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3400000004

第4章 妥协思想:帝王与文臣的心照不宣

军事上的屡屡失败,国家的日趋衰竭,根源不在于将领,而在政府,古代政府归根结底的决定权又在于统治者,所以皇帝是不能绕开的话题。

宋朝是一个以文治国的国家,相比于其他朝代,宋朝皇帝们的文学素养颇高,如宋真宗以《励学篇》重视教育闻名,宋仁宗以知人善用、培育文学氛围出名,宋徽宗以书法和绘画等艺术流传后世,他们从小就受到文化的熏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与其他朝代相比,这些帝王们所培育的浓厚的文学氛围、塑造出来的文人大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其璀璨的。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这些皇帝缺失魄力,在国家大事上优柔寡断,犹豫不决,靡靡文风,不仅害了自己,更害了国家。

早在五代时期,就有先例。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出名的词人,他的许多词直到今天依然广为传颂,脍炙人口,也一直为我本人所喜欢。但是,作为一位帝王,只知舞文弄墨,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直到敌军兵临城下,还依旧沉浸于诗词当中,就是国家最大的灾难了。李煜后半生极为凄凉,亡国后作为俘虏被软禁,最后被赐毒酒而死。

对于南唐的李煜来说,这或许是他自身的无奈,看罢他的诗词,让人产生深深的同情;然而对于之后的整个宋王朝来说,祖宗“重文轻武”的传统一脉相承,子孙世代皆是如此,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悲哀了。

文人性格,难以担当国君大任,这类事件在历史上屡屡发生。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大举入侵,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辽军来势凶猛,势如破竹,攻破了中原重镇遂城,大军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三面围攻。只要破城,辽军就可渡过黄河,一举攻灭宋朝的都城开封。

此时宋军岌岌可危,死守澶州城。

坐在皇宫里的真宗皇帝心急如焚,再也没有心思作诗了。他一天之内连收到五封急报,不知如何是好。朝廷上下也多是妥协放弃态度,大臣们有的建议逃往金陵(南京)暂时躲避,有的建议迁都益州(成都)依托天险,议论纷纷,争吵不休,一时间,宋王朝似乎走到了绝路。

只有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决要求宋真宗亲征御敌。

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勉强答应前往澶州亲征。当到达韦城时,宋真宗又胆怯起来,想要退缩,手下大臣们也开始劝皇帝避难金陵,皇后也劝宋真宗:“陛下您还是速速带我们回去吧。”宋真宗犹豫再三,只好再问宰相寇准:“现在去南方避难怎么样?”寇准坚持原则道:“陛下,如今强敌压境,四方危急,您千万不能后退半步。黄河对岸的将士们都盼着您到来,到时便士气高涨!如果您现在南逃,那么将士们的意志全部瓦解了,即使您逃到南方金陵城,辽军也会乘胜追击,必不可保!”

终于,在寇准的鼓励下,宋真宗到达澶州,宋军将士顿时气势高涨,呼声震天。战局出现了转机,此时辽军大将被宋军射杀于城下,士气受挫,有退兵的迹象,只要宋军坚守城池,就能反败为胜。

可宋真宗的怯弱心理又显现出来,他惧怕辽人抢渡黄河,迫不及待地要以“金钱换和平”,正中辽人下怀,遂有了被世人所诟病的“澶渊之盟”:

澶州之战,宋占优势,辽占劣势,但经过一番“和谈”后,宋朝却要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并与辽国互称兄弟。自此之后,辽与宋平起平坐,辽为“北朝”,宋为“南朝”。

这种自取其辱、妥协放弃的政策,让辽人欣喜不已。辽国得了便宜,班师回朝,此后数十年堂而皇之接受宋朝钱财,未再南侵,宋朝也因此而自诩得意,得过且过,被暂时的和平迷昏了头。

由于宋朝经济发达,钱财富足,所以很乐意“以金钱换和平”的外交政策。自宋真宗“澶渊之盟”后,宋人此法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每强敌压境时不是想办法抗击,而是拿大把大把的财富抵消战争:辽军南下,宋真宗就每年“资助”钱财以求苟安;西夏挑衅,宋仁宗也每年“赐赠”大笔的岁币以稳定局势;尔后,辽国看见宋朝软弱可欺,又再次举兵南下,威吓宋仁宗,在满朝文臣的妥协跟风下,仁宗很快又答应再增加二十万岁币。被人欺负还要贡献钱财,还要与对方“称兄道弟”,中国历朝历代再也没有哪个如同宋朝这样窝囊了。

