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2600000004

第4章 任务1-4体态训练

知识目标

了解体态训练对口语表达的重要作用

掌握表情语、手势语、体姿语等的要求

技能目标

掌握体态语言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针对自己的特点,进行体态语言训练

“情景导入”

小王登台演讲时,在台上经常不自觉地做些“小动作”:背手低头不敢正视听众;期间用手不住地拽衣角或扭动衣扣,甚至频频挠脖子;忘词时向旁边的主持人使眼色求援;耸肩缩脖,不知所措……最后演讲以失败告终。

“问题讨论”

1.小王演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检查一下自己登台演讲时,是否也有类似小王的“小动作”?

“理论知识”

美国学者费洛拉·戴维尔在《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文中说:“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发明了这个公式: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当你认识到‘我恨你’这句话也能使人听起来带有亲昵的情意时,声音和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同样的词语却表达着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同样的句子却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表达时运用的语调与态势不同,其中态势又对表达效果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演讲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它包括“讲”与“演”两个方面。“讲”是运用有声的口头语言,“演”是运用无声的态势(如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语言。演讲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以态势助说话,使表达更为明晰有力。尤其是当言不尽意之时,语言难以完美地表达,便常以一颦一笑,一个眼色或一种手势来表示,以期收到“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效果。所以,有经验的演讲者都非常重视态势语的表达技巧,用它辅助口头语言,来增强演讲的艺术魅力。

一、面部表情

(一)头部

头部区域是演讲者的仪容中心,它的位置很重要,所以正确的头部姿势应该保持平、正,而且要与表情、手势以及全身姿态相呼应、相一致。头部动作不能太多,幅度不能太大,否则会有负面效果,甚至引起听众反感。

头部姿势能传递不同信息:点头表示肯定、赞许;摇头表示否定、惋惜或不忍;昂头表示对抗、高傲;低头表示哀悼、谦虚或忧虑;后仰表示大笑或某些激烈情绪,也有酝酿感情的含义;向前伸表示惊讶、期待赞许或希望获得注意;倾斜表示怀疑、观察、思考或不屑等等。头部姿势加上表情和手势后,又会获得不同的表达含义。

演讲时,除了要表达特定情绪外,演讲者的头部应该始终保持平正。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不少人在讲话时,往往会有各种下意识的头部动作,并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有些人讲到投入处时,头会歪向一侧,还不停地左右小幅度晃动,这种频繁的抖动会造成听众的厌烦和不安;还有些人为了加强语气,喜欢把头大力地抬起、低下,这种动作也会造成强迫感和有压力的感觉。

(二)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类面部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不仅是人仪容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有效工具。眼神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有不少演讲者忽略了眼神这个重要沟通工具,没有加以利用,或者有一些不良习惯,结果或多或少都会对演讲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般的社交场合,演讲者的视线应该落在对方的双眼与嘴唇之间的“三角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内变换注视点。越是关系亲密的人,视线走动的范围就可以越大一些,比如对着自己的亲人、密友、恋人等,视线可以上至双眼,下至衣领位置。眼神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因为除了睡眠时间,人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信息,所以,对于在公共场合讲话的人来说,要学会正确使用眼神。

对演讲者来说,在被主持人介绍时,要温和直视主持人的面部,微笑着表示感谢;被介绍给其他嘉宾时,也要看着对方脸上的“三角区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上下打量对方,这会让人感觉被冒犯和被轻视。要特别注意的是,注视对方时也不要长时间盯住一个地方,尤其是对方的眼睛,这会显得咄咄逼人,应该在合适的区域内变换视点。牢记一点:无论男女,对方胸线以下的位置都是注视“禁区”。

