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700000040

第40章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与影响下,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加深,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及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

1.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但经济的跨国发展和国际化却可以追溯到一个半世纪或更久以前。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跨国发展作了极其精彩的描述:“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不过,当时这种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为纽带表现出来的各国的生产和消费所具有的世界性或全球性,只是局限在国际流通领域,还没有涉及各国的生产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

19世纪70年代迅速兴起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分工随之发达起来。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程向国际范围扩展,从而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随着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资本越出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生产与资本国际化表现为三种资本国际化的形态,即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而作为产业资本国际化的组织形式和载体的工业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领域和国际流通领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广泛应用,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如生物工程、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涌现带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密切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基因工程、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科技迅速发展起来,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和基因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的崛起,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几乎完全消除了信息传递的各种障碍,使生产者和管理者可以在瞬息之间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情况,寻找进行最有效配置资源的赢利机会,为生产国际化和生产经营跨国化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而生产国际化又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同一产品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生产,使不同国家发挥其资源、技术、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产品”。

(2)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动因。

经济市场化既是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家的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于市场竞争和市场逐利行为打破了经济的国界和地域限制,把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而经济全球化则要求世界各国的企业必须是世界市场真正的主体,企业根据自己的意志和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按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地方销售。这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尽量避免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尽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但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分割和对殖民地的封闭式统治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保护主义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排他性货币集团(如英镑区、法郎区、美元区),造成在二战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世界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并不充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各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一方面,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立和冷战,使世界市场处于被人为分割状态;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不自觉地实行自我封闭的内向型发展战略,与世界市场联系不多。此外,发达国家也存在着抑制市场作用的现象,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风靡全球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经济体制,各国经济市场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条件。

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基本上都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国家除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干预经济生活外,欧洲发达国家还通过建立大量的国有企业直接干预和参与经济活动。但发达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矫枉过正,严重抑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滞胀”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全面批判国家干预主义理论,新自由主义复兴,各国开始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恢复市场在经济活动中正常作用的发挥。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后,积极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大幅度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美国的里根政府以供给学派的理论为基础,采取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开支和放松管制等措施,恢复自由市场机制,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其他国家也纷纷放松了经济管制,掀起了一场经济与金融的自由化浪潮,进一步扫清了商品、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障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战后也经历了一个从国家干预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过程。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以市场存在缺陷为由,在经济发展中片面强调政府的作用而抑制市场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取得经济发展的成功,反而拉大了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尤其是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亚洲“四小龙”与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拉美各国,在经济发展上所产生的不同结果清楚地表明,发展开放型的市场经济是实现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以谋求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从70年代后期,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了经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改革,以市场主导型的发展道路来取代国家主导型的传统模式。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是排斥市场机制、国家干预一切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效率低下,产品极端短缺。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1992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苏东等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实行经济转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这种几乎遍及全球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市场经济的国际扩张最终促使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市场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机制。在市场的基础上,各国经济日益融合,成为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整体。

(3)世界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战后先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及其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是战后半个世纪以来调节世界经济关系的“三驾马车”。它们根据各自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对世界经济的不同领域进行调节。世界银行负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长期建设资金提供贷款,同时还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确定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是否发生了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并实施有关救助。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则是一项关于关税和贸易总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它不仅致力于削减关税壁垒,同时也为解决贸易争端规定解决程序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对稳定国际贸易关系、维持国际贸易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是关贸总协定经过乌拉圭回合后建立的作为世界贸易秩序支柱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并运作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构筑起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时期开始。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组成是三个协议:关贸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和知识产权总协定。它是一个超国家的经济立法和司法机构,对所有成员国和地区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在吸收发展中国家成员、解决贸易争端、评审贸易政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化进程中取得较大进展,极大地推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3.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在当代条件下发展到新高度的表现,它必然呈现出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特点:

(1)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产业革命的后果,是和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分工和跨国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在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由于运输和通讯手段尚不十分发达,国家间经济交往的规模不很大,交流活动的节奏较慢,经济关系变化较平缓。全球化则是与信息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全球化使人类跨越了文化障碍、空间障碍和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物质交流与信息沟通,其本质是资源配置国际化,其主要内容则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运输和通讯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与广泛应用给人们提供一种更便捷的国际交流手段,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紧密,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2)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都建立国际劳动分工基础上。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垂直型的国际劳动分工,即工业发达的先进国家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是农业、矿业等生产原料的供应者,是先进国家制成品的销售市场;经济全球化则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不仅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生产,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实行工业化,发展制造业,并参与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近些年来,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发达国家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家则发展制造业。两者之间既形成了新的差距,又建立了新的“互补”关系。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变化,促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形成紧密的互相交织、互相融合的依赖关系。

(3)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时期,联结各国经济交往的纽带或渠道主要是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特别是借贷资本输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交往的渠道多元化,国际贸易空前扩大,借贷资本百倍增长,国外直接投资、劳务贸易、科技转让、信息传播、人员流动、旅游业等迅猛发展并互相促进、互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发达的世界市场体系,世界各国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其中。

(4)在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是国家,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或金融活动,都是以国家对国家进行的,国家界线分明。而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除国家外,还有企业,即现代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它们成了密切国际经济关系更为重要的主体,它们的生产、投资、销售等活动遍布全球各地,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它们的交往方式是全方位的,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各地的子公司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每一个跨国公司都以其经营活动编织成一个全球网络,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网络又互相交织,形成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空前巨大和严密的网络,几乎把世界各国各地区都网罗在内。全球化经济就是这种网络型经济。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济全球化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或表现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在这些方面,都体现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和主导地位。

1.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

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精尖产品及工艺技术的出现,使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得到增强。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生产决定流通,决定消费,也最终决定着市场。生产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内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国际分工,注重产品的前后联系发展为重视产品型号、产品零部件以及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各国国内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产品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生产国际化必然导致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大规模经济效益。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实行跨国经营,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当今约90%的国家都有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跨国公司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在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极大促进了生产国际化。

2.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流通领域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得到增强。贸易全球化的前提是技术的全球扩散。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在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关联性技术扩散到世界各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在各国之间进行梯度转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的交叉投资、企业兼并等,在更大的经济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并把技术较为陈旧、科技含量较低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交流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必要性大大增强。随着加入区域集团国家的增多,全球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还出现了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加强,各国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当代,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85年至1990年世界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为5.8%,而世界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1991年至1994年,世界贸易年增长率分别为:3.5%、4.5%、4%、9%;而世界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分别为:-0.5%、1%、1.5%、3.7%。这表明在各国经济的增量中,越来越多的部分用于国际交换,从而使各国间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不断扩大和加强。其二,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86年至2000年,国际贸易由2.1万亿美元增长到7万亿美元。15年间增长了2.3倍多。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世界贸易依赖程度的提高,表明各国国民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通过世界市场而日益扩充、加强和加深,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化。

3.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

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全球化的基础。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日益趋于多元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设立新企业、收购兼并,也有股权投资、非股权投资。国际直接投资的总量也迅速增长,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980年,全球直接投资累计额为5500多亿美元,1988年上升到1万多亿美元,9年间增长了近1倍。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平均以25%的速度增长,是国际贸易增长的3倍。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1990年为2043亿美元,1999年增长到865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4万亿美元。此外,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已由初级产品部门转向制造业,特别是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对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的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所占比重也最高;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主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目前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有明显增长。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使全球经济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投资时代”。