与宋朝后来诸多皇帝比较,宋真宗、宋仁宗都是宋朝皇帝中比较英明的,他们治国有方,任用贤臣,文化素养也非常高,可一听外敌入侵,就大惊失色。尤其是宋真宗,作为北宋第三位领导人,他可谓是“恐辽症”、“金钱换和平”的始作俑者。

据《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记载,当时签订“澶渊之盟”有一个故事,很好地表现了这位皇帝的妥协心态:

忠州刺史曹利用,作为谈判代表前去和谈。临行前,曹利用征求宋真宗和谈的底线,真宗说:“如果实在谈不下来的话,即使每年贡送银帛达上百万都行。”过后宰相寇准把曹利用拉到一边:“圣上虽答应了百万银帛的底线,但你必须竭力维护大宋的权利,如果超过了三十万,就把你斩首。”

曹利用前去与契丹和谈,竟然真的只以三十万银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就谈成了!回来见皇帝时,伸出三个手指头示意,宋真宗见了,以为是三百万,不觉痛心,说“太多了点”,想了一会儿,又自我安慰道:“算了算了,每年三百万银帛,姑且了事,也是可以的。”这时曹利用才说:“其实只有三十万。”宋真宗才大喜。

帝失声曰:“太多!”既而曰:“姑了事,亦可耳。”帷宫浅迫,利用具闻其语。及对,帝亟问之,利用再三称罪,曰:“臣许之银绢过多。”帝曰:“几何?”曰:“十万”。帝不觉喜甚。

从宋真宗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对“金钱换和平”一事坦然接受,甚至当代价远远超出他预期时,也只是稍微痛心,很快就自我安慰地“姑且了事”。

有样学样,之后宋仁宗时代也是这种观念,重臣富弼出使契丹,对契丹君主说:“你们想要得到的,无非就是租赋而已,我们不忍使两朝赤子丧命疆场,因此便委屈保全土地,增加岁币……”

如果单从经济成本角度看,以宋朝每年高达一万万的国家收入比较,三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帛的岁币实在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也就成为宋人普遍意识“划得来”的经济账。然而,在弱肉强食的年代,幻想以钱财得到永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宋朝的妥协政策最终使自己丧失的不是每年区区三十万岁币,而是无形的国民精神的萎缩,是国防军事的瘫痪。

确实,“澶渊之盟”后百余年间宋辽之间是没有发生较大战争,可是宋军的能力下降得惊人。仅在宋仁宗早期,当时青年包拯考察河北边防,就发现“沿边卒骄将惰,粮匾器朽”,士兵“手不能安弦,目不能辨帜”,河北是抵挡辽军的前线重地,竟然军事都腐败到这样程度,实在触目惊心!之后西夏独立,宋朝西北边境又丧失领土,被动挨打,只好再次“赐赠”钱财,以图和平。

宋朝的软弱让后来崛起的金、蒙古看到了中原汉人的要害。金人不在乎宋朝的岁币,而是直接南下入侵。当时的钦宗皇帝懦弱不堪,和他的祖辈们一样寄希望于“议和”,甚至不惜以罢免抗金大将李纲、以大送金银女人来巴结金人,宋钦宗的妥协思想让这个国家丧失了最后的希望,金人不会满足这点小小的利益,在看清宋人本质后,攻破了都城汴京,虏走徽、钦二帝,占领北宋的土地和人民,直接拥有宋朝的城市和财富!

后来的蒙古做得最绝,灭了金,再灭宋,直至征服整个欧亚大陆。蒙古人不需要宋朝的“岁币”,蒙古人需要的,是把宋王朝的土地统统变成牧场,供蒙古骑兵纵横驰骋——当我们反观宋人“以金钱换和平”的思想时,会觉得多么可笑,可悲。一个没有强大武力的国家,最终的结局就是被整体征服。

北宋的“恶习”遗传到南宋,甚至较北宋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宋真宗“恐辽”,宋仁宗恐“西夏”,南宋高宗则是彻底的“恐金症”——

这位宋高宗赵构,好歹也是皇族中一位优秀的皇子,据《宋史·高宗本纪》记载他年轻时“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还担任过河北兵马大元帅,当年血气方刚的他还只身前往金军大营,作为谈判的筹码。可正是这位皇帝,在南渡之后,可能是由于过度惊吓,从此性格大变,将其祖辈窝囊懦弱的性格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公元1127年,建炎元年,金兵再次南侵,赵构由南京慌忙逃往扬州;建炎三年,金兵又攻扬州,赵构再次仓皇出逃,不顾手下臣子,仅带少数随从出城,在渡江途中由于受到惊吓,后来竟然失去了生育能力;金兵紧追不舍,又渡江直攻杭州,赵构无处可逃,只得从温州坐船在海上漂泊,前后达四个月之久。

