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2000000111

第111章 育儿的第二次机会——3~6岁

帮忙做家务

如果你是一位新手妈妈,面对刚出生的孩子,正忙得手足无措,哪一天却察觉到孩子好像有点过动的倾向,坐不住定不下心来,或是做什么都不起劲。然而,尽管如此,孩子还是有希望的。因为3~6岁还有许多修正的机会。

幼儿后期充满了专注集中就可以达到正常化的能量。而且这个时候的孩子想主导自己的行动,所以会很积极地去学会行动的方法。在这段时间,把这股力量的方向导向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在这里介绍一位母亲,她以“让孩子帮忙做家事”的具体方法来实践引导孩子。

这里所介绍的“阿哲妈妈”,过去曾是我的学生。她是个求知欲很旺盛的女性,她最初的挑战,就是要“驳倒张老师”。她怀着这个目标很热心地听我的课,不知不觉中却被蒙台梭利教育给迷倒了。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东京国际蒙台梭利教师培训中心,学习“蒙台梭利方法”的完整体系的教育。

之后,她担任蒙台梭利教师工作了好几年,然后结婚当了母亲。儿子出生后很像这位有骨气的妈妈,从婴孩时期开始就是个好奇心旺盛的小宝宝。睡觉对他来说好像是一种浪费,每天睁着大眼睛不睡觉,仿佛想要做些什么。

“阿哲妈妈”每天跟这个不睡觉的小宝宝串门,可以说筋疲力尽。只要看到她不耐烦额头冒青筋的样子,就可以知道她是多么的辛苦了。不过阿哲妈妈成功地把育儿的辛苦转换为喜悦。她将从蒙台梭利教育所学来的东西,巧妙地运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看到孩子的反应就感动,就喜乐。阿哲妈妈在公园和孩子互动的悠闲神情,总是让公园里其他妈妈留下不可思议的印象。

发现阿哲妈妈与孩子的对话与众不同的其他妈妈们,慢慢地来与她攀谈进而熟识起来,有时也会来到阿哲妈妈的家中,要阿哲妈妈借她们看她为孩子制作的各式各样玩具,同时也学习“观察孩子的方法”和“帮助孩子的方法”。

经过这样的过程,阿哲妈妈为妈妈们开放自己的家,并且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儿童工房”。她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场所,让孩子们有一个从事“自己成长所需要的工作”的地方。在孩子们默默地做“自己成长所需要的工作”的同时,妈妈们就向哲美学习“帮助孩子”的诀窍和重点。“支援育儿”的场所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今天已见到确实成效。

这里所介绍的是阿哲妈妈平常写给这些妈妈的一份通讯,是有关在家中帮忙做家事的事。

由于阿哲妈妈是把她日常生活中实际所做的事与大家分享,所以任何人看了都可以得到启示吧!她写那封信时,儿子已经5岁,这篇文章是以孩子在家中“帮忙做家事”做范例所写的故事。

早上的准备

我在孩子2岁半的时候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那就是在他去读幼儿园以前,要学会早上起床可以自己换衣服(包括扣扣子、拉拉链、别上安全别针、叠好睡衣),而且可以自己来准备早餐。也就是出发至幼儿园以前的准备,他可以自己做好。

一般家庭都会想:“去幼儿园之后,老师自然会教的啦。”而并不特别在家里教孩子,又或以忙碌为由,三两下地帮孩子做完所有的事。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不管到几岁都不会自己做。因为他会错过这段快乐学习事物的时期。只要一过4岁,孩子就会想“还是妈妈来帮我做比较快”,自己就不会想去做了。从小都是妈妈帮忙做好,不用自己动手做的孩子,会对自己穿脱衣服时笨拙的双手感到不耐烦,也觉得自己动手是很麻烦的事。特别是扣扣子和系鞋带。

