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5800000092

第92章 义和团血染紫禁城!八强盗蹂躏天安门(15)

我这才慌忙起身,急问皇帝何在?说在某殿上行礼,我叫赶速通报。

原来,这一天刚好碰着祭祀,皇帝正在那里拈香,听着叫唤,急忙前来,头上还戴着红缨帽子,身上穿的是补服。

我道:“洋兵已到,咱们只得立刻走避,再作计较。”

皇帝更着了慌,就要跟着我跑。

我道:“你瞧你这样的服色,那里好走出去?”

这才千手百脚,把朝珠呀、缨帽呀,一起儿都胡乱抛弃了,一面又撕撕扯扯地给他把外褂卸了,换上了长袍。我呢,也改换成乡下人的装束。我们娘儿两个,就此一同出走。那时,一切衣服物事都已顾不得携带,单单走了一个光身。

一路踉跄步行。一直到了后门外,才瞧着一乘骡车,问了骡夫,知道是载澜的车子。我就带着皇帝急急上车,赶叫向前快走。

他们(指军机大臣们)都是沿途找雇骡车;到了德胜门外,大伙儿才到,算是稍稍聚集了。又怕洋兵追赶,不便屯留,便一气直前上道,昼夜趋行。

头一日,宿在贯市,多方设法,好容易才觅到几乘驮轿。

由贯市赶到岔道,都宿在破店中,要求一碗粗米饭,一杯绿豆汤,总不得找处。比较逃荒的老百姓更为苦恼。

慈禧回忆中所说的贯市并非城市,乃是距北京西直门70里外的一处集市。就在那里,慈禧一行遇到了镖行李家。

李家是京北一带镖行头领。当太监高呼“皇太后皇上驾到”时,见从车上走下来的,乃一个乡间村婆,一个乡下汉子,李家人都不禁大吃一惊。但这位镖行头领不曾失了礼数,赶紧山呼万岁,并弄来了几乘驮轿。慈禧大喜,立刻喊“赏”,才知道无物可赏。翻检了半天,发现竟带着一面黄龙国旗,便赏了李家。从此,李家镖车高插黄龙旗,旁边还插着一块牌子,上写:太后亲赏。当其时,国内商民没有插国旗的惯例。李家从此名声大噪。

奇怪的是,史料中说,李家“富而侠”,慈禧一行竟没有在李家弄些吃的东西,便又匆忙赶路了。可能亡命心切,竟忘记了饥饿。

然而,第二天,16日,无论皇太后还是皇上,都饿了。

是最艰难的一天。没有吃的,没有喝的。细雨绵绵,道路泥泞。昨天,老太后已经被骡车颠荡得腰酸背痛,今天乘上了李家进贡的藤子编制的驮轿,硬硬的,好像坐在石头上。但更难忍受的是饥饿。派人到处寻找吃的东西,兵慌马乱的,竟不可得。

忽然,太后的目光扫向光绪皇帝手中的一个大包裹上。一个皇帝,亲手提着一个包裹,本来就已经不寻常,看他如此珍贵的样子,更觉得不可思议。到了晚上,太后一行找不到农舍,便宿在一座破旧的清真寺里面,寺里有一些烂草席。太后见皇帝打开了包裹,取出一块灰旧的破布,四处搜寻,发现了一把破扫帚,便用破布包裹上,当一枕头。这个枕头引起了所有人的羡慕,太后也是如此,但总不好去抢夺皇帝的东西。他们发现包裹中还有一个小木盒子,皇帝就紧紧地抱着它睡了。

第二天清晨,又要上路了。太后见皇帝又打开了包裹,把昨晚用过的破布和破扫帚放上去,然后,紧紧包起来。他担心前途连这些东西都没有,要随身带着它们。然后,他站起身,又抓起那个小木盒子,抱在了怀里。

就在这时,慈禧忽然大喊一声:“皇帝!”