漂泊在海上的赵构处境相当窘迫,食物缺乏,饥饿难当,甚至有一次只好下船步行到寺庙里讨食。或许正是这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曾经血气方刚的赵构彻底转变,在狼狈逃亡过程中,赵构不断派遣使者向金国哀求,承认自己未经过金人允许就登极,是犯错误,请金国原谅,并甘愿向金国称臣云云。

直到建炎四年,得悉金兵退却后,赵构才敢从海上回到陆地,自此把首都临时建在了杭州,方才稳定下来。

之后的几年里,赵构迫于形势,重用了岳飞、韩世忠等一批抗金将领,取得大捷,并有了光复河山的气象。可是,一旦政权稳固后,赵构卑颜屈膝的心理又表露无遗,从绍兴八年开始就与金人议和,金朝派遣特使前来,书信中将“宋国”称为“江南”,并“诏谕”宋高宗,显而易见,这是金人故意羞辱南宋。不仅如此,金朝特使居然要宋高宗跪拜受诏,奉表称臣,这引起了南宋朝臣极大愤怒,而宋高宗赵构却脸皮极厚,愿意以“跪拜”礼仪接受,还厚颜无耻地解释:“只要百姓能免于刀兵之苦,朕可以牺牲自己的体面来换取和议。”

呜呼!此情此景,即使在今人看来,也难以忍受。相比较起来,北宋的真宗、仁宗用“金钱换和平”,实在是小巫见大巫,算不得什么,哪怕是徽宗、钦宗被虏走、囚禁五国城,尚且有些许帝王尊严,到了南宋赵构这里,则是彻底的卑颜屈膝了。

之后,赵构为了议和,任用奸臣秦桧,打击迫害主战派人士,不惜害死岳飞、罢免韩世忠,自毁长城;又与金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向金国称臣,割让土地,每年不仅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外,还要送给金统治者贺正旦、生辰礼物“以巨万计”。如此苟且,彻底丢失了中原王朝的尊严,也创造了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称臣纳贡”的空前绝后的案例。

这种国家态势对整体国民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武官们悲愤不已,文官们跟风妥协,百姓一次次呐喊抗争却无济于事,终宋一朝,出了多少令人叹息的悲剧故事,上演了多少屈辱猥琐的丑剧。

宋真宗、宋仁宗、宋徽宗、宋高宗……不可否认,这些帝王个人素质都非常优秀,但唯一缺乏的是勇于面对强敌的勇气。或许这并不能完全怪罪于他们个人,而是整个大宋王朝“重文轻武”的靡靡文风造就出来的,只是,当他们以一国之君的形象表现出来时,就显得是那么懦弱、可笑、可悲。

辽人、金人、蒙古人都耻笑宋人,一次次凌辱中原,所谓“契丹是北朝,大宋是南朝”,所谓“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落后的游牧民族竟然如此鄙视文明国度宋王朝,此乃国家不幸,民族不幸!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都是以“华”自居,征服周边少数民族,到了宋朝这里,却只得与周边民族互称“兄弟”、“叔侄”乃至“君臣”。相比汉朝、明朝甚至清朝的帝王来说,真宗、仁宗、徽宗、钦宗、高宗这些宋朝皇帝们,哪一个不是文化涵养颇高的,吟诗作赋,得心应手,却唯在强敌面前犹豫不决,仓皇逃窜,毫无勇气可言。

每当读史到此,我不禁扪心自问: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文化的渊博是否就能使之成为崛起的唯一因素呢?不,知识的丰富、学识的熏陶,倘若不是以国家民族的大胸襟、迎难而上的奋勇精神为支撑,那么只能成为小家子气的附庸风雅、小资情调,成为一种文化的软骨病罢了。

这种文化上的“软骨病”,不仅为宋朝皇帝们所有,也一直是宋廷大臣们的常态。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只懂得书面文字上的大义、忠诚,一旦面对强敌恶寇,就统统变为了妥协分子——

