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200000015

第15章 红红火火闹元宵

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元宵》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水浒传》第六十六回记载:“梁中书道:‘年例城中大张灯火,庆贺元宵。’”这里记载的是元宵节人们上街观灯的盛况。自唐朝以后,在元宵节就已经有观灯的习俗,所以元宵节的另一个名称是“灯节”。

闹元宵第一闹是观灯,历史上常用语有“上元的灯,中秋的月”、“除夕火,元宵灯”。唐朝以后许多皇帝都下达过观灯的诏书。永乐七年明成祖下诏:“元宵节日十一日为始,赐假节十日”,这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放灯的时间各朝也不相同,汉朝为一晚,唐玄宗规定为三晚,北宋规定五个晚上。

灯节期间,灯火辉煌,万灯展姿,绚丽无比,人山人海,盛况空前。灯连灯,人挤人,可谓一个“闹”。

《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人,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据说,唐朝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在山上设置了百枝灯树,高80丈。唐朝睿宗先天二年元宵节做的灯轮高20丈,燃灯5万盏,还有一千多名少女舞灯。

到宋代,赏灯的风俗更盛,汴京的灯会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建立明朝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元宵节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生动、精彩、别致。

老北京的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元宵节赏灯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那么,“闹元宵”还“闹”在哪里呢?热热闹闹元宵节,还有许多热闹之处,而且是百姓的文体活动。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其中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这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当然,元宵节吃元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类推荐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邓析子

    邓析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懦夫也能成英雄

    懦夫也能成英雄

    我既胆小又懦弱,没有个性也不讨人喜欢,一直都是一个人活着过着安静的生活,从来没有谁会期待我,鼓励我,但是就是这样的我,真的好不甘心好难受,今天开始我要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风采,我——阿涛,要做一名英雄!!
  • 天之一隅:上司前任不约

    天之一隅:上司前任不约

    那年,她20岁,他22岁。她是学渣,他是学霸。漫黑阴冷的实验室,白晨霞握紧了拳,努力从牙缝中吐出了那几个字,”我们分手吧!“年之隅没有回头,只是清冷的一声,哦。那月,她26岁,他28岁。她是总监,他是经理。在白色象牙塔,海风微拂,白晨霞的裙角撩起,长发飞舞,只是静静看眼前之人吹着布鲁斯,他双眼轻闭,神情柔和,嘴角噙着笑意。那日,她31岁,他33岁。她是凡人,他是商界传奇。漫天新闻都是他的绯闻,白晨霞拿着报纸咬着下唇从墙边慢慢跌坐至冰冷的地面,轻抚报纸上他那冷冽的面庞,一滴眼泪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若是可以,她想回到18岁那天,白桦树下,阳光洒落,少年正微眯着眼凝视着她。她笑得羞涩,嗨,你还好么?
  • 末日曙光之君临天下

    末日曙光之君临天下

    一道红色的光芒从天空中划过,大自然最为残酷的灾难来临了,人类灭绝的时候到了!天空出现了巨大的裂缝,陨石冲天而降,美好的城市,先进的文明一夜间被摧毁了,留下来的是行尸、是变异兽...人类,大自然伟大的产物,他们并没有向大自然屈服,末日流星摧毁了他们的城市,他们的文明,可是摧毁不了他们智慧,摧毁不了他们的意志!他,司马弈,本是一间大学中非凡而平常的大学生,在七月十四号西方情人节和东方俗称鬼仔节的那一天,和女友吃过了晚饭回到了他在郊区中的一间豪宅翻云覆雨后,天空中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当他从床上醒来的那一刻,整个曙光城已经变了…….
  • 虫出江湖

    虫出江湖

    她是一个精灵,在江湖中不追名,不追利,只追自由;他是一片流云,恣意游荡江湖,不沾一尘;他是一匹骏马,向往驰骋江湖,却被命运束缚。三人因一颗复国至宝“龙血丹”被牵在了一起,纵然时常嬉笑怒骂,尝遍了酸甜苦辣,他们仍无悔相识于江湖……
  • 听说你爱我tfboys

    听说你爱我tfboys

    有一个叫张华芸的小姐他呢初三了从初一开始她就和王俊凯是同桌。。。。。
  • 网王之一口一口吃掉你

    网王之一口一口吃掉你

    一不小心穿越到网王世界里的鬼马精灵欣妍,碰到装小绵羊的大灰狼龙马,“是谁告诉我漫画里的龙马是爱情白痴的!!!果然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欣妍哀怨揉着腰看着身边一脸餍足的龙马抱怨道。当逗趣的欣妍暗自高兴,自己一步一步的把龙马攻下的时候,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龙马舍下的陷阱里,到最后被腹黑的龙马拆骨入腹,连渣都不剩……
  • 北京喰妖

    北京喰妖

    城市街头一切成谜的食人怪物(喰妖)悄然出现,平凡大学生万风遭到喰妖猎食,虽意外获救但性命垂危,医生当机立断移植喰妖的器官救了万风。被移植喰妖器官的万风很快发现了身体的异常,以前美味的食物全部走味到难以下咽,一开始即使几天不吃饭万风也不会感觉到饿。但是时间一长,强烈的饥饿感开始折磨万风。万风很快发现能够引起他食欲的只有街上错身而过的男男女女……
  • 倒转青春

    倒转青春

    纪念我们曾经逝去的青春,那些美好的年华!
  • 登峰造指

    登峰造指

    【品牌佳作,神话剧场】跨越无数个岁月,重返远古时代,见证人族事迹,那些仙人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