光绪一哆嗦,怀里的小木盒子掉到地上,向前滚了滚。

所有的眼睛都盯住了那个木盒子。李莲英抢先一步,拾起来,交到慈禧手中。

慈禧端详着盒子,感觉着它的神秘。一个皇帝如此宝贵于它,它必定是非同小可的。皇帝着了急,瞪着太后手中的木盒子,但不敢上前去抢。

路上遭了雨,受了潮,盒盖子闭得紧。慈禧开了几次都打不开,李莲英要替她打开。慈禧瞪他一眼,不让他动手。

终于打开了,所有的人都紧张得要命。

只见皇太后把盒子里的东西翻倒了出来,脸上露出苦笑。

盒子里面的东西是:五枚枣,一块烧饼。

光绪慢慢地走过去,把枣和烧饼轻轻地捡起来,又放回小木盒子里,还是抱着。

慈禧因睡眠不足而红肿的双眼瞪视着前方,问:“前面哪里呀?”

李莲英也同样向前看了看,说:“恐怕是怀来县境。”

慈禧说:“发谕旨:让怀来县令好好预备着。”

随扈的军机大臣赶紧找纸,终于找到了一张。但一边写着,一边想:没有玉玺印章的“圣旨”,管个屁用!

吴永接驾,惟一的一锅粥

“那天是8月17日,天色阴晦。”怀来县令吴永后来在回忆录(译文)中写道:“外间都无消息,沉闷殊不可耐。我一整天都与县衙门中的幕僚亲友,像痛苦的囚犯一样,面面相对,气象阴惨,昏昏然不知身体正处在何等境界。这时,看了看外面,天已经快要黑了,于是仓促地准备晚餐。现在这年头,只有借酒浇愁,暂图一时之醉了。”

忽然,有人送来一封紧急公文,来人说:“要紧要紧!”吴永一听,心头乱跳,心想,“这时候,能有什么好消息!”

公文不过是一团粗纸,没有封面,揉搓得如同一把破棉絮。吴永把它放到桌子上,用手仔细平抚,看上去,好像是一张单子,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拿在灯下观看,透出字迹数行,是这样写的:

随驾官员军兵,不知多少,应多备食物粮草。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在年月日上,有一个印章,写着“延庆州州印”。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皇太后皇上的圣驾正在岔道地区住宿?那里离怀来县境可是只有数十里呀。

整个县衙门都被这张神秘的纸条子吓得惶骇不安。

吴永的幕僚们认为,这肯定是假的。而且,即使真为御驾亲临,此山谷荒城,到哪里去弄“满汉全席”和“一品锅”?有什么办法能办此大差?不如置之不理,听其自去。因为,既没有正式的上官命令,又是在乱离仓猝之中,就是今后追究下来,也不至于有罪吧!相反,如果你理了它,但你的饮食供应达不到他们的满意,今后却一定会遭到不测的严谴,这不是自取其咎吗?有一个幕僚甚至对吴永说:“我看,你不如弃官逃避吧!”

吴永踌躇再三,忽然挺身而起,说道:“想我乃是守土官吏,亲食皇禄,怎能遇到皇上患难而置之不理呢?不错,祸福固不可测,然而,我尽了我的职责而得祸,心里是平静的;如果巧避而侥幸保全自身,我的心里一定会惴惴不安。现在,我只有尽全力来做这件事情,至于前途祸福,听天由命吧!”

于是吴永不再反顾,决计亲往岔道迎驾。

怀来县是京绥孔道,车马络绎不绝。按照朝廷地方建制,此地特设两所驿站、四所军站,有驿马200余匹,倘在和平时期,不仅够用,而且有余。但现在,地方秩序已乱,危城之中,内外消息隔绝,驿务停顿废弛,百物悉遭损耗。原有的驿马,大多让那些残兵败将给掠夺了,现在只剩下五六十匹。至于吃饭使用的器物,更是无从征集。

吴永估计着:眼下,皇太后皇上所在的岔道离怀来县所属的榆林堡,大约只有25里,从榆林堡至怀来县城又25里,那么,总共50里。明天一早皇太后皇上一定会启跸,那么第一站就是榆林堡。

按照惯例,有官员过境,所在地方一定要在榆林堡迎候,预备休息打尖,无论如何,万不能不稍有供应。堡中平时本住有司事数人,承办驿务。该署雇有庖丁3人,厨役十数人,都是为了办差之需。于是吴永先派出了一个人,携带下灶的东西和蔬果海味等物,星夜赴堡,帮同该站司事治办一切。然而,此地尚无外国军队进驻,守门的是义和团残余,吴永派去的人不允放行。那人只好弄了根绳子,从墙头上吊了下去。

随后,吴永决定亲赴榆林堡。

但忽然有义和团来了。一个首领大声喝问:“你想干什么去?!”

