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3500000010

第10章 雹灾概况

雹灾是在强对流天气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角度理解,冰雹灾害有自己特殊的致灾因子、生成机制、孕灾环境、受灾承载体,它不像水灾、旱灾、风灾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出现的范围比较小,形成灾害的过程也比较短。但是,一旦冰雹降临,往往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冰雹俗称雹子,是一种固态降水物,系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冰雹小可如绿豆、黄豆,大则似鸡蛋、鹅卵,巨型冰雹甚至大如碗口,史书中还出现过“雹大如斗”的记载。大的冰雹由空中降下,常打毁庄稼,损坏房屋,砸伤甚至砸死人畜,形成严重的灾害。在我国历史上,雹灾发生相当频繁,尤其是地形复杂的北方地区,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清代雹灾相对严重,史书中有很多诸如“大如鹅卵”、“积地尺许”、“破屋杀畜”、“牛畜皆伤”、“屋瓦俱碎”、“击毙牛马”等记载,严重的雹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一、雹灾统计

根据邓云特先生研究统计,清代共发生雹灾131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其发生频次在旱灾、水灾、地震之后,居于第四位。闵宗殿依据《清实录》资料统计,清代共计发生618次雹灾,其中大面积的雹灾占61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其发生频次仅次于水灾、旱灾,居于第三位。笔者依据《清史稿》中的资料,统计出清代268年间,共计发生雹灾338次,分布在164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26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26%。338次雹灾在清代各朝中的分布状况如下。

顺治朝:共计18年,发生雹灾44次,分布在15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2.44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44%。

康熙朝:共计61年,发生雹灾60次,分布在30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0.98次,年均发生概率为98%。

雍正朝:共计13年,发生雹灾28次,分布在11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2.15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15%。

乾隆朝:共计60年,发生雹灾88次,分布在40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46次多,年均发生概率为146%。

嘉庆朝:共计25年,发生雹灾28次,分布在17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12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12%。

道光朝:共计30年,发生雹灾34次,分布在17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1.13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13%。

咸丰朝:共计11年,发生雹灾7次,分布在6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0.63次,年均发生概率为63%。

同治朝:共计13年,发生雹灾27次,分布在11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2.07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07%。

光绪朝:共计34年,发生雹灾22次,分布在17个年头,平均每年发生0.64次,年均发生概率为64%。

宣统朝:共计3年,无发生雹灾记录。

二、雹灾时间分布

(一)雹灾年际分布

如上,我们就清代雹灾在各朝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考察,对其整体概况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下面再依照雹灾较为集中的程度,大致划分几个时间段,对各阶段雹灾的年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第一阶段:从顺治元年至康熙二年(1644~1663),共计20年。其间发生雹灾51次,平均每年发生2.25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25%。

第二阶段:从康熙三年至康熙五十年(1664~1711),共计48年。其间发生雹灾35次,平均每年发生0.73次,年均发生概率为73%。

第三阶段:从康熙五十一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712~1758),共计47年。其间发生雹灾101次,平均每年发生2.15次,年均发生概率为215%。

第四阶段:从乾隆二十四年至道光十年(1759~1830),共计72年。其间发生雹灾68次,平均每年发生0.94次,年均发生概率为94%。

第五阶段:从道光十一年至同治十三年(1831~1874),共计44年。其间发生雹灾61次,平均每年发生1.38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38%。

第六阶段:从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1912),共计37年。其间发生雹灾22次,平均每年发生0.60次,年均发生概率为60%。

以上六个阶段雹灾分布状况及对比关系如

通过对六个阶段雹灾分布状况的对比,加以各阶段内综合指标的比照,可以看出,清代雹灾在各阶段的分布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高发期和低发期峰值,具体表现如下。

1.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为清代雹灾的高发时间段,即康熙二年(1663)之前的清代前20年,康熙朝后十年、雍正年间以及乾隆朝前二十三年共计47年,这两个阶段是清代雹灾发生频次较高的时期。两个阶段共计67年发生雹灾152次,将近占清代雹灾总次数(338次)的45%;期间雹灾年均发生概率为227%,比整个清代的年均发生概率126%高出101个百分点。