1.平视法

演讲者在进行演讲时,将视线平直地向前滑动,统观全场,目光要落落大方,以表示对全场观众的尊重。然后,一般情况下,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央位置的观众,并以此为中心,适当地转换视线,兼顾全场。这样,会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一种“他是在对我说话”的感觉,即让观众感到被重视,从而调动起全场的注意力和气氛。这种方法有利于演讲者随时把握现场的氛围和观众的反应,并能让自己增加信心,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清晰的思路。要注意的是,平视法并不是不移动视线,而是平直向前的视线在一定范围内按弧形轨迹移动,如果老是盯着会场中央的观众,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平视法是许多初学者容易忽略的方法。因为初上讲台,成为众人的视觉中心,这种紧张感会令他们不自觉地想回避视线的相交。所以,有些人就会出现视线上下跳动,或者左右扫视,甚至带动头部不自觉地晃动的现象。比如有些人喜欢翻白眼盯着天花板,有些人总是看右下方的某一处,等等。这些都是视觉的不良习惯,因为人们在思考或者组织语言时,大脑对面部肌肉的控制会放松,出现一些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作。这就需要平常多加练习,多加注意,从而克服这些毛病。因为在演讲时,你的每一次注视都在传递信息:向上的视线表示思索、祈求、高傲;向下的视线表示羞愧、哀痛;快速左右移动的视线,表示惊慌、紧张或等待共鸣。

2.环视法

环视法即演讲者的视线呈雷达扫描状,在会场的前后左右来回移动,持续不断地与整个会场的观众保持视线沟通,并随时观察全场的情况。环视法常常和平视法结合使用,可以与现场的所有观众保持目光交流,增加亲切感,而且有利于演讲者操控会场。要注意的是,环视法的运用涉及头部的摆动,但摆动不能过于频繁,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有规律,这样会使演讲者像机器人。同时,眼珠也不要为了扫视全场而向四周乱转,看上去鬼鬼祟祟而且滑稽,给演讲带来负面效果。

3.点视法

点视法的运用,不像前两种贯穿演讲始终的方法。点视法是偶尔使用的,根据演讲需要,演讲者将视线暂时集中在会场的某位方位或某个观众身上。这种方法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对正好望向你的观众做一个肯定的引导,有利于引起共鸣;二是对于不太专心的观众,有了视线接触后,可以提点他注意演讲的内容,起到警示作用。

4.空视法

这种方法有点特殊,它的作用是缓解演讲者的紧张,并让演讲者的情绪平复下来并回到正常的思路上,把演讲继续下去。空视法,顾名思义,就是视线里并没有特定的目标,空荡荡,只是把视线投向面前的会场,在观众的头顶上方浮动,这样并不会与台下人进行视线的接触,但给观众的感觉是你在扫视会场。对于还没有完全克服怯场的初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掩饰方法。

5.闭目法

在追悼会上,或某些对逝者的纪念活动上,闭目法是运用较多的一种信息传递动作。演讲时,演讲者在短时间内甚至数秒内,闭上双目,表情肃穆,可以表现出哀痛、思念和敬仰等感情。要注意的是,闭目法运用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但比眨眼时的闭目时间略长。闭目法有其运用的特殊场合要求,除此之外,无理由的闭目只会显露出演讲者的不良习惯,或紧张、不自信的情绪。

眼神的表达方式非常多,而且许多情况下是综合使用的,这需要初学者不断练习,体会其中的含义。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服从自己演讲的需要。无谓的多余的动作,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改掉,以防变成不良的视觉习惯。

(三)眉毛

人们常说“眉目传情”,可见眉毛和眼睛一样,也能传递信息。眉毛形状的变化,同样可以展现出人的各种情绪,传达其内心想法。眉毛大部分情况下是与眼睛同时动作的,两者常能组合出更为复杂的表情:

松展的眉毛,表示心情平和、愉悦;眉峰上挑,表示怀疑、惊讶和询问;眉头纠结,表示的基本都是负面情绪,如为难、厌烦、气恼、焦虑、仇恨,在某些情况下,也表示苦苦思索;如果眉头皱着,眉峰向下耷拉,表示的是遗憾、无奈、忧伤等等。在日常情况下,我们的双眉应保持自然放松、平直状态,单侧的挑眉或习惯性皱眉,都是很不好的动作习惯,会使演讲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破坏演讲效果。