吴永道:“前往接皇太后、皇上圣驾。”

首领厉声说道:“他们皆已逃走,怎么配称为太后、皇上!”

吴永道:“皇上巡狩,全国以内皆可通行。比如我这个知县,私行出境,才可以说是逃走;现在,皇太后皇上视察本县,来此公干,怎么可以说是逃走呢?!”

那首领扭头对他的同类说:“这简直是二毛子口气,应当宰了!”

义和团们大声呼唤起来。吴永赶紧往屋后跑,对自己的仆人说:“只要他们闯进二堂,立刻开枪,毋须顾忌。”

那个义和团的首领听到了,很害怕,率领着众人走了,但强迫县城居民,每户出一个人,头上裹一块红布,各执灯笼,登上城头,装作防守的样子。

是时京畿溃兵,日夜北行,如蚁如潮,络绎不绝,都从城外经过。这些朝廷的士兵,都极为痛恨义和团,只要见到有红布蒙首的,就认为是“义和拳匪”,用大炮轰击。这些被义和团胁迫的城民,根本没有保护自己的武器,一旦遭遇进攻,岂不危险?吴永对此很是忧虑,但无法禁止。

这时,县衙门中还有马勇20名,装械整饬,颇勇敢而能效命。吴永让那个队长当众下令:“你等明日出8个人,随我迎驾,可以整枪实弹,就从西门出去。有敢阻遏者,立刻发枪射击,格杀勿论,一切后果有我承当。”

随后,吴永向他的衙门里面的诸同寅布置一切。

吴永说:“我明日拂晓出城,各个城门都堵住了,只得绕道出西门。但本县的东门才是皇太后皇上按体制可行的辇道,总不能让皇太后皇上的銮舆也绕道西门进城吧!我走后,请诸君立即掘去土壤,洞开城门,并以堵城之土,将街心坑坑洼洼的地方填平。朝廷的军队就要来了,如果有人胆敢出头违抗,必杀毋赦!”

这时,忽见已经派出的厨役踉踉跄跄地跑了进来,衣服袖子上血淋淋的。他说:“所携带的饭食,雇了两辆驴车,驮载出城,才走了二三里地,就被那些散兵游勇掠去两条驴,食物都给抛弃在地上了,还用刀砍伤我的右臂。我是去不成了!”

吴永无可奈何,说:“算了。”

但总得预备点什么东西去呀。县城里没有猪肉铺,吴永命厨子宰了3头猪,除了用来治办宴席外,另外准备了大锅3口,把猪的杂碎也都烂煮了。弄了一个晚上,等到总算停当的时候,一抬头,东方已白矣。

吴永打了个哈欠,立刻带领马勇8人,策马向西门而行。走出城外,也就八九里地的样子,忽然大雨如注,淋漓遍体。吴永尚衣补服,携有紫呢外罩,便披上,冒着雨,还是向前赶。道路泥泞,风吹湿衣,寒冷彻骨髓,吴永哆里哆嗦的,又困又乏,不可言状。

忽然雨停了,吴永抬头看,前面有一驮轿,迤逦而来,有一个骑马的人,是为前导。吴永不知何人,便站立在道路左侧,恭敬以迎。

那骑马的高声问道:“来者是怀来县令吗?”

吴永答应道:“是。”

对方说道:“这是军机赵大人。”

这时,那驮轿已至身畔,军机大臣赵叔翘掀开轿帘,问:“往前面去有没有馆舍呀?”