第一阶段的20年比第三阶段的47年雹灾年均发生概率略高。在第一阶段,20年中只有3个年份无雹灾发生,分别是顺治三年(1646)、顺治十二年(1655)、顺治十三年(1656);其他17个年头雹灾的分布较为均匀,为2~4次不等,只有顺治十六年(1659)发生了5次雹灾,为本阶段最高次。此阶段不但雹灾发生频次高,而且危害后果较为严重,如顺治八年(1651),“二月十六日,顺德雨雹,大如斗,击毙牛马。五月,邱县大雨雹;汾西雨雹,大者如拳,小者如卵,牛畜皆伤,麦无遗茎。”顺治十年(1653),“四月四日,贵池雨雹,大如碗,屋瓦皆碎;武宁雨雹如石,杀鸟兽;崇阳雨雹,人畜树木多伤。五月,海宁雨雹,大如鸡卵,屋无存瓦,树无存枝;泾阳雨雹,大如拳;永寿雨雹,大如拳,小如卵,积地五寸,二日始消,大伤禾稼。”顺治十五年(1658),“闰三月朔,上虞、龙门大雨雹,倏忽高尺许,或如拳,有巨如石臼,至不能举,人畜多击死。”顺治十六年(1659),“九月,新河雨雹,伤数十人,至三月始消。”冰雹能够击伤甚至击毙人畜,足见其危害之大。

第三阶段的47年是清代雹灾比较严重的较长时间段,期间只有7年无雹灾发生,其他40年均发生了雹灾。其中有4个年头雹灾发生达到5次以上,而且都在乾隆年间,分别是乾隆元年(1736)7次、乾隆十三年(1748)6次、乾隆十四年(1749)5次、乾隆十五年(1750)5次。雹灾比较集中于某些小时段,是第三阶段明显的特征,如从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四年(1722~1726)5年之内发生雹灾15次,从乾隆元年至乾隆五年(1736~1740)5年之内发生雹灾14次(其中乾隆二年无雹灾发生),从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五年(1746~1750)5年之内发生雹灾多达26次;其中的个别年份,雹灾发生之多覆盖了一年四季中的六七个月份,如乾隆元年,“二月,广州大雨雹。三月,荣经冰;方山大雨雹。五月十七日,青城雨雹,大如胡桃。六月,郧西雨雹,鸟兽多击死。七月二十五日,南和大雨雹;平乡大雨雹,毁房庐,伤田禾;怀安雨雹,伤禾。九月,长子大雨雹,片片著禾如刈。十一月,京山雨雹。”乾隆十三年,“正月初二日,鹤庆、信宜、象州、恩县、遂安雨雹,大如斗,伤麦。四月初四日,上海雨雹,伤麦豆;昆山大雨冰雹,击死人畜无算。五月十一日,泰州、通州大雨雹,坏屋。十三日,滕县大雨雹,大如臼,民舍损坏无算。六月,乐平雨雹,伤稼。秋,怀来、怀安、西宁、蔚州、保安雨雹成灾。十二月,忠州、西乡大雨雹,伤禾。”这两年所发生的雹灾,不仅分布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多个月份,而且覆盖了全国的大片地域。乾隆元年的雹灾涉及广东(广州)、四川(荣经—今荥经)、山东(淄博)、湖北(郧西)、河北(南和等)、山西(长子)等省;乾隆十三年的雹灾涉及云南(鹤庆)、广东(信宜)、广西(象州)、山东(恩县)、浙江(遂安)、江苏(昆山等)、江西(乐平)、河北(怀来等)、四川(忠县)、陕西(西乡)、上海等省市。正是因为这些时段或年份雹灾多发、频发,使得本阶段雹灾发生的总次数上升和年均发生概率提高。但是在本阶段,也存在一些雹灾发生频次较低的小时段,如从康熙五十四年至五十九年(1715~1720),六年之内发生雹灾5次;从乾隆十六年至二十一年(1751~1756),六年之内发生雹灾6次。

