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7300000019

第19章 生死花园

1998年夏天,一向迷信鬼神的母亲突然改信基督教。冬天回去,母亲一周没去聚会,算是破例。我觉得,有信仰总是好的,鼓励她多去参加聚会。又一个周末,吃过晚饭,母亲要去,我找出风衣给她穿上,又递给她手电,送她出门。那夜有风,不是很大,但也很冷。站在院子里,风吹动的枯树像是旧年的哭泣,地面的碎枝和枯叶,被风和尘土裹胁,贴着地面,发出嗤嗤啦啦的声音。

夜里10点多,母亲还没有回来,我着急,怕她路上滑倒,或者有别的什么事情。一个人打了手电,去接她。夜路冷静,还有些恐怖,熟悉的路也变得陌生。但基本的方位和走向不会忘记。我清楚记得,出家不远,右边的山岭脚下,是村里的祖坟,爷爷死后就葬在那里,他的坟前是水渠,每逢春夏,有人放水浇地,水就不可避免地流入爷爷的墓穴。记得母亲总是说,你爷这些年可没少喝水。曾有几次,动议将爷爷的尸骨迁出,但又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不慎而导致什么祸殃。直到1998年,奶奶病故,才把爷爷的尸骨挖出来,重新装了棺材,和奶奶一起,迁到了3里之外庙坪新坟。

爷爷是个盲者,42岁那年因白内障失明,一直到69岁死,再大的太阳在他眼里也不过一直萤火虫。这次路过,虽然事隔多年,少小的胆怯被成熟的虚妄代替,但看到了,仍觉得害怕,有一丝冰冷的东西,从后背,蛇一样游弋散开。我还知道,祖坟当中,还埋葬着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大爷爷。他41岁那年患病死了。多年后,他的坟头早已和田地一般平整了,只剩下一块孤零零的墓碑。

记得小时候,和武生他们比试胆量,一个个趴在高大的祖坟边上,瞪着眼睛往里面看,里面也没什么,就是几根白色的骨头,上面覆满尘土,枯叶散落。但也总觉得有些冲撞,对祖先不敬。此去多少年,这个念头仍旧没有消失,每次路过和想起,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的不安和歉疚。

再向前,山岭的右面,是另外一个村人家的祖坟。仍在山岭路下,卧在平面的田地里。与爷爷相比,他们的先祖幸运,因为旱地,少却了渠水浇灌。这对逝者来说,起码是个形式上的避免和安慰。但它所带给我的恐惧记忆也是深重的,小时候,冬天起早上学,天还没亮,或者下午回来迟了,路过,总觉得后面有个亦步亦趋东西跟着,还可以听到他们呼吸。有几次,我看见,那坟地里突然冒出一缕像是传说中鬼魂的影子,吓得撒腿就跑,有一次,还尿湿了裤子。

仔细想来,对鬼神的深信不疑源自祖父的鬼故事和母亲一贯的对鬼神的崇拜。总觉得,在天地之间,除了人、动物和草木等等可见的东西之外,还有一种令人惊惧的生物在其间活动。以致慢慢长大,这种“信”便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梦魇,一生都无法剔除。随着时光,躯体日渐成熟乃至老化,尤其是目睹了许多人的“死”之后,对鬼神也像对待生死一样,渐渐麻木了。

这种麻木显然正常,而且无可避免,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死亡的景象对于生者来说,的确是对生者的一个震撼,尽管它们稍纵即逝。曾经记得爷爷死时的情景,一个人,在一个中午,没有人和征兆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人世,这对那时只有17岁的我来说,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早先,总是听到村里人说,哪个村的谁谁谁不在了,怎么死的。因为很少亲眼目睹,除了些许的恐惧之外,几乎不留任何痕迹。顶多再去那村的时候,偶尔会想起谁谁谁已经不在了——如此而已。而一旦遭遇到亲人的死亡,我相信痕迹是隆重的,甚至带有一定的摧毁性。

但爷爷的死并没有引发我的多少悲伤,到现在也是,我甚至没在他灵前和坟前哭过一声,也没有一滴眼泪。去年回乡,和弟弟专程去他和奶奶坟前拜祭,走近时,仍旧胆怯,害怕那土坟里回突然冒出一双手掌,将我也拉进去。但事实上,作为长辈,他们不会的,即使有灵,他们只会希望看到自己的后人活得更好。燃烧的冥纸,在风中,很快就成为黑色的灰烬,我还特意买了一包好烟,先放在自己嘴巴里,一支支点燃后,倒插在他们坟前。而二表哥的死显然超出了我的预想,不光是他死得突然,还有他死后数日内所带给整个村庄和亲戚们的巨大惊异。

二表哥是上吊死的,死后一个月,村里和大姨家里一直有异常的情况,夜晚的吼声、家里的异常响动……其中以小姨说话变做二表哥的声音最为惊异。那年我16岁,带着弟弟,晚上,睡不着,一直看椅子上有一个人坐着,微笑着看我,模样就像二表哥。弟弟还小,早已熟睡,我惊异,开灯之后,椅子上空无一人,夜的静和想象的恐惧包围了我和那个夜晚。第二天晚上,我带着弟弟,一起到大姨家,把母亲叫了回来。

