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3400000015

第15章 太监得势的时代:生理、精神残缺的扩大化

皇帝的人格特征常常由于修史者的美化、文饰,而掩盖了许多污点。当我们从其下属的特务机关能够发现控制帝国的精神实质时,还能从另一个更为典型的角色——太监,发现帝国统治者内心的更多阴暗面。

而明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典型的太监专权的时代。

由于明初政策对朝臣的打击迫害,使大明在建国之初就显得力不从心,到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时,明朝诸多开国元勋、精英人才几乎灭绝。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发起“靖难之役”,与南京中央政权展开激烈争夺,中央人才凋零,派不出军事经验丰富的大将抵挡,最后被朱棣攻破,自此,朱元璋“把棘杖的刺剃了交给后代”的美梦破碎了。

靠起兵造反的朱棣,成为大明帝国新一任帝王。

朱棣其人阴险、多疑、嗜杀,像极了他的父亲朱元璋,并且性格阴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同样大搞恐怖统治,登极后大杀建文朝旧臣,镇压反对势力,屠戮大臣及其亲属达上千余人,给明初士人心理留下恶劣的阴影。

实际上,朱棣内心极为敏感、脆弱,自我保护心理极强,只要是怀疑某人对自己不利,就不择手段加以报复,打击迫害,牵涉甚广。加上他是靠“篡位”获得皇权,更加缺乏安全感,觉得锦衣卫这种特务机关还不够,又另设“东厂”专门以太监负责侦察暗访。

本来,朱元璋晚年已有悔悟,取消了“锦衣卫”,并为了吸取前朝佞臣祸乱的教训,立下“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祖训。谁知这些规矩到朱棣手上完全被颠覆。朱棣极为信任太监,当初就是靠皇宫里的太监做内应,探听消息,才得以攻下南京。即位之后,朱棣封赏了许多宦官,这其中不乏优秀者,如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出使暹罗国的宦官李兴,但更多的太监成为皇帝的耳目、爪牙,掌握着东厂的特务机关,为虎作伥,坏事做尽。正是从朱棣永乐朝起,宦官开始在明朝历史上兴风作浪,逐渐演变为帝国的一场灾难。(“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太监向来是历朝历代最为“乱政”的一个因素。客观地分析,这些人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一个群体,他们与皇帝朝夕相处,对皇帝的心思、喜好了如指掌,很多时候,太监们不仅仅是皇帝的奴仆,更像是他们的亲人、朋友。皇帝的亲人常常不能与皇帝见面,朝廷殿堂上的大臣们也多是秉公办事,只有太监们悉心照料皇帝的起居饮食、日常生活,与皇帝们在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默契、感情,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让皇帝异常地信任他们。比如明武宗朱厚照,与由大太监刘瑾等八人组成的“八虎”常常通宵达旦地玩耍、嬉戏,对待他们像自己的亲人一般,很少讲究君臣礼节,随意而自然。尤其有一点是大臣们所“媲美”不了的:太监们都是阉割了的,他们进宫以后几乎就与原先家庭脱离,无牵无挂,也不可能有后代、子孙,今生所能依靠的只有皇帝,比起那些以“天下兴亡”为理想的大臣们,太监们无疑是彻底对皇帝本人效忠的。

早在在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南方有一个“南汉”政权,是史上最“流行”太监的国家。南汉统治者认为:一般人都有妻儿老小,既有妻儿老小,便有私心,便不能无私奉献于皇上,只有太监“无鸟一身轻”,故只有太监最无私,必死命效力。在这种思维下,南汉统治者竟然要求朝廷的臣子们,不管是进士还是状元,都要阉割后才能当官,因为这样就“了无牵挂”。乃至于南汉王朝“自宫”的现象一时汹涌。

南汉皇帝的“太监王国”的思想,正是专制集权下的极端产物。在每朝每代的皇帝们心里,或多或少潜意识里都有这种想法,只是,正常思维的统治者们知道,大臣不可能都被阉割,只有派遣自己信得过的“阉割了的太监”去担任重要职位,这也是帝王们补偿心理的作用。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开设了新的特务机关“东厂”,专门由自己的亲信太监掌管。东厂比锦衣卫的权力更大,打击面也更广。由于锦衣卫还是军队建制,还需以奏折形式禀奏皇帝,相比之下,东厂的太监与皇帝接触更近,可以直接禀告、奏议,加上太监们比一般常人更加苛刻、狠毒,所以东厂的“业绩”甚至一度超过锦衣卫,成为皇帝更信任的特务机关。

