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900000021

第21章 教材要灵活运用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学生身上优秀的东西激发出来,将学生当作是自己鲜活有生命力的教材,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自己身边的榜样给予自己的教育作用,自我发现和激励的教育作用,来形成学生发展的强大的动力。

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就是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课时,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不能脱离教材进行授课,又不能照本宣科。

教师能否有针对性地灵活使用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所以说,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四度”。

1.挖掘教材的深度

教师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就是认真地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一些教师习惯于把教科书、参考书或资料抄写在教案本上,从表面上看教案写的满满的,而实际上在教学中却没有太大的用处。个别教师为了在领导检查教案的时候应付了事,通常几天就能将一本的教案写满。有些教师一本书教了多年,每年备课时再把老教案原封不动地抄写一遍,实际上是一个教案用了多年。这些教师不但缺乏对于教学工作的责任心,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对教材深度的挖掘。所谓教材深度,是指某一学科知识的纵向发展的深浅程度。一方面,教学的深度要有限度,因为不同的学生和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学的内容在深度方面一定要能够令大多数的学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教学的深浅要有分寸,教学内容过深学生会接受不了,教学内容过浅既不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又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无止境,教无深浅。教师教学是良心活。教师的道德和智慧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浅。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挖教学资源的潜力,凝聚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挖掘教材的深度。所谓教材的深度,指的是促使学生人生成长和及对其发展影响的程度,其包含着教材中知识和思维深度两个方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能够对教材进行透视,对教材进行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对教材进行非常熟练地驾驭,能够灵活地运用教材。教师挖掘教材的深度,就是要挖掘教材中对学生人生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挖掘能够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东西,挖掘能够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人生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越大,就证明挖掘的越有深度。

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将教材的深度挖掘出来呢?一是要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价值,确立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对明确教育目标和确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要有敏锐的教学眼光,能够及时发现和捕捉有利于学生发展,能够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教学内容。三是需要具备一个灵敏的教学思维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对那些有生命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将那些零散的生命教育之光凝结成生命教育的能量。

2.拓展思维的广度

教师思维的广度指的是某些知识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一个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学一知一,学二知二,而应当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总结、比较,找出学习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另外一方面,又不能将不相干的知识学习的规律,违背盲目地联系到一起。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地使用教材,并不是为了使用教材而使用,而是教师将教材作为一个载体,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素材。教材是师生心灵沟通和交往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要通过教材拓展思维的广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教材拓展思维的广度,就要利用教材来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这一点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会对学生学习的思路产生影响。往往有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放飞学生思维的风筝,总是让学生紧贴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稍微离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就会立刻被教师收回来。基本上只要是跟教师的思维相一致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就会受到教师的正强化,也就是说,这样的思维会受到教师给予的充分赞扬;相反,那些同教师的思维不一致的东西就很有可能被教师认定是错误的,受到负强化,也就是这种思维会受到教师的批评以及否定,亦或是由于教师感到教学的时间比较紧张,中断了学生刚刚展开的思路,教师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无情地将学生翅膀斩断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多想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出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发现教材中的问题,提出问题,生成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善于对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同想法、说法和做法正确引导,教师要注重正确看待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的新思维以及新的思维方式,要大胆地将学生思维的风筝放飞,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尽情地想象,不断地进行联想,要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成创造性的火焰。

3.把握好教材的难度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将教材的难度把握好,就需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于教材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难度往往不是一个静态定量,而是一个动态变量,不仅是取决于教材的本身,而且是取决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教材的可接受程度。天下事有难易乎?则难者亦易矣,则易者亦难矣!在备课过程中,什么是备教材要备学生?就是要慎重把握教材的难易度,也就是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程度。

我主张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什么是分层教学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层面,把教材的难度划分成几个区分度,使班上优、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对教材难度感到适宜。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要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来应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吃得饱,让学习中等的学生吃的好,让后进的学生能够吃的上,让处于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益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就要进行分层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一统的教学现象十分普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授一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一样的教学进度,给予学生一样的教学要求,一样的教学评价,学校简直就成了加工标准件的厂家,这也是导致教学不和谐的最根本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同样感悟学习生活和人生价值,同样获得成功和成功的喜悦,同样的自信和自强,同样的自尊和自爱,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旅途,在不同的岗位上同样感悟和体验人生的价值,同样感受到人生的幸福。虽然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但是却有两个同样的生命价值。所以说,世界上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学生,但是他们却具有同样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公平,即不是让学生接受大一统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学习的权力,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感悟和体验教育人生的权力和机会。

