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3300000015

第15章 水车浮桥利民,书院阁帖育人

参与经济活动是士人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士人在积极投身地区经济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如在对兰州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定型、对兰州近代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对兰州乃至整个西北东西交通的畅通等方面都起了重大、甚至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又作为兰州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长久的保留了下来。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段续引进并仿制改造的黄河水车。

宋元以来,由于兰州地区滥伐树木、乱垦牧地、过度放牧以及战火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明清时期,兰州社会经济中农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和发展,但是,由于干旱少雨,水利设施落后,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解决水利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水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士人段续引进并仿制改造成功的。水车的使用有效地发展了当地灌溉和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兰州地区经济的发展。

水车,又名翻车、天车、筒车。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坡障流,绕于车下,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读见,过水槽)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不用水时,栓木碍止,使轮不转动”。

兰州黄河沿岸的水车是段续仿制并改造而成的。

段续,是兰州市段家滩人,嘉靖二年癸未科进士,明代著名理学家段坚的侄重孙。考取进士后,出任都察院云南道御史,卓有政声。次年因“大礼议”案获罪,贬河南郾城县丞,后迁杞县知县,政绩显赫,颂声载道,先后升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晚年辞官归里。

段续在西南诸省任职期间,见筒车提灌十分便利,为家乡计,便察其构造原理,绘图带回兰州,几经试制,未获成功,再赴南方考察学习。回兰后亲手设计制作,反复实验,方得成功。段续引进改制的水车为木架圆形大轮,根据堤岸高低之不同,轮的直径10~30米不等。每挂水车都由码头(亦名柱)、托梁、车轴、大辐条、纲线与登棍子、括水板、水斗、掌盘与莺架、淌水槽等部分组成。对段续引进改造成功的兰州黄河水车,《甘宁青史略正编》卷30记述甚详:“至黄河两岸不能开渠之处,又有水车,其车形如轮,辐二三丈至四五丈不等。轮径小者四五丈,大者八九丈。用二木夹轴,高擎,下入河流,上出河干,轮周围斜挂木桶,水激轮转,顺承倒泄,空中高架木槽,承水引入河干,分灌陇亩,计一轮可灌七八百亩,虽系人力,亦一水利也。”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段续改制的第一挂水车在段家湾,即今兰州军区后勤部以东一里的黄河南河道开始转动,黄河水被高大的水车倒挽而上,流进干涸的土地。此后,以其提灌甚便,黄河两岸农民争相仿制,水车数量迅速增加,至清末,兰州黄河沿岸水车增至157挂,其中河北岸41挂,南岸84挂,河滩32挂。1952年,全市水车猛增至252挂,提灌面积达10万亩,既为岸上农田带来灌溉之利,也给古城增添了独特的韵致。

目前,水车已经成为兰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已被国家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兰州位处黄河上游,黄河自西固区达川乡进入市境,经安宁区和七里河区、城关区、榆中县、皋兰县,至白银市白银区水川乡蒋家湾东部榆中与白银交接地带,经乌金峡出境,境内全长150.7公里,基本分兰州为南北两大部分,成为兰州地区阻隔交通的天堑。加之黄河两岸群峰绵亘,沟壑纵横,数十条洪沟分隔兰州盆地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小块,非桥渡无以畅通交通。唐代,今河口一带已有浮桥,唐蕃使臣大多经此桥而渡。宋绍圣四年(1097年),北宋收复兰州后,为扼守这一军事重镇,修复金城关,并在关下架设浮桥。以上桥梁的架设,既有重要的军事交通意义,也有较大的经济和生活交通意义。但在中国交通设施建设,特别是跨黄河桥梁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则是明代建造的镇远桥。这座桥的建成,是兰州地方官府和地方士人共同努力,为兰州、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镇远浮桥先后架设了三次,第一次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兰州卫守御指挥佥事赵祥为渡河济师而建,师还即予以拆除。桥址在城西七里黄河上。第二次是洪武八年,卫国公邓愈在城西约十里造桥以通往来,济师遣饷,名“镇远桥”。最后一次是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移建于白塔山下。镇远浮桥自明初建成至20世纪以前,历时500多年,一直是黄河上游“控扼要冲,道通西域”的唯一桥梁,在大河桥梁史上占有光辉地位。自明代以来,这座桥成为由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去长安的主要津梁,中外商人、使臣、游客等多在这里过往。清代齐世武《天下第一桥记》中说:“此桥西通张掖、武威、酒泉、湟中诸镇,凡塞外部落重绎来王者,莫不经此桥而东以达于京师,若置邮商旅藉以济者,更无俟言。是桥之设顾不重哉。”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说:“历史上在黄河修建过的不少著名的浮桥,到清代只剩下了镇远浮桥一座,虽然规模远不如蒲津桥,但还是称为‘天下第一桥’。”

明代兰州的文化教育与士人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士人的大力推动,就没有昌盛的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创、形成与发展。据《兰州市志·教育志》载:明代,兰州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州县官员屡修儒学,严格订立校规;肃王府例设私学,兼收地方学生;兰州卫社学,招收军人子弟入学;兰县理学家段坚首办书院,招徒阐扬理学;兰州著名学者赵英立私学,慕名求学者甚多。

