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7600000019

第19章 墨翟与《墨子》

课程资源索引

(1)道: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核心就是“道”,“道”是老子用来观察宇宙万物时所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决定着宇宙万物的发生、演变和衰亡。它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不依赖任何条件而永恒地存在着,永远处于不断运动的轨迹之中。“道”的提出,标志着人们抽象思维能力的极大提高,也标志着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自从老子赋予“道”以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道”就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2)《道德经》:《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巨著之一,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道德经》在先秦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语言成就、文学成就和欣赏价值。《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主要阐述的思想内容为“道”及其规律;《德经》主要阐述的是人类社会运行及处理的法则与规律,包括政治理想与处世原则两方面。故称《道德经》。《道经》与《德经》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因此又有人称其为《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故又称《德道经》。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可见,墨子的生活时代约当于孔子与孟子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相传墨翟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据记载,墨翟早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便是墨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

一、《墨子》概况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而得名。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关于墨翟的出身家世,《墨子》一书中曾经提到,他出身于木工家庭,被称为“贱人”,又提到他能制车辖,在当时属于出身低下之流。平民的出身决定了墨子的思想主张大多具有平民的色彩,他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之中。孟子称赞他“士志于道”的精神时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称赞道:“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墨家的政治主张都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墨家主张经验论。在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钜子”,门徒都称为“墨者”,“墨者”必须服从钜子的领导和指挥。墨者的成员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他们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面对危险,至死也不转身逃命。墨子是第一代“钜子”,追随他的信徒多达一百八十多人,大多来自于社会下层。所以,墨子的思想主张可以被严格地推行。《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体裁虽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具论说文的雏形。

《墨子》一书是墨子言行的忠实写照,又称《墨经》或《墨辩》。《墨子》一书,既非一人所作,又非一时所成。学术界一般认为该书是由墨子及其弟子后学在不同时期编纂记述而成,它反映了墨家学派不同时期的思想,是研究墨家学派及其后学的第一手重要史料。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所以,《墨子》在我国逻辑史、哲学史以及科技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它详实地记录了前期墨家“尚力”“非命”与“天志”“明鬼”的思想矛盾,阐明了以“众之耳目之实”为认识来源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及其“兼以易别”的社会观念,反映了后期墨家在认识论、逻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典籍。

按梁启超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包含《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比如《亲士》篇中的“銛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语;“修身”一词,为儒家之言;《所染》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之说;“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后四篇是墨家弟子记墨学的概要,大概是墨学的提纲挈领之作,主要表达了“尚贤”“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等理论。

第二类包含《尚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用》上中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四篇。这一类作品是阐释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的,也是书的主体。除了《非攻》上篇、《非儒》下篇之外、各篇皆有“子墨子曰”,是墨子后学所记录下来的墨子训言。这一类文系统地反映出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

第三类包含《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共六篇。这一类被治墨学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此六篇佶屈聱牙,古字词较多,辩理深奥,加上杂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内容非常驳杂,包括了光学、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珍贵资料。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孙诒让反对此说,其理由之一是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

第四类包含《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这五篇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亦算是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体裁接近《论语》。这一类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

第五类包含守城各篇,《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共十一篇。这一类可以说是墨家兵法的杂录。墨子提倡非攻,以守御为主,十一篇皆以守备之法为议题。墨家兵法是墨学弟子精研而成。此十一篇古字词颇多,古代兵法阵法用词不少,很少通译。这一类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重要资料。

《墨子》因为被儒家斥为异端,因而治学者较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传承沿袭中,很多篇目散佚了。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等等。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著录共有71篇,而经历代亡佚仅存15卷53篇,已亡佚18篇。据考证,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中篇、《明鬼》中篇、《非乐》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此篇目,其余无可考。因为篇中大部分内容为墨子弟子所记,故多称“子墨子”。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现在研究考证较好的注本有清人毕沅的《墨子注》、清人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近人吴毓江《墨子校注》。

二、墨子的思想

按照内容,《墨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内容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根据现存的《墨子》篇目,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墨子的思想主张共有五条纲领,十项内容,即《墨子·鲁问》所云: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这些主张分别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兼爱、非攻,其中兼爱和非攻是核心,节用和尚贤是基本点。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即平等博爱。墨子认为分配不均是产生斗争与战乱的根本原因,对于他人他物同对待自身的“别”便是一切的根源。所以,他提出解决之道在于“兼爱”“爱人若爱其身”,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弱、富贫、贵贱的分化,都因为天下人“交相恶”、不相爱所导致的。因此他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兼相爱,交相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人与人之间都能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天下也就会太平安定。墨子从他的“兼爱”思想出发,认为不义之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最大,他提出“非攻”的主张,坚决反对随意对他国发动战争。但墨子对于战争也并非是一概反对,对那些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墨子还是支持的。

