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500000011

第11章 处理积案和教案

(一)清理积案

积案问题是晚清社会的一种痼疾,它的存在充分暴露了晚清吏治的腐败和黑暗。晚清积案又突出表现在数量多,积案年限久,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期间,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困难不少。

上任前,曾国藩朝见两宫皇太后。就积案问题,皇太后问:“直隶吏治也疲顽久了,你自然也都晓得。”曾答:“一路打听到京,又问人,也就晓得些。属员全无畏惮,臣到任后,不能不多参几人。”《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604页。据曾氏的考察,当时直隶的吏治状况是“积狱太多,羁累无辜”。由于吏治腐败,战争连年,民事刑事案件无人处理,到同治八年(1869)三月底止,积压的同治七年以前的案件竟达一万二千余件。《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一),第6746-6749页。“闻有州县到任年余,未曾升堂一次,讯诘一案者。又因连年用兵,差徭甚重,大户则勒派车马,供支柴草;小户则摊派钱文,掳充长夫。劣绅勾通书役,因缘讹索车辆,有出而无归。贫户十室而九逃。”《曾国藩全集》奏稿(十),第6186-6188页。

同治八年(1869)颁布的《直隶清讼事宜十条》和《直隶清讼限期功过章程》是曾国藩处理积案问题的对策。前者提出处理积案的具体要求,后者明确官员在清理积案中的赏罚条例。两项举措影响较大,在清理积案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陈兰彬在刑部工作的经历是曾国藩调他到直隶工作的原因之一。陈兰彬一直在刑部工作,对刑狱审判等问题有相当的研究和经验。曾国藩指派曾任刑部主事的陈兰彬和萧世本萧世本,字廉甫,四川富顺人。同治二年进士,庶常散馆,改刑部主事。参与清理积案工作,清理多年遗留下来的案件。“曾国藩久闻直隶吏治窳败,狱讼繁兴,以陈、萧二人皆官刑部,故尔欣然聘之入幕,即欲委以刑名之事。九年十月,曾国藩回任两江,以萧世本‘老成练达,心地笃厚’,特为奏补天津县令,陈兰彬则带回江南。曾氏督直期间办案诸牍,大概多出自陈、萧二人之手。”王澧华:《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曾国藩赏识陈兰彬也因为他为人清廉,办事认真,而陈兰彬没有辜负曾氏所托,调阅了案件的卷宗,仔细分析,又不畏权贵,排除一切阻力,使一些冤假错案得以昭雪。

陈兰彬对清理积案是尽心尽力的。他在同治八年(1869)七月给朱学勤的信中证实各州县结案达二万件。信中说:“自四月行清讼章程以来,厘核至今,各州县结案已将二万件,积牍至年底计可一切清厘,差足为台从告耳。”《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64页。十月的信中又说:“畿内前此积案万余,弟月初通核尚剩六百余起,新案每月四千左右,陆续报结,剩亦无多。唯抢劫淫乱之件仍然层见叠出,风气全未转移,古人论治,以百年必世为言,非迂阔也。”《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66页。经过一年的努力,陈兰彬配合整个团队,明察暗访,分析案例,取得明显的效果,据曾国藩在同治九年(1870)二月初二奏报,已经结清了同治七年(1868)以前的旧案12074件,同治八年(1869)以来的新案28121件;余下旧案95件,新案2940件。《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一),第6746-6749页。

直隶的官场,“风气之坏,竟为各省所未闻”,这是曾国藩对直隶官场的总体看法。在清理积案的过程中,陈兰彬意识到,一个地方的安稳太平,很大程度决定于官吏的作风和实干精神。他说:“封疆大吏能专拔用安静悃愊之吏,与民休息,藏富于民,使民不轻去其乡,治象渐成矣。迩来大患方在仕途,嚣竞相习成风,草野细人亦皆谓徒步可致将帅公卿,或图保,或图捐,或捐保之后于京外改图捷径,遂致纷纷浮动,杂乱无章,笑骂由他笑骂,好官还我做之,不复知人间无羞耻事。江河日下,劫运或开,亦未可定。是在京外大老勿徇己私,慎惜名器,俾百姓见官绅可重可敬,外夷亦不致谓中国官绅可轻可鄙,挽颓波而培元气,庶有豸耳。”《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67页。也就是说,一个好官,尤其是封疆大吏,与当地人共同休养生息,必然有凝聚力,人民也就不会轻易远走他乡。他指出当前的官风江河日下,有些人通过“保”、“捐”等方式取得官位,却不做事。他企盼通过整吏治,出现一批好官,“勿徇己私,慎惜名器”,这样,他们将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外人也不会对中国的官绅产生鄙视的态度。由此可见,陈兰彬把清理积案与整顿吏治两者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如果两方面都处理好,就会出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在参与直隶的工作中,陈兰彬除了尽职尽责,清理积案,使数万件积案得以处理,对于一些冤案错案得以昭雪,但由于直隶官的腐败,陈兰彬在工作中也遇到诸多的困难,但处理冤案错案则关系到民心和吏治的好坏。所以,在清理积案的过程中,陈兰彬对于一些徇私的官吏,也给予处置。陈兰彬对直隶实行的一些措施,他经过考察和周密的分析,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对于“练军”一事,陈兰彬就敢于提出反对意见。

