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7300000018

第18章 哦,强迫性穷思竭虑——对称现象:病理性质的和健康性质的(2)

这种心境或境界类似于人间虔诚的宗教信仰。我想起杨振宁的体验:“一个科学家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有一些非常之奇妙的自然现象,当他发现,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应该描述的方法是,他会有一种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宗教信仰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这个问题,我想我很难正面回答是或不是。我只能说,当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自然界一些美妙的不可思议的结构后,不管我们是正面还是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都确实有你所问的这个问题存在……我想,这也是一个永远不能有最后回答的问题。”

这也是一切健康的、有创造力的“穷思竭虑”的最后结局:根本的惆怅根本的茫然。

这样的造物主也是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心目中的造物主或“宇宙宗教感”。这样的造物主与人间事务(善恶)无关,不会为人类祝福,所以同亚当·斯密的上帝有所区别。斯密的宗教是世俗的道德宗教,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的宗教是宇宙宗教感(The Cosmic Religious Feelings)。

科学、艺术和哲学创造活动的本质都在“向上帝走去”。

今天的经济学家大多是就事论事,既不把上帝作为出发点,也不把上帝看成是终极的最高目标,所以他们的“穷思竭虑”便缺少一种神性,也少有崇高性和庄严性。我不喜欢。

这恰恰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的优点和过人之处。他的经济哲学体系自始至终有上帝一以贯之,所以有种英雄、壮丽和人文主义的气象,有一种“以宇宙万物为友、人间哀乐为怀”的仁慈和博爱。这样,他才拥有这种气魄、心胸和胆识:

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

在本质上,斯密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他的体系包括四部分:自然神学、伦理学(道德情操论)、法学、政治经济学。

就是说,他的经济同神学、伦理学和法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今天的经济学同神学一刀两断,我看不是进步,而是退步。也许,当今世界危机重重,全球生态平衡遭破坏,根源就在于:在我们的经济学中,上帝已经死了!试问,在今天的经济学论著中,你能看见上帝的身影吗?

为醒目起见我想就上述三层关系分下面三段来论述:

第一,经济学和神学。

斯密确信,宇宙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我赞成这个假设或信仰。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工作起来就会名正言顺,穷思竭虑也会得到一条健康的逻辑轨道,有个最后的终极归宿)。

不过斯密所说的上帝不是基督教那个为“来世”祝福的上帝,而是为“现世”的人类祝福的上帝(我更为这个上帝叫好)。

斯密进一步的逻辑推理是:

构成现世人类幸福的基础应是富裕的物质生活。所以只有增进国家财富才符合上帝的旨意。

看来,神学是斯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这很好,这基础是牢不可破的)。

在斯密那个时代,英国知识分子普遍受到牛顿自然哲学的影响,即把世界看成是一架庞大而复杂的机器。各个零件和谐地组装在一起彼此协调、运作。令凝视它的人陶醉而崇拜。

在西方思想史上,牛顿是健康穷思竭虑的伟大典范。其要害是从结果去追溯原因,再去追溯原因的原因,一直跟踪追溯到上帝的尊前,即“The First Cause”(第一原因)。

牛顿有句名言:

“从事物的表象来论说上帝,无疑是自然哲学分内的事。只有在科学工作中,揭示和发现上帝对万物最聪明和最巧妙的安排,以及最终的原因,才会对上帝有所认识。”

这里所说的最终原因,即“第一原因”,也就是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即“太原因”,“原原因”,“世界万事万物的原因的原因”。

牛顿的伟大,就在于他的健全的穷思竭虑,用观察、实验和通过数学语言,建立普遍的自然法则,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这一思路也深深影响了斯密。

在“关于天文学史的论文”中,斯密说,牛顿体系是人类曾经做出的最伟大发现。他推崇牛顿的有关世界是一架和谐而有秩序的机器的思想,并把它运用到社会和经济关系。

这从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可以看出来。该经典的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青年时代的我,深深被这个书名所打动,仿佛被暴风雨中的雷电所击中。我特别注意到对财富原因的探求。

斯密的这一穷思竭虑的对象是追问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多么了不起的想法啊,难怪他那样专心致志而走神,错把黄油和面包往茶壶里倒,还抱怨茶水变了质。

斯密推崇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

因分工才产生了商品交换现象。

斯密有段精辟的话我要记住一辈子:

“每个人都是以交换谋生的,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商人,而社会本身则成长为完完全全的商业社会。”