2.尊天事鬼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他把天鬼的意志和老百姓的意志说成是一样的,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而违反天意的人,必然会得到惩罚,同时,他将天意与鬼神与兼爱主张相联系,指出天也有意志,兼爱天下百姓。因为人生来平等,不分幼长贵贱,都是天的臣子,君主若违犯天意便要受到天的惩罚,反之,则会受到奖赏。墨子坚信鬼神报应,他的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权的思想,虽然还没有超越唯心主义的宗教哲学观念,但吸收了春秋以来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们以“人意”阐释“天意”的进步思想,这在当时也是很难得的。

3.尚贤尚同

《尚贤》由三篇组成,他先论述了贤士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如何在整个社会中实施“尚贤”,他认为一个尚贤的社会一定要分配机制和等级制度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运行。《尚同》三篇是对《尚贤》三篇的一个应对,普通百姓不能重视“贤”,这就需要君主“尚贤”,若君主自身乃贤良之士,而百姓向君主看齐,那么,全天下便达到了“尚贤”。墨子把“尚贤”看得非常重要,认为这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并认为对于贤者应该不拘出身,加以任用。他还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这些在当时无疑闪现着新思想的光辉。“尚同”要求百姓与天子,上下同心,统一政令,实行义政:“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天子则要上同于“天志”(《尚同上》)。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上下同心、天人一致、和谐运转的良好机制。

4.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极力宣扬的一个主张。墨家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大禹一样过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也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所以后代的墨者往往粗布草鞋、衣着俭朴,甚至主张“死无服”,即殡葬时不穿衣服。节用的目的在于能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趋于最理性化的状态,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墨子关心的事情都是日常化的、实际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兴衰治乱等,而儒家提倡的厚葬之俗、统治阶级对物质财富肆意的挥霍浪费,尤其受到他的攻击。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他还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墨子的上述主张是相互关联而成体系的,这些主张较多地反映了社会下层的利益和愿望,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学在战国时曾一度盛行,与儒学同为当代的“显学”。西汉以后,逐渐衰微。

三、《墨子》的艺术成就

《墨子》一书的文学风格与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墨家认为为文应该朴实无华,不能文采过盛,人们如果注意了过分浓郁的文采就会忽视文章的内容,这样,就会影响文章社会功用的发挥。故此书的文风总体上是朴实无华,但由于作者远非一人,文字风格也就不尽相同,部分内容佶屈聱牙,以至于两千年来,很少有人问津,直至近代才引起学者关注。《墨子》一书和先秦其他的诸子著作一样,在艺术上同样有其突出的成就和特色。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墨子》中有许多出色的论辩散文

《墨子》各篇比此前的《论语》、《老子》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虽然在体裁上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论说文的雏形,比之此前语录式短章有了明显进步,并且可以说,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即是从《墨子》开始的。就此而言,它在中国散文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墨子》中每篇论辩散文都有明确的标明议论中心的标题,结构完整,逻辑性很强。中国论辩性散文的规模,可以说是《墨子》奠定的,这本身就是对散文发展所做的一大贡献。如《兼爱》一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人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人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人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兼爱上》

《兼爱》是《墨子》的重要篇章。因为兼爱是墨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政治主张,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兼爱”才是墨子的真经,是墨家思想的表征。墨子认为不相爱是当时社会动荡的原因,只有“兼相爱,交相利”社会才能安定富足。既然“兼爱”在《墨子》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墨子又是如何来论辩自己的这个主张呢?