2.第二阶段和第六阶段为清代雹灾的低发时段,即康熙五十年之前的48年和清代后37年是雹灾发生频次较低的时期。两个阶段共计85年发生雹灾57次,仅占清代雹灾总次数(338次)的16.8%;期间雹灾年均发生概率为67%,比整个清代的年均发生概率126%低59个百分点;第六阶段雹灾年均发生概率仅有60%,是清代雹灾的绝对低发期。

在第二阶段,雹灾的年际分布也呈现出不均匀的情状。如从康熙八年至十六年(1669~1677),连续9年只发生2次雹灾,且2次雹灾都发生于康熙十二年(1673);从康熙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682~1693),连续12年只发生2次雹灾,2次雹灾都发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从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1700~1709),这10年中却发生了18次雹灾,期内只有3年无雹灾发生。

在第六阶段,雹灾的发生次数本来就少,其发生期和间歇期相互交替,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年际分布状况;但从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1906~1911),连续6年无雹灾记录,是该阶段雹灾的最长间歇期。

3.第四阶段是六个阶段中单位时间最长的时间段,共计72年发生雹灾68次,年均发生概率为94%,比整个清代的年均发生概率126%低32个百分点。说明乾隆朝后期、嘉庆年间和道光前10年是清代雹灾发生频次比较低的时期。

由于第四阶段时间较长,期内同样存在雹灾发生频次较高和较低的小型时段。如以5年为单位,以下几个时段雹灾发生频次较高:从乾隆五十五年至乾隆五十九年(1790~1794),5年内发生雹灾10次;从嘉庆元年至嘉庆五年(1796~1800),5年内发生雹灾10次;从嘉庆十一年至嘉庆十五年(1806~1810),5年内发生雹灾10次。以下几个时段雹灾发生频次较低:从乾隆三十四年至乾隆三十八年(1769~1773),5年内发生雹灾1次;从乾隆四十五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0~1784),5年内发生雹灾2次;从嘉庆六年至嘉庆十年(1801~1805),5年内发生雹灾2次;从道光六年至道光十年(1826~1830),5年内发生雹灾2次。从嘉庆二十四年至道光三年(1819~1823),连续5年无雹灾发生,是本阶段雹灾的一个短暂间歇期。

4.第五阶段共计44年发生雹灾61次,年均发生概率为138%,比整个清代的年均发生概率126%高出12个百分点,是六个阶段中除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外,雹灾发生相对较高的时期。本阶段前15年发生雹灾21次,中间15年发生雹灾12次,后14年发生雹灾多达28次,则同治朝13年雹灾发生频次较高,咸丰朝11年雹灾发生频次较低,道光朝后20年相对均衡。

(二)月份与季节分布

从季节分布来看,夏季是清代雹灾的高发期,共计发生雹灾146次,占四季总次数的46.3%;其次是春季和秋季,雹灾次数为86次和61次,分别占四季总次数的27.3%和19.4%;冬季雹灾发生次数最少,只有22次,占四季总次数的7%,冬季是雹灾的绝对低发季节。

从月份分布来看,4月份、5月份是清代雹灾的高发月,两个月共计雹灾108次,占了总数的34.2%;11月和12月是雹灾的低发月份,两个月合计雹灾13次,仅占总数的4.13%。总的来说,3、4、5、6、7、8这6个月是清代雹灾集中发生期,9、10、11、12、1、2这6个月是雹灾发生较少的时期。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清代雹灾在各月份的分布状况,以及各月份雹灾次数所占总次数的百分比情况,下面以有明确月份记载的雹灾次数为依据,制作成关于我国雹灾的月份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我国各地降雹月份变化比较明显,就各地而言,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在3~4月,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在3~8月,湖南、贵州、云南一带、新疆的部分地区在4~5月,秦岭、淮河的大部分地区在4~8月,华北地区及西藏部分地区在5~9月,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区在6~8月,广大北方地区在6~7月,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区在6~9月。就全国范围来说,“春夏为全国降雹的主要时段,4~9月出现雹灾次数约占全年总数的92.3%,雹灾尤其集中出现在5、6、7月,占全年雹灾总次数的67.6%,6月是全年的峰值期,出现频率达25%”。这里所指月份为阳历,据此,清代雹灾的季节和月份分布状况与上述研究结论基本上吻合。