4.金融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日益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趋势发展迅速,世界金融市场的统一性不断加强和深化,国际金融由主要是国际贸易的相对独立的表现,越来越变成有相对独立性的国际经济活动。当代世界金融发展呈现三大趋势:①金融国际合作的趋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全球性金融组织。②融资证券化的趋势。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方式转向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③金融合作利益增强的趋势。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场为各国融资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筹资成本。这成为一种引力使各国金融市场逐步走向开放化和自由化。正是在这三种国际金融趋势的推动下,金融全球化趋势方兴未艾。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状况。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很多,主要是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间接投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资本的国际流动亦随之加快,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资料,国际金融市场全年借贷总额,1990年为4317亿美元,1994年为9550亿美元,4年增长了1.2l倍。在国际债券市场上新发行的国外债券,1990年为2300亿美元,1994年为1.5万亿美元,4年间增长了5.5倍。又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资料,1970年,国际股票和债券交易额占GDP的比重在美国、德国和日本都在5%以下,而到1996年美国为152%,德国为197%,日本为83%。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利率和汇率的国际联动和影响。由于国际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在各国之间频繁往复地流动,各国国民经济受到利率和汇率波动的垂直影响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利率差别的存在和对付汇率波动的影响,引起了大量短期资本频繁的跨国流动。现在全球日外汇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国际游资约有7万亿美元,如此巨额的短期投机资本大规模地在全球流动,反过来又会加剧利率和汇率的振荡。这样,在国际资本流动过程中通过利率和汇率的国际联动,而使各国国民经济对国际金融的依赖关系日益加强和加深。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屡屡发生金融动荡和危机,也表明当代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产生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经济安全的要求。

5.技术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技术全球化是指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其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扩散。其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除有些仍用于军事目的外,很多适用于民用产品;高新技术发展使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技术拥有者转让技术获利,加快技术扩散进程;一些发展中国家科技力量增强,有能力吸收和开发新技术;各国为加强经济竞争力而普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全球范围的技术扩散。技术扩散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实现:①技术产品贸易。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中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②技术许可证贸易。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③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跨国公司是技术创新的先行者,也是高新技术的主要拥有者。跨国公司扩散技术的形式之一是出售特许权、许可证和专利权。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还通过聘用当地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促使相关技术在世界各地传播。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各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它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双重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整个世界经济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

1.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成为全球性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展,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产生的经济体制,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为国际性经济体制;二是市场经济在运行系统上的扩展,即资本主义各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系统向国外延伸,形成全球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了市场经济潮流之中。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发展自己的国内或地区内的市场经济,市场体制、市场发育日益具有全球性质;整个世界市场趋于统一,商品、劳务、技术、信息、知识等都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尽管不同类型的国家,市场经济的类型和发展速度不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发达不成熟;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之路;但无论怎样,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发展

在国民经济较广泛领域形成区域经济组织被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区域经济集团化。区域经济集团是指相邻的若干国家结合成一个范围较大的经济区,它们之间通过签署某种条约、协议而形成区域性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组织。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并行发展。战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虽使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连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国发展水平各异、利益分歧的状况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国家间的经济联合只能在那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即地理位置接近、经济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趋同的国家首先得以实现。区域经济集团的宗旨是使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内外贸易的发展,增强和扩大区域集团的经济实力,提高集团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为集团成员国争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它有利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消极作用是实行对内保护、对外排斥,使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区域经济集团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六种:①关税特惠区。这是最初级的一体化组织形式,要求成员国之实行关税特惠。②自由贸易区。要求废除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但各成员国对区域外的国家仍然保持各自的关税制度。早期的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和目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属于这种类型。③关税同盟。要求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对区外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并按照已协调好的比例分配进口配额和关税收入。早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目前的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属于此类。④共同市场。它要求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协调各成员国的货币,联合干预汇率浮动幅度,进而建立起统一的货币制度。⑤经济同盟。在区域内实行毫无限制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金融、科技和社会政策,废除政策上的歧视。⑥政治经济一体化。这是最高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既要求成员国在经济上完全融合,即实现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统一经济发展规划、统一制定财政和社会政策,还要求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融合,设立一个超民族国家的中央机构,以负责对所有事务进行调控,制约各成员国。