在明代,士人在对兰州文化教育的大力推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段坚首办书院这件事,因为段坚容思书院的创办,对兰州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作用。

段坚,字可大,号柏轩、又号容思,明代兰州人,进士出身。“早岁受书,即有志圣贤”,“私淑河东薛瑄,务致知而践其实,不以谀闻取誉,故能以儒术饰吏治”。

段坚一生信奉儒家的“爱民”、“仁政”、“洁身”等正统思想。在任福山知县和南阳知府时,“政教大行”,“吏不敢欺”,“士民仰戴”。对官吏中的不法分子,“案问不贷”。经过几年治理,“民风翕改观”。他说:“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变之俗。”并题诗:“天下有材皆可用,世间无草不从风。”

段坚一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做官时,每到一地,首先抓的是文化教育。他任南阳知府时兴建了好几座书院,发展南阳文化教育事业。据《南阳教育》记载:南阳诸葛书院又名卧龙书院,亦称孔明书院,是元代南阳的最高学府,后被战火焚毁,明成化八年(1472年),南阳知府段坚在诸葛书院故址东重建之。南阳豫山书院是知府段坚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以僧寺改建而成的,南阳志学书院也是南阳知府段坚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改祠为书院的,取承伊尹之志,学颜渊之学以命名为志学书院。明代著名教育家、理学家段坚画像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段坚在兰州东关段家台(今庆阳路东段)聚徒讲学,因材施教,成才者很多,如后来的明兵部尚书彭泽等,皆出其门下,后人称之为容思书院,为见于史籍最早的甘肃书院。容思书院的创建,对此后兰州书院的设立和兰州文化教育的普及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刘尔炘曾撰联盛赞其对兰州教育事业的贡献:“邹兰谷颺言而后,开忠义先声,人皆侧耳,韵何远,情何深,廊庙为忧,万古河山留绝唱;段柏轩唱道以来,发圣贤遗响,谁不昂头?曲弥高,和弥寡,林泉可乐。一天风雨唱知音。”在容思书院创建后,金县知县张星于崇祯七年(1634年),在金县城东郊创建增秀书院。

在容思书院的影响下,清代兰州书院兴盛一时,至清末已有十多座,其中最有名的有兰山、五泉、皋兰、求古四大书院。

肃王朱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被封为汉王,后改封为肃王。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移藩兰州兰县后,在今兰州市城关区大兴土木,修建王府,修筑道路桥梁,营造花园,建设寺庙等,对兰州城市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

肃王对文化事业也非常重视,刊布淳化阁贴就是对兰州文化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因该贴为肃王府刊布,故称之为肃府本淳化阁贴。肃府本淳化阁贴原名《淳化秘阁法帖》,现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阁贴集唐以前历代书法名师大家之作,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堪称国之瑰宝。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命翰林院侍书学士王著仿照秦、汉、三国(魏)、西晋、东晋十六国、隋、唐各朝著名书法家真迹,汇集刻成,版存于府内,拓本分赐大臣。明初朱元璋赐其子肃王朱楧一部宋拓本,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至天启元年(1621年),肃宪王朱坤尧、世子朱识两代肃王主持,历时七年之久而完成。由姑苏人温如玉、南康人张应召二人精刻临摹于富平石上。温是吴中名士,工书法,尤擅双钩;张称“玉臂”,师徒共治,珠联璧合。当时在兰的山东学者周如锦誉之为“临摹剞劂,传神逼真”。用石142块,合赵子昂《千字文》6块,共为148块。刻成后藏于肃王府承运殿遵训阁内(今兰州市委后院),被视为珍宝。现存帖石141块(缺跋),本刻释文40块,共181块,保存了不少极其珍贵的古代名人书法和历史文献资料,且有很高的文字艺术考古价值。清顺治三年(1646年),关中人费甲铸将肃本淳化阁贴再刻于西安,现藏西安碑林,称“关中本”或“陕西本”。

明代是兰州地方史志学的重要启动阶段,主要表现在官修史志的空前发达。这一时期由地方官府组织或个人编纂所修的志书和由私人撰写的史书众多,如肃王朱楧修的《金城志》、黄谏纂的《兰县志》、文志贞纂的《兰县志》、李泰纂的《兰州志》、彭泽纂的《兰州志》、唐时和纂的《兰州志》、王道成纂的《兰州志》、王崇古纂的《庄浪漫记》、王之采纂的《庄浪汇记》等。这些志书的纂修,极大地丰富了兰州历史文化内容,并记录了兰州的文明史和发展史。虽然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已散佚,但现存的部分却为今天保存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除地方史志外,兰州士人对甘肃、全国的历史也都予以研究,并撰写出一些著作,如黄谏著的《帝王纪年纂要》、彭泽著的《西征纪事》、《西平录》、《读史目录》、王鉴潭著的《历代帝王总纪》等,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记述了不同的历史事件。