曾国藩在接替直隶总督上任前,几次朝见两宫皇太后,皇太后要曾氏利用他练湘军的经验,在直隶练好军队。曾国藩上任后,将练军作为要政之一,但因旱情严重,曾国藩把此事暂缓办。当时直隶绿营兵近五万,从中挑选四千人练军,每人除领绿营“底饷”一两五分之外,再给“练饷”二两四分。陈兰彬认为“练军”问题较多,他列举练军的十四点弊端:同一营内,有些被挑入练军,“此得挑而饷多,彼不得挑而饷少,相去悬殊”;“久惯懒滑之人,其遂能顿变积习乎”;容易出现“雇人冒替,或遇远调征战,则又另觅替人”的情况;“所练者大抵皆省城附近之人矣,他日若撤归伍,既须离乡,又或减饷,其本营能有几练卒”;“同一营伍规制业已两歧,其记拔外委之类势仍当差者得多,在练者得少,练军转有向隅之叹”;直隶营兵近五万,练军总四千,“不得练饷者必籍口而自甘废弃”;“绿营旧制,其操演阵法与练军新章无甚径庭”;“练军章程仍仿绿营之法,且有繁于绿营者”;带勇之官制繁琐,“换一哨官,汰一练卒,殆得处处咨申”;练军之统领多非营内久任的提镇,对下面官兵不了解;“练饷悉有定制,欲犒赏,赏从何出”;“有事之日皆切悚惶,无事之日心常乐易也,将来勇队亦必渐渐不如从前”;“四千练军过少,理须添练,其饷项又得请益,现时部库支绌,藩库欠款尤多,何能应乎”;当曾国藩异日工作变动,“练军亦未知如何,恐此巨款将来究归诸无何有之乡也”。《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57-158页。陈兰彬同意“欲得精兵,须得汰兵”、“兵多必贫必弱”的观点。他认为,“似总当就绿营一面亟将欠饷补足,一面结实想法裁汰训练,勿另设名目,多靡巨帑为善”。《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58页。为此,陈兰彬写下长信,希望说服朱学勤向曾国藩乃至朝廷转达他的意见。这些都说明,陈兰彬在清理积案过程中,也关心吏治和民生相关的问题,而且对于一些不属于他职责范围的事也敢于直陈己见,表明陈兰彬又是一位有责任心,有体察民情的勇气和敢于禀告真情和己见的人。

(二)参与处理天津教案

同治九年(1870)五月,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爆发,给清政府在对外决策中来个措手不及,为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提供了讹诈的把柄。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广建教堂,滋事不断,遇上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不问曲直,一概庇护教士,引起群众不满。中国各地教案时有发生。在天津,同治元年(1862)法国霸占了著名的望海楼,法国天主教后来又在那里盖起天主教堂,教会的作为,早就使当地居民与教会间产生矛盾。同治九年(1870)天津时疫流行,天主教堂的婴儿因受到传染而大批死亡。正在此时,天津官府连续捕获拐卖儿童的罪犯,其中有人供称将所拐儿童卖给育婴堂收养。一时间,当地百姓传说天主教堂的育婴室迷拐小孩、挖眼剖心,部分乡民组织起来告发教堂。五月二十三日(6月21日),天津人民聚众到教堂说理,结果与教会发生冲突。通商大臣崇厚约法国领事官丰大业(Henri Victor Fontanier)来署,提犯人对质,丰大业在崇厚署中施放洋枪,崇厚避之。丰大业愤而走出,遇天津县知县刘杰,丰大业又向刘杰开枪,击伤随从一名。丰大业的暴行激起群众愤慨,进而围殴丰大业及其秘书西蒙,将两人当场打死。愤怒的人群又进而焚毁法国领事馆及法、英、美教堂。最终形成一场特大的教案,它以死人之多,闹事之大,尤为引人注目。天津教案发生后,英、美、法等七国军舰集结天津、烟台一带对清政府施压。七国公使又联名照会清政府表示抗议,提出“抵命”、“惩凶”、“赔款”、“道歉”、“驻军”等条件解决此教案。

