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0300000084

第84章 忍下一时之气,免去百日之忧

忍受,不但要忍“气”,还要忍“辱”。气愤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公,屈辱是由自己的人格受到贬低而来。忍则是为了求安,正如俗话所言:忍下一时之气,免去百日之忧。

古人造字,忍字上面有“刃”,下面有“心”,寓意是人不得意,心如刀割,不得已忍受痛苦,所以凡别人认为难做的事,自己不怕艰苦,积极去做,这就是忍。所谓忍字头上一把刀就是这个道理。忍受,不但要忍“气”,还要忍“辱”。气愤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公,屈辱是由自己的人格受到贬低而来。忍则是为了求安,正如俗话所言:忍下一时之气,免去百日之忧。

真正看得远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短长,也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这样才能够做大事,司马懿就是这样的人。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不但是一个谋臣,而且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武将。最能够体现司马懿才华的就是与诸葛亮的祁山之战。这是一场持久战,整整打了6年。在这一场战争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了千古遗憾,而司马懿“扫平蜀、吴,统一天下”,夺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这一战中,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司马懿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大忍”。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而司马懿认为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所以司马懿决心闭门休战,对诸葛亮的蜀国大军不予理睬,准备拖延时日以消耗蜀军的实力,等待取胜的良机。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的厉害,多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却一直按兵不动。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件女人的衣裳,并修书一封说:既然你身为大将,统率数万大军,却不敢应战以决胜负,安于躲在土巢之中,小心地防避着刀箭,这和一个女人没有什么两样。现在我派人送给你一套女人的衣服,如果你还不敢出战,就应该恭敬地跪拜接受。但凡你还有羞耻心,还有点儿男子汉的气概,就立即择期决战。

司马懿看后很淡然,心中虽然大怒,但是表面上还是故作镇静,笑着说:“孔明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当即接受下来,下令好好招待前来送衣的蜀国使者,还当着大家的面把那件女人衣服穿了起来。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魏军的众将无人不气愤,纷纷来到司马懿大帐请命:“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哪能忍受蜀军这样的侮辱?请允许我们立即出战,以决胜负。”

马司懿说:“众将有所不知,我并不是不敢出战,而甘心忍受侮辱,无奈天子早就有了旨意,令我们坚守不战,如果现在轻率出战,就是违抗国君命令啊。”

见众将愤恨难平,司马懿便又说:“既然大家都要出战,待我向天子禀报批准以后,大家再同心协力迎敌。”司马懿立即写好奏章奏明曹叡,假装愤恨难平,请求出兵。

魏明帝曹叡看完奏章后有些不解,便召众大臣商议:“司马懿之前曾要求坚守不出,为什么如今又上表求战?”

这时,大臣中的卫尉辛毗说:“司马大人本来不想出战,想必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一番侮辱,使得众将愤怒,才故意上了这道表章,目的也只是希望陛下更明确地重申坚守不战的旨意,以平复众将之愤怒。”

曹叡认为十分有道理,便命令辛毗持着皇帝的符节,到司马懿大营传旨不许出战。辛毗到了司马懿大帐之中,当众宣读道:“如果再有人胆敢提出迎战,便以违抗圣旨论处。”众将也只好按圣旨的意思,不敢再提出请战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羞辱,司马懿的手下众将都不堪此辱,纷纷要求决一死战,而司马懿身为兵马都督、三军统帅,却强忍住了怒气,保持了应有的冷静,并想办法稳住了军心,度量之大令人不得不佩服。尽管诸葛亮在信中充满了侮辱和轻视,激怒了他,但是司马懿毕竟老谋深算,没有上诸葛亮“激将法”的当。他知道为了长久之计,不能够计较一时的得失。

所以,后来的事态发展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相持数月后,诸葛亮由于长期积劳成疾而旧病复发,不幸病逝,蜀军也因群龙无首,而且补给不足,只得悄悄退兵。这一战,司马懿不战而胜。

诸葛亮六出祁山,几乎展现出了自己全部的军事才能,却被司马懿挡在渭河以南寸步难行,虽然从战术上看,诸葛亮要高出司马懿一筹,但最后还是以司马懿的胜利而告终。如果当时面对诸葛亮的侮辱,司马懿不能忍耐一时之忿,贸然出城应战,恐怕那段历史将会被改写。一个真正成功的英雄,应当做到能屈能伸、刚柔并济,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之所在。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除了才智以外,司马懿能忍耐,能够不争一时之短长,拒不出战,最后不战而胜。