妈妈不能把孩子当成机器人一下子要他做这个,等一下做那个(如果这样,孩子会变得什么都不想做),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当他落后时,可以问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知道吗?”“今天妈妈什么都没说,你知道该怎么做吗?”“要准备的东西有三样,你猜是什么呢?”等等,以问答的方式快乐地进行,不知不觉你会发现他们都做好了一被夸奖一表现得更好。

由于从小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想接下来要做什么,所以5岁的孩子在准备早餐的模样,是很精准的。

寒假时的三餐烹调,也是孩子应该做的事,然后,两人合力完成。因为我是以“帮助孩子可以自己做”的心态教他的,诸如这样帮助小小孩的情景,在蒙台梭利学校是常可见到的,譬如说:当两岁的孩子困难的作地图拼图时,一般体贴的大哥哥大姐姐会帮他们捡起来并且帮他们收拾,不过,在蒙台梭利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会说:“这是在哪里的呢?应该是在这边的,放得进去吗?”然后开始教那个孩子。

像这样自己去思考、准备早餐,不是到了5岁一下子自然会的。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让孩子一点一滴地去思考、自己去完成,累积这样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料理

过了1岁,孩子很喜欢在厨房玩。他会打开梳理台下面的门把,把锅子、酱油等拿出来、发出喀哧喀哧的声响。从那时开始我就让他们熟悉做菜这件事。

在他们很爱去碰调味料的瓶瓶罐罐时,我就叫他们当调味料负责人,“接下来请把油拿给我!”“哪一个?”“这个吗?”这样过了不久,他们就记得油是哪一个,并且会使出全身的力量搬过来给我。

再来是自己要喝的东西自己倒。刚开始(2岁前)我是扶着他的手来倒,从3岁左右起无论什么饮料他都可以自己倒了,而且不会弄洒。

“倒,注入”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动作,因为它需要手腕的柔软度、手眼的协调、量的移动以及力的调节与控制。“倒”在所有做菜的场面中都有出现的机会。如果这个动作做得好,做菜的过程就会很顺利,很少失败,而且又很快乐,便会愈做愈好。

我家的孩子过了1岁之后,也就是可以走得很稳,常走到我身边来扰乱的时候开始,我就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学做菜,我在此介绍让他们做沙拉的例子。

当我在做沙拉时,怪兽来了(我家孩子),我把蒸好的马铃薯给他一个,准备一个装皮的容器,先剥马铃薯的皮给他看,然后交给他做,在他一边流口水一边剥的时候,我在旁边已剥了二、三个。我会夸奖他说:“做得很棒噢。”或教他“你抓住这边看看!”或是问他:“皮要放在哪里呢?”

剥好的马铃薯和皮要如何来分类,可以交给孩子去判断。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愉快的挑战,也是让他们愿意做到最后一个步骤的重点。同时,这也是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并且持续做一件事的诀窍。

孩子得到要领以后,剥的个数也慢慢增加,到后来,他们剥完所有的马铃薯时,会很有成就感:“全部都是我剥的!”

不仅是剥皮,大概在1岁10个月左右,我就开始让孩子有少许机会用菜刀切菜。孩子还没力气去切会滚来滚去的圆柱体或长长的蔬果,所以大块的菜由妈妈来纵切,小片的就交给孩子。孩子切的量,刚开始只有很少,切得不错以后再慢慢增加。接下来如果慢慢地把“工作”交给他们做,他们就不会只执著在“切”的动作。

至于菜刀的用法、握法、该怎么切、要怎么压住材料、切菜的准头等,每一个动作,都要分解开来用很慢的速度做给孩子看,让孩子容易了解,并且看得很清楚。同时在做示范的时候,不要嘀嘀咕咕地说个没完,应注意孩子有没有看清楚,尽可能控制不要说太多话。当然在教孩子菜刀的用法时,也要很清楚地告诉他们菜刀的“危险性”。

我想在孩子10岁以前,至少可以学会10种以上的餐点做法。哥哥目前会做的有煎蛋、土司料理、松饼或煎蔬菜饼等,只要看分量自己就会做。

或许这样说有点过分,不过我认为,若是放孩子独自一个人在家里,他能自己做东西来吃,或是虽然功课成绩不好,但会自己削苹果皮、开罐头,这样该有多棒啊!