(四)嘴

嘴是人类面部重要的五官之一,它同时也是人类运用最多的面部肌肉之一。不同的嘴部动作,可以表达出多样的含义。嘴角平直,微露齿,表示茫然、发呆、憨直,对女性来说,如果配上颜色艳丽的口红,这个动作会显现出一丝性感和神秘;嘴角微翘,微露齿,这是微笑的表情;紧紧咬合的双唇表示严肃、抗议、不满等;双唇闭合,微微向上撅起,表示不满、尴尬、嘲讽、不屑一顾;撇嘴,一侧嘴角牵拉或上挑,表示无所谓、轻蔑、厌恶。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嘴部是不断运动、配合声带发声的,正常情况下,应使之保持自然开合,不要有其他多余的嘴部动作。

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一)

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二)

二、体姿语

(一)站姿

在演讲时,对姿态的要求是:站姿、行姿优美,举止端庄稳重、优雅大方。优美的站姿和行姿,是形成优雅风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正确的站姿是:

①抬头,头顶平,双目向前平视,嘴唇微闭,面带微笑,微收下颌。动作要平和自然。

②双肩放松,稍向下压。人体有被向上提拽的感觉。

③躯干挺直,直立站好,身体重心应在两腿中间,防止重心偏左或偏右,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④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或放在身体前后。

⑤双腿立直,保持身体正直,膝和脚后跟要靠紧。

礼仪站姿(选自民航新闻网)

常见的四种站姿:

①身体立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形。

②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贴在腹部,两腿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形。

③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贴在腹部,两腿分开,两脚平行状分立,距离比肩宽略窄。

④身体立直,双手背后,右手搭在左手上,贴在臀部,两腿分开,两脚平行状分立,距离比肩宽略窄些。

(二)行姿

演讲者出现在听众眼里,是从他步入会场开始的,也就是说,在踏上讲台之前,他的“演”已经开始了。行姿属于动态美,凡是协调稳健、轻松敏捷的步态都会给人以美感,演讲者的行姿应该表现出镇定自若、信心十足、从容不迫的心理状态。正确的行姿是:

①双目向前平视,微收下颌,面带微笑。

②双肩平稳,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50度为宜,双肩不要过于僵硬。

③上身挺直,头正,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前倾。

④注意步位。两只脚的内侧落地时理想的行走轨迹是一条直线。

⑤步幅适当。一般前脚的脚跟与后脚的脚尖距离应该为一脚长,但因演讲者性别和身高的不同会有所差异。步幅与服饰有关,女士穿裙装(特别是旗袍、西服裙、礼服)时和穿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些,穿长裤时步幅可大些。

⑥跨出的步子应是全脚掌着地,膝和脚腕不可过于僵直。

⑦停步、拐弯、上下楼梯时,应从容不迫,控制自如。

(三)坐姿

演讲者无论是在演讲台上还是在台下坐着,都应时刻保持正确的姿态,给听众一种安详稳重的印象。很多演讲者在座位上总是身体歪斜,两条腿不停地抖动,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

礼仪坐姿不同的坐姿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例如:身体靠在椅背上,两手置于扶手上,两腿落地自然分开,表示谈话轻松、自如;身体稍向前倾,两腿并拢,两手放于膝上,侧身倾听,说明很尊重对方;坐在椅子前沿,身体前倾,头微微倾斜,表示对谈话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交谈而心情愉悦;坐在椅子上,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等。正确的坐姿是:

①入座时要轻、要稳。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女士若着裙装入座,应用手将裙摆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又站起来整理衣服。

②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

③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双手放在膝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下。

④一般坐椅面的三分之二,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

⑤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男士入座时可略分开)。

⑥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⑦谈话时可以有所侧重,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

三、手势语

(一)演讲手势的活动区域和感情色彩

手势语言表达的空间很大,上至头顶半尺,下至脚尖地面。所以,在我们细说手势之前,要了解它活动的不同区域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感情。手势区域主要有三个:

1.肩部以上的上区域

这个范围内的手势,需要演讲者抬高手肘,这类动作一般表示的是正面、积极、肯定的意思。比如希望、喜悦、祝贺、赞扬等。当演讲者需要调动听众的情绪,希望获得他们的共鸣和支持时,多用这个区域的手势。