到明宪宗时期,东厂和锦衣卫竟然还不能满足皇帝的意愿,又成立了“西厂”,以太监汪直为首,短短几个月就制造了数量繁多的大案、冤案,很快势力又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

汪直权势熏天,朝中的公卿大臣都在他面前俯首,内阁大学士也成了空架子,六部尚书也完全听命于汪直,所谓“纸糊的三阁老,泥塑的六尚书”,可见朝廷部门脆弱,毫无实权。汪直掌控的西厂让满朝大臣不寒而栗,当朝御史徐镛曾说:“今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只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到明武宗时期,宦官们更加肆无忌惮。武宗朱厚照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嬉闹皇帝”,他以一个十四岁孩童的年龄即位,在执政的十多年间,俨然一直保持着顽童的心理,他爱好驯兽、喜欢骑马射箭、想到民间当掌柜、热衷微服私访、又封自己为大将军亲自征战……这个顽童般的皇帝做出了许多令臣民瞠目结舌的事情,也极大地宠幸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奸佞。

太监刘瑾为人阴险恶毒,掌握了权势之后,大肆贪污,明目张胆向朝臣索要钱财。有的官员刚刚升迁,刘瑾就索取“贺印钱”,如果对方不知趣不给,马上就被革职回家了。平江伯陈雄因为不送贿赂,被刘瑾栽赃陷害,削爵抄家,全族人被押送到边境充军。反之,宣大总督刘宇,刚上任时就向刘瑾行贿黄金万两,使刘瑾喜不胜收,后来刘宇又先后送给刘瑾几万两银子,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的位子上。由于刘瑾有皇帝撑腰,权势越来越大,但凡地方官员们进京朝见皇帝,都得先去拜访刘瑾,送上贵重礼物,不然就仕途无望。有一位给事中周钥出差归来,因借不到钱送礼,又恐又急,竟然在途中自杀了。

据说刘瑾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太监之一,他通过敲诈、勒索乃至明目张胆地受贿,被抄家时发现藏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按《血酬定律》一书作者吴思计算,刘瑾家产仅金银一项相当于254.88亿人民币,和当时国库的年收入差不多。

为什么一个太监能有如此权势?这要从明朝体制来说。

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书,要先送内阁,由内阁辅臣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叫做“票拟”,再交给皇帝批阅。皇帝用朱笔(即红笔)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红”。有的皇帝不勤于政事(如明武宗),便让宠信司礼监的太监(如刘瑾)代笔,司礼监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内宫官署,有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八至九名,这就给太监的胡作非为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司礼监的太监还有一个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特权:传达皇帝旨意。刘瑾这个人颇有心计,每次在明武宗玩耍高兴的时候,就拿着奏折去询问,三番两次,明武宗厌烦了,就让刘瑾自行决断,不要再来打扰自己,于是刘瑾就顺理成章替皇帝拟旨、有机会篡改圣旨,这是他专横跋扈的重要资本。

可以说,明朝太监们专权,都是建立在依附于皇帝的基础上。偏偏明朝出了最多昏聩懒散的帝王,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这些皇帝都长时间不理朝政,事务丢给手下人去做,遇见正直的大臣如杨廷和、张居正等人还好,一旦被如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太监或如严嵩这样的奸臣等利用,则祸国殃民,使整个国家走向混乱。

很多大臣联名上奏罢黜刘瑾,遭到了极强的报复。刘瑾在武宗面前添油加醋地进谗言,然后矫改圣旨,严厉处罚那些大臣,致使很多官员被罚得倾家荡产,革职罢官。

1506年,正德元年,给事中艾洪、南京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二十一人联名上奏,弹劾刘瑾,刘瑾大怒,将这二十一人全部逮捕,各廷杖三十。刘瑾使用“廷杖”比其他人都要狠毒,之前的“廷杖”是允许受罚者在身上垫毛毡的,或者不用脱去裤子,而到了刘瑾这里,他要求凡是受廷杖的官员必须脱光衣裤,用实心大棒打,而且每打十棍就要换人。这种情况下,受惩的官员多半被打死,或是严重残废,其中戴铣受刑最重,当时死于杖下,御史蒋钦被杖了三次,每次杖三十,最后因伤势过重死在狱中。

太监的心理远比一般人要狠毒,由于生理的残缺,他们人格上严重不自信,一旦掌权,普遍会变本加厉地报复、宣泄,如果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很多恐怖的行为就会像灾难一样产生。