会做菜的孩子,有专注的集中力、做事又有条不紊,这才是真正头脑好、聪明的孩子,不是吗?等到会认字,也会自己去量分量时,我想可以画图为他准备好做菜的顺序。

到现在为止,我的孩子都是用身体来记忆的。有时候,我会像大厨师在教弟子一样催促他:“做菜要动作快,有条不紊,要不然菜就要烧焦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想做得不得了,总是高兴地和我一起做。因为做了菜之后,可以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可以很得意地对大家吆喝“开饭了”;还有最后大家发出“好吃!”的赞美声,使他对做菜乐此不疲。

上一个寒假时,我想寒假只有两周那么短,如果不做点什么事的话,一下子就结束了。所以就决定做“菜”。我心里决定“每天都和哥哥一起来做”。为了让他做得轻松愉快持续不断,就算菜色少一点,或他不会做比较精致的菜也无所谓。总之,就是尽可能选择可以做得很愉快的菜(像煎蔬菜饼等)。

还好,为期两周的寒假,过得又充实又愉快。因为每天都在做,孩子的手艺还真的进步不少呢!毕竟,做菜这件事“习惯成自然”,我深刻感受到了!

帮忙摆碗筷及摆上饭菜

吃完饭之后,我让他们收拾碗盘(因为吃完了不必担心会弄洒)。做得不错之后,就让他拿还有剩饭的碗(从不容易倒洒打翻的东西开始),然后是菜,最后是有汤的东西(容易弄洒的东西)。

现在小孩(2岁2个月)要喝牛奶时,自己会拿杯子倒牛奶。他会很小心地把杯子端到桌子上。一天有重复五、六次的机会。他就像在“线上步行”(注:所谓“线上步行”是蒙台梭利教育中所实行的练习。以正确的姿势走在线上。有时配合着音乐,有时手上拿着东西、头上顶着东西,以正确的姿势慢慢地行走)一样,端东西时总是稳重谨慎。

最喜欢帮忙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自信,可以自己去想、自己去行动,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做!”这个时期可以成为“行动的主角”,因此我们要利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状况,尤其“让孩子帮忙做家事”是相当重要的机会。

我想只要你看到孩子们在“儿童工房”里的贴心时间帮忙的情形,就可以明白他们是多么喜欢帮忙参与了。

他们用力地擦桌子、打开桌巾、用注壶倒牛奶、发盘子、用夹子夹点心,把毛巾卷起来、用扫把扫掉地上的点心屑等等。

该怎么样交给孩子去做呢?有以下几点诀窍:

(1)准备孩子很高兴而且很愿意去做的小尺寸毛巾或扫把等。

(2)第一次做给孩子看的事物,必须要在他的面前让他看清楚做法后,才让他做。例如:

我用注壶倒东西的时候,总是在孩子的眼前慢慢地、重复地做给他们看。

(3)之后再一点一点地加困难的动作。

有的父母亲感叹自己的孩子“不会整理”、“不会自己穿衣服”,那是因为在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时期”,没有“帮助他自己做”的缘故。只要是人,每一个人都想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谁都不想被人家命令去做事。调整随意肌运动的幼儿期,正是要照自己所想去行动的时期。

这个时期,他们非常努力地尝试做各种动作,达到自己完成的地步。这是自然赋予人类自立的机会。希望我们都把握这个机会!