战后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区域经济集团和组织,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资本、技术、劳务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经济竞争愈来愈激烈,无论是原先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还是处于上升地位的国家,以及弱小国家都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通过建立或参加区域经济集团这种选择,取得自己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正是出于这一动机,在一些次区域经济集团和组织不断建立和发展的同时,欧洲共同体开始筹建欧洲统一大市场,美国和加拿大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部分亚太国家召开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1993年1月,欧洲共同体内的统一大市场建立,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转为欧洲联盟。1994年1月,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进入制度化的合作阶段。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对当今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85年欧洲共同体提出并着手建立共同体单一内部市场。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确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此后,欧洲联盟各国努力向趋同标准靠拢。2002年1月,欧元在12个国家正式流通,欧元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世界货币。目前,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总人口3.76亿,面积达323.5万平方公里。1998年欧盟15国GDP总值为77387亿美元,1998年欧元区人均GDP为22210美元;1997年进出口总额为17246亿美元。2002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主席国宣言》,决定在2004年接纳波兰、捷克、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国为欧盟成员国。一个囊括25个国家、近5亿人口的欧洲联盟将会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和加拿大于1988年1月达成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墨西哥加入后,美加自由贸易区转变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4亿人口、2130万平方公里面积、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居全球之冠。1994年12月美国提出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1993年11月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和加勒比共同体一致表示准备以集团的名义分别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5月南锥体共同市场也通过决议尽快与美国商谈该组织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事宜。1995年8月智利与墨西哥、加拿大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美国则进一步制定了比较明确的“全美洲经济联盟计划”,即以自己为核心,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把经济一体化的范围推向整个美洲,组建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的全美洲的经济集团。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的外交、经济、工商和财政部长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会议更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之初APEC只是一个政府间联络及论坛式的组织。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进入机制化合作阶段。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目前该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美国、俄罗斯和越南。每年召开一次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APEC最高级别的会议。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揭开了亚太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序幕。1994年11月的茂物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向上取得了新进展。此后在大阪、马尼拉、温哥华、吉隆坡、奥克兰、文莱召开的一年一度的APEC成员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大阪行动纲领》、《马尼拉行动计划》、《联系大家庭》等文件和宣言。2001年10月,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发表了《上海宣言》,通过了《上海共识》、《数字APEC战略》等一系列文件,开启了世界经济一个新的亮点。2003年10月APEC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的《领导人宣言》决定加强伙伴关系,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保障民众免受安全威胁,并能从自由开放贸易中充分受益。

3.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跨国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大型企业。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即出现了跨国公司。战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至少已达到6万家,其中15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数量由60年代末的7000家增加到90年代末的4万家。外国直接投资的流量由80年代初的560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6440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全球化突出了跨国公司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外资政策由敌视或怀疑跨国公司转向欢迎跨国公司,使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的风险大为降低,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更加有效地移植自身优势与一些不可移动的特定区域的优势资源结合,进行跨国经营。二是全球化引起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在世界市场较为分割的情况下,各国采取贸易壁垒政策,跨国公司的最佳经营方式是在当地建立工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贸易自由化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调整的主体思路是强化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各子公司之间的产品与工艺环节的分工。过去跨国公司内部彼此之间相对独立的格局正在演化成一体化的国家生产体系。由此也改变了各国经济联系的内容,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跨国公司促进并深化了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跨国公司早期的经营形式是通过对外投资建立生产性子公司,母公司用产权控制子公司,很少干预子公司的经营,子公司在东道国内独立经营。在存在贸易壁垒条件下,生产要素及非贸易服务的流动受到限制,跨国公司一般多采取国内生产体系,子公司独立于母公司,子公司之间没有联系,实行水平一体化分工。在国际市场价格激烈竞争情况下,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将其生产价值链中的某些价值增值环节移到国外,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开发东道国当地的资源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公司的其他企业提供所需的生产投入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跨国公司有条件对其拥有的一揽子生产资源和所有的经营活动,进行跨国界的配置、协调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安排从研究开发到售后服务的各个活动,统一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将市场、资源和效率等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公司的各项职能和经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最佳投资组合。跨国公司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深化了国际生产网络的一体化,并且随着跨国公司之间联盟与合作关系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开放型外部网络。跨国公司的内部网络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外部网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竞争的战略基础和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