每个太监都经受过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他们的人格也在这种痛苦中一点点被扭曲。

据清末太监马德清自述:“那年头,没有麻药,没有什么注射针、止血药那一类东西……硬把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摁在那儿,把他要命的器官从他身上割下去,那孩子该多么疼啊!一根根脉通着心,心疼得简直要从嘴里跳出来了……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整天躺在土炕上……脊梁骨像断了一样,想翻一下身,可是哪敢动一动呢,就是略微欠一下身子,伤口也牵着心疼呢!大、小便就这样躺着拉、尿,每一次换药,都把人疼得死去活来。”

这种真实的自白,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惨忍的画面。太监们无一不是经过这样刻骨铭心、撕心裂肺的场面,生理上的摧残,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根除的痛,乃至于一旦得势,这些被扭曲的心灵急速膨胀起来,变本加厉地要得到更多弥补。

太监们都是从最底层、低贱的位置做起,他们丧失了做男人的尊严,在大臣和皇帝眼里不过是最低下的奴仆,人们可以对他们呼来喝去、随意斥骂。太监与家庭不再有关系,一辈子寄身深宫,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只有年复一年地逆来顺受,靠巴结主子、讨好皇帝获得生存资本。他们的心灵是扭曲的,价值观也是扭曲的,而且这其中真正得势的太监是少之又少——现实的残忍培养了他们的世故油滑,当他们一步步走到权力巅峰时,也正是其心灵宣泄、报复的开始。

和明朝中期的汪直、刘瑾等人相比,明后期天启年间的大太监魏忠贤更加权势熏天,达到登峰造极的炽热地步。

天启三年,魏忠贤掌管东厂,权力日趋增长。此时由于“东林党”排斥异己,打击其他政党,许多官员纷纷投靠魏忠贤门下,当时的齐党、浙党、楚党等都成为魏忠贤的走狗,时人称之“阉党”。天启皇帝爱好木匠活,不理朝政,魏忠贤大权在握,借皇帝名义打击异己,诬陷东林党人。自内阁首辅东林党叶向高被迫辞职后,许多东林党人也遭罢黜,一时间,阉党控制整个内阁,魏忠贤权倾朝野。

魏忠贤作为一个太监,竟然成为当时许多文官的首领,操纵了国家政治,引起正直官员的愤慨。天启四年,东林党人杨涟上书痛斥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揭发魏忠贤的奸恶,可是昏聩的明熹宗不理政事,偏袒魏忠贤,使魏忠贤依然大权独揽,阉党和东林党的矛盾越发激烈。

到天启五年,魏忠贤开始大肆迫害东林党人,拘捕东林“六君子”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诬陷他们贪污受贿,并命锦衣卫严酷拷打。魏忠贤的下手极为狠毒:杨涟受刑最多,死得最为惨烈,胸骨被铜锤击断,然后用铁钉穿耳,以沙包活活压死,死后七日才允许家属收尸,尸体已全身溃烂,左光斗、魏大中等人也是三木锁身、五刑俱尝,直至血肉横飞,肉腐蛆生,被害于狱中,顾大章被逼自杀。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捕杀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等七人,对东林党赶尽杀绝,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魏忠贤权势熏天,满朝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他利用东厂和锦衣卫这两个特务机构钳制百官,镇压异己,培植党羽,手下有专门出谋划策的“五虎”,有负责捕杀的“五彪”,还有所谓“十狗”、“十孩”、“四十孙”的大小爪牙,从朝廷内阁六部直到各地方的总督、巡抚乃至于州县都是阉党之人,网络严密、盘根错节,全国州府都在他的掌控之下,甚至民间市井都插有他的耳目。

据说有一天,某旅店里有五个人在一起饮酒,其中一个姓徐的术士说魏忠贤作恶多端,不久肯定会倒台。另外四人有的沉默,有的害怕,有的劝他说话要慎重,不然会招来灾祸。那个术士说:“魏忠贤虽然专横,他总不能把我剥皮,我怕什么!”到晚上,众人熟睡,忽然门被推开,闯进来几个人,把那位说大话的逮走了。不一会儿,又把一同饮酒的另外四个人带到一处衙门,先捕的那人一丝不挂躺在那里,手脚都钉在门板上,堂上高坐着魏忠贤。他对四个人说:“这位说我不能剥他的皮,今天不妨试一试。”就命令手下人取来熔化的沥青浇在那人身上,过一会儿沥青冷却凝固,用锤子敲打,只见沥青和人皮一齐脱掉,形成一副完整的人的皮壳。那四个人惊恐万分,吓得半死,魏忠贤非常得意,达到恐吓目的后,对他们每人赏给五两银子压惊,把他们放走了。