吴永道:“大人的公馆,已有预备,只是得信仓促,恐怕不很周到。”

赵叔翘道:“有住的地方就行啦。皇太后皇上又饥又寒,已经两日两夜啦!唉,洋兵打入紫禁城,势不能不走。你只要竭力供应,使皇太后皇上暂时得到安适就行。大驾随后就到,你现在就可以前行迎驾,我就不多说啦。”

吴永上马续行,终于抵达榆林堡。只见堡中居民逃徙已尽,街市列屋尽闭,寂然没有人烟。吴永寻至驿站,只有管驿家丁董福一个人,尚留守未去。

董福说:“全堡已空,稍有余物,也让兵匪掠尽,无法可以搜集。驿马只有老弱5匹,其余的都让乱兵掠去啦。此堡只有骡马店3处,只好选择其较宏大整洁的,准备请圣驾小恬。桌子呀,椅子呀,床铺呀,被缛呀,夹板门帘,朱拓字画,均略有陈设。本想让每店各煮绿豆小米粥一大锅,但其中的两店之粥,都让诸军吏卒掠夺一空,剩下的一店之粥,也差点被抢吃了,我再三央告,说这是预备给皇太后皇上御用的,这才保存了下来。唉,现在剩下的,就这一锅粥啦。”

吴永道:“现在,没别的办法啦,只有全力保护这锅粥,再也不要让别人给抢劫了。要紧要紧!”

说着,吴永坐在店门口的石墩上,命马勇荷枪侍立,保卫那锅粥。

不一会儿,吴永看见肃亲王乘马先至。吴永曾在北京认识亲王。

肃亲王一见吴永就说:“皇太后乘延庆州肩舆,其后驮轿四乘,皇上与伦贝子共一乘,然后是皇后,然后是大阿哥,然后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各坐一乘。接驾报名时,四人轿及第一乘驮轿进了门,你就可以起立啦。”

吴永一一谨记。

很快,十余匹导骑,驰聘而来,第一骑传呼驾到。遥见4人抬蓝呢大轿前行,将至店门时,吴永跪下唱道:“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太后圣驾。”

后面是一驮轿,吴永见其中对坐二人,便又接着高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上圣驾。”

报名毕,吴永起立,还是坐在门外石礅上候命。

大队人马来了。吴永看到:双单套骡车七八辆,是皇后瑾妃和庆亲王的两个女儿,还有宫女、女仆,各级的首领太监,陆续进了店门。各个王公大人的军校,都散立街面,或站在店铺门外。骑步兵卒大约有数百人,纷错不整,全都流露出饥疲的脸相,看来已经狼狈了好几天了。

刚刚安静下来,忽见一个太监走出门外,大呼道:“谁是怀来县知县?”

那太监眼露着贼光,挺着大肚子,声锐而厉,仿佛在演京剧《法门寺》的样子。吴永后来才知道,这太监就是崔玉桂,当时为二总管,后来代替李莲英成为总管。

吴永马上起立,道:“我就是吴永。”

崔玉桂又厉声道:“上边叫起,随我走!”

吴永见其来势汹汹,心想恐怕是皇太后皇上要有谴责,便私下叩问崔玉桂,问上意吉凶。崔玉桂道:“这谁知道!就看你的造化啦!”

说着,一把握住吴永的手,拉着就走,入院至正房门外声报后,崔玉桂拉开了门帘,令吴永见驾。

是一套两明一暗的房间,正中有一张方桌,左右有两把椅子,太后穿着布衣,头上椎髻,坐在右边的椅子上。

吴永立刻下跪,报上自己的履历,并摘下头上的官帽叩头。

这时,听到太后问道:“你是旗人还是汉人?”

吴永奏道:“汉人。”

太后问:“是哪个省的人哪?”

吴永奏道:“浙江。”

太后问:“你的名字是哪一个‘永’字?”

仓促间,吴永想不起别的话,信口奏道:“长乐永康之永。”

太后说:“哦,是水字加一点耶?”

吴永应声称“是”。

太后又问:“你到任几年啦?”

吴永奏道:“3年矣。”

太后问:“县城离此多远?”

吴永奏道:“25里。”

太后问:“一切供应有无预备?”

吴永谨奏:“已敬谨预备。惟昨晚方始得信,不及周到,无任惶恐。”

太后说:“好,有预备就行了。”

说到这里,太后忽然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道:“我和皇帝,这几天连着走了数百里,竟然看不见一个百姓,官吏更是绝迹无睹。现在,来到你怀来县,你尚能穿着官服来此迎驾,可称得上是我的忠臣啊!我不料大局坏到如此。我今见你,犹不失地方官礼数,难道本朝江山还能够完全无恙吗?”

