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0400000009

第9章 传子不传贤,染“天花”获皇位

继承人的选择对一个家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社稷的稳定,家族的兴衰。而在那些统治者看来,家族的利益更高于国家的利益。为了保证权力的一脉传承,他们的选择范围是狭小的,能力是次要的,血缘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凌晨,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一位皇帝、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福临因患天花逝世于养心殿。遗诏指定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

据史书记载,顺治帝思考后事的安排可能是从正月初二日开始的。因为那一天早晨,当学士王熙到养心殿问安时,顺治帝把他留在身边,直到晚上才出宫。他们具体谈了些什么内容,已不得而知。然而,第二天,他又主动召见王熙,并让他靠近自己的床边说话。王熙在日记中写道:“是日,奉天诏面谕者关系重大,并前此屡有面奏,及奉谕询问密封奏折,俱不敢载。”王熙在自己的日记中都不敢把这些“关系重大”的内容记下来,可见君臣之间所谈论的内容除了继承人和其他重大的人事安排之外,就是对自己政务得失的反思和对后事的担忧等。

清·五彩鱼藻盘病榻上的几天,也许是顺治帝一生考虑问题最多的几天。尽管他已厌弃无聊的后宫以及繁杂的政务,但他可不敢拿祖宗浴血奋斗打下的江山来开玩笑。执政17年来,无论是叔王多尔衮摄政,还是自己亲政,凡有闲暇,他便读书写字,已有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他在史书中得知,在绵延几千年的各代王朝史上,为争夺皇位的惨杀和流血,既不讲什么君臣大义,也不顾什么骨肉亲情。宫廷和皇位的上上下下早已浸透了斑斑血迹。从自己的父亲皇太极即位和自己被推上宝座也都莫不如此。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慎重地、妥善地利用自己的权力做最后一次安排。至于自己死后如何,他当然不愿往坏处想。

初六的半夜,顺治帝感到自己不行了,急忙将学士麻勒吉、王熙召至养心殿,对他们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王熙泪如雨下,话都说不成句。顺治帝又说:“朕平日待尔如何优渥,训尔如何详切,今事已至此,皆有定数。群臣遇合,缘尽则离,尔不必如此悲痛。此何时,尚可迁延从事,致误大事?”王熙垂泪从命,在床前匆匆写下遗诏的第一段。此时顺治帝已疲惫不堪,由于于心不忍,王熙便请求顺治帝照以前所谈,等把诏书全部拟就再行进呈。顺治帝只得点头同意。麻勒吉、王熙二人赶紧到乾清门西朝房内起草了皇帝的遗诏。随后三次进呈,三次改动,直到第二天红日西坠才算最后定稿。几个小时后,顺治帝就去世了。

正是在这个长达千余字的遗诏中,皇三子第一次有了一个汉文名字:玄烨,并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然而这却并不是顺治帝的本意。清朝初年,还没有像以前的中原王相那样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立储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因此,顺治帝最初考虑的人选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弟弟。

在顺治看来,只有立一位年长的继承人才可能避免幼主临朝所产生的种种危机,而当时他的儿子最大的也只有八九岁,所以他排除了传子而决定传贤。但他的兄弟中也没有一个可以委之重任的人,因此便想到一个能干的堂兄弟——安亲王岳乐。

顺治的安排,遭到孝庄皇太后的断然否决。在孝庄看来,帝系的转移所引发的问题比幼主临朝还要错综复杂。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母子之间依旧不能沟通。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争论了,孝庄皇太后立即派人把传教士汤若望请进紫禁城进行磋商。

顺治帝当时已有8个儿子,长子和四子已夭折。剩下的6个儿子是:9岁的二儿子福全,8岁的三儿子玄烨、5岁的五儿子常宁、3岁的六儿子奇授、两岁的七儿子隆禧和八儿子永干。有人说皇太后原本指望继承人能仍出于自己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因此不仅连续给顺治帝册封了两位这个家庭的皇后,另外还把四个姓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册封为妃子。不过,值得深思的是,不仅两个皇后不为顺治帝所喜爱,连遭挫折,且六位女子都没有为顺治帝生下一男半女。那么,皇太后如果确实有这种打算的话,现在也是全部落空了。皇帝既然没有嫡子(皇后所生之子),就只能在庶出诸子中选择。常宁以下不是咿呀学语,便还在襁褓之中,只有福全和玄烨两个尚堪择取。玄烨聪明好学,早为皇太后所垂爱,福全虽年长一岁,但却有一只眼睛失明。因此,皇太后最终选择了玄烨。

汤若望建议册立已经生过天花的皇三子为继承人。当时为促成这样一个决断所提出的理由,是因为这位年龄较幼的皇子,在髫龄时已出过天花,不会再受到这种病症的伤害,而那位年龄较长的皇子,却尚未出过天花,时时都得小心着这种可怖的病症。

清代皇帝朝服加图《二十四史》的667的S2334“玛法”的意见值得重视,“玛法”的理由更使顺治帝折服。自己即将被天花夺去生命,还有什么能比这个理由更能打动他呢?就这样,清朝入关后最高权力的第一次移交,竟是因一位皇帝死于天花,一个不会再得天花的、本不受父皇关注的皇子立即身价百倍,小玄烨脸上的麻点顷刻间竟成了他得为帝王的资本。