雹灾之所以多发于夏季或春夏之交的时节,很少在冬季发生,这是和冰雹的生成机制、孕灾环境密不可分的。冰雹活动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也很大,又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得大气环流变得异常复杂。有关研究认为,虽然形成冰雹的条件多种多样,但全部的冰雹都与地面湿度和温度上升有关。冰雹必须在热湿气流强烈上升时才能形成,夏天天气炎热,地表热度高,容易产生大量的近地面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快速上升,温度急剧下降,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液体状的小冰珠。当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冰珠就会凝结成固体状的冰粒,冰粒在云层中上下翻滚,不断粘吸周围的水滴,冰粒变得越来越大,上升气流无法负荷,最后就从高空降落,这就是冰雹。而在冬季,近地面气温很低,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快速上升气流,所以也就无法形成冰雹。因此,发生于冬季的雹灾多是因为气温的变化而导致。

三、雹灾空间分布

通过前面的考察,可以看出,在时间分布上,雹灾的发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那么,在疆域辽阔的清代,雹灾在空间分布上又有哪些特征呢?为了搞清楚雹灾发生严重的区域,摸索其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下面对清代雹灾在各省市的分布状况再作考察。

如果按照现代行政区划统计,除去灾发地未详的记录,清代所发生的雹灾涉及各省市共计369次,分布在24个省市中。根据各省市雹灾发生的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湖北58次、河北56次、山东45次、山西31次、陕西28次、浙江27次、甘肃21次、广东20次、江西16次、江苏13次、广西11次、安徽8次、北京7次、贵州5次、云南5次、河南4次、上海3次、四川2次、海南2次、重庆2次、湖南2次、天津1次、宁夏1次、辽宁1次。为了直观地反映各省市之间雹灾次数的对比关系,清代雹灾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除了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等边疆或沿海省区无雹灾发生的记录,其他省市均有雹灾发生。但是各地雹灾发生的频次明显有别,从辽宁、宁夏、天津等省区仅有1次的最低记录,到湖北省多达58次的最高记录,说明雹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关于中国冰雹灾害的空间格局,有学者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下述几方面的认识:第一,雹灾分布面积广。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冰雹灾害,几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录。第二,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强。大多数降雹落点为个别县、区。第三,冰雹灾害分布的局地性明显。冰雹灾害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第四,降雹与成灾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南方降雹日数较少,北方较多;就成灾中心而言,中部和东部多,西部较少,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平原、江南丘陵地区,全国降雹最多的青藏高原地区很少成灾。清代雹灾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上述认识基本一致。如清代东部和中部的直隶(含北京、天津)、山东、浙江、江苏(含上海)、江西、安徽、湖北、河南、山西、陕西等10省区,共计发生雹灾297次,占了总次数的80%。而且清代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也很明显,上述雹灾发生较多的省区中,直隶的邢台、怀来、怀安、滦州、东光、元氏等州县为该省雹灾高发区,合计发生雹灾20地次;湖北的黄冈、黄安、均州、宜昌、宜都等州县为该省雹灾高发区,合计发生雹灾24地次;山东的莒县、胶州、滕县、黄县、陵县等州县为该省雹灾高发区,合计发生雹灾18地次;浙江的湖州、桐乡、海宁等州县为该省雹灾高发区,合计发生雹灾17地次。其他省区雹灾的发生也都是明显地集中在某些州县。另外,就雹灾高发的省区来说,年际变化也比较大,在同一地区,有的年份连续发生多次,有的年份发生次数则很少,甚至出现连续多年不发生的情况。

同类推荐
  • 大唐李白传

    大唐李白传

    李白,谪仙人,古今第一‘网红’者是也。君不见有歌曰: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堂前,亦可走马。是醉酒仗剑吟诗作赋,是求仙问药光怪陆离;是滚滚红尘绝世红颜,是茫茫众生神机妙算;我的李白,不应有憾……且随我梦回大唐,走进不一样的李白,走进李白惊叹号的人生。如有雷同,纯属史实;如有不同,纯属虚构。
  • 权路巅峰

