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100000013

第13章 乱世中的幸运儿(4)

直译如下:魏文帝曹丕曾经和弟弟陈思王曹植一同出去游玩,看见两头牛在墙里斗架。一头牛斗不过对方,掉到井里摔死了。曹丕命令曹植,以死牛为题材作一首诗。但不许说“牛”字,也不许说“井”字,不许说“斗”,也不许说“死”。马走一百步,必须作完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如果一百步作不完,就杀头。曹植一边骑马往前跑,一边提笔写道:“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诗作完了,还不到一百步。于是他又作了一首自己怜悯自己的三十个字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原来不是枕头,而是牛头;不是步行七步,而是跑马百步。写的也不是三十个字,而是四十个字再加三十个字。

话再说回来,后世文人们硬要把甄洛和曹植扯到一起去,真不知道他们是同情曹植甄洛,还是恰恰相反?——有媳之叔和有夫之嫂私通,什么年代都不是好名声,假若真有这等风流事,岂不是变成曹丕杀妻有理?!

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

由甄洛《塘上行》一诗来看,“众口铄黄金”……谗害她的是整群后宫妃嫔。从史载的郭后为人来看,她不一定是坑害甄洛最起劲的第一人……不过她代替了甄洛应得的地位,所以矛头便指向了她而已。

更何况,女人说争宠对手坏话很正常。妃嫔(包括郭女王)们说甄洛的坏话是肯定有的,但是她们恐怕不会当真想要她的性命——说白了,甄洛还不是皇后,让她不得封后即可,杀她没有必要。——而这男人居然下得了杀手,谁又想得到!

现在,曹丕的原配妻子非但失宠,甚至更被丈夫杀掉了。那么,帝国的首位在任皇后应该由谁来做呢?

在身边所有的莺莺燕燕中,曹丕最属意的人选,自然是比自己年长三岁的郭贵嫔郭女王了。

在甄洛冤死的第二年(黄初三年,222),曹丕正式提出册立郭女王为皇后。然而魏晋时代,是中国最为重视门阀家世的时期。因此,曹丕的此一项提议立即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提出,皇后必须出自世族,何况郭女王出身婢妾,乃是下贱之中的下贱。《春秋》有云:不得以妾为嫡。齐桓公也说“无以妾为妻”。作为婢女出身的姬妾,郭女王这样的身份,是不配做嫡妻、更不配做皇后的。

得知这道奏章的内容后,郭女王以退为进,反而向曹丕进了一道正式的谢表,说:“我既没有娥皇女英的节操,也没有姜氏、任氏那样的品德,确实不足以充当皇后的尊位、担当掌管皇家的重任。”

郭贵嫔小心谨慎的表态,反而更进一步坚定了曹丕的决心,他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终于在黄初三年(222)九月庚子日这天,册封郭女王为皇后。

成为皇后之后,郭女王表现得非常称职,她对婆母卞太后百般承顺,孝名远扬,甚至有超越甄洛之势。在对待后宫嫔妃的问题上,她也非常周到。在当时的魏宫中,柴贵人受宠的程度仅次于郭皇后,郭皇后对柴氏以礼相待,处处褒奖。对于其他的妃嫔,郭皇后也非常注意。

曹丕在做了皇帝之后,脾气越发糟糕,非但杀了结发之妻甄洛,身旁的姬妾也常常因为小过失便被他大怒发作,动辄受罚,甚至有性命之忧。每逢这种情形,郭皇后都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向曹丕下跪磕头请罪。而更多的时候,她会把妃嫔们不慎犯下的过错遮盖起来,不让曹丕发现。万一不慎走漏被曹丕发觉,她也会第一时间向丈夫解释妃嫔们犯错的原因,竭尽所能将妃嫔们面临的灾祸减到最低限度。因此,她虽然既无子又出身卑贱,后宫中出身高贵又有子女的妃嫔们,仍然对皇后诚心拥戴,毫无怨言。