在无奈之下,清政府派直隶总督曾国藩速赴天津查办。谕旨发出的时间是五月二十五日(6月23日),也就是事件发生的两天后,可见列强施压之大和清政府迫切结案的心情。也就在这一天,李兴锐在日记中记述:“闻天津百姓二十三(日)有烧天主堂之变。其先洋人迷拐汉人小孩无数,谓之排花,吸髓取睛以供药味,凶惨万状。民间愤烧其堂,并毙其领事与其党二十余人。洋人来京控案。朝廷柔远保赤,不知何以两全。”《李兴锐日记》,第19-20页。

这是一桩棘手的教案。此时的曾国藩病患未愈,还在病假中,更重要的是,他深知此案难以如愿了结,更无法速决。在列强欺凌的中国,作为弱国的使者在对外交涉中总有难言的苦衷,曾国藩心情的矛盾在其日记中充分表现。同治九年五月二十六日(1870年6月24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接奉廷寄,派余赴天津查办事件,因病未痊愈,踌躇不决。”《曾国藩日记》下,第2319页。曾国藩反复筹划,找不到办法,他在第二天的日记上又写道:“思往天津查办殴毙洋官之案,熟筹不得良策,至幕府与吴挚甫一商。”《曾国藩日记》下,第2320页。在给家书中亦说:“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369页。幕僚李兴锐很佩服曾国藩对朝廷的忠心,写道:“闻曾侯将从初六赴天津,而眩晕未愈,带病冒暑,中国一人。”《李兴锐日记》,第21页。

曾国藩自知此去凶多吉少,立下遗嘱,曰:“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器,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二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尔一二,以备不虞。……余若长逝,灵柩自以由运河搬回江南归湘为便。……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但水陆略求兵勇护送而已。……”梁勤主编:《曾国藩与天津教案》,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曾国藩的幕僚陈兰彬、李兴锐也先后赴天津办案。陈兰彬是反教的。他认为,“传教一事用计至毒,适值正学不昌,士气不振,人心好异贪利,遂致邪教浸广,病将入于膏肓”。《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67页。《李兴锐日记》记述陈兰彬参与处理天津教案,有些材料是罕见的。如陈兰彬等建议曾国藩起用彭玉麟等湘军老将以筹战守。在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陈兰彬主要负责文案工作,李兴锐主要负责审理案犯工作,有时两人互相配合,共同讨论案情。虽然陈兰彬主要从事文字工作,但曾国藩也经常与他商量时局与形势,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办案中曾国藩全力主和,虽然最终采取妥协让步,委曲了结,但在办案的过程中,仍然显示其抵制、抗争,采取分化瓦解对方,尽量平息民愤的策略。

天津教案发生后,法国一直强调严惩天津的地方官吏。天津的地方官吏已经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为了不过分激怒民众,曾国藩想方设法力保天津官吏,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个人筹款二万两给充军的天津官吏。教案中一些民众的焚烧、屠杀行为,给列强提供了讹诈的把柄。法方要求“惩凶”,“天津地方官员抵命”和预先限定捕杀乡民的最低人数。法国代办罗淑亚(Louis Jules Emilien de Rochechouart)为首,要求以煽动暴乱为理由处决知府、知县,中国拒绝这样做。曾国藩认为拿官员抵命不可接受,因为“有损朝廷尊严,也于国法不合”。鉴于“外国性情凶悍”,“天津风气刚劲”,曾国藩对案中群众一时失控,焚烧教堂的举动,“自当一切置之不问。其行凶首要各犯及乘机抢夺之徒,自当捕拿严惩以将来”。《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二),第6982页。但在法方的强硬外交的威胁下,清廷害怕引发战争而下令曾氏作让步。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谈及自己的心情,说:“天津人心汹汹,拿犯之说,势不能,崇师(崇厚)欲余撤道、府、县三官以悦洋人之意,余虽知撤张守(张光藻)即大失民心,而不得不勉从以全大局。”梁勤主编:《曾国藩与天津教案》,第159页。