神宗时期大将种谔击败西夏军队,招降了西夏数万名士兵,这本应该是战胜方得意的事件,然而朝廷却忧心忡忡,害怕西夏的报复,文官们纷纷谴责种谔将军,甚至“议诛谔”,朝廷下旨命他把收降的士兵全部放回西夏去,以此与西夏消除仇恨,“解仇释兵”。

一个王朝,在得胜时也仍然是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的苟安心态,难怪小国寡民的西夏人敢接二连三地挑衅大宋了。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妥协思维广泛存在于宋王朝文官群体中,无论是忠是奸。不仅仅是秦桧这样的大汉奸屈辱求和,像一些正直耿直的朝廷重臣也同样对外妥协:

北宋哲宗时期司马光重新执政,升至宰相,掌握朝廷大权,在对待西夏问题上,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为了一时的安定,不惜将宋朝土地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割让给西夏王朝,以换取和平,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

南宋孝宗时期的宰相史浩,学识渊博,知人善用,是南宋朝廷最正直的一位名相,却始终持对外保守、息事宁人的态度。当时抗金将领吴玠在四川击败完颜亮,一举攻克秦凤、熙河、永兴三路地区,军威大振,宰相史浩却害怕金兵报复,以“陕西弗能守”的理由强令吴玠放弃领土,撤退自守。当时的朝臣虞允文等人力劝不可退兵,否则会引起大祸,可宰相的命令已经发出,吴阶退兵,果不其然,金兵见宋人软弱,乘虚追击,导致宋军折损三万人溃败,连原先收复的其他土地也一并丢失了。

综观北宋南宋两朝,连司马光、史浩这样正直优秀的大臣都是对外妥协的心态,至于蔡京、高俅、秦桧等权奸的昏庸卖国,也就见怪不怪了。

从“澶渊之盟”的贡送岁币,到对西夏人的妥协政策,再到北宋汴京被金人攻破,最后到南宋的北伐无功而返,直至整体灭亡,一系列的事件贯穿,都反应了宋人的保守怯弱心理。宋人自己也承认:“本朝无内患而有外忧者。”

反观前朝历代,汉朝初年也曾有“白登之围”的战败,汉初文、景二帝也是对北方匈奴“和亲安抚”暂时妥协,但目的是为了积累财富、充足实力,到了汉武帝时就开始重兵出击,一举击败匈奴;唐朝初年长安几乎被突厥人攻破,唐太宗早期也对突厥人采取安抚政策,但为的也是聚积实力、韬光养晦,而后唐军铁骑夜袭阴山、斩杀突厥数万之众,一举攻灭西突厥汗国,才真正解除了外患。

宋朝不是不可以用“金钱换和平”的方式来缓和冲突,不是不能以暂时的妥协来稳定局势。但如果送金钱、割土地后,就一味苟安,不思进取,依旧是“重文轻武”的观念,最后落得亡国悲剧,这其中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

同类推荐
  • 执鞭大唐

    执鞭大唐

    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到了唐朝,这里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大唐。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极盛的外表皮之下,早已隐藏着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无数的暗流涌动、蛰伏着,准备随时给予这个国家以致命一击……生活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的现代主角,又该当如何去应对?猎猎旌旗,烽烟四起,且看主人公如何弄影天下,执鞭大唐!
  • 穿越宋高宗

    穿越宋高宗

    这一次,他对李纲说:李相公,我挺你!这一次,他对宗泽说:老将军,咱们一起过河!这一次,他对岳飞说:鹏举兄,朕等着你收拾旧山河!这一次,他对金人说:你要战,我便战!靖康之年,国破家亡,这一次,且看新的赵构如何打拼,使得日月换新天!
  • 神厨之境

    神厨之境

    厨道生活在现代的高中生小肆无意中唤醒了被封印在厨刀的、曾有“厨神”之称的千年魂魄——上官玉。而此时,小肆寄住的“何家老店”也正面临着倒闭危机!小肆和上官玉将会展现怎样精湛酷炫、超乎想象的厨艺拯救“何家老店”呢?
  • 望族庶女的幸福日常

    望族庶女的幸福日常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林琅一直在问自己。做过普通的上班族打工妹,也不小心穿到了修仙世家修仙,却一不小心死在了雷劫之下。重生一世,林琅要好好的活着,她要幸福,要真挚的爱情,要这大周的权利与财富。大纲还未完善,写的时候一直在不停地修改,请各位同学养肥了再看也OK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2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热门推荐
  • 公主要出嫁