诚如孩子在某个时期对收拾整理很感兴趣一样,他们也有段时间对自己换衣服感到非常有趣。当他们对纽扣感兴趣(2岁左右),以及什么都想模仿妈妈的时候,就可以帮助他,让他学会自己换衣服。

一开始可能很花时间,但只要你帮他自己做的话,就会愈做愈好,等他做得很好时,就一点也不麻烦了。而且孩子对有趣的事学得也快,不用很费劲地很快就能学会。当他可以自己做时,就能产生“自信”。朝着“自立”成长的孩子,“自信”是最大的礼物。

孩子能够享受和你一起做事的时光,只有现在!孩子从小就帮忙做家事,最近的状况如下:

(1)下雨之前,他会帮我把衣服收进来,把收进来已经干的衣服,很整齐的叠好。

(2)最近包办洗所有的碗盘。在他刚开始想洗碗盘时,我教他盘子的放法、汤匙和筷子的方向和位置、不要浪费水、动作要快等,现在他可以做完而且做得很好。在这之后,不管碗盘再多,我都可以很安心地交给他,因为他已经可以做得很完美。

(3)早上起床,自己换衣服,叠好睡衣,拿出面包放进烤箱,转动时间钮、在烤的时候准备奶油或盘子、抹上起司或果酱,倒好牛奶,然后叫大家吃早餐。

(4)自己折好手帕和卫生纸,放进口袋,自己把名牌用安全别针别在衣服上。

在他自己做的那段时间,我就去晾衣服或做便当。两岁的女儿有时会早起,有时起得晚就自己一个人吃。她把面包放进烤箱,旋转按钮(我会确认烤的时间),然后她会告诉我“已经叮——了哟!”,我帮她拿出来(只帮到这里),她自己涂上奶油。或是自己把起司片放在土司上面。

如果吃的是日本式的早餐也是一样,打蛋、撒芝麻、舀味噌汤等等,有很多事都是孩子可以帮得上忙的。

写了这么多“帮忙做家事”的种类,并不是说我的儿子每天都做那么多。就像在“儿童工房”里的孩子自由地从架上选择“工作”一样,当他们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就会去做他们想做的事。这才像个孩子。

现在他最喜欢做的就是“洗碗盘”和“饭后的收拾”。

让孩子自己想接下来该做什么

阿哲妈妈的信中所谈到她这段时间个人的实践经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位妈妈的目标在于“孩子透过帮忙可以自己思考,自己行动”。“自己思考,自己行动”正是幼儿后期的孩子从生活中自己做、自己静忙当中学会的。

接下来所介绍的这位妈妈,在认识蒙台梭利教育以前,当孩子表示想帮忙的时候,她会把孩子赶走,并且对他们说:“你们不来帮我做就是帮大忙了,到旁边去!”事实上,在孩子3~6岁的时候、如果大人不把一件事的意义和顺序传达给他们的话,孩子真的只会愈帮愈忙。这位母亲自从认识蒙台梭利教育之后,开始重视孩子的每一个行动,同时,也开始给孩子们帮忙的机会。借着这些过程,她发现她的孩子改变了,他们变得会“自己去想接下来要做什么,也会自己去行动”。

我一直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自己带孩子。但是我只是照顾他的吃穿,至于这个孩子现在想做什么?现在对什么感兴趣等,我根本没多余的时间去想。

孩子是我在认识蒙台梭利教育后才生的。照顾他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蒙台梭利所说的敏感期,于是我舍弃以往的态度,用新的方法来对待孩子。譬如说,回到家要漱口洗手。我现在才知道二岁左右的孩子喜欢一而再、再而三的玩水洗手,可是以前我却没有耐性等他们“快点!快点”,“不快点洗,我没时间准备晚饭了噢!”老是急着催促他。肥皂也是数“1、2、3”就把它抢走,不让他自己来。