郭皇后生性节俭,不事享乐,而且严格约束娘家人。她的亲兄弟都在战乱中丧生,她便将自己的党兄郭表改立为父亲的继子,并封郭表为奉车都尉。她对亲戚们说:“嫁娶之事,应该安守本分,只要门户匹配的乡里好人家就可以,不能趋炎附势,与高官贵族攀龙附凤。”

也许是因为宫闱经历的关系,郭皇后对家族中男人们三妻四妾的行为很反感。她的外甥孟武想娶妾,郭皇后坚决制止,说:“如今适龄的女子少而男人多,应该让她们嫁给为国征战的将士。你们本已有妻,就应该与妻子和睦,不可以倚仗权势好色纳妾。如果族人中有谁违反这规矩,我一定要给予重罚。”

黄初五年,曹丕亲征东吴,郭皇后留在许昌永始台。当时大雨接连百余日,楼台城墙多数被洪水淹没冲垮。大臣们奏请郭皇后离开皇宫。郭皇后答道:“从前楚昭王出游,妻子贞姜留住渐台,江水暴涨,使者请她离开而忘记带王符为令,贞姜便坚决不肯轻易离开,直到被大水淹没。如今皇帝在远方,我怎么能随便离开呢。”大臣们都无话可说。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四十岁的曹丕崩于洛阳嘉福殿,临终时,他将后宫中自淑媛、昭仪以下的所有嫔妾都遣归娘家另嫁,并且最终决定册立甄洛的儿子曹睿为继承人。

——早在郭女王成为皇后之前半年的黄初三年三月乙丑日,冤死的甄洛之子曹睿已被封为平原王。由于郭女王当时年满四十,已不再是生育的黄金年龄,无子几成定局,便收养了曹睿,对这位养子倾注了许多慈爱之心。曹睿对这位养母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孝顺之意,早晚问候起居——由于甄洛之死事出非常,虽然已成为郭皇后的养子,文帝曹丕仍然不愿意立曹睿为储君,而属意于其他姬妾所生的儿子。

曹丕有九个儿子,除了曹睿,还有曹协、曹蕤、曹鉴、曹霖、曹礼、曹邕、曹贡、曹俨。然而儿子们多数早死,最终,曹丕在临终之时还是选定了曹睿继位。(这从另一个角度,是不是也可以说明,郭女王对曹睿自问无愧,在甄洛之死的问题上,郭女王并没有怎样的过错?否则她大可在曹睿继位问题上捣鬼。)

曹睿即位魏明帝。即位的当月丁巳日,他尊婆婆卞太后为太皇太后,养母郭皇后为永安宫皇太后。十几天后,他又追封生母甄洛为文昭皇后——甄洛终于得到了“皇后”的封号。四十五年前那位相士刘良先生关于她“贵不可言”的预言,终于在她屈死五年之后,实现了。

曹睿即位之后,对养母倒也颇有孝心,对郭家屡加封赏。郭表一直当到昭德将军、加金紫、位特进的地位。郭表的长子郭详、次子郭训先后当上了骑都尉。就连郭太后早死的父母,也追封成了安阳乡敬侯、都乡君。

成为皇太后的郭女王仍然节俭,仍然对外戚严加管束。她的姐姐去世后,当年欲娶美妾而不得的外甥孟武又想厚葬母亲,同样也被姨母制止了。郭太后说:“坟墓过于厚葬,就难逃被挖掘的命运,所以应该薄葬。”

然而这段母子相欢的日子没过很久。曹睿从小就对母亲的屈死耿耿于怀,一直想要追究底里。最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代替甄洛为皇后的郭女王。曹睿自然对养母心怀愤恨,又找不到什么真凭实据,便屡屡哭着追问郭太后,自己的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郭太后对养子很不满,质问道:“你的母亲甄洛,是被先皇帝所杀的,杀她的罪人实际上只有先帝一人,你责问我干什么?更何况你身为人子,父亲又将帝位传给你,你又怎么好追究亡父的过失?难道你因为生母冤死,就要让后母也冤死才甘心吗?”——这番话可以和甄洛为任姬求情的话相对照:郭女王未见得是谗害甄洛的人,可是她却是甄洛之死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她无法为自己洗清;就像任姬被废,甄洛无法为自己洗清是同一个道理。