    公主要出嫁

    她——公主身子丫头命;一月封敕,视为福星;六月撤封,视为罪人;幽禁冷宫,自生自灭;十岁——偷出寻药,被人所害;命丧枯井,为人所救;死而复生,逃离深宫;从此海阔天空,任她翱翔。他——是她冷面心热的义兄,与她共进退,享荣辱,创造了他们的商业王国。他——是温文尔雅的神医,是她春心萌动的第一人,却惨遭拒绝。他——是异国王爷,冷若冰霜,与她爱恨纠缠,最后却选择了她的同胞姐姐。他——是富商之子,嬉皮笑脸,吊儿郎当,却以她马首是瞻。一直以为母亲当年是弃她而去,当有一天,真相大白,投进期待已久的母亲怀抱,喜极而泣,用自己的血将姐姐身上的毒引到自己身上,却因祸得福,解了自己身上的毒。当身份揭穿,沉冤得雪,被要求和亲,为了两国和平,她义无反顾……当洞房花烛之夜,挑起盖头才知…原来与她和亲之人竟是一直陪在她身边的他……
  • 脱线妈妈惹到爱(全本)

    脱线妈妈惹到爱(全本)

    男主:一只冷酷、火爆、腹黑到底的总裁女主:一尾脱线、迷糊、超级油菜的未婚妈妈老妈脱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某天告诉他这个可怜的娃,他老爸出现了!咦?老爸?老爸不是出车祸嗝掉了么?又在哪里冒出来了?这个……这个……虽然长得很像,但是看那冰山样也不可能生出他这么热情如火的儿子出来!所以,这之中一定有误会啦~不过,老妈,你干吗老找人家麻烦?就说你煞到人家了嘛,还不承认!
  • 晚来的风

    晚来的风

    梦想的路永远都不是平坦的,就算拥有再完美的计划也避免不了突发意外的来临,但是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就要放弃么?就要逃避么?我们应该走下去,就算结果失败,也应该相信,重在参与这个词永远也不会过时。
  • 竹马不甜,青梅很怂

    竹马不甜,青梅很怂

    林长酒在十八岁那年八月去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楚一辞,然后就把自己的后半辈子神不知鬼不觉的搭了进去……后来有人问楚一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林长酒的。林长酒抢答:“从娘胎里出来!”楚一辞不同意:“明明是从上辈子!”不讲理林长酒×超会撩楚一辞宠文√超甜√多cp√
  • 来自地球的复仇者

    来自地球的复仇者

    因工作原因,断更半年,所以太监了。各位读者老爷不要入坑。。
  • 最后一个阴阳师

    最后一个阴阳师

    话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其中有一家为阴阳家,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以齐人邹衍、邹爽为代表。他们的思想和老子“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相符合。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阴阳家与道家相互借鉴,到后来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也是的鬼神学说更加的神秘!他们懂得观星、相面、侧位、预示吉凶、画符念咒,还拥有着支配命运、灵魂、鬼怪的能力。然而不幸的是,到了当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许多传统逐渐消失,其中包括阴阳师,现在某些地方虽然也有阴阳师,但并不是真正的阴阳师了。
  • 王二的作死笔记

    王二的作死笔记

    一个出生成长在北大荒草甸子深处的小孩,长大后生活在城市,他失去了耕种土地的能力,也没学会可以一辈子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工作,十年后,他发现唯一值得骄傲的青春也快没了,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没有青春、没有女朋友、什么都没有。一天夜里,他在出租屋的墙上写了两句话,“男人要是没有养妻活儿的能力,就应该有作死的勇气”第二天,他辞去了工作,开始了一段作死的旅行。
  • 青涩栀子

    青涩栀子

    曾经,是那么的爱。现在,是那么的绝情。曾经,是那么的甜蜜。现在,是那么的痛。
  • 豪门重生之噩魔千金的辉煌

    豪门重生之噩魔千金的辉煌

    前世的无知,换来今生的仇恨。前世的她被“妹妹陷害,含冤而死;被未婚夫抛弃,亲手终结她的人生。无奈造化弄人,以心中的执念换来重生。被爱伤透的她,还能再相信爱吗?
  • 瘟神总裁的落跑女人

    瘟神总裁的落跑女人

    她不过是好心在大雨天里让他共载了一程的士,从此他便像瘟神一样的紧紧纠缠着她,一副有钱天下女人就都得投怀送抱的欠扁模样,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想他俊魅的的脸曾迷倒众生,她竟在两个小时后问他:我们见过吗?多少女人擦破脑袋梦寐的职位,她竟拒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