但是现在我对两岁的孩子却不一样,我帮他准备了一个小椅子,让他可以自己开洗脸台的电灯开关,以及够得到水龙头,擦手毛巾也挂在他的手可以及得到的地方。然后我跟他说:“洗好了,叫妈妈。”就离开他旁边,一边做其他事,一边探头看他做的情形。我看到这个小儿子在手上打上一层又一层的肥皂,然后放水冲走,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在做着。最后满足了,倒掉(放掉)洗脸盆里的水,关上水龙头,最后关上电灯,然后来跟我报告:“妈妈,手手,洗好了!”接着就去玩了。

其他的事也是一样

有一天我在削苹果皮,6岁的女儿说:“我想削削看。”我以前会说:“太危险了,长大再说!”但是现在我却能对她说:“你看噢!要这样削!”慢慢地把水果刀的用法做给她看。在女儿开始削时,我在一旁静静地等着。看到女儿削完时满足地说:“我削好了!”虽然能吃的地方已所剩不多,但我也跟着开心起来。对于我自己可以做到在一旁静观等待,自己也很高兴。

记得我的儿子在3岁到6岁时跑来跟我说:“妈妈,我想帮忙!”我还对他说:“你滚到一边去,你不来帮我就是在帮我了!”多么冷淡又讨人厌的妈妈啊!不过现在我会邀他们:“要不要擦桌子?要这么擦!”于是儿子以非常认真的表情擦桌子,然后带着满足的表情说:“擦好了!”

在倒麦茶时,以前儿子想要自己倒时,我就说:“会洒出来,不行!”如果他不听自己去倒,结果洒出来的话,就责怪他“我不是说了不行吗!”令他十分沮丧,使得他不得不说:“妈,你帮我倒!”

现在我改变了,我会说:“要这样倒,你要不要做做看?”或者“洒出来了吗?用抹布擦一擦。”孩子们自己渐渐地会自己想,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不再每件事都来问我了。

希望大家注意最后一段话——“会自己想,接下来该做什么呢?不再每一件事都来问我了。”很多妈妈在骂孩子时的口头禅是“不要每件事都来问我,你不会自己想想看啊!”但是,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谁的责任呢?要是他想自己做,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时有人教他,就不会变成一个无法自己思考,无法自己去行动的人了,不是吗?

把日常生活当作教室

在《妈妈的敏感期》一书的后记中,当提到美国的教育学者布鲁姆,曾在艺术、运动和自然科学这三大领域中,对晋身世界顶尖的人物在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作了一番研究。在他的研究中有一段“家庭和初期学习所负的使命”,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报告。

这些世界顶尖人物的共通点是,他们的父母亲在他们小时候,就把家中许多杂事和责任分配给他们,让他们负起责任,这一点在他的报告中强调了好几次。当这些人长大后,对特定的专门领域开始有兴趣时,他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好好地去做。由于幼年曾被父亲要求反复地去实践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这样的训练帮助了他们,以至于他们能够超越且忍耐许多的历练,而最后达到世界级的顶尖成就。

在幼儿园老师的聚会中常常听到,那些身边所有的事都是妈妈快速帮他做好,然后又被带到补习班或才艺班的孩子,常常不会自己思考,不知所措,而且笨手笨脚,是令人头痛的一群。

或许帮助孩子在家庭每日的生活中,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行动,会比带他去补习班或才艺班来得麻烦也说不定。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才有补习班和才艺班学不到的重要基础。很多家庭都认为“孩子只要把书读好就可以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亲代劳,什么都为他们做好了。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你再叫他“自己去做!”或“家里的事你也多少帮一点忙好不好!”都没有用了。因为孩子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把家里的事很有条理地做好。

接下来,是“儿童之家”的老师所说的一段话。她观察蒙台梭利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后,认为“日常生活的练习”才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这套教育方法充满让人从教条化的人生当中解放,通往自立之路的契机。若要把孩子从“被人家说了才动”,“没有指示就不会判断”的重大危机中解脱出来,当务之急就是让孩子每天在生活中具体地练习“自己去判断实践,并在过程中吸收一些什么”。