2.肩部与腰部之间的中区域

这个区域称为中区域,是手势语言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无论是演讲还是日常的人际交往场合,此区域内的手势都较为常见。手势语说话者用此区域的手势来对自己的演讲或说话进行辅助性说明,一般情况下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较为中和。

3.腰部以下的下区域

腰部以下的区域为下区域。出现在这个区域范围内的手势活动,多表示负面情绪:反对、批判、压制、阻止、失望等等。比如有些人在与人争论时,言辞上虽然温和,但却忍不住在腰侧下方做出手掌平伸、手心向下的下压动作,这就是在手势语言上希望压制对方,让对方住口或改变主张的表现。

(二)演讲手势的类型和含义

手势是演讲语言的辅助动作,它能对演讲的感情色彩、现场气氛起到显著的说明、暗示、加强等作用。由于个体习惯的不同,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手势种类和表现形式。根据手势的功能,我们大致可以对演讲手势进行以下分类:

1.情绪加强型手势

演讲者在表达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的内容时,为了将这种情绪深化并传达给现场观众,往往使用这类手势增强感染力。比如在一次“健康使用网络”的主题演讲中,演讲者说道:“同学们,我们必须抵制网络上一切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为了加强语气,他把右手展成掌状,从胸前往右下方做斜劈动作,表达出鄙视、愤怒、排斥的情绪。

又比如,在一次大学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演讲中,一位女演讲者追忆起当年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说到“他们用鲜血铸就了我们今天的一切”时,她用右手抚胸,抬首深情眺望,这个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其对烈士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胜过千言万语。

因为演讲强调感染力,注重对观众施加演讲者需要的情绪反应,所以情绪加强型的手势在演讲中用得较多,而且还常常是多种手势同时使用,再搭配上其他态势语言,来表达含义丰富的各种情绪。另外,这类手势如果和口语搭配得当,还可以起到激发观众联想的作用,这样不仅在情绪上助燃了单纯的口头语言,而且刺激观众在大脑中形成一些画面来达到共鸣。

2.条理演示型手势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在表述一些条理性比较强的事实,或者涉及具体数字时,往往搭配上这类手势,以便观众们理解。比如,在一次公司内部报告会上,财务主管为大家作财政状况报告,说到今年的财政计划有四点措施时,她举起左手,伸出四个手指,每说一点措施,就弯曲一个手指。这样,就算在四点措施中间加上其他的说明内容,在座的人也能够跟上她的讲话和思路。

又例如,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上台演说未来工作要上“三个台阶”,说到第一个台阶时,他将手指和手掌垂直,模拟台阶状;然后说到第二个台阶的内容,手部动态不变,手肘抬高,“台阶”上升一定幅度;最后说到第三个台阶,肘部再抬高。这样的手势语言,能够清晰明了地让现场观众了解工作上升的幅度和目标。

条理演示型的手势,在进行说明类的演讲时有辅助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带有感情色彩。

3.言语物化型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帮助演讲者将口头语言形象化,使演讲更加生动,现场气氛更加活跃。这类手势分为虚指和实指两种。比如,一位受勋民警在讲述自己一次勇斗歹徒的经历时说道:“这次的遭遇在我的后腰留下了一条这么长的刀疤。”他抬起左手食指,与右手食指略微平行,用中间的距离模拟了一个长度,在座观众无不惊叹,对他的义举更为崇敬。手势帮助演讲者将“这么长”物化了,这种就是表达一个长度概念的虚指的物化型手势。

又比如,演讲者把拇指和小指竖起,其他手指弯曲做“电话”状,放在耳边模拟通话场景,也是言语物化型手势,这样直到手势结束放下,观众都能了解那些内容是表示“与人通话中进行”的。这种模拟电话的手势就是实指的物化型手势,因为表现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或者是人们可以实际接触到、看到的东西。

4.个人习惯型手势

除了以上三种有含义、有目的的演讲手势外,还有一类手势也时常在演讲中出现,这种不具有特定含义和感情,只是口头语言的一种伴随性的手部动作,叫做个人习惯性手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型手势,如果使用次数恰当,动作幅度合理,出现时机与现场气氛协调,这些习惯手势往往还会成为一些知名演讲家的“招牌动作”。

