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400000007

第7章 要“王道”,不要“霸道”——《孟子》第三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那些欺强凌弱、横行霸道的人,往往会愤慨地称呼其为“霸王”。这种人从不把别人的痛苦当一回事,相反他们只会以之为乐,丝毫没有对弱者的怜悯和同情。因而,可以想象,这些人陷入困境之日,便是他们众叛亲离之时。

“霸王”这个词语是我们现代人对上面那种坏蛋的称呼。然而,在孟子那里,“霸”和“王”却是两个相互区别的词语:“霸”指的“霸道”,是一种通过暴力进行的强迫统治;而“王”指的“王道”,它是通过教育和德行修养进行的统治。很显然,它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统治理念:“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意思是说,“霸道”是打着仁义的旗号进行暴力统治,而“王道”却是凭着德行教化进行统治。(《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那里,绝没有什么“霸王”,要么是“霸”,要么是“王”,二者是不可能合为一体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孟子所谓的“王道”和“霸道”跟如今所谓的“霸王”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果大家仔细思考,就会看出在孟子那里行“霸道”的人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霸王”有着同样的对待他人的心态和行为——以欺负他人为乐、毫无同情心……用儒家的话说,就是违背仁义道德。只不过,在孟子那里行“霸道”的人是统治者,而现在的“霸王”则似乎哪里都能够碰到。难怪有学者戏言:“现在连霸王都掉了身价!”

“霸王”虽然掉了身价,但是他们的行为却仍然让人气愤和害怕,因此我们碰到这种人时就会要么“惹不起躲得起”,要么“群起而攻之”。总之,人们是很少会跟“霸王”合作的。说到这里,我们会好奇:孟子对于他那时行“霸道”的统治者是什么态度?让我们先来看孟子的一个故事。

故事出自《孟子·梁惠王篇》下第八章。一次,孟子来到了齐国,跟当时的国君齐宣王探讨治国之道。齐宣王问孟子说:“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的意思是:商汤杀死暴君夏桀、周武王讨伐暴君商纣,历史上真有其事吗?孟子回答说:“于传有之。”就是说,史料记载是有的。齐宣王听完后,口风一转,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臣弑其君,可乎?”齐宣王的意思是:商汤是夏桀的臣子,周武王是商纣的臣子,臣子杀死君主,合乎道义吗?大家不要小瞧了这个提问,它涉及到了政治学上所谓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即什么样的统治者,臣子才不会背叛、人民才会信服。站在统治者的角度,齐宣王自然关心的是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的提问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臣子会不会反对自己。孟子显然明白他的意图,于是他回答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的意思很明显:背叛仁义道德的统治者都是贼,这种人可称之为“一夫”,也就是孤家寡人;诛杀商纣根本就是在杀“一夫”,而不是臣子背叛君主。孟子看到了齐宣王的担忧,因此他的回答实际上是在告戒齐宣王一定要行“仁政”,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王道”,而不是相反的行背叛仁义的“霸道”。如果一个统治者行“霸道”,臣子就可以对之进行讨伐,这根本不违背臣子的忠诚。

如此看来,孟子对于行“霸道”的统治者同样是反对的态度。实际上,孟子比我们更加激进,认为人民可以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推翻“霸王”。在孟子看来,即使人民不起来反抗行“霸道”的君主,他们也同样不是真心的服从统治:“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眼中,那些行“霸道”的统治者只是在用暴力强迫人民服从,这种服从自然不是打心眼里服气,仅是因为老百姓的力量太弱,对抗不过统治者罢了。相反,对于那些行“王道”的统治者,由于他们是用德行来教化、感染民众,因此人民的服从是真心的,是真正的心悦诚服,就如同孔子的七十二位贤徒对孔子的心服一样。因此,如果我们要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孟子对“王道”和“霸道”的态度,那就是:要“王道”,不要“霸道”。

讲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孟子既然反对‘霸道’,那么他赞成的‘王道’是个什么样子?”在《孟子·公孙丑篇》上中,孟子用一句话概括了“王道”的特征,那就是“不忍人之政”,也就是说统治者要关心自己子民的疾苦,将他们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一般说来,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无非跟吃穿住行用有关,因此孟子称赞的“王道”或“仁政”也就是关于这些方面的。首先,孟子认为要给人民一定的“恒产”,也就是土地、房屋等固定财产。有了这些财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不会生出异心。其次,要减轻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徭役不能违背农时,要安排在农闲时候进行,不然则会造成“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的悲剧。最后,行“王道”的统治者还必须关心社会上的弱者,也就是独夫、寡妇、孤儿等人。这些人由于命运的捉弄,生活异常凄苦。要行“仁政”就要积极救助他们,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如此看来,孟子所说的“王道”其实就是他的“性善论”在政治社会领域的运用:既然人性本善,那么人就应该做好人,统治者就应该关心人民疾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在孟子看来,统治者这样做对他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见《孟子·公孙丑篇》上)孟子的意思是:只要统治者从仁爱老百姓的角度去治理国家,天下哪有治理不好的?既然如此,聪明的治国者又何乐而不为?

同类推荐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热门推荐
  • 五个故事

    五个故事

    五个中篇武侠故事合集以下人群不适合阅读:1.有任何程度抑郁症、忧郁症患者;2.以各类电影和现实中的杀人狂为偶像以及以成为杀手为梦想者;3.抱着理想主义人生观者;4.有暴力倾向者。
  • 道法幽幽

    道法幽幽

    “这个世界上,没有科学解释不了的事物,哪怕是道法也一样。”━┳━━┳━“线条被击碎,力量失去束缚,世界重归注视,王的战争重回大地,所有的一切都会回归起点。”━┳━━┳━“这个世界上只有强大的力量才是真正的王道,我的王道!”━┳━━┳━“你,经历过绝望吗?”━┳━━┳━“主人,我终于,终于又见到你了!”━┳━━┳━“姐姐,我一定会找到你的!”━┳━━┳━(书荒了,无聊了,点进来看看吧,不会后悔的,萌新的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诸法无行经

    诸法无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道如烟

    武道如烟

    末世之际,万物毁灭,有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他仿佛主宰,伸手搅动着风云,所以事情都在他的操纵下悄然发生,曾经俾睨天下的人,此时却只能悄然退场。
  • 我乃上仙

    我乃上仙

    当娘化宅男遇到闷骚宅男,俩人擦出了怎样的火花,,,预知下事如何,去看下文分解
  • 寻找幸福

    寻找幸福

    女主命运坎坷,为了寻找真爱,女主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换来的却是什么
  • 我和你交换能力吧

    我和你交换能力吧

    写了能力者之间的恋爱和能力交换,有点污,不过还是挺甜的拉~最后他两都死了...我就不继续说下去了
  • 我爸是异界大佬

    我爸是异界大佬

    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小到买房啃老,大到“我爸是李刚”都离不开拼爹。自从那位来自异界的魔帝老爹找上门后,赵昊对各种二代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请不要逼我拼爹,那结果你们承受不起。(PS:本书不是您想象中的装逼打脸类型,不信就点进去看。书友群:497431502)
  • 暗夜鬼戏

    暗夜鬼戏

    “鬼”这个东西,听起来都会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虽然不可缺少的经常听到很多关于“鬼”的传说,可是我却一直秉承着相信科学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传说,我并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鬼,抱着这样的态度,对于这些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老茧的鬼故事,久而久之,便变的有些麻木,矛盾的是,每当我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身后有人的感觉,为此,我找到了胡天师。
  • 五行通玄

    五行通玄

    荡尽世间不平事,我自乘风任逍遥。请记住,孟敌的敌是万人不敌、无敌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