上一辈人教育孩子用“不管他,自然就会长大了”的那一套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放着他不管,他就可以自然体验生存之道的时代了。我们希望这个时代的孩子能够运用智慧应对事情;掌握自己的人生,具备不屈不挠的人格等。

从幼儿期开始就强迫孩子成为专家的后补,在自然生活中剥夺孩子成长应有的步调,这种生活无法产生任何东西。因为丰富的情操和天才般的想像力,绝不是被管理下的那种教条式、规格化的方式中所能培育出来的。为了要孩子发挥自己的智慧,去过自己的人生,就不能缺乏“该怎么去生活?该怎么过日子?”的经验。唯有自己动手反复练习,用身体去学、用心去感受、锻炼自己的头脑,才能创造出孩子的明天。

日常生活的行动分成三类

在日常生活中融人教育的规律行动,是蒙台梭利提倡的新教育法的基石。这和一般教育所说“基本的生活习惯”的原理不同。一般所称的“基本的生活习惯”指的是排泄、用餐、穿脱衣服等生活上基本的事情,以自己会做为目的。而蒙台梭利教育的基石是指“日常生活练习”,是以培育一个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为目的。

在日常生活当中,孩子内在催促他“想去做”的冲动,帮助他自己去思考他不会做的事情,建立方向秩序,进而做到接近完美。而帮助他的方法,并不是只帮助他会做就好,而是帮助他可以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实行。

所以,把孩子想学的动作分割出来,按照顺序做给他看。在做给孩子看之前,自己必须先做做看:“起先拿这里……然后按住这里……再来移动……”也就是必须先将行为的要素分解,才能做出好的提示。

当孩子看到大人一边想一边做出来的动作时,他们便会开始活动他们的头脑。等到自己做时,便可以一面回想自己所看到的,一面自己去做。那时,接下来的步骤也已经在他的头脑里,也就是说他在做目前阶段的动作时,也在预测下一步的动作。于是,能够养成做现在的事时预测下一件事的习惯。这是人学习先思考再行动的第一步。所以大人如果什么都不想,只跟孩子说:“就是这样做啊!”那孩子根本没有动脑的余地,更不能理解了。

在蒙台梭利教育里,不是推诿给“以后自然就会变好的啦”这种偶然的机会,而是将日常的生活行动分成三大类,分解每个动作,提示给孩子看,让他把这三类行为都做到完美。这三大领域称为“日常生活练习”。

第一类是照顾自己,如自己洗脸、洗手、穿脱衣服、刷牙、梳头发等。

第二类是照顾环境,如扫地、照顾小动物、照顾植物、分配碗盘饭菜、洗餐具及整理厨柜等等。

第三类是日常的礼节规范。让孩子在这段时期学会无论走到哪都通用的礼节规范,是大人的重要工作。当他学会正确的举止规范,便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社会的层面。只会傻傻站着不知所措,与好好地去学会是完全不同的。寒暄问候的方法、拿东西给人家的方法、用餐的方法、优美的动作姿态等,不是只做出笑脸就够了。正确性是必要的。

这些教育并不是“管教”,而是在孩子“想要去做”时,引导他们去做,去思考,做自己行动的主人,然后能从对大人的依赖中独立、行动。并且养成面对目的去行动的习惯。’在幼儿期学会动脑去行动的孩子,升上小学以后,当他决心“自己完成”时,便懂得去思考如何实现这件事。

这样的孩子在小学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必要的事都可以自己来。像站、坐、打招呼、整理、扫地、做功课、预习功课等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是小学低年级时走进学校文化和学习的路线当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但是却有一些幼儿教育人士,袒护在幼儿阶段没有培养好这些能力的孩子,并且为他们辩护:“错的是学校一成不变的规律文化”,一味地这么主张好吗?

幼儿教育人士难道不应自问,现在的幼儿教育是否对于只有在这段时期可以学习的事物,提供适切的原理技术和支援呢?