(三)几种常用的演讲手势

1.手指动作

单独的手指动作在演讲中使用的几率并不大,一般最为常用的是拇指和食指的单独动作,其他手指动作都是几根手指共同完成的。拇指竖起,是常见的“赞扬、鼓励、强大、肯定、第一名”等意思。食指的单独动作在演讲中使用得非常多,除了作为“箭头”来进行一些指向性示意之外,向上指的食指还表示“强调、肯定”等含义,或者用来引起观众的注意。不过,食指的单独动作要注意不要伸得太直,手势不要给人以肌肉紧张感,应该保持一定的放松和虚握状态,即其他手指之间不闭合而有一定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太强的针对性产生的敌对感。

其他手指的复合动作包括:拇指、食指和中指并用,三指捏合,表示“这些、总之”等含义;如果动作较为用力,还表示强力措施等。拇指和食指捏拢,表示“强调、赞赏”等;如果不捏拢而只是靠拢,则表示“微小、细微”的含义。另外,食指和中指的经典“胜利”手势,在演讲中也屡见不鲜,这个手势是由当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频繁使用而普及开来的。还有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状的手势,表示“没问题、好、完成、确认”等含义。

2.手掌动作

手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四指微微弯曲,呈现出一个勺型的容器状,这个动作如果抬高,表示“赞美、肯定、高兴、希望”等含义;如果平放或者低摆,则表示“乞求、坦白、无可奈何”等。这个动作如果掌心向下,表现的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即“请安静、控制、反对、打压”,在某些情况下也有让对方冷静下来或表示安慰的意思。另外,手掌平直侧立,呈刀斧状向下做劈砍动作,表示“当机立断、杜绝、坚决、强硬”的意思。

双手掌心向上,做有力分开动作,表示“坦诚、开始、展示”等含义;如果掌心向下,则表示“反对、排斥、平息、消除”等。

以手掌抚胸,表示“势必、将尽全力、思念、哀悼”;如果手掌抚头,表示“思考、懊悔、羞愧、苦恼”;轻拍头部,表示“猛醒、记起、恍然大悟”;手掌拍击肩膀,表示“担当、负责、努力完成、不辱使命”等。

手指聚拢微合,指尖如果向前,表示“注意此处、针对”,有指向性的含义。要注意的是,当指尖对着某个具体对象时,会带有挑衅的意味,要谨慎使用。如果指尖向上则表示强调,或者提醒观众注意此处所说的内容,也有征求意见、共同探讨的意思。

手掌握成拳后,也有许多动作语言。例如,“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演讲时常常高举拳头,表示强烈的斗争情绪。双手握拳,举至胸前,表示“报复、愤恨、示威”等;如果高举过肩或捶打桌面,则表示“极为愤怒、痛斥、严厉打击、不可饶恕”等。因为拳部动作表达情绪过于强烈,且动作有攻击性,在演讲中要慎用。

要说明的是,手势动作也分单手和双手。大部分情况下,双手动作的情绪感染力、表达张力都比单手要强烈,即双手动作比单手动作表达的意思更强烈。所以,演讲者要视场合、观众、题材等来选择单手还是双手。一般来说,场合较大、观众数量较多时,适合多用双手动作;表达强烈的赞扬或反对意愿时,用双手也比用单手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仪表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口语表达或演讲既要表达者拥有美的声音、美的感情,也要求拥有美的仪表。演讲者的仪表是内在素质的基本体现,演讲者站在台上或者人们面前,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听众的审美对象,能否被听众欣然接受,仪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仪容

仪容通常指人的外表、外貌。演讲者的仪容是指经过修饰之后的外表。整洁的仪容一方面体现了演讲者的素养,另一方面体现了演讲者对于交流活动和观众的重视。

1.仪容应当清新整洁

演讲者应是整洁、大方的美的体现者:男士要注意将头发梳理整齐,胡须要修理干净;女士要注意发型利落大方,适当化淡妆。

2.仪容应当简约

仪容既要修饰,又忌标新立异。演讲者的仪容以简练、朴素为佳。

3.仪容应当端庄

仪容庄重大方,不仅会给人以美感,而且易于使自己赢得他人的信任。将仪容修饰得花里胡哨、浓妆艳抹、“点缀”过多,会显得轻浮怪诞。那种不修边幅,不注重仪表美的演讲者,表达效果也同样会被削弱。