作为论辩散文,我们可以看出《兼爱上》这几段文字已经有了明确的中心,而且各段之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步步深入,有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非常讲究论辩的技巧和方法。《兼爱》一开篇便作论断:“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接着以“焉能治之”设问,提出问题,引人深思。紧接着以医生治病救人的事情来做比喻进行说理,“譬之如医之攻人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治”。那么治理一个国家道理同样也是这样。文章层层推进,由“必知乱之所起”指出“起不相爱”,再在“起不相爱”的基础上对这个论点进行正反各个方面的论证,小至平民百姓,大致卿相诸侯,他们之间的“乱”都是由于“不相爱”导致的。由此,作者展开进一步的论证,“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那么一个个疑问句中的疑问肯定全部都不存在了,最后达到一种“天下治”的理想状态,文章在末尾,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综观全文,作者以清晰的逻辑推理,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地以设问引导人们去思考,以比喻启发人们去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表达出作者极具说服力的见解,这自然都会被不持偏见的人们所接受。这篇文字有条不紊,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推断为论点的提出进行了完美的演绎。墨子的论辩散文之魅力和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墨子》一书,在论辩方式和技巧上也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一是注重逻辑推理。它不再像《论语》多做论断而不做论证,而是在提出论题或做出论断后进行论证。二是他常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具体事例出发,引出议论,进行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形象性。如著名的《非攻》篇中先讲小偷窃人桃李、猪狗、鸡鸭,再回到“非攻”的主题: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非攻》有上、中、下三篇,集中地、全面地表现墨子对于战争问题的观点,重点是反对和谴责侵略性的战争,三篇观点一致而论述的侧重点有异。这里所引的是其上篇。

全文由三段组成,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展开议论,即侵略性的战争的罪恶和不义。为了阐明这个观点,墨子采用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的类比推理的方法。首先,他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开始说起。偷窃者从偷一些桃李水果到鸡鸭牛马,其犯罪的程度随着他损人利己程度的加深而逐步加深,人们都知道这种做法是不义之举。同样,抢劫者从抢人衣物、武器到杀人越货,随着损人利己程度的加重,其过错也逐步加深。人们也知道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当今世界,很多人在做着最大的不义之举:动辄发动战争,掠夺财物,伤人性命,君子们不但不对此进行谴责,反而赞美这样的举动合于义。这样看来,能说他们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作者步步为营,层层进逼,启发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消除人们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认识上的误区和偏见,从而彻底揭穿了某些人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发动的不义战争的罪恶本质,指出他们的行径在本质上与小偷和强盗没有任何差别。这样令人心惊的现实,墨子用一种非常冷静、轻松的笔触道出,非常含蓄幽默,其间的讽刺意味更加浓厚,论证也更为耐人寻味,更有说服力。接下来,作者专以杀人之事做类推。因为杀人是罪恶,杀人要偿命,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现在,发动侵略战争的人杀人如麻,罪大恶极,万死难辞其咎,然而,却有那些所谓的君子们却反以“义战”而称道之,作者以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彰显出这些人在认识上的荒谬,同时还采用“书其言以遗后世”的做法,让人们看看他们所谓的义究竟又在哪里?第三段作者用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的视觉和味觉来作比喻。人平时都是可以分辨黑白甘苦,但若在特殊情况下,有人就会丧失正常的判断能力。现在君子们对小事可以分清是非曲直,对大事件却失掉了正确的判断力,对于那些进攻别的国家的不义之举却给以赞美,说明他们在义与不义的问题上,在是非曲直的判断上多么的混乱,是何等的是荒谬。

总之,墨子在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凡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无论幌子多么冠冕堂皇,都是不义之举。从这个观点出发,他非常犀利地将发动不义战争的统治者的伪装剥掉,暴露出他们的贪婪和丑恶。对于全文论证的一个重要手法:类比手法的运用,墨子也是驾轻就熟,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少到多,步步深入,环环紧扣,显示了他非凡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此文语言浅近,重在说理而非文采,也表现了墨子散文朴素无华的特色。

此外,《公输》通篇用故事形式论辩,以至于组织公输盘和楚王攻宋的情节,广为人知。《所染》篇的论辩模式也非常独特,从“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类推出“非独染丝也,国亦有染”。

2.墨子文论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中的独特贡献

墨子在《非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判断事物与写论文的“三表”法,他自己解释说: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所谓“表”,即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所谓“本”“原”“用”,即是指判断事物真假是非的三条标准,也是指写论文的三条标准。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即文章要有历史依据、要重视现实证据、要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这种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实际效用的标准,在墨子的文章中也有所贯彻。《墨子》学术散文中的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都是注重实证的逻辑性很强的论辩散文。另外,他在《小取》一章中对论辩问题的原则、技巧和方法有非常明晰的解说,对后世说理论辩散文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质朴的文风

《墨子》的语言质朴有余而文采不足,它既不及孟子散文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又不如庄子散文语言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墨家的思想,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看法来说,提倡质朴和实用,所以强调语言表达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这种观念,对于论说文颇有道理,对于文学作品,就不太适宜了。此外,逻辑性强也是《墨子》的主要特点,也正是这个特点,使《墨子》的论辩散文在古代散文发展史中居重要位置,成为不可或缺的代表性著作。可以说,《墨子》促进了论说散文的大发展。