在有生之年,顺治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违心的,他的传贤不传子的主张不仅遭到皇太后的反对,也遭到两黄旗大臣以及汉族官员的反对,就连他一向尊重、信赖的“玛法”(满语老爷爷)汤若望也站在了太后的一边。

已经没有体力争辩的顺治,颁布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册立八岁的皇三子为皇太子,赐名玄烨,同时挑选最为忠诚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作为辅政四大臣,以明年(1662年)为康熙元年。

于是,那位三岁时因患天花而不死的皇子——玄烨,在继位后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勘与唐宗宋祖比肩而立的皇帝。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他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在位61年(1661—1722),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1697),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中国东北边界。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作为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基地。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察,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并最终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并大蠲赋税。这些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与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奠定了所谓“康乾盛世”的基础。康熙——雄才开盛世,伟绩铸丰碑。

同类推荐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本书描述了撒切尔夫人的少女时代、大学生活和政治经历,展示了她的思想倾向、性格特征和个人癖好,并触及了福克兰群岛之战、香港问题、美国轰炸利比亚等重大事件。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综观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史,历时虽较两汉为短,但剧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朝代更替,则非两汉可比。此期间不管是从政治、军事以至科学技术、文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值得称道的人物,相信读者从本卷中就可以认识这些在历史上光耀一时的名人。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热门推荐
  • 你相信命吗

    你相信命吗

    25岁的我终于交了一个女朋友,在一次烛光晚餐中,她七窍流血身亡,她却说了一句“亲爱的,我会回来的。”
  • 阴阳界之斩魂

    阴阳界之斩魂

    一万年前,大陆各国林立,战火不休,哀魂遍野,百姓生活于水火,苦不堪言。惹得天神震怒,降下天罚,大火连烧数月,亡魂无数。战争停止,却只得夜夜鬼哭狼嚎,大陆一阵恐慌。幸得大能力者,施展大神通,大陆一分为二,由一神之屏障所隔,始称"阴阳界“。
  • 萌新倾城大神笑一个

    萌新倾城大神笑一个

    瞿琪是一个阔爱的小萌新,刚出新手村打算享受生活,被PK榜上第一大神扑了?很好,她要扑回来!还要加倍!某大神看着某个在奋斗的小身影挑了挑眉。这小家伙很好!
  • 创世烟火

    创世烟火

    创世的光芒,如一场烟火,还得从宇宙大爆炸说起。
  • 医经读

    医经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妾本伊人

    妾本伊人

    高高兴兴服下一颗灵丹,醒来之后,失了美貌也就算了!咦?那两个白白软软的大馒头呢?只不过想找个歇脚的地方,却摔下了高高的楼阁,昏迷过去。醒来之后,忘却所有,成了迷糊惹祸的小吃货!邑王,天下万民景仰的战神,竟然是,断、袖……“邑王,您老喜欢的是男人,请看看清楚,妾本伊人……”……(本文轻松小白,是您吃饭饮茶必备之喷品,喜欢本文的友们,请多多支持!)
  • 灰常邪萌之太子妃养成

    灰常邪萌之太子妃养成

    她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把某只妖孽看做小绵羊,直到被吃干抹净后才反应过来此乃一只大灰狼。片段一:某女‘爹地你让我亲一下好不好’某男‘我为什么要让你亲’‘因为你这长的好看呀’说完捧起某男的脸吻了下去在某女看不到的瞬间某男邪恶的勾起了嘴角片段二:“啊~你干嘛脱我衣服”某女被压在床上大惊“你干嘛分开我的腿啊!”某女已经不敢往下想了“你不是说要离家出走么?这是在训练你的体能啊”某男邪恶的看着她片段三:某女“我好累”某男“乖,宝贝睡吧”某女怒吼“你有本事别压着我呀,你叫我这样怎么睡啊”“哦?这样啊!那,换成你压我?”某男邪笑某女发愣中“既然你不动,那还是我来吧!”暧昧声响彻云霄
  • 倾颜无意惜伊如故

    倾颜无意惜伊如故

    九王娶亲,婚礼,她却拒绝与其共处一室。新皇登基,万民同乐,他则一道圣旨,不立皇后和后妃。一个王爷头衔,实为九个王爷的实权,誓和她携手白发。一个帝王的骄傲,赢得天下后的他唯一柔情于她。外人看来,她是命运的宠儿。独自心寒,回首往事,她宁愿永远不要遇到他们。是堂堂先皇嘉冕头衔九王妃?亦或是万人瞩目的母仪天下?
  •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快乐成长的文学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 玉姐养成记

    玉姐养成记

    “请小姐牢记自己的身份和本分……”——福伯提醒。“玉姐,你是不是该对我负起责任……”——某萝卜怨念。“什么可爱,根本就是花痴里的花痴……”——某男神白眼。“表妹,你也稍微有点同龄人的正常表现好不好?”——某眼镜心疼。“常玉,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还是说,这些都不是?”——某班导疑惑。某女心道:哪有那么复杂嘛……除了报仇,我这辈子只是作为常玉而活!PS:轻松小白文,喜欢的亲请收藏抱走。另外,了了同步更新耽美文《血色囚笼》,腐亲们可以去瞅瞅收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