慈禧说着哭着,声音特别哀伤,吴永也不禁随着痛哭起来。

哭罢,太后又再次诉说沿途的苦况,说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又是冷又是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找到了井,没有汲器;终于找到了汲器,又发现井内漂浮着人头。不得已,采了根秫秸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就拿这种东西解渴。

太后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互相贴背,一起坐着,仰望达旦。晚上,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尤其不可忍受。你瞅瞅我,我完全成了一个乡下老婆子!皇帝也很辛苦,到今天,已经两日不得食,肚子很饿很饿呀!你这里准备了食物吗?”

吴永奏道:“本已谨备肴席,但为溃兵所掠;本来还煮了小米绿豆粥3锅,预备随从尖点,也让他们给掠食了两锅。现在倒还剩下一锅,恐怕粗粝不敢上进。”

太后一听,赶忙说道:“有小米粥,甚好甚好!你可速进。患难之中,得此已足,还管它什么粗不粗美不美的?!”

说到这里,忽然觉得什么,说道:“你当叩见皇帝。”

于是对李莲英说:“莲英,你速引吴永见皇帝。”

这时,皇上正站立在靠左边的空椅子旁边,身穿半旧的元色细行湖绉棉袍,宽襟大袖,上无外褂,腰无束带,头发有一寸多长,蓬首垢面,憔悴已极。吴永按照仪式跪叩,见皇上一言不发,乃仍还跪太后面前。

太后又问了几句话,说:“我今天累了,你也可下去休息啦。”

吴永退出,到了西厢房,立刻将小米粥交给太监送入。

只见太监复出,找吴永索要筷子。吴永找不到筷子,幸而随身佩带有小刀牙筷,遂拂拭呈进。别人连这个也没有。太后谕令:折秫秸梗,用来喝粥。

一会儿,吴永听到屋内争饮豆粥的声音,喋喋有声,好像畅饮甘泉一样。

又过了一会儿,李莲英出来了,满脸的和缓之色,翘起拇指,对吴永说道:“你甚好,老佛爷甚欢喜,你用心伺候,必有好处。”

赞罢,又说:“老佛爷特别想吃鸡蛋,能弄几个来么?”

吴永道:“这地方,好久没人住了,到哪儿弄鸡蛋去?好吧好吧,我出去找找看。”李莲英说道:“好好,你用心承应,能讨老佛爷喜欢,必不吃亏。”

吴永就出去到了集市中,走进一家空店,四处寻觅,最后抽一橱屉,里面竟然真的有5个鸡蛋,便好像仙蛋一样地捧着。他的从人都正四散照料皇宫里面的人,又没有办法可以煮熟鸡蛋,不得已,只好到西厢房,亲自吹火舀水,把鸡蛋放入一个空锅里,煮了一会儿。最后又找到一个粗碗,撮了一点食盐在鸡蛋上,捧着,交给内监呈进。

李莲英又出来了,说:“老佛爷很受用。你刚才所进的5个鸡蛋,老佛爷一人抢着吃了3个,剩下的两个,赏给了万岁爷。别人,谁都没吃着。这是个好消息呀!不过嘛,吃饱了,刚才老佛爷又想吸水烟,你能找到纸吹吗?”

又是一个难题。吴永苦思冥想,忽然想起身边揣有粗纸数帖,勉强可用,就在西厢窗板上自行搓卷,辗转良久,搓得完好的纸吹五支,随以上供。

不数分钟,吴永见太后掀帘出廊,手携水烟袋,自点自吸;看来已经吃饱了,神清气爽的样子。忽然发现吴永站在右厢廊间,又令过来说话。吴永只好走到院内,在泥泞中跪听。

太后先是絮絮地问琐事,然后说道:“此行匆促,未携带衣服,身上颇感寒冷,能否设法预备呀?”

吴永奏道:“臣妻已故,她的东西都存寄京寓,署中没有女眷,只有臣的母亲尚有遗衣数袭,现在任所,恐粗陋不足用。”

太后说道:“能暖体即可,皇帝的衣服也很单薄,格格们都只随身一衣,能为他们也多备几件就更好了。”

吴永奏答:“臣回署立刻检点呈进。”

太后说:“你可先回去料理,我与皇帝即将启行矣。”

吴永奏道:“臣等一会儿,等圣驾上路,即行。”

太后说:“我乘延庆州的轿子,舆仆已疲劳,此处能换仆吗?”