§§第七章 《庄子》

同类推荐
  • 黑蝙蝠行动

    黑蝙蝠行动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起义军打开国库,库内仅存少许银两。十多万大军断了粮草,如待哺婴孩嗷嗷直叫。李自成下诏,追赃助饷。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本书包括了亲情之暖、友情之暖、爱情之暖、陌生人之暖四部分。全书收录《十四岁少年失忆事件》、《永远的粉丝》、《不寻常的生日礼物》、《神秘的刘教授》、《我欠父亲一颗真心》等36个故事。
  • 山野现代舞

    山野现代舞

    本书收录了山野雕塑、京中美食、音乐之伴、写作的女人、怎一个“谢”字能了等多篇当代名人随笔。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热门推荐
  • 家教之听见风声

    家教之听见风声

    ……梦里,我是那个人的好友,我是一个厉害的杀手,他是一个比我更厉害的杀手,他曾经爱过我,我曾喜欢过他。……现实,我追逐着他,他要成为一个杀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不喜欢我,我却爱他,但是……这个他是我梦里的那个他吗?
  • 为你倾尽毕生,却换的满头空

    为你倾尽毕生,却换的满头空

    本来一对恩爱的情侣,却因为女主嫌弃男主没有钱,毅然放弃了男主主,而跟了另外一个有钱的男生,到头来有钱的男生也放弃了她。所以在此劝告所有女生不要为了钱而放弃眼前喜欢的男生,因为只有爱才能让他付出一切,为你奋斗
  • 上苍战纪

    上苍战纪

    苏灵,一个资质低下的修士,因为一株二阶灵药被同门追杀,意外闯入一处荒芜秘地,那里永恒孤荒,一只彩蝶守着一朵血花神伤万古……血花扎心,彩蝶印眉,苏灵从此罪劫加身,逆天而上!
  • 修仙界的魔法与侦探

    修仙界的魔法与侦探

    一个贵为魔法帝国的皇子,在一场叛乱中传送失败降临修仙世界;另一个是明察秋毫、智力爆表的小侦探,被宗教祭祀灵魂逃逸到同样的世界。两个不同的人,三个不同的世界。魔法师用皇族的尊严告诉你法术的力量不可小觑。侦探家用智慧的艺术宣扬修仙界也需要讲逻辑。力量不够,智慧来凑,看两个小伙子是怎样在修仙界悄然成长。再不灭我,就来不及了......全新双主角共成长题材,新手作者,谦逊报道(目前存稿稳定)
  • 幸运女孩

    幸运女孩

    讲述一个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爱情的故事
  • 源灵之世

    源灵之世

    等到韩羽再次睁开双眼,他的瞳孔变成了赤红色,身后一条如同火焰般跳动的尾巴在空中摇曳他终于醒悟这个世界不再是以前他所了解的世界源灵,作为一个神秘的物种潜伏在人类之中,只有在战斗或者极其愤怒的情况下转变自己的形态,介时将会拥有高于常人的能力与特性。得知自己是源灵的真相后,决定慢慢探索十年前他的父母被害之谜...........
  • 都市护花神君

    都市护花神君

    一个是久经沙场经过泪水和鲜血的锻炼出的兵王,一个是人渣都不如好像是路边的狗屎一样的废物,两个人的灵魂融合,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乡村,遇到了三界修士都要垂涎三尺的女娲石,来到了女娲的空间,成为了第六代女娲,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美女如云!后宫不断!
  • 遇见你是我的源

    遇见你是我的源

    童话里王子永远只爱公主一个人,那是童话,要保留纯净。现实是,公主和王子都已经慢慢长大,人和人之间会渐行渐远。城堡已经凋敝,粉红的玫瑰早就开始败色...童话永远只是童话吗?是否会有人和我一起去编写我们的另一本童话。是他吗?【来自tf王源小说吧】
  • 只是易场梦忘记就好

    只是易场梦忘记就好

    对于乔琪而言,她与他简直是一场梦。初次见面的的他们,青涩懵懂。长路相伴,他们许下诺言,说好彼此爱着对方。希望他们能像少年时一样:无论如何,等到我们相遇......
  •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之所以一直吸引着养犬爱好者的眼光,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迷人又聪明,个子虽小,但勇敢、忠诚且富有感情。但这些,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