面对法方要处决张光藻、刘杰等相关的知府、知县的威胁,而崇厚又欲“撤道、府、县三官以悦洋人之意”,曾国藩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压力下又显得很无奈。他在六月十二日和十三日(7月10日、11日)的日记中记述与陈兰彬一谈。《曾国藩日记》下,第2325页。二十二日(20日)又记载:“是日,因洋人来文,欲将府县抵命,因奏请将府、县交刑部治罪,忍心害理,愧恨之至。”《曾国藩日记》下,第2329页。李兴锐在六月二十一日(7月19日)日记中记叙陈兰彬谈天津教案,“戌刻,接陈荔秋刑部自天津回信。详言夷务和局,时事艰虞,而鲁莽官凭空生衅,令洋人予我瑕疵。费[曾]国老竭力周旋,内贻士民之议,外长洋人之玩,此时增一痕迹,将来多一忌讳。国事至此,可哀也已!”《李兴锐日记》,第23页。可见,陈兰彬很体谅曾国藩此刻的处境,曾国藩提出“请将府、县交刑部治罪”是不得已的违心做法,用意是先保住他们的性命。“国事至此,可哀也已!”这是陈兰彬的感叹。

面对列强以战争威胁,曾国藩在处理法国与英、俄、美其他国家的问题上,采取了分别处理的方式。天津教案中,也波及了其他几个国家,包括俄、英、美等国。曾国藩首先自认理亏,提前向这些国家进行赔偿,分化了列强的联合阵线,使法国难以同其他国家串通一气,对中国采取联合军事行动,不致扩大事态。

当时,法国以战争威胁,陈兰彬分析敌我的情况,认为法方力量不足,不可能与我们开战。王之春在《防海纪略》中论述陈兰彬与左宗棠的看法。“曾公幕中有广东陈主事兰彬者,谙习洋人情事,数言法国巡海兵船不过二十号,到津者只四五号,计壮兵不上二千外,有驻防越南兵三千人,一时难以调离,其本国之兵去中国尤远,即能调至须待明年,且法国为布鲁所败,自守不遑,何能与我构衅。又陕督左公宗棠覆总署信言,有法国人德克碑在陕,适遣外洋购炮,德言彼国只重通商,不重行教,此次激怒我民,曲在领事,或可寓书德克碑,转白其国主告以彼曲我直之故。左、陈二公言既确凿有据,维时臣庶一心尽愿。如上谕所云,据理直争不独此案易了,并以后传教与否,亦可由我主持矣。”[清]王之春:《防海纪略》,光绪六年(1880)上洋文艺斋刻本,第33页。

七月初五(8月1日),李兴锐到天津,与陈兰彬一起协助处理天津教案事宜。他几乎每天均与陈兰彬、吴挚甫久谈洋务,经常谈至深夜。李兴锐与陈兰彬交往甚深,经常谈论国事,连交际也一起相约前往。陈兰彬是广东人,还介绍李兴锐吃广东菜“鲜鱼生”。在天津教案问题上,他们也经常向曾国藩建议。为预防列强对中国的进犯,陈兰彬、李兴锐等人向曾国藩进“筹战之说”,建议请清将杨岳斌、彭玉麟、曾国荃、鲍超出山,组织兵力,一旦敌人挑衅,可以对付。李兴锐七月十三日(8月9日)日记记述:“夜,与荔秋、挚甫同谒侯相,将进筹战之说,调杨、彭、曾、鲍诸凤将出山。侯相辩论敌情,以为各国不可猝灭,诸将不可常恃。且谓夷非匈奴、金、辽比,天下后世必另有一段论断。将来有能制此敌者,然必内外一心,困心衡虑,未可轻率开衅也。老谋见远,令人佩服,但目前和议不成,万一决裂,何以御之!杞人忧焉!”《李兴锐日记》,第27页。为了使和谈顺利进行,曾国藩一面函请李鸿章“万一事急,……统率所部由秦入燕”《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二),第6998页。,一面令湘军九千余人赴沧州“略资防御”《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二),第6997页。。