2004年春节,和弟弟骑摩托车路过摔死的大表哥坟前时,也感到害怕。清楚记得,弟弟说,大表哥的坟就在那儿,要不要去看看?我拒绝了,其实我很想去看,但恐惧让我选择了离开。我一直在想,一个人死了,他的身体进入泥土之后,会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我无数次想起爷爷死后的表情,至今还都如活着的模样——身穿黑色的中山装,足蹬奶奶做的布鞋,身体肥壮,脸色黑而红润。眼睛很大,闭着,睡着一样。

从16岁到现在,目睹的死亡已经够多,开始的惊惧和惋伤逐渐消淡,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坏事还是好事。读中学时候,还亲眼看到一个光棍的死,就在学校的一侧,高高的黄土崖面突然有一块倒塌了,他被埋在下面,我们很多人用手去抛,好不容易抛出来,看见他的脸色全部铁青,像是一层黑漆。送到医院急诊室检查时,解开他的衣裤,竟然闻到一股新鲜精 液味道,在充满苏打水气味的医院里格外刺鼻。他已经39岁了,一个光棍,临死,还有精 液溢出,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了,是压挤而出的么?如果不是,那么他又为何在死前盎然高挺?以致死后还在向我们证实一种本能和欲望的蓬勃存在?抑或在黄土压身的那一时刻,他遭遇到了什么——这个疑问一直在,遇见、听说和想到死亡,就想起他,想起他的那种新鲜的精 液味道。

我还知道,自然的死亡和夭折大有区别,在乡村,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形式,已婚和未婚之间也有一道鸿沟。所谓的自然死亡,大都是指肌体的病变和衰亡而导致的死亡,夭折则是外力所加。由此,我想到,自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当事者已经清楚意识到了,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肉体在疾病和时间所发出的死亡信号;而夭折突然,不可抗,当事者不会清楚地感到了死亡的指爪接近生命肌肤的冰凉感觉,这才是一个完全的悲哀。

村里的一个孤寡老太太,我十几岁时,听她讲故事,每次去,她都要说,俺昨夜又进了一次阎王殿,那里面风真大,人真多。还详细形容了阎罗和小鬼的姿势和面容。还有一个老人,停止呼吸一夜,第二天早上长出一口气,悠然醒来,第一句话就是“俺到阎王殿走了一趟”,而且脸色灰白,表情凝重,俨然真的一样。亲眼看到的人自然更加深信不疑,听说的也都一阵沉默。

就我自己而言,16岁夏天的一次触电,失去知觉的瞬间,脑子空白,继而是大片的绿色树木,空地上青草肥厚,其间还摇曳着几朵色泽黯淡的花朵。如果不是在倒地过程中将有缺口的电线拉断,我想,那一次,我真的就会从那树木和花草之间,走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

母亲信仰基督之后,总和我说,信基督的人死后身体不僵硬,春节在家时,外村的一个信徒死了,母亲特意去看,回来说,人家的身子就是软软的,活着一样。我说怎样可以呢?母亲嗔怪说,你还不信,下次有人不在了,让你也去看看——我想母亲只是说说而已,我也肯定不会去的,有一种怕在里面,它在阻止。我时常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人死之后就觉得可怕了呢?即使同床共枕多年的夫妻,生养自己的父母,这才是更大的恐惧——因为它很残酷,是人在人之间制造了不应当的隔阂,它的悲哀应当比死亡更深更重。

人死后的坟茔为什么也成为了生者恐惧之地,就像我,夜晚经过,总是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一夜,走过两个坟地之后,到马路上,内心的紧张和恐惧才随着灯光的出现而渐渐消淡。到和尚沟村外,就听到了集体歌唱的赞美诗,虽然掺杂了当地的方言和口音,但在夜晚,那声音依旧叫我心里微微颤抖,感觉有一种异常清澈的河流,缓慢地覆上身体和内心。因而,我相信,所有的宗教对生死都是澄明和清澈的,它们看透并知晓了生和死所有的形式和含义。这一点令人欣慰,我也觉得,没有什么比洞彻这两个人生命题更为智慧的事情了。

有一晚,偶然看到法国影片《生死花园》,其演绎的生死充满意义,充满了人性的善良和宽容:二战期间,四个人合谋炸毁了德军的铁路,被抓;即将枪决时;一个目击他们行动过程的老工人受伤了,在病床上央求妻子去告发他,妻子应允。四人幸免,老工人被德军从医院拉出,就地枪决。德军撤走后,四人先后去看望老工人的夫人。最后两个人一起去,第一次,没有告诉老夫人是他们炸掉德军铁路的;返回路上,二人歉疚,决心说出。老夫人开门就说:我知道你们会回来的,但没想到会这么快。二人说那件事也是他们干的,老夫人说,这我也知道。老夫人最后对他们说:不要张扬,就让我的丈夫安静地享受他小小的英雄梦吧——要求的死,小小的英雄梦,我想这生死之间,肯定有着一座阔大而丰富的花园,那里不只是无所事事的亡灵,还应当有更多的做着小小的英雄梦的人。很长时间,我一直清楚记得,自己触电那次蓦然看到的景象,我不敢确信那就是一座花园,但绿树、青草和花朵总是美好的,它充满象征,让人安心、从容——有人说,那里的生活很冷,但一定安静。