作为一个生理残缺、心理扭曲的太监,魏忠贤把前辈们的经验发挥到无以复加。皇帝是“万岁”,他就明目张胆地要官员们称呼“九千岁”,每次外出,都乘坐文轩,羽幢青盖,声势浩大,尘埃蔽天,犹如皇帝出巡,所到之处官员百姓们无不齐齐拜倒,高唱颂词。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都争先恐后地为魏忠贤建生祠。本来,立祠是传统文化中为祭祀祖先或纪念先贤的,可到了魏忠贤这里,底下的官员们为了巴结讨好,竟纷纷为这个大活人立祠,每天香烟袅袅,顶礼膜拜,对高坐在庙堂上的太监雕像表示忠心,拍马屁拍得登峰造极了。一传十,十传百,全国各地官员也都效仿,演出了一幕幕魏忠贤个人崇拜的丑剧。应天巡抚毛一鹭建生祠于苏州虎丘,蓟辽总督阎鸣泰建生祠于蓟州、密云、昌平、通州、涿州、河间、保定,宣大总督张朴建生祠于宣府、大同,山西巡抚曹尔桢建生祠于五台山,连当时的辽东巡抚袁崇焕也不得不建生祠……

一名叫陆万龄的监生更是别出心裁,建议在国子监也建造生词,把魏忠贤与孔子并论:“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忠贤诛东林,宜建祠国学西,与先圣并尊。”于是溜须拍马者纷纷上书,歌功颂德,让魏忠贤喜不胜收,在天启六年的百官一份吹捧魏忠贤的奏折里:“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鉴此两浙岁遭灾伤,举百年相沿陋习积弊一旦厘革,不但机户翻然更生,凡属兹土莫不途歌巷舞,欣欣相告,戴德无穷,公请建祠,用致祝厘”——等等颠倒黑白的奏折文章,既是对当朝太监的无与伦比的溜须拍马,也是对这个太监掌控的王朝的莫大讽刺。

东汉有宦官“党锢之祸”,唐朝后期也有宦官专权,但这些现象都并不延续,汉、唐两代的宦官数量也不多。东汉末年宦官数量也就在二三千人左右,唐代玄宗后期“品官黄衣已上三千人”,唐穆宗时“高品白身之数,四千六百一十八人”,到了明朝,宦官数量急速增多,发展为历朝历代最为庞大的规模,仅在成化年间,太监数量就达到上万规模,“监局内臣,数以万计”。这些太监在帝国的各个领域里都掌握着重要权力,他们把持着京师的税务,大肆搜刮民财,贩卖私盐,抽取高额利润,侵占庄田,逼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乃至于掌控军队,甚至后期开设矿厂,捞取大笔金银到自己的腰包中。

在明史专家王春瑜《明朝宦官》一书中提到:神宗朱翊钧时,仅万历元年到万历六年,两次新增加的宦官便有六千多人。到崇祯皇帝朱由检亡国之际,史载“中七万人皆喧哗走”,清朝初年康熙皇帝根据他向明朝老太监了解到的情况,说明朝“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说明末宦官有十万之众,这个数字难免有夸大之嫌,但说有数万人之多,应当是确实可信的。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里,明代太监人数之众可谓空前绝后。

宦官的专权,原因只能在于封建王朝皇帝的高度集权。皇帝们高踞于封建等级制金字塔的顶端,深居宫中,对手下的大将、大臣难以信任,唯有身边相伴的太监才能让他们放心。太监,其实不过是皇帝们自身权力的向外延伸,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反映着皇帝的人格特征。而明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的典型“太监王朝”,也映照着封建社会江河日下的最后写照。

同类推荐
  • 盛世新月

    盛世新月

    凤凰花又开,又是一年毕业季。这一年,谢翱毕业了,同时也失业了。考研失败,公务员考试面试被刷,找工作屡屡被拒,和室友一起开店最后无疾而终。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万万没想到,一次简单的旅行,却穿越到唐初日本商船上,于是他开始搏击风浪,勇斗鲨鱼,历尽劫波终于开启了盛世的大门:一幕幕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大唐《清明上河图》呈现在我们面前……阳光宅男谢翱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像一轮孤悬盛世的新月,散发着淡淡的光和热。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出任大唐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PS:书友群:528532821(本书定位:相对严谨的历史小说。)
  • 伊人一笑,风华无双