(二)服饰

演讲者的着装打扮要得体,主要应做到:

1.和口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达内容的基调协调一致

表示喜悦、欢庆内容的,最好穿色调明快的衣服,例如,在欢庆场合发表演讲时,穿浅色服装会令人心情愉快;在发表严肃、庄重、哀痛的讲话时,应穿深色或黑色的衣服,这样能更好地表达演讲者的情感,烘托气氛;若进行以青春、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时,则可穿较简洁、时尚的服装,以传递青春气息和奔放的感情。

2.和演讲者的肤色、体形、年龄相适应

一般来说,服装不能和自己的肤色反差太大(不过,肤色较黑者最好不要穿黑色的服装)。稍胖者宜穿深色明度较高的服装;青年宜穿款式新颖(不是奇装异服)和色彩鲜艳的服装;中老年人可穿淡雅些的服装等。

3.和演讲者的气质、性格及职业相吻合

好动的人可借助于蓝色增加沉稳内敛的感觉;沉稳的人可借助于浅色增加活力;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时可以穿职业装(如民警、税务人员、军人、护士等),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对工作的热爱。

4.注意口语表达的环境

在建筑工地或抗洪抢险第一线进行即兴演讲时,可不必换装,穿着有泥水的工作服要比笔挺的西装更有感染力。

5.穿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所谓和谐统一,一是注意服装和鞋子要匹配;二是上装和下装从款式到颜色要和谐;三是装饰物要和服饰及演讲者身份统一。

(三)演讲者服饰和打扮方面的注意事项

现实生活中,有的演讲者不注意自己上台讲话时的服饰和打扮,通常自认为很漂亮、有个性,实际上并不符合口语表达的要求。现结合台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将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①不要穿短裤、背心、超短裙、大衣上台演讲。

②不要戴过分夸张的耳环、项链、戒指登台演讲。

③一般情况下,不要戴帽子、围巾在室内进行演讲。

④不要戴有色或变色眼镜演讲。

⑤不能穿拖鞋、凉鞋上台演讲。

⑥女士不能披头散发;男士不能蓬头乱发。无论男士、女士,均不能让头发挡住眼睛。

⑦不要背挂包、小背包上台演讲。

⑧女士上台演讲时,不要涂艳丽的指甲油。

⑨女士的唇线不可画得太深,避免用大红色等色彩过于艳丽的口红。

“案例回应”

演讲者上台演讲时,听众看到的是他/她的整体形象。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的举手投足等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要落落大方,得体自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自己高雅得体的形象。演讲者的目光、表情、手势、身体的姿势等既是对演讲内涵的充实,又是对演讲作用的强化。只有恰到好处地调动身体语言和选择服饰,才能使演讲魅力倍增。

“实战训练”

1.自选一段名人演讲录音,边播放录音,边在台上模拟演讲现场,并随着录音的内容和表达的情绪做出各种肢体动作,但不要发出声音。

2.每两名学员互相搭档,轮流进行,一位读自选剧本,一位只能用动作来表达剧本里的一切内容。

同类推荐
  • 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做人是每个人生存在世上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前提,而综观古今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调理事,低调做人”。高效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量,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效益。不但要快,而且要好。效是一种不畏艰辛的精神,也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工作方法。高效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头脑的清醒。只有高效才能打造一个人竟争优势,提升核心竟争力,战胜对手,赢得辉煌。
  •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不管是“世界如此险恶”,还是“世界如此浮躁”,当下的社会和时代,都无法让人放下奔波和焦灼而去淡然生活、御风而行,因为现实充满了各种诱惑、陷阱、迷乱和争执,由此人们心中装载着过多的悸动和浮躁,生活里灰霾漫布。比如我们常常坐卧不宁;我们常常心不在焉;我们常常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我们常常计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怎么办?要学会静心!
  • 挫折磨炼智慧(上)