同类推荐
  •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本书收入散文百余篇,分青春的呼唤、伟大的渴望、生命的追问、美丽的错误、教训与启示五辑。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文章不算多,由五大块组成:一、五泉新月初照人。二、塞上江南踏歌行。三、屐齿苍苔喜留痕。四、碧水蓝天鲜荔红。五、花枝招展岭南春。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具有可读性,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我国工业化强国打基础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反映。坦言之,它也是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豪迈的事业,豪迈的人”的风风雨雨的建设里程中心灵历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祖国建设者的一员,这些文章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作者内心“潮汐”的真实流露和表述。
  • 走进唐宋诗词

    走进唐宋诗词

    本书主要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而又喜爱唐宋诗词的学生而编。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例出了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北宋词、南宋词、宋词等时期的经典诗进行赏析及点评。该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选修课教材,也适用社会上有同类需要的读者。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一册:词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一、二册为词: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阙外,另增加了四十九阙,并附《纳兰成德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一篇。
热门推荐
  • 元灵道王

    元灵道王

    一个现代人灵魂穿越到有仙人的世界,但修炼体系被世家把持,无法修炼,机缘之下,得到神秘强者的指点,踏入仙途。以血为引,修血神不灭体,炼万千血神子,凝无边血河,终成至尊。
  • 快穿之沐轻枫

    快穿之沐轻枫

    主系统(一本正经地说):沐轻枫,一个拥有妖孽脸的正太,今年16,却因想不开死去。沐轻枫(面瘫着一张妖孽的脸):你有本事再说一次,谁想不开啊,我只是站在楼顶看风景,谁知道后面有一个'傻逼'以为我要跳楼,冲过来之间把我挤下了楼,害的我堂堂第一杀手的脸都没了。主系统(汗):宿主,你能不能不要用这样一张脸说出脏话。沐轻枫(眯了眯眼):有意见吗?主系统(弱弱地说了一句):没这是一个少年和主系统的穿越之旅。
  • “他夏了夏天”

    “他夏了夏天”

    本书讲述的是女孩方若桐从青春期所经历的一些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事情中成长蜕变的校园故事。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是与众不同的,她也一样,长得不算漂亮惊艳的她自从意外考上重点高中后所看所见似乎都与她之前所理解的不太一样,而她又会怎么在这三年里找到真正的自己?怎样变得于内心一样,她和项阳,林默三人之间的友情或是爱情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在一个总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叫青春的时间里,方若桐会怎样面对这一切都是我们不知道的,而我们愿意陪着和我们一样现在正在经历大学生活的若桐一起,和她去看看她的那段旧时光,陪她一起重新成长。
  • 降妖志

    降妖志

    人,乃世间万物灵长,然造化雄奇,乾坤道法,另有它类物种,存活人间,与人共享同片天地,或藏在市井之间,或居于穷山之外,那便是妖。兽王堡少主随父初入中原,便遭逢降妖奇险,探蛇窟,入云海,登临蜀道,寻求真仙。心怀苍生以济天下,寒芒出鞘侠心茫然。披一身寂寞,邀琼月孤舞;携绝世佳人,游西海观龙。斗五族群妖,战仙侠七圣。闯南疆密林,破锁妖宝塔。终以笑谈天地之心,修得无量神通,开天地,分阴阳,乾坤重铸,日月交辉,九州大合,四海清平。
  • 盗贼天堂

    盗贼天堂

    作为一个贼,他偷出了文明,偷出了节操,偷出了尊严,偷出了敬畏,直至偷出天堂,他是宇宙传奇人物,他叫左风!
  • 杨三针传奇

    杨三针传奇

    他活了一百岁,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他当了46年太医,治好病人无数,一本《针灸大成》把他推上了针灸的圣坛。他的身世曲折,爱情经历更是一波三折,从一个热血少年走上伴君四十六年的老到臣子。三针治病,被称为”杨三针“,杨继洲的太医宦海浮沉传奇。
  • 苏轼集

    苏轼集

    本书共选录苏诗一百一十一首,词五十首,文三十篇。所选作品依据底本,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为主,词以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主。诗、词、文三部分,每篇均注明苏轼创作时间、时任职务及所在地。
  • 白起传

    白起传

    军界杀神,异界大陆。杀身成仁,白起尊神!
  • 化器鸣啼

    化器鸣啼

    天地五行·神罗四印天苍地茫·化器为刀天地四方·囚困众灵化器少年。云天、突临诸神黄昏、被送至不属于三千世界中的、异界历经人生五味```终踏修仙之巅
  • 楚雨落樱花

    楚雨落樱花

    也许错过才是我们最好的结局,纵然在一起又如何,最好的爱,是放任她(他)幸福。他说“是你先招惹我的,既然你招惹我了,就别想轻易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