是这样。比如伟大小提琴家梅纽因登台演出,录制唱片,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即用自己的艺术产品去同喜爱他的音乐的农民、渔民、建筑工人、煤矿工人、职员、教师……的劳动产品进行交换。在这种意义上,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他也以交换谋生,也是商人,广义的商人。以交换为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基本状况——亚当·斯密的追问只能到此为止,不能再前进一步。

那么,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是什么?——这便是价值问题。价值理论的建立在于从根本上探索支配商品生产社会的规律。

作为一位古典经济学家,斯密穷思竭虑分工、交换和价值的关系,是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就像古典力学创始人牛顿穷思竭虑到力(F)、质量(m)和加速度fal这三者的关系。

牛顿和斯密的思路是同一个黄金逻辑或思维方法的两个不同侧面。斯密受到牛顿的影响。然而他们同精神病患者追问“饭桌为什么有四条腿”是截然不同的。

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1926年是它问世150周年,西方出了一本纪念文集《亚当·斯密,1776—1926》。

半个世纪后,即1976年,《国富论》问世200周年,又出了一本《论亚当·斯密文集》,收录了大约30篇论文,作者都是研究斯密的权威。由此可见斯密的穷思竭虑对他人或后世有多么大的感染力!因为他所追问的问题有巨大的客观效果。

第二,经济学与伦理学。

斯密从“利己心”去追寻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当然,他描绘的“经济人”还有另一种本能——“利他心”。虽然“利他心”远比“利己心”弱,而且常常是被动的。

利己心非常强烈,随时会出格,不顾一切:原始、狂暴、粗野,甚至是血腥的。遇上这种兽性的贪婪,社会又将如何?

经济人是理想的资本家。他应是由两种力支配的人:利己心和利他心。如何将这两种矛盾的力调和、统一起来,集于一身?这便是有名的“亚当·斯密问题”。

第三,经济学与法学。

违法的利己心是社会不允许的,因为它不符合正义。

社会只承认人们公认的、合法的利己行为——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道,便是斯密所强调的正义和法律。后来有位学者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些关系:汽车的驱动力是利己心。但要有很灵的刹车系统,否则就很危险。这刹车即利他心。刹车的作用在于克制无节制的利己行为。

为保证汽车行驶到交叉路上而不至于相撞,有必要安装信号灯。这灯便是斯密所说的“正义”的法则。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游戏规则。

斯密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在他的经济学体系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既有上帝又有人。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最大特点。他的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是人:

人→经济学→人

这条链是健康的穷思竭虑的必然产物。

他穷思竭虑、思索和热情追问的对象是财富。但不是为自己发财致富去

思考财富,而是希望全民都能享有财富。

这样的人若是同伟大的政治家结合在一起。便是全民有福了。

四、伟大电学家安培(1775—1836)

人们说他是电学领域的牛顿。

这位法国伟大科学家以专心致志、穷思竭虑而闻名于科学史。据说有一次他走在马路上还在思考电学上的问题。他在头脑里进行推理并演算。不过他迫切需要把公式写出来。突然,他喜出望外,看见有辆马车停在路边。他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粉笔,便在车身的篷上演算起来。

马车启动了,安培本能地跟了一段路,继续他的数学物理推导。因为他沉醉在他的追问和思考中,全然不觉周围的一切变化。还有一次,拿破仑皇帝举行国宴,安培也被邀请。但他正在全身心地思索他的问题,以至于深夜才想起赴国宴一事。但宴会已经结束。安培的强迫性健康穷思竭虑,使他把磁归结为电流把电流之间的作用力称之为电动力,把研究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称之为电动力学。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宽心术:化解烦恼的妙法

    心理学与宽心术:化解烦恼的妙法

    本书以心理学相关知识作为依托,剖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心理现象,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引导人们走出心理误区。
  •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这本书是为家长和教师而作的,他们可以从书中对儿童教育的新的洞见中获益。阿德勒的这本儿童教育书出版70多年来,在欧洲特别是在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当今的中国,对于为人父母者或者教师,或者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们,它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本书的出版有益于从深层次提高我们对儿童教育的方法,培养更多有健全人格的人,更好地挽救问题儿童。
热门推荐
  • 一顾倾城:总裁大人,请放手

    一顾倾城:总裁大人,请放手

    他是M帝国的王者帝少,冷酷无情,却对一个午夜中不想救她,却又不得不救了他的女人动了心,从此念念不忘,情根深种,宠之入骨,爱之入髓!“帝少,少夫人和苏少爷在一起!”“砰!”某人手中的钢笔应声而断,只是在一起,并没有做什么。呵呵,他是大度的男人,不生气不生气!“……”一旁的好友一脸无语,大度?你大度还捏碎了钢笔?!
  • 殇生祭