吴永奏道:“臣已预备齐楚。”

太后说:“延庆轿仆倒甚好,所换之仆,不知能否胜前?”

吴永奏道:“都是官仆,向来伺应往来差事,当不至于贻误。”

李莲英在旁边接上话,说:“人家伺候大人们不知有多少位啦,岂有不会抬轿之理?”

太后顾诸左右,说道:“吴永他是汉人,却甚知道礼数。”

李莲英搀言道:“人家做官多少年,难道此区区礼数都不懂得,那还能配办事么?”

很快传呼起銮,太后乘吴永所备之轿,皇上乘延庆州轿。

吴永在外面报名跪送,完毕以后,立刻上马,抄近路,先飞驰回县。

沿途观看,吴永才发现,动乱给人民造成多么惨重的灾难。沿途经过村落数处,不见一人,道旁民舍,皆为溃兵游匪毁坏,门窗户壁,几无一家完整;甚至有被宰的鸡鸭,尚未烹食,纵横地上,乌鸦野狗,竞相争食。一路荒凉惨淡,目不忍睹。

终于到了怀来县城,见东门果已洞开,原来守城的义和团,先已闻讯逃匿。两旁的居民店肆,仍旧闭户蛰伏,不敢出来。

吴永想,如此景象迎接皇上,大大不妥。立刻传谕各家居民,一律启户,于门外摆设香案,家有灯彩者,都要悬挂出来,没有的,则用红纸张贴,并说皇太后皇上驾到时,尽可于门外跪看,但不许哗动。于是居民开始收拾布置。吴永先到行宫查看,陈设也还楚楚可观。

不一会儿,前站内监乘马先至。吴永带领他们视查各房,一一览阅,好像很满意的样子,对吴永说道:“今天,咱们算是到地头了。”

“到地头”云云,犹言“到了家”也。

銮驾终于到了。吴永如式跪迎。皇太后皇上先后降舆,走进行宫,立刻叫起入见。

慈禧太后的语言相当令人温暖,她说:“很难为你办理。”

吴永退出后,即驰回本署,督促供应。官兵皆陆续到县,斗大山城,在坑在谷,一时填塞俱满。

吴永忽然想起太后所要的衣服,便匆匆到了衙门,启箧检衣,惟得先母柯太夫人呢夹袄一件,尚觉完整,即以此件预备进奉太后;又得缺襟大袖江绸马褂、蓝绉夹衫长袍各一件,拟进奉皇上。只两格格衣服,没有相称的。忽然想到旗籍妇女,可通用男子的衣服,便以吴永自用的绸绉线夹春纱长衫数件,拉杂凑置,裹了一包袱,立刻驰赴行宫呈送。吴永的姐姐逝世了,姐夫续娶,有镜妆一具,吴永也取以进奉,还有梳子篦子脂粉,一并呈进。

这样,到今天,太后终于可以妆饰一番了。吴永再次传起入见时,见太后及皇上均已将所进衣服更换,威仪稍整;两格格也穿上了吴永的长衫,立门外看,不复如以前狼狈的样子。

同类推荐
  • 三国逍遥游

    三国逍遥游

    一条屌丝鱼经历了一番磨练,穿越回三国,开始了华丽的冒险。独特视角,为你讲述鱼的世界观。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冥寂妖妃

    冥寂妖妃

    她叫妖冥寂,天生银发鸳鸯眼,被冰封千年……千年之后,封印解除,开始祸害天下!却不知从哪跑来了一个双胞胎的妹妹,整天缠着她喊姐姐,她无奈只好手拿宝剑,诛仙降魔,只为了养活几个吃货……
  • 带着飞船去大隋

    带着飞船去大隋

    新书【神王之眼】,希望大家支持,神与异族大战导致神界实力凋零,为了补充神界战力,大天使米迦勒命智慧之神拉结尔在人间开发出一款名为第二世界的游戏。神界亦正义?异族或邪恶?人类只是平衡两界力量的棋子?来看主角雷凡的封神之路,本书书友群号:671415237
  • 三国志之霸王大陆