    挫折磨炼智慧(上)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的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痛,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
  •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主要讲述了,幸福是一种快乐、愉悦的心情。对不同的人来说,幸福的含义会各不相同,那些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哲学家更是如此了。哲学家眼中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读完《跟哲学家谈幸福》,相信你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一书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的哲理,从消极心态、积极心态、自卑、自信等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命运的话题人手,阐述了人生在世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胜过一切的道理。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自己有信心,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充实,事业就会一帆风顺。一本好书就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这本书适合各个文化层次的人品读,只要打开此书,就会走进一个轻松、愉快的意境,迅速营造快乐的心情,积极的心态,从中获得一份理解,一份感悟,一份智慧。
热门推荐
  • 亿万老公不好惹

    亿万老公不好惹

    他是身家千亿的顶级土豪,拥有令人目眩神迷的酒店王国,更是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人退避三舍的冰山大boss,没想到却因为一次处心积虑的阴谋,被个不知哪儿里冒出来的野丫头给算计了。
  • 工业:印纺工业龙头

    工业:印纺工业龙头

    本书包括先秦印染原料与印染技术、唐代精美的丝织工艺、宋代纺织技术水平、清代棉纺毛纺工艺等内容。
  • 网游之精灵

    网游之精灵

    精灵的世界,宅男的网游故事。人生就是人生,没有那么多奇迹,平淡才是人生的正旋律。然而在网游中,一切都将改变。
  • 武道圣

    武道圣

    你知道我是谁吗?记住!我叫王震岳!有人说我“义薄云天”,有人说我“六亲不认”,也有人说我“后起之秀”,还有人说我“好色如命”……其实吧,我就是一个男人,一个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擦,天怎么打雷了?不要装逼了,还是安静的做个美男子吧。
  • 修斗邪神榜

    修斗邪神榜

    谁准许赐与吾如天神般神奇的力量让人屈服的古代文明竟然如此匪夷所思魔法神奇之力饱含正义与人性寻找传说中的古墓有着神秘之统治可怕的神秘魔兽继续延续存在的哀歌魔法般之仙境处隐藏着古岐老人的传奇故事蔓藤瀑布里交付的神圣任务,让人心神流连忘返而恋恋不舍
  • 解冻:末世界

    解冻:末世界

    未来世界,科技依然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可以将自己冻在冰块里来一个刺激的“穿越”。主角程宇,本想一个月后就从冰里面出来,没想到,一冻就是三十年。醒来的时候,世界已经大变样......
  • 腹黑公主爱上霸道老公

    腹黑公主爱上霸道老公

    竟然下雪了,是冬负了雪,还是雪背叛了冬,你本该是冬的伴侣,却跑来做春天的情人
  • 薄暮熹微

    薄暮熹微

    女主角林熹微相貌平平,进入中学后分别遇到了两个不同的男生,一个大大咧咧,一个心思细腻。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事,最后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么呢,谁的青春不曾轰轰烈烈,注定他不是那个温暖了岁月的人……
  • 首席独宠逮捕甜妻

    首席独宠逮捕甜妻

    十三年前她救了他,就一只竹蜻蜓寄托了对他所有的思念。而他也因为当时在他们一起逃亡的时候,送的一个水晶座,成了他唯一的牵挂。八岁时候的在逃亡路上,他们两个被无情地拆散。又在史家里知道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从此在他的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十年后他被预谋算计与史家小姐结婚,然后在婚礼上当众悔婚,他为的不仅仅是复仇,更是因为藏在他心里面的那个人......
  • 校园小说之沉浸的虎

    校园小说之沉浸的虎

    “禁儿,跟我说了晚安再走。”某人傲娇的说道。陈禁转过头看了他一眼,“为啥呀?”迈开长腿,走到她面前,说了句“我这两天老是失眠。”“跟我说晚安有什么关系吗?”“傻丫头,说你傻还不承认。你不知道你一句晚安对我来说胜过所有安眠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