兰州士人对经学的整理在明代也比较鼎盛,在有据可查的明代兰州士人著作中,经学著作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兰州地区的经学发展作做出了一定贡献,如明徐兰所著《书经体要》、《五经文格》、黄谏所著《书经集解》、《诗经集解》、姚诚所著《书经义》、彭泽所著《读易纷纷稿》等。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则是其辉煌颠峰时代。当时兰州地区的士人文化并不活跃,即使有一些诗作,也由于资料散失而很难见到。

明代,由于大量士人的涌现和士人群体的形成,兰州文化昌盛,涌现出一大批士人,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当地知名的诗词高手,创作了大量诗词楹联,很多还编辑成册刊印于世,兰州诗词歌赋创作进入较为繁盛时期,在兰州活动过的外地士人和本地文人学子写出了许多吟咏兰州的诗词。有的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写了兰州的山水风光,具有真情实感和浓郁的地方气息。

明肃靖王朱真淤的《华林寺》诗,以清新高古的笔调描绘了兰州秋天的壮美景象。其一为:

闲登杰阁倚危栏,多少轮蹄去复还。

篱落连绵秋色里,园林高下夕阳间。

雨余船系临沙柳,风顺钟闻隔岸山。

无限壮怀吟不尽,盛游到此暂开颜。

其二为:

边关迢递对危栏,沙鸟栖禽任往还。

古渡驿楼迎送里,淡烟茅店画图间。

寺当孤屿盘幽径,河折洪流出众山。

安得忘怀遂栖隐,不辞终日醉孱颜。

李文的《白塔寺》诗云:

金城关外寺,殿宇枕岩阿。

地辟飞沙少,山高怪石多。

钟声闻紫塞,塔影浸黄河。

最爱谈禅处,何妨载酒过。

该诗歌描绘了白塔山的雄奇秀美。他的《游五泉》诗云:

四面峰峦紫翠连,白云深处有人烟。

落花泛泛流双涧,古塔巍巍出半天。

福地近城三四里,名师卓锡几千年。

上人邀我烹新茗,水汲山中第五泉。

诗歌着力描绘了五泉山泉流清冽,林木苍翠的清幽景色和诗人畅游五泉山的喜悦心情。

明代由于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也较快,士人心态比较平衡,所撰对联多为描绘河山之美,名胜之优,表达个人的胸怀抱负,借景抒情,借景传意之作。明末代肃王朱识鋐为白衣寺多子塔佛龛所撰联:

玉柱玲珑通帝座;金城保障永皇图。

这一联是从皇家的角度出发,把寺庙建筑与封建王朝的巩固联系到一起,表达了一种希望皇图永固的思想,具有明显的皇家文化色彩。

同类推荐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热门推荐
  • 外挂至尊

    外挂至尊

    风流却不下流,作死却不找死。这是一个偶得逆天外挂,靠作死才能升级的银宕故事。
  • 无限裁决

    无限裁决

    无限的结束?另类的开端?不变的是裁决者的永恒!
  • 说话办事心计学

    说话办事心计学

    《说话办事心计学》,成功总是垂青于善于说话和巧于办事的人!可以说,会说话会办事是一个人在生存和竞争中获胜的必备本领。当你真正掌握了说话办事的“心计”学,你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资本,就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人生中找到幸福。
  • 元素纵横

    元素纵横

    破碎大陆是一块人类和幻兽共存的地域,上古时期,破碎大陆是一块完整的,富裕的大陆;但是,一次庞大的战斗将这片大陆毁得四分五裂,这些碎裂的大陆因为这次战斗而充满了修炼之力——虚灵,人们修炼虚灵分别开创了枪战士,法师,骑士,幻兽师四条修炼道路,而如今一个失魂落魄的少年偶获奇遇,开始了别样的修炼之路。
  • 勋鹿之我的宝贝你别跑

    勋鹿之我的宝贝你别跑

    不多说什么了,感兴趣的就来吧,不喜欢的就滚蛋。
  • 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

    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

    世界第一中单被中国神秘选手单杀,并送其超鬼……看着多年韩棒子肆虐,心中不服。带着仇恨,带着报复,陈毅为父报仇,重新踏上血染召唤师峡谷的征途之路
  • 王俊凯的保护

    王俊凯的保护

    当TFBOYS遇上他们的Angel,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有个校长舅舅的“完美女神”谭娅,有着天使容貌的“甜美女神”谭诗雨,拥有善良心灵的“腼腆女神”肖羽玲。还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粉丝四叶草遍布各地的TFBOYS!
  • 快穿之宿主当自强

    快穿之宿主当自强

    “咦,这是哪里?”清颜疑惑的说。“”你好!我是1203系统,这里是系统空间。你的任务是攻略各种男主,霸道总裁、深情哥哥、傲娇明星……总之攻略者无奇不有!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完结)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完结)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女主:穿越好,穿越妙,穿越成皇妃笑眯眯。女主:皇宫何其烦,不如出去混混。男主: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神。男主: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男配: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男配:你就是我永远都捧在手心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