(2)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销售产品,推动世界贸易的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额迅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各国间基于比较优势而产生的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大多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是以掠夺他国资源和占领他国市场为目的,这种状况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使世界贸易总量大大增加。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世界贸易中大约1/3是在各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不同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贸易也占世界贸易的1/3,换句话说,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约为70%。

(3)跨国公司左右了4/5的国际技术转移。发达国家是世界上研究和开发支出和人员投入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基地和国际技术交易最为集中的国家群体。因此,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中也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差距扩大,并对发达国家的科技依附地位加强。

(4)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市场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产品与技术市场,而且扩大到电讯、金融和管理服务领域,促使各国服务市场的开放。

(5)跨国公司使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途径发生重大变化。过去一国范围的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政府的经济政策也有重要作用。现在跨国公司与各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政策制订与依照执行,或政府管理企业的关系,它们正在成为各国政府颇具实力的谈判对手。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销售额超过许多中等规模的国家,在若干个国家建立生产设施,拥有雄厚的国际筹资能力,可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资源的调度与生产布局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全球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其积极作用表现在:①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各个国家有可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②经济全球化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助于世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推动国际分工日趋合理,有利于各国的企业参与世界竞争,以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合作,进行重大科技项目的集中攻关,提高科技成果在全球的传播速度,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尤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引进外资与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别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加速经济发展经验的桥梁与途径。⑤经济全球化使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正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扩大和推进。这有助于推动各国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改革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必然带有资本主义的烙印,因而体现出一定的消极作用,尤其对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消极作用表现的更为明显:①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性和自发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弱,管理体制中的弊端较多,因而抵御由市场经济盲目性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远较发达国家弱;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都面对着市场竞争的压力,某一国家出现经济动荡或危机会很快波及到其他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管理各方面都不如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较弱,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容易受到更大的冲击,部分民族工业和部分产品市场面临着被发达国家蚕食或控制的危险,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后果;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在建立和执行经济秩序和经济规则时,更多的体现发达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过程带有明显的剥削性和不平等性,极少数发达国家依靠其在国际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享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发展中国家在不对等的经济关系中蒙受损失。

同类推荐
  •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本书主要探讨R&D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关系,涉及到经济内生增长、R&D溢出和知识生产等理论,共分8章,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R&D活动的ESDA分析、R&D空间溢出的CSDA实证分析等。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 “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 “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的贸易理论与宏观的国际收支理论这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微观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各样的贸易理论,包括作为古典贸易理论起源的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作为自由贸易理论之反论的贸易保护理论,以及有政府干预的战略性贸易理论等,对各种新贸易理论的评介是本教程的重点所在。宏观部分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流量核算体系为其分析的理论起点,然后依次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货币因素的影响等角度介绍了多种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 三峡水文化研究

    三峡水文化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国人对三峡文化颇为关注,学术界推出了一批批三峡文化研究专著。纵观这些三峡文化研究成果,多是从总体角度出发,对三峡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笔者在对三峡文化进行观照的时候,决定调换一个角度,将视角方位对准三峡区域独具特质的水文化进行研析,从中发掘一些新的精义,力求使三峡文化研究有所创新。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对外贸易与外贸政策问题讨论综述等十二章。
热门推荐
  • 你直到很久以后

    你直到很久以后

    很早见过但是基本上没有觉得对方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时候就是要等到恰当的时间才能意识到对方有多重要。景肆&沧澜。
  • 宇宙时代简史

    宇宙时代简史

    人类终于有能力探索无穷的宇宙,并有机会揭示生命本初的三大谜题:从何而来,往何处去,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想要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我们身处的宇宙;想要搞清楚我们身处的宇宙,就要跨过它的边界。那里存放着生命存在的真实奥义。故事从地球时代开始,人类的文明就像一列徐徐开动的火车,从慢到快,然后呼啸着冲向远方。
  • 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细节