曹睿听了郭太后这一席话,立即勃然大怒,起了杀机。

青龙三年(235)三月,五十三岁的郭太后在养子曹睿的逼迫下自杀身亡。

据说,甄洛当初被丈夫赐毒酒自尽之前,曾经将曹睿托付给李夫人照顾。郭太后死后,李夫人告诉曹睿说,甄洛因为被谗言陷害,所以曹丕对她恩断义绝,非但没有为她依礼大殓,反而将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

曹睿听了李夫人这么一说,更是又伤心又愤怒,于是传下命令,将郭太后也照“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模样殓葬。

郭女王就这么死了。但是曹睿有胆子逼死养母,却没有胆子昭告天下,他只敢背地里指挥殓葬官员,当着满朝文武,他还要做孝子,郑重其事地为郭太后举殡,并颁布了一道孝子哀诏:“维青龙三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宫启殡,将葬于首阳之西陵。哀子皇帝□亲奉册祖载,遂亲遣奠,叩心擗踊,号□仰诉,痛灵魂之迁幸,悲容车之向路,背三光以潜翳,就黄垆而安厝。呜呼哀哉!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三母嫔周,圣善弥光,既多受祉,享国延长。哀哀慈妣,兴化闰房,龙飞紫极,作合圣皇,不虞中年,暴罹灾殃。愍予小子,茕茕摧伤,魂虽永逝,定省曷望?呜呼哀哉!”

在颁布哀策之后,曹睿更进一步表演孝道,封郭表为观津千户侯,郭详为驸马都尉。追封郭女王的父母为观津敬侯、堂阳君;亡兄郭浮梁里亭戴侯,郭都武城亭敬侯,郭成新长亭定侯。都以太牢之礼祭祀。

后来郭表去世了,曹睿便让郭详继承其父的侯爵,而郭表的另一个儿子郭述也得到侯爵之封。

——这似乎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郭女王其实也和甄洛一样冤屈。

郭女王之死有可能含冤,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故事可作佐证。

此故事出自《搜神记》。据说,汉末魏初的时候,关中大乱,有人趁乱发掘了一座前汉时期的宫人墓葬,却从中发现了一个还活着的宫女。这个宫女后来恢复如初,被送进了魏宫。郭皇后很喜欢她,对她很照顾,留在自己身边。后来郭皇后成了郭太后,并且不幸去世。郭太后死了,这宫女悲伤过度,哭泣不止,哀伤而死。

无论如何,郭太后风评极好,人们对她的死抱屈伤感,是不会错的。因此即使是逼死她的曹睿,也不敢公然迫害郭家。

在郭太后之死一事上,我们不能像甄洛冤死时那样质疑卞太后了,因为郭太后自尽之时,卞太后已经去世五年了。不过我们可以猜想,即使她还活着,也不太可能为郭太后辩护。

卞太后早已经在曹家的争斗之中,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对于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她从来不作任何表态,假如非表态不可,她也毫无疑问地倒向权势更大的一方。别说是儿媳甄洛郭女王,就算是她自己的亲生儿女,也没有例外。

黄初二年,遵命监视曹植的官员向曹丕报告,说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趁机贬曹植的爵位为安乡侯。为了不让母亲有什么异议,曹丕派卞太后的侄儿将廷议转述太后。卞太后听了之后回答:“没想到这孩子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你回复皇帝,就说不要因为我的缘故就坏了国法。”后来曹丕来见母亲,卞太后也不曾为曹植说过什么好话。

不过,虽然是个“自了汉”,卞太后也仍然有她的另一面。

她每次外出,遇到年长的老人,都要停下车来问寒问暖,赐予绢帛,哭泣说:“我最大的恨事,就是父母不能活到今日,不能享受荣华饱暖。”

除此之外,卞太后一如既往地节俭,自己说是几十年来节俭成习惯,已经不能接受奢侈的生活方式了。曹丕为舅舅卞秉建府邸,建成之日,卞太后前去祝贺,举行贺宴的时候,卞太后和她的随从们都只吃蔬菜粗粮而已。