4.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

在人这短暂的一生当中,通常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社会学家不仅把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而且把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储备库。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学生发展的力度加大,是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

《学记》中说,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一个人的发展是要循序渐进,并且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的。科技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

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不是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提出来的,而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让学生自然地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地运用教材将学生的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就是教师用识才的慧眼善于将学生发展的潜力发现,真正能够将学生的生长点发掘出来,切实将学生发展中好的苗头抓住,教师要对于学生的优点或者是长处给予及时并充分的肯定,要随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教材,教师要保证学生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教育保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效地使用教材,加大学生的发展力度,就是要能够增强教育的责任心,增强教育服务意识。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丰富物化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主体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活教材。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优秀的东西,把学生作为活教材,让学生真正感悟和体验到身边榜样的教育作用,自我发现,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以形成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更重要的是要为了一切的学生。

(赵新)

同类推荐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热门推荐
  •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衍灵传奇

    衍灵传奇

    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大学生,进入了一个跨域时代的游戏,在这里他不再是茫茫人海中挣扎的小穷光蛋。游戏的迷人之处在与无尽的杀戮和超越真诚的友谊,还有就是那站在高处振臂一呼的万人云集,可在离开那个舞台来到现实我们任然默默无闻,不过这没关系,只要我们曾经站在巅峰,那已足够。
  • 宠妻如命:boss骗婚大作战

    宠妻如命:boss骗婚大作战

    (本书已完结!)第一次骗婚是天真,第二次骗婚是假孕,第三次骗婚是孩子。自古以来都是女人拿孩子来要挟,唯独他叶存钦买通把脉的老中医,把媳妇三番两次骗回家。豪门嫁豪门,理所应当,但这只是个开始。说好的盛世宠爱,承诺下的唯你不娶,到头来都是他报复的垫脚石,真相袭来,这是一场居心叵测的婚姻……一场你追我赶的骗婚大作战,莫念熙发誓:“叶存钦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
  • 医女很萌很倾城

    医女很萌很倾城

    实习医生晨晨无意间闯入宋朝,和大内六扇门中最优秀的捕快卓不凡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第一百次被晨晨坏了好事之后,卓不凡决定娶这个女人回家,让她祸害自己一辈子。“女人,六扇门办案,闲者请回避。”“男人,巧了,我也办案,办的就是你这花心大萝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果来不及说再见

    如果来不及说再见

    亲情是水滋润我们,友情是树环绕我们,爱情是浪击打我们。
  • 无双帝皇

    无双帝皇

    一觉醒来,成了一国之君的儿子!局面动荡,自保都难,却还要撑起整个国家?“你说我是跑呢,还是跑呢,还是跑呢...”“一国之君,怎可临阵脱逃?”“就用我的剑,带着手下的将士,杀出一条血路!”“从此,荆棘帝国,开始崛起!”
  • 无敌音魔师

    无敌音魔师

    从六岁就被人喊成废物的他,死了,被人活活打死了。当另一个他睁开眼睛,离开了属于他的音乐传奇,但是,他却即将开启另一个传说。
  • 腹黑总裁的双面小姐

    腹黑总裁的双面小姐

    他,离阡夜冷淡,冷血,狂霸酷炫拽。她,顾败卿眉清目秀,善良,固执一个普通的打工女孩,一个霸道的总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腹黑总裁的双面小姐
  • EXO之穿越之后遇见你

    EXO之穿越之后遇见你

    花样青春的女孩再一次以为穿越到,另一个空间在那里,她会遇见她爱的人吗?
  • 司马天下

    司马天下

    古代中国改朝换代的根本性内幕、情由,也许可以被浓缩到晋朝这一百多年里。从公元260年司马昭弑杀魏主“受禅”,到420年刘裕逼东晋恭帝“禅位”,从曹魏到两晋,从司马到刘宋,160年的弑篡轮回,折射了封建中国2000余年的踽踽蚁行。王族与皇族、奸佞与贤良、权谋与血腥、诡异与清朗,司马家族统御天下的历史遗痕及其文化逻辑,被这部精彩纷呈的小说生动可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