    暮鼓晨钟里的安宁岁月:那些渐行渐远的修行者

    繁华的世界,是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你在追逐,也在迷失。你不是佛子,却始终在佛家的因果得失中轮回。所以,于众生来说,佛不仅仅是宗教,而是人生。
  •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本书共分四章,阐述美国人对越战从想象到幻灭的过程,概述了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以及美国越战叙事文学研究,分析越战是如何被美国公众想象出来的,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如何解构美国人以前想象的越战。
  • 边走边想

    边走边想

    《陈世旭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陈世旭的60多篇作品,包括:“森林”、“河谷”、“三清山”、“李白墓碑”、“园博园”、“洞经音乐”、“ 常山高士”、“人生的资产与负债”、“像鱼那样生活”、“学会遗忘”、“文学天地”、“古怪一族”、“自律四戒”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假期先生你别跑

    假期先生你别跑

    《假期先生你别跑》一书收集了阳光家族“同题作文PK赛”中的优秀文章,共分为四个主题:糗事记、梦、编节日、发牢骚。小作者灵感十足,大胆的想象力发挥淋漓尽致,文字形象生动,描写细腻真实,叙述过程中奇思妙语不断,文章或者幽默诙谐,或者笔锋老辣,或者古风浓郁,每一篇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作文的后面附上了豪华评审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刘崇善、沈石溪、伍美珍、郁雨君、谭旭东、安武林、余雷、孙卫卫、王勇英等的点评。这些评审对小作者的作文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有的放矢地指出其中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大家以后写“同题作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射雕大侠系统

    射雕大侠系统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普通青年陈宏带着大侠系统穿越到射雕英雄传的世界,从此江湖上开启了属于他的传说。
  • 我是高职生

    我是高职生

    “道友请留步,这无上仙法何解?”“陈先生,你看有空去京大上节课吗?”“陈大神,能不能指点一下我公司未来发展?”看,又来,他真想低调。“生物?小儿科,我是炼丹师。”“机械?没问题,我炼器出生。”面对一群无限装逼的校友,他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这真是专科?修真千年,失意归来,陈酒玩转都市,找回记忆,掀开秘密,是什么让修真者都市纵横?
  • 妖剑无双

    妖剑无双

    全家被屠,他卧薪尝胆,吃尽苦头。为报父仇,他练就举世无双的超级妖剑!
  • 良知与担当

    良知与担当

    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偏执,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法国人的浪漫和睿智成就了他们在20世纪知识界的独特地位。通过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全景式描绘,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最标准范本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说和记录。
  • 经史百家杂钞

    经史百家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逗萌逆袭:SPA馆也穿越

    逗萌逆袭:SPA馆也穿越

    21世纪少女彭缺缺魂穿没落商贾之家投河女身上,开启了一段逗萌逆袭立大志的奇幻旅程。啥?太子爷是个阴阳人?来来来,请用缺缺牌回春灵!啥?端庆公主抢我秘方?来来来,给你的居家必备毁容圣药!啥?太后娘娘后宫倒卖面膜?还要买我的专利权?没有黄金百万,来者无论是谁免谈!人生就要立大志,且看少女彭缺缺如何玩转盛唐,做第一美容院老板娘!
  • 亿万首席的腹黑新妻

    亿万首席的腹黑新妻

    她是不被承认的私生女,因为母亲不肯放下的执念,和处在崩溃边缘的神智,她决定拼尽全力让她坐上她想要的位置,于是她处心积虑勾上豪门姐姐看上的男人,本以为只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他却勾起她的下巴,“做场交易,怎么样?”他是A市赫赫有名的豪门总裁,本以为和她之间只是各取所需的利用关系,却渐渐沉沦在她狡黠的笑容下,直到初恋情人的归来,她绝望离去,才惊觉,原来他爱她,早在多年以前。(不太会写简介,反正就是一部腹黑女主与禁欲系男主斗智斗勇,并狂欺女配的这么一个故事)
  • 带着游戏去异界都市

    带着游戏去异界都市

    初入异界都市的米蔓妹子内心独白:别人穿越带着游戏系统各种牛逼,轮到自己了,这游戏系统怎么还缩水了。别人穿越各种人品爆发,打怪杀人升级,轮到自己了,天天被怪杀,被人追着杀。别人穿越女配炮灰一堆赶着来送死,轮到自己了,女配没有,炮灰没有,女主到看见一个,自己却是个炮灰。中期异界都市的米蔓妹子内心独白:如若今日,我米蔓未死,我将屠尽天下神魔。即将完结!!!!
  • 嫡女轻狂

    嫡女轻狂

    她,叶轻狂,21世纪出色女杀手;她,叶轻狂,叶家废柴大小姐。丑貌丑陋,天资愚钝,不知廉耻?一朝穿越,且看她如何都手撕白莲,智斗妃嫔,打脸渣男,把这天下搅得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暖婚总裁,要抱抱

    暖婚总裁,要抱抱

    “总裁,太太前男友找她复合。”“把他打残。”“总裁,太太的白莲花闺蜜给她下药,不过水被太太给调换了。”“哦?我厉少寒的女人就是聪明,那女人既然那么饥渴,那就给她多送几个人过去吧。”厉少寒,在A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传说中他打造了一个商业帝国,对待下属极其严格,在别人眼中,他狠辣绝情,高冷禁欲,人人闻之色变,但在她面前,厉少寒,你的高冷形象呢?“老婆,我困了。”“这么大个人,睡觉都不会?”“可是我想和你一起睡。”厉少寒刚说完,便被宁涵洛一脚踹下了床。宁涵洛,被宁家赶出来的女儿,被闺蜜男友背叛后,还差点被送到老男人的床上去,“呵,我宁涵洛是这么好欺负的?看我手撕渣男贱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