太和四年(230)春,曹睿追封卞太皇太后的祖父为开阳恭侯,父亲为敬侯;祖母周氏阳都君兼恭侯夫人。

这追封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就在追封诏书颁布不久,同年五月,卞太后病逝,享年七十岁。七月,她和她的丈夫曹操合葬在了一起。

卞太后在史料上的最后一次登场,是在她去世三年前的太和元年。登场的原因,与她那宝贝孙子曹睿移情别恋有直接关系。

说起来,这真是一桩天大的笑话:痛恨父亲抛弃妻子的曹睿,在变心和杀妻方面,比父亲还有过之无不及。

早在曹睿十五六岁做平原王的时候,他就已经娶了正式王妃河内人(河南武陟)虞氏。就在做平原王之时,他还有一位宠妾,是虞王妃的同乡,姓毛。毛姬美貌温存,但是出身却很低贱,父亲毛嘉不过是个车夫而已。

曹睿即位为帝之后,立即封毛氏为贵嫔,不久又册为皇后。把原配妻子虞王妃丢到了脑后。

曹睿的这一行径,与父亲弃妻立妾异曲同工。

不用说,虞氏对丈夫的行径十分不满。作为太婆婆,卞太皇太后似乎并不认为皇帝孙子有什么不对,没有对曹睿进行任何劝阻,反倒是对虞氏开解安慰,要她认命,听从男人的安排。

虞氏对卞太后的言辞非常不满,怒道:“曹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喜欢让善于献媚的下贱女人做皇后,从来不看重女人的品德家世。自古以来,皇帝主政,皇后主内。没有好开始,就不会有好结果。我看你们曹家很快就要亡国了!”

虞氏的话,直戳了卞太后的身世老底。老太太十分气愤,立即照样转告给了孙子。曹睿听后大怒,虽然没痛下杀手,却也立即将结发之妻赶回了邺城旧宫(也就是当年甄洛被曹丕丢弃的冷宫)。

然而,毛皇后的好日子也只有十年左右。

就在郭太后屈死不久,曹睿移情别恋爱上了一位郭夫人(又是姓郭的……不过此郭非彼郭,乃是青海西宁人),将毛皇后丢到了一边。

景初元年(237)十月的一天,曹睿带着妃嫔新宠们到后苑游乐,连才人一级都召来了,就是不召毛皇后。郭夫人觉得自己不免成了毛皇后怀恨的对象,便说:“还是召皇后也来赴宴吧?”曹睿大约是觉得应该趁机展现一下自己对郭夫人的心意,非但不肯召皇后,反而传令谁也不准泄漏游宴之事。

但是,毛氏毕竟是皇后,这件事她立刻就知道了。第二天见面之时,又妒又气的毛皇后终于忍不住,戏谑曹睿道:“昨天你甩下我去北园游宴,很快乐吧?”

曹睿一听,恼怒不已,认为皇后收买了自己的左右,简直是危险人物。立即将左右亲信侍从杀了十多个,并且逼毛皇后自杀。

无罪弃妻立妾,又为一句戏言再杀妻,实话说,曹睿的为夫之道,还不如曹丕。而且他干了坏事还要遮人耳目,毛皇后被杀后他仍然假惺惺地给她上谥号、给毛家加官晋爵。

——这一套路数,在两年前杀母之时,曹睿就已经演练得熟了。此时再施展,自然是得心应手。

景初二年(238)年底,杀妻一年后,三十五岁的曹睿重病不起,遂立郭夫人为皇后。两个月后,曹睿去世。郭皇后万幸,终于成了曹魏帝国第一位得以善终、不曾死在丈夫手里的正式皇后。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老曹家众多女人的命运,卞太后自然是极其幸运的第一人。

同类推荐
  •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精选了弗洛伊德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热门推荐
  • 乱世樱花:王族复起