    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细节

    身体健康是成功与幸福的基础。拥有健康,远离疾病,是每个人的愿望。如果我们不从另一个角度,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对自己日常的一些饮食习惯进行认真地审视,许多不良的饮食细节就很容易被忽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从饮食窍门、食物搭配、饮食宜忌、食疗进补、一日三餐、饮食习惯、四季食谱、喝出健康、饮食男女、营养美容、营养瘦身、舒压食谱、活力套餐、饮食排毒1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有关饮食的健康细节,指引您的饮食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从现在开始,就请您跟随本书,开始您真正的健康饮食之旅吧。本书告诉读者怎样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的细节。
  • 玄珀之地传送门:全面战争

    玄珀之地传送门:全面战争

    传送门一开,战争一触即发,两个世界的媒介,为了守护两个世界的和平而奋斗。一边是传奇人物,而另一边则是默默无闻为社会所弃,到底如何该如何选择......
  • 命锁仙途

    命锁仙途

    唐枫,自幼独自生活在济阳城,城中出名的四害之一——小偷唐。因为一把天邪剑命锁修仙之路上,凡人修仙难如登天,然而唐枫注定修仙。命运之锁,逆天而行。命运之说,无人得知。永恒之地分六界,一人一剑,斩仙屠魔。
  • 谈婚论价

    谈婚论价

    她不拜金,但她的每一场婚姻却都是待价而沽。第一场婚姻,三年活寡换妹妹出国。顶着有夫之妇的名头,却被峂城皇太子一眼看中,从此步步紧逼,为得到她,甚至不择手段。第二场婚姻,她顶着季家少奶奶的名衔,却受尽婆婆和小姑的刁难;却在无意中知道老公非自己不娶的真相……
  • 幻想末世录

    幻想末世录

    童年的回忆“F、X、Z要永远在一起!”“如果当时不是我太懦弱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力量。。。。“我没有家人了!!”“那就让我来做你的家人吧。”“今天是高中的第一天,一起吃饭怎样?”“明天一起上学吧!”本将抛弃过去,开始平平常常的生活。一道由天际炸开的红色闪电改变了一切。“这是哪?”——难道我已经死了吗?——迷失“为什么非要破坏这一切!为什么要夺走我们生存的权利!为什么我不能阻止这一切!”——愤怒“如果我有足够的力量!”——信念“力量是用来帮助别人的,你获得的力量越大,你所肩负的责任越大。”——犹豫“只有绝望才能作为它的能量源,要获得他人的绝望,就得放弃自己的希望,你还要继续吗?”——决意“我会一步一步接近绝望的边缘,然后将它一举摧毁!”次世代热血科幻小说,给您带来一个全新的视界。
  • 长物志

    长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之王者降临

    英雄之王者降临

    暗杀任务失败,许扬死前穿越到了瓦洛兰大陆,被一名约德尔人所救。他的出现,改变了英雄们的生活。安妮要当跟屁虫,泰隆死活要拜他为师。剑圣开始怀疑无极剑道,蛮王终于知道五秒不是真男人。瑞兹开了家发电厂,卡牌成了快递员。琴女会弹笑傲江湖,阿狸会唱客官不可以…………
  • 饕餮的娃

    饕餮的娃

    修道成仙何求难道是那纷纷扰扰红尘千般万种不若留得童心一片一个懵懂而贪吃的胖娃儿,因为一场老道士与狐妖的斗法,而意外的与哥哥一起踏上了修行之路。仙途之中他结实了诸多的小伙伴,并与大伙儿一起走过山山水水,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斗僵尸,驱猛兽,斩厉鬼!惊险刺激的旅程却是伴随着童趣,看那些稚嫩的娃儿如何在残酷的修仙界保有一分初心。《饕餮的娃》书中自有萌妹子与萌宠,情节却绝不狗血。为各位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修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