陈兰彬的文案工作一点都不轻松,整理出来的文书,往往是“行稿一大本”。以审查府县供词为例,七月三十日(8月26日)开设发审总局,张翰泉、刘彦山各递亲供。曾国藩要求陈兰彬、吴挚甫将府县供词“不实不尽处逐层驳诘,以昭核实”,李兴锐也帮助“参酌”《李兴锐日记》,第31页。。据李兴锐记载,八月初十日(9月5日)“同荔秋斟酌府县供词”。十一日(9月6日)“帮荔、挚斟酌府县供词,四更始寝”。十二日(9月7日)“刘云生仍来勘供,毛、丁二帅深以改供为不然,其实关系府县性命,官话殊打不去”。八月十三日(9月8日)一天,李兴锐与陈兰彬“校对府县供词五十余份”《李兴锐日记》,第33页。。直到十四日(9月9日),才“发府县亲供折禀”。可见,处理各种供状的文书工作,不仅繁重,要加班加点,陈兰彬等人更认识到,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一点都不能马虎。

朝廷催促严办凶手,八月二十三日(9月18日)必须结案。李兴锐说:“廷旨及总署信,催办凶甚急。译署意:又要速,又要实,又要多,又要机密。信笔豪言,何异痴人说梦,更不解其近日惮夷何以至此。”同日,李兴锐记载:“夜,同荔秋谒曾侯,和战不可必,事机本不顺,泛论半晌而出。”《李兴锐日记》,第33-34页。他们深深体会到,全力主和真不容易。陈兰彬与李兴锐在天津教案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在文案工作之余,他们经常一起谈至深夜,总想为曾国藩出出主意,而曾国藩也把他俩视为知心朋友,为教案一事,也往往议论到三更。这时候,正是曾国藩最无奈、最不得意的时候,朝廷、总署不断催促他尽早结案,如何个结法?确实左右为难。正如李兴锐所说:“廷旨及总署催促甚紧,侯相大为焦急,此次办理夷务,无一顺手,被谤受气,不一而足,可发一叹。”《李兴锐日记》,第28页。朝廷内外,议论纷纷,谴责声音不断,“此次夷务,众论咎侯不善处分,君子小人如出一口,全不谅局中苦心,可叹之至”。《李兴锐日记》,第28页。作为局内人的陈、李二人,经常为曾国藩鸣不平,“此次夷务,京外好为清议,不顾大局,不觉怒骂流辈”。《李兴锐日记》,第33页。

二十三日结案之限迫近,“廷旨、总署且有提府县解交刑部之文”。在这样的情形下,曾国藩、丁日昌“亲自提犯至院署,审问至夜”。与此同时,陈兰彬、丁乐山、吴挚甫、李兴锐四人联名上书李鸿章,“求救张(翰泉)、刘(彦三)下狱之祻”,“六百里驿递保定”。又见曾国藩,“请其自禀以救府县下狱之举,允之”《李兴锐日记》,第34页。。二十三日(9月18日),李鸿章“禀报第一批津案,凶犯十五人,并自请严议” 《李兴锐日记》,第35页。。曾国藩力保地方官吏的设想没有实现,只好让李兴锐为他“汇银三千两,交张翰泉、刘彦三下狱之费”。 《李兴锐日记》,第35页。至此,曾国藩办案就告一段落。以后,就由李鸿章以直隶总督身份,接手办理教案。

曾国藩因处理天津教案过柔而遭讥议,朝廷中官僚们的舆论一致批评曾国藩,天津地方绅民强烈抵制。在内外压力之下,曾国藩最终以捕杀爱国群众,充军与此案有牵连的地方官吏,赔款与修造教堂的惨痛代价,解决了这宗教案。曾国藩虽违心办事,但他头脑清醒,能审时度势,认清形势,多管齐下,尽可能减轻丧失国家更多的利权。陈兰彬在跟随曾国藩办案过程中体会到曾氏的辛劳和苦衷,他说:“庚午夏,天津之役,调剂内外,费竭苦心。”《大界曾氏五修族谱》(一),第360页。