    伊人一笑,风华无双

    明明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得不到。人的贪欲果然是无尽的……就连仙都无法脱离。重活一世他不再为他人而活,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爱的人,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 重生之汉家儿郎

    重生之汉家儿郎

    横刀立马卫山河,二十四孝终不忘,与子同袍生死共,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为汉家儿郎!
  • 汉皇传

    汉皇传

    叫一声爹娘双膝跪,喊一声哥哥斥苍穹,跪不能对双亲尽孝,悔不能弥补对兄长的伤害。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亲人。这是一段可悲可叹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少年为救天下黎民而付出毕生心血的少年,少年一路走来又会经历何种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挫折呢,又会经历怎样的爱恨情仇故事。故事将从这里开始为您拉开序幕
  • 炎黄氏族

    炎黄氏族

    商末神起,四位少年的出现是商朝重兴崛起,是神舟的覆灭还是一个新国度现身?一次次惨痛的失败,一次次看到胜利曙光,又一次次用鲜血换来胜利,究竟是象征着胜利还是群雄末路,是新时代的来临还是旧社会再一次的胜利?一次次在战场上挥洒鲜血,无数的牺牲,无数的奸臣,无数的忠臣。叛变、失败、投降、曙光,让着四位少年最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斩杀一切目标,践踏敌人的尸体,极端的行为使这四位少年迷失自我。战场上的咆哮,书信中的斗智斗勇,天下大乱,兄弟分离,是强将还是匹夫,成王?称霸?落寇?这一切的一切究竟何去何从?我的QQ号:2297979367群号:297355498
热门推荐
  • 绝巅者

    绝巅者

    执念生,凰血润,初闻道,不死路,混沌现,临绝巅!这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故事~
  • 误入总裁怀抱:甜妻太迷人

    误入总裁怀抱:甜妻太迷人

    (甜宠文~片段一:“落少爷,有人骂雨小姐是野种”“胶水把嘴粘住,欺负我的女人活腻了”片段二:“金少,舞会的时候雨小姐被扇巴掌了”“哪只手扇的剁哪只手”
  • 始于古落

    始于古落

    复活重生是一段生命的重启,战争杀戮是一段征途的开端,奋不顾身是一段爱情的伊始……而古落,是一切的重新开始!
  • 徘徊者

    徘徊者

    既然敏感点的蝴蝶的一扇翅膀可以带来一阵风暴。那么混沌系统是否可能出现一个点,否定一切。爱的,发现自己被爱,但当这一切都失去,是否会去挽回?这是一场寻找时间的游戏。深呼吸,闭上眼,下定决心,再阅览这个简短、漫长的故事
  • 灵灭情怨

    灵灭情怨

    情情怨怨在红尘,仇仇恨恨难断痕。频频笑笑一世过,名名利利为何争。爱恨纠缠,独傲巅峰,才发现最终得到的比失去的多的多。。。
  • 网游之幻世

    网游之幻世

    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每个人的样貌也不一样,每个人的机遇更是不一样,但是有的时候我们都相信命运,世界的一切的一切仔细的想想都似乎有这某些规律,男主角的成长像是命运的安排,又好像是自己的选择,运气、勇气、成熟、主见、善良……到底需要那些才能让男主角更加的接近成熟接近成功,一个游戏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是主宰,让他的现实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以后会怎样发展呢!?
  • 吞噬修仙

    吞噬修仙

    一个经历穿到海贼死神火影的宅男在刚得到力量的时候被一个香蕉皮滑到然后悲催的重生到一个修仙世界的故事,然后在霸气恶魔果实血迹界限诸多能力的帮助下修炼成仙。。。。。。。
  •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藏地智慧书:强者的生存哲学与策略

    本书是励志类图书,通过西藏高原的几类动物所具有的某些品质,揭示了在竞争激烈的人类社会,人们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的本领。“藏地智慧”,是一种属于西藏高原的特有品性,一种让我们终生受用的精神智慧。《藏地智慧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阅读,值得每一位立志成功的人去细细品味。相信它的影响会是深远的。全面深刻地学习藏之智慧,真正地发扬藏之精神,挺起脊梁,才能在人性丛林中履险如夷,进而成为生存的强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武立天地

    武立天地

    芸芸众生都在为自己的小小的幸福而努力着,他们做过梦,醒来便消散于无形,而有的人的梦,只是一个白面馒头而已,但当命运降临,便成就了一代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