其实司马懿的一生,几乎处处体现着“忍耐”两字,忍耐铸就了司马懿沉着冷静的性格,司马懿在与诸葛亮数年的对峙中,始终临危不惧,他几次陷入险境,幸亏采取了忍耐的策略,才成功地化险为夷。他忍耐着眼前的屈辱,不计较一时的短长和得失,最后终于战胜了“神话”一般的诸葛亮。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这本《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就是最好的“除虫剂”,书中选取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精辟有趣的引导,会让青少年在软弱的时候变得勇敢,在骄傲的时候变得谦虚,在颓废的时候变得积极,在痛苦的时候变得乐观起来。
  • 亮剑精神:向自己进攻、向对手进攻、向市场进攻

    亮剑精神:向自己进攻、向对手进攻、向市场进攻

    “亮剑精神”是无数精英人士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正被华为、联想、上海大众等众多优秀企业推广和学习。它体现的是气势、是人格、是胆略;是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气节;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是面对压力不服软,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决心;是勇往直前的斗志;是对事业的赤诚。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都敢于亮出自己的“宝剑”,敢于亮出自己的气势,即便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出河!《亮剑精神》一书运用大量生活中的小品和古今中外的一些精彩故事,对“亮剑精神”做出了形象而深刻的诠释。
  •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本书以《资治通鉴》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为素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润滑剂,将一部古典巨著打造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用职场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并穿插有精彩的职场案例,寥寥数语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让读者学到如何在职场人生中进退自如,获得成功。
  •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是一堂关于真善美的修心课,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南怀瑾大师、若贝尔得主莫言等最推崇的人生境界!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受得了,耐得住!宽容不仅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与人相处时,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才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同时,宽容能帮我们戒除忧烦急躁,抑制悔憎恨怨,平息对峙纠争,避免嫉妒猜疑;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的圆满境界。
  •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大多数人都是草根阶层,我也不例外。无奈媒体的关注基本在于纸醉金迷的最上层,这仿佛在说我们天生就是错误的,我们不应是这世界的主流,只有成为比我们富有的多的那种人,我们才能被这个世界接受。
热门推荐
  • 十四班的路很长

    十四班的路很长

    有这样的一个班,闹腾,疯狂;有这样的一个班,团结,友爱;有这样的一个班,让你在毕业了之后,还会不自觉的想到这个班的点点滴滴。这个班里,一定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一定有一个年年拿奖的大学霸,同样也有一个只会调皮捣蛋的“坏小孩”……而十四班,就是这样的一个班……
  • 苏流云传奇之旭日东升

    苏流云传奇之旭日东升

    我,苏流云,来到这里不是让你们欺负的,我要活出自己。总有一天,我会站在山巅,俯视你们。
  • 流氓圣人团

    流氓圣人团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一群主角的故事……
  • 第九研究

    第九研究

    基础配置:小学以上健康道德良好高等配置:有自我独立思考能力的(其他自己去了解好了,其实什么作品类型我都不想选的,我写的跟现在的都不一样,不喜欢就不要打扰就好了,我喜欢我自己的书,而且我的道——不容亵渎)具体有什么,反正我用我五年来看的所有书作为祭品来召唤
  • 北京没有爱情

    北京没有爱情

    只是想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仅此而已。不奢求能有多大的反响只是平平淡淡的就好。因为我一直深爱着一个人,一直在等待她回来。不喜欢不要喷我,必经第一次。
  • 迪迦征途

    迪迦征途

    迪迦奥特曼在离开大古之后,到底去了哪里?戴拿又为何出现?
  • 北宋搅屎棍

    北宋搅屎棍

    时光的长河站着你我,李琦的到来让河流悄然分了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北宋。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李琦说:给我一文铜钱,我能搅动八方风雨。
  • 星星为你黯淡无光

    星星为你黯淡无光

    “你让开,我不喜欢你。啊,都怪你单辰都走了。”雪儿小时候便喜欢这单辰,小时候就陷进去了,无法自拔,可长大遇见了华雨,在华雨猛烈的追求下,她的心为什么为之颤动,她的爱情该何去何从。沐雪晴和祁轩总能在这个时候吵起来,是欢喜冤家?还是单纯的争吵,仅仅是单纯的嘛?俩人每次都乐在其中,却浑然不知。顾畅在我身边装作四岁又有什么企图?
  • 这个姑娘有病

    这个姑娘有病

    柜的另一边奇怪的少女哇,好厉害啊,古董啊!——来自奇怪的少女
  •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观念的作品,包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堂吉词德》。他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被狄更斯、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誉为现代小说之父。本书作者陈凯先为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教授。他依据丰富的外文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个人体验,结合本人和学术界塞万提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塞万提斯的生平及创作进行全面而精辟的叙述和评论,布局匀整,文字清新,充分展示了塞万提斯及其创作的巨大魅力和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