正在此时,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朝廷命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李鸿章北调替代曾国藩为直隶总督。曾国藩一再表明,天津教案复杂,难以迅速结案;目病甚重,江南政务繁忙,如若带病上任,贻误必多。但谕旨难改,朝廷仍然坚持两江事务殷繁,职任綦重,而曾国藩“老成宿望”,非他莫属。他过去曾在两江工作多年,情形熟悉,虽则带病工作,有些事可以自行处理,有些事可另选贤能处理。在处理天津教案后,老迈的曾国藩带着病躯回到江南,陈兰彬也随之前往迎接新的使命。

同类推荐
  •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没有当初的梦想,就没有现在的科学成就,做技术工作就要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当一个孩子追求真理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找到真理。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倾世毒妃之绝世御灵师

    倾世毒妃之绝世御灵师

    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身心干净,偶尔小幽默。暮箫浅,是二十三世纪杀手界的顶尖高手,不管是身手还是医术都无人可敌!一次任务失败,丧失性命。再睁眼,就已经到了一片她所完全不了解的大陆:芸华大陆,并且继承了另一个身份——人人唾弃的暮家废材白痴二小姐。既来之,则安之,从此她幕萧浅就是这慕家二小姐!八系全修,分分钟甩众天才好几条街;灵丹妙药,分分钟塞满空间手环!天材地宝,奇珍异兽尽掌握在我暮箫浅手中!翻江倒海一手遮天不在话下!且看她如何演绎一场强者颠覆世界的震撼之旅!“萧浅,倘若天下人负你,我便为你屠遍天下人。”“谢谢,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有你陪着我。”
  • EXO之一生所爱

    EXO之一生所爱

    鹿晗:即使之前你受过多大的伤害,我只想对你好!张艺兴:第一次见到你给我的印象总是那么深。卞白贤:在我的面前你总是那么的坚强,可你总会一个人在角落。吴亦凡:.不会用语言表达,但你却是我的missa
  • 重生之倾城魔医闯天下

    重生之倾城魔医闯天下

    她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一场大病却让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一次醒来发现自己居然在一颗大树下躺着,在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却成了古代的服饰。没错,她确实是穿越了。就是因为穿越让她的世界不再那么平静。她在古代会遇到自己最爱的人。但是这一路的坎坷她该怎么办呢?
  • 重生之钓鱼者传奇

    重生之钓鱼者传奇

    “前世的我总是很急,急着学习,急着工作,急着赚钱,让自己的生活留下太多的遗憾。重生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重生成为无聊的小屁孩的我,每天拿着一支“破鱼竿”,在家乡一条优美宁静的江边钓鱼。”“大叔!人家美女也就算了,你离我远点好不好?”“嘿嘿,嘿嘿嘿嘿!”大叔谄媚地笑了两声,无耻的模样颇有我当年的风范。好吧,其实我已经被一群疯狂的成年人给包围了,至于为什么?“钓神附体!”所有人惊声尖叫!其实,这本书写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钓鱼,关于成长,关于恋爱,关于生活的一个小故事而已。简单的小村,简单的系统,简单的钓鱼人。
  • 重生之女神漫画家

    重生之女神漫画家

    重生平行世界,一切从画漫画开始,也从画漫画结束。PS:本书百合暧昧流,嫁人党勿扰。ps:本书已废,全部内容在《悠闲少女》嗯,就这样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水浒品书

    水浒品书

    水浒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很有色彩的小说每个人对水浒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当处请见谅
  • 东汉情缘

    东汉情缘

    曾经懦弱的东汉末年公主,无意间来到二十一世纪,看她如何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步步为营,为爱情筑起自己的堡垒····汉时明月今朝看,缘来缘去如谢红,恩恩怨怨,越过时间的宏壑,周转在痴男怨女间,挥之不去·····
  • 韩娱之牵绊

    韩娱之牵绊

    2005年首尔机场,一名身着白色衬衫,深色牛仔裤戴着墨镜拉着行李箱的少女出现在这里。年纪虽然小,但白皙的皮肤,精致的小脸,如墨的长发,苗条的身材吸引了不少人。,有甜有虐,新手!!!
  • 我的废柴皇后

    我的废柴皇后

    皇宫的某处,某女人对着天空长吼道:我不要洗马桶!她代小妮也赶了一趟潮流,穿越了,而且还华丽丽的成为一国之母!本以为米虫的快乐生活可就此展开,谁知道——却是个天天和马桶打交道的废柴马桶皇后!老天爷,不会后半生都让我和马桶作伴吧!我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