    殇生祭

    荒为原也,亦始。兮圣神之恩泽,以大能之灵气所造。分六界,予六器,立于荒之上也。—《芫荒史录》她是妖族帝姬,沉睡数百年,一朝清醒,却已成凡人;他是魔界至尊,为爱而违诫,盗取冥界神器,终不得善终;她是神族圣女,身担重责,却被阴谋算计,被夺肉身;他是仙界弟子,备受尊敬,却甘受陷害,沦为半妖。她是她,他亦是他。在这乱世之中,他以为可以护她周全,却不料:一路爱恨与阴谋同在,半世情仇卷恩怨重来。“我以为你说的是三生,原来是殇生。”
  • 十里樱花:咫尺吾桐

    十里樱花:咫尺吾桐

    少女安桐为了母亲的心愿,携带空间异宝穿越异世,宁静的村庄生活,纷繁的江湖杂事,莫测的朝堂风云,且看这个性子淡然,嗜舞如命的聪慧女子如何在漂泊的异世逐渐成长,邂逅性格各异的帅男美女,在异世中找到真爱。懦弱怕事的他,月国的六皇子,竟隐藏至深,那冷漠邪魅的笑容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温文尔雅的他,秦国的傀儡皇帝,隐忍八年后的强势出击,令人心悸。这样的他,是敌是友?潇洒写意的他,洛家的风流少爷,洒脱得让人羡慕的人生,优雅得令人惊艳的世界,这,就是全部的他吗……表面平静的四国,即将风起云涌,他/她们的人生,他/她们的相遇,是缘?还是命?(简介无能,请戳进来,不喜再走~~)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还在心上,别来无恙

    还在心上,别来无恙

    儿时的约定,14年的青梅竹马,在第15发生的意外转变,青梅竹马变得形同陌路。她变得嗜血冷漠,同时掌握商业命脉,游走在黑白两道。也使他跌入深渊,邪魅的外表,冰冷的心。她的承诺永远都不会变,就算伤的再深,也只会默默守护。而他的承诺,她今生今世恐怕无福消受....“媳妇,快跟我回家!”一个诱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我决定了!我以后要...”还没说完,声音越来远远,之间一只披着羊皮的大灰狼扛走了一只小绵羊...这智商.....
  • 匠行天下

    匠行天下

    九州大陆,锻器之法盛行,修兵亦修身。器有灵,修炼之人以锻造之法与之两相结合便是九州大陆盛行之法。平凡村庄少年,习得无人能学会的祖传锻造之法,后遇先祖神兵,此后走上锻造一脉,欲成传说之境界——神匠师。
  •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9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倾尽天下之十世缘起

    倾尽天下之十世缘起

    灼眼繁花,光明与暗;我愿与这世界背道而驰,但睹物思人的下一句永远都是物是人非。这一世,他们再次相见已是形同路人,忆不起前世今生的轮回,这背后究竟隐匿了多少纠葛与苦涩?无奈……我们称之为路的,不过是彷徨。“我曾流连忘返,回望我曾亲手埋葬的世界,在没有你的人间,我那管它洪水滔天!”“一笑倾天下,尽其一生,只愿许你一世无忧……”“若你还在,若我还爱。”
  • 前孽女配攻略:后世来偿

    前孽女配攻略:后世来偿

    在这个穿越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年代,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上天的摧残。谢晓雨很不幸,她中标了。不过还顺带了一个系统,嗯,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她安慰自己道……怒摔!为什么别人家的宿主各种风流倜傥美貌与智慧并肩,系统各种体贴关怀懂谋略,而她是简陋简陋外还要防止自家系统挖墙脚!!而且还玩忽职守谈恋爱!!!开什么国际玩笑,代表我大FFF烧了你们哦!总之,这就是一个设定主角但没有主角光环的倒霉孩子,努力在辣鸡系统和辣鸡设定下活下来的倒霉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XDDDD(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幻觉XDD)
  • 网事如秋

    网事如秋

    晨起,和我从梦里醒来的,是晨曦,抑或是你?入夜,伴我安睡的,是星辰,抑或是你?QQ里,微信里,字里行间,有真情的关心,也有假装的任性。我们的牵挂,如丝,也如絮。我一次次地问自己,我要的爱情,是不是你?我看着你,你回眸一笑,赠我一段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