    权路巅峰

    “上帝的物归上帝,我的必须是我的!”一一恺撒以罗马时代为背景和人物讲述一个架空历史式的大杂绘故事,不过其中又不缺那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尔虞我诈的政治,勾心斗角的谋略,壮烈的史诗战争故事,以及那无上荣耀的王者传说。
  • 灵主三国

    灵主三国

    离奇的穿越不知谁人高呼“天将大任于斯人也!”神皇惊丧,逆天三国一统―
  • 穿梭时空之1278

    穿梭时空之1278

    不虐主!不作死!不软骨头!凭借华夏血脉穿梭时空,现代贸易,古代建国,建立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要建设,少破坏!当然这是国内,国外嘛,嘿嘿嘿。
  • 芸其黄矣——故梦旧

    芸其黄矣——故梦旧

    因一句长生不老的传言,入宫,封为公主。城破国亡,第二次逃离皇宫,却发现一切都不过一场只为天下苍生的局。或许人生命数既是如此,注定万劫不复或是庸了余生。苕之华,芸其黄矣。似盛,实悲。
热门推荐
  • 天空上的星

    天空上的星

    年龄职业差算得了什么,既然爱,就勇敢爱。青春只有一次,如此美丽的年纪又怎甘心错过如此优秀的你?
  •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桃之夭夭,十里红妆做嫁衣

    桃之夭夭,十里红妆做嫁衣

    小娘子,你要往哪儿跑?男子一把搂住面前好似乞丐的小个子。丫的,你你你画成这样竟也认得出来。男子邪魅一笑,黑曜石般的眸子闪闪发亮,我的娘子,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哦。我好恨你。夙亦柒,那一摊血是什么。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宫墙高筑之女人心

    宫墙高筑之女人心

    宫墙高筑,锁住多少红颜若雪;回首当年,晃过多少绝世容颜。一一细数,才知错过韶华无数,可我还是不曾后悔,让你一次一次地伤害我。我不想恨你,只是你变本加厉,让我体无完肤。宫外清风,吹醒无数深陷之人;沉思未来,只求拥有安稳人生。历经沧桑,才知渴望回到最初,如今的我不似从前般单纯,何不就此放任自己病狂,放任自己善良。或是向往事说再见,勇敢面向远方。
  •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欧陆之从零开始

    欧陆之从零开始

    在这个黑暗的年代里我们凭什么为人鱼肉?在这个绝望的时代里没有饭吃,没有家回,没有尊严和人格的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生或死不过是一瞬之间,但是想要真正的活着就要在重大难关前鼓起勇气做出选择!你们究竟是想要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就这样猪狗不如的直到死去的那一刻还要背负着后代的蔑视和诅咒。又或者是此时此刻随我一起向大海对面的世界发起进攻!夺取属于我们的荣耀!让我们吃饱穿暖不再任由外人欺辱!敌人不过是区区10:1的差距,不过是一个国家VS十三个联盟国而已!不要担心!不要害怕!跟随在我的身后,吾等的荣耀蔷薇旗必定是插在罗马城上的最后一杆旗帜!现在让我们进军!向世界的每一片角落前进!BY:神圣荣耀大不列颠帝国皇帝对欧七国联盟,于巴黎会议结束后在伦敦城动员演讲。
  • 错爱成缘

    错爱成缘

    苏员外为女儿苏元元挑选佳婿,媒婆踏烂了门槛,苏员外却是一个都看不上眼。唐桓为了揭开苏元元的真面目夜闯苏府,意外遇到了女扮男装的苏元元,两人成为好朋友。之后两人阴差阳错为栾义城解决了一桩大案,彼此情愫渐生,最后除掉乡城恶霸,喜结良缘。
  • 花晴雅

    花晴雅

    原创《华鬼》同人作品。作品世界观为华鬼世界观,但人物及剧情为原创。讲述鬼之花嫁入道晴与鬼族花狱莲之间发生的故事。
  • 霸道校草别傲娇,我们凑合凑合

    霸道校草别傲娇,我们凑合凑合

    “喂!听着!就算你长得再帅我也不可能喜欢你的!我喜欢的是逸辰哥!永远是!以后别跟我提订婚的事!听见没?”“要是没听见呢”某人见她无动于衷,直接把它壁咚在墙上,吻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