    乱世樱花:王族复起

    "圣旨到,请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见丞相府三小姐娴良淑德,特赐三小姐为帝皇妃,位置与皇后平等,赐黄金一千两,彩绸50匹,樱花玉首饰一套,凤簪一支。钦此!"谢皇上恩赐,吾皇万岁万万岁!”这丞相府中的三小姐究竟是谁?是一个被自己父亲抛弃的弃女,还是一位跟丞相没有血液关系,东方王族的公主,还是原本的她,倾国倾城的第一美女?在一场樱花梦中,她与他的爱恨情仇终究还是拉开了...
  • 道之年轮

    道之年轮

    死亡之后,我来到了一个叫游戏世界,更奇怪的是我比别人都早进游戏。有人说年轮有一个秘密,一个葬在易经中的秘密,谁能得到它,就能发现长生不老的线索。我不想要这个秘密,我要出去,可是,我又该怎么才能出去……
  • 溯洸

    溯洸

    已经过去了很久远的时光了,但那份的光景的终结没有留存在少女的记忆中。在死亡街道的尽头,将命运解放。系统指令——解放·鬼街·布莱什维特。为了所爱之人,开启新的童话。
  • 火影之地缚雀

    火影之地缚雀

    穿越为名为宇智波雀的婴儿,却拥有成年人的心智——小小麻雀究竟会掀起怎样的风暴??然而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上辈子吊儿郎当的屌丝阿宅?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是一段曲折的旅程,路途跌宕起伏,时而险象环生。弱小的灵魂也被迫强大起来。成长文,男主止水。早期无逻辑莲花苏文!食用谨慎!!
  • 爱你是我劫后余生

    爱你是我劫后余生

    小时候,顾孟歌总喜欢喊陈锦书:锦哥哥。她说,听着像是靖哥哥。她想做他的黄蓉。长大后,她却在他心里变成恶毒梅超风,是让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之源。她十年如一日的爱着他,处处为他着想,可他却说:顾孟歌,你个毒妇,这辈子你都休想让我爱上你!可后来他后悔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狂妃:腹黑邪王追妻忙

    绝世狂妃:腹黑邪王追妻忙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最强杀手。在现代,无人能敌,傲看天下。她是异世大陆的将军府嫡女,却是满城皆知的修灵废柴。胆小懦弱。一次意外,一朝穿越。最强杀手穿越到修灵废柴身上。淡漠的眸子睁开,无人知晓这个懦弱的身体住进了一个强大的灵魂。他是皇上最宠爱的七皇子,天生绝色却身患重病,还是个傻子!一次指婚,却将她许配给他?众人皆笑,废柴和傻子,绝配。
  • 前世今生三世缘

    前世今生三世缘

    你知道吗?我爱你白芷:媳妇儿,我愿意用永生来爱你,我愿意用整个世界来宠你,我愿意把自己作嫁妆来嫁你。(宠文加虐文,女强男强,女主宠男主,如若不喜,勿入坑,)
  • 药囚

    药囚

    她身穿绛红大衣,亭亭玉立,男子身穿青绿长衣,缓缓走来“不知不觉间,我们栩栩也长这么大了。”眸里满是笑意。“晟译,我有多久没见你了?”许栩五官不再稚嫩,眉眼长开,一双凤眼看起来十分撩人,高挺的鼻梁,朱唇点点。“唔……这我可没计算过。只是,栩栩,你与之前差别最大的,便是把发全绾了上去。”温温的笑意让对面的许栩感到短暂的窒息。晟译,我们还是错过了,许栩看着眼前的男子,目含悲哀,眼泪尽自己滚了出来。
  • 神创造的游戏

    神创造的游戏

    这是一个神所创造的世界现实还是游戏?它两者都是X——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一切都是未知数,技能、能力、武器、装备,都依靠着前世的种种因素构成人们为何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又从何而来?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异生物的虎视眈眈,战斗无时无刻在任何地方发生,这是一个危险的世界
  • 一见钟情:契约王妃

    一见钟情:契约王妃

    某王妃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快来人啊!王爷不好啦!”某王爷最常说的就是“别管她,让她闹吧!”一纸契约,契约了两个人的一世。况北原曾想,还好先让他遇见了她,否则指不定她又跟谁跑了。白小九曾想,还好他先和她成了婚,否则她还得时刻担心他被男人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