    三国志之霸王大陆

    一场意外让胡明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建安三年,那正是一个诸侯并起,群雄逐鹿的纷乱年代。胡明手无缚鸡之力,却依靠自己过人的历史知识,尤其对三国的酷爱而投入到吕布麾下,先助吕布徐州脱险,后灭公孙瓒,平袁绍。吕布临死之前将大位相传,胡明领众英雄豪杰横扫黄河以北之地,又先后平了北方乌桓、匈奴、鲜卑各族,胡明、曹操、刘备成为新的三国主宰。三国时期诸多名将悉数上场,文韬武略,尽显风骚。究竟胡明如何与曹操、刘备三国角逐,请细细品味《三国志之霸王大陆》
热门推荐
  • 薄唇

    薄唇

    都说薄唇的人最无情,十年青春繁华落尽,便是我一人前去,……他说许我一生苏黎,还你一世简清。
  • 网游之远征军团崛起

    网游之远征军团崛起

    在游戏里,我们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都梦想有自己的一个军团,称霸全服,走进主角的故事里,让猪脚带领所有有过英雄梦的兄弟一起称霸全服。第一次写。前期可能有点混乱,但是我会尽力的更改,另外看书名就可以知道本书的主题是什么,远征其他国家版图,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新人!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以词作著称于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其词作被称为“英雄之词”、“词中之龙”。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辛弃疾除了词作著称于世外,还写有大量的诗文,辛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 精灵古怪镇的怪事

    精灵古怪镇的怪事

    一个精灵古怪的小镇突然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小小的蜗牛角上,居然有两个连年发生战争的国家;小保姆居然会挪移大法;三个小女孩赶走了不怀好意的外星人,让地球避免了一场极大的麻烦;橡皮阿拉平白无故长出小腿小脚,还是连着溜冰鞋一块儿长出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牛郎挑着孩子,披着老牛皮一直追到天河岸边就没有下文了,别着急,看看牛郎织女后传就知道了;一头宠物猪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雪公主!这些古怪的事,看看你就会明白。
  • 本生死

    本生死

    生即是生,死即是死。生生死死与我何关?我道之孤,与天道不符,故战。生死轮回,生死永恒。掌握生死,唯我本心。
  • 月白瓷

    月白瓷

    我和你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他和她是这个世界的人。为什么没有分清类别,就把我和她揉在一起,把你和他搓成一团。谁对?谁错?我只知道我再也看不见你了。再也不会有人笑得这样纯粹。笑得香樟泛起绿意。小溪,对不起,让你等了十年才带你来看大海。今年小溪二十五了。不知小溪变成了什么模样。夏季风好热啊,吹得眼泪都出来了。不管是十年,二十年,多少年。想起来还是会流眼泪。因为再倒退回去十年,二十年,多少年,再遇见你,想想还是会喜欢你。喜欢你的笑。喜欢你的哭。喜欢你的眼睛,海蓝蓝的明澈。一不小心想起曾经的约定。曾经的你。对不起。我爱你。
  • 痘疹心法要诀

    痘疹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凤扶摇

    九凤扶摇

    一朝穿越,她来到的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这里没有魔法,没有科技,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玄气。她是人人厌恶的废材,殊不知,她乃异世天骄---全系召唤师,维她一人;天才炼药师,人人羡慕;妖孽驯兽师,人知唯恐。再加上她那个时代的魔法,凤逆天下。他,乃修罗城的王者,惊艳的天赋,傲慢冷漠的性格,妖孽绝色的样貌,对每个人都冷漠至极,却在她的面前露出温柔之色。谁能阻挡他们的脚步,傲慢冷漠的性格注定他们要逆天而行。
  • 流氓少爷VS萌妹纸

    流氓少爷VS萌妹纸

    女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自认为父母早已离世,可去了他乡改变了她的一生。
  • 支教先生

    支教先生

    老师:理想就是一场梦,你醒来就是梦,醒不来就是理想。学生:我明白里了,老师是说让我坚持自己的理想,总会有实现的那一天。老师:你知道个屁,上课就知道睡觉,上墙角站着去,什么时候精神了在回来。这道题我再讲一遍,下次谁再做错了,别说是我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