幼儿期学会的生活行动基础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时会被统合起来,成为发挥自己真正实力的原动力。在幼儿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能力,而先去学进入小学才要学的东西,到了小学高年级就会开始失常混乱。今后综合性学习形态将不断地增加,这将要求孩子具备自己理清头绪、循序追究的能力。

这个能力是幼儿期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以及经验累积的成果

关于第二次机会

虽然无论课堂瘫痪或A少年事件,人们都直觉到似乎和幼儿期的教育有关,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把矛头指向教师的力量不足和心灵教育不足的方向去了。到底幼儿期教育的焦点放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或许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幼儿前期和幼儿后期不同的成长问题,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法去对应吧?

但是,教育3~6岁孩子的幼儿园,目前正受到外来强大的压力。上级追究课堂瘫痪的责任,家长则要求要提供支援育儿的设备和知识。事实上,幼儿园教育纲领的修订中,已要求育儿设施及各种机能对社区的人们开放,以及在幼儿园教育结束后让孩子留下来,所谓的“安亲保育”。

接二连三交代下来的指令,只是徒然增加第一线老师的工作负担而已。然而,问题的本身得到解决了吗?不如说只是带给老师疲累,问题解决之道却是愈离愈远。重要的不在制度的变革,而在对待孩子以及帮助孩子的方法上的变革。

譬如后面章节中所介绍的那位太太,面对眼前失常混乱4岁的女儿,不知如何是好时,她从蒙台梭利教育中得到启示,用扯断的珠子改作成项链,而且透过这个教材,不知不觉中改变了4岁的小女孩。在幼儿后期,只要照着生命的法则,纵使只是些微的契机,即使是短时间内都可以使孩子转变。

4岁小女孩的母亲在接触到孩子这股珍贵的生命力、感受到孩子“想要好好地活下去”的强烈愿望后,开始研究起蒙台梭利教育中如何去观察孩子、如何去帮助孩子的方法来。从最初使用晒衣夹、牛奶注壶等家庭用品,照着思考的法则做给孩子看开始,后来孩子的心智渐渐地往逻辑的学习上发展,进而对语言和数的世界感兴趣了。

那时那位太太不只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邻居在育儿中的妈妈以蒙台梭利教育读书会的方式,加深教育的方法。像这样的努力,才真正叫作育儿支援。

受到孩子涌现的强烈兴趣,那位太太接着亲手作了许多语言和数的教材。于是孩子们从数和语言的世界,向着更宽广的文化世界拓展开来。像这样具备发展能力的幼儿教育,真应该成为育儿支援的中心才对。

那位太太的读书会叫作“天使之家”,他们一面以合理的活动方法,让孩子学会日常生活的功课,并以同样的原理,让孩子亲近文学和数的世界,并且引导孩子知道世界和宇宙。听说那些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都可以自己的步调开始进入学校的学习。那些孩子共通的地方,在于自发的学习,积极及安全的生活态度。和现今流行的“暴力孩子”还有“易怒孩子”是完全相反的。因为这些孩子不会轻易走向“暴力孩子”或“易怒孩子”这种忽略问题本质,只是简单地去把问题解决掉就好的路。

近来许多人才刚刚针对“暴力孩子”及“易怒孩子”这两种类型的孩子,提出否定的议论,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幼儿期接受合理且良质教育的孩子,进入小学以上的阶段后,令人肯定的表现。然后我们就可以从他们的表现思考幼儿后期教育的课题。在我国各地,接受良好幼儿教育的孩子,已经有了成果,这一部分待终章时再介绍。

“个体”的确立

虽然3岁以前养育上的缺失造成偏差发育,但孩子也能在3~6岁发挥他本来的美好,挣脱掉各种障碍而开花结果。无论是多么地失常混乱,但只要有适当的契机,都可以使孩子在短期间内产生变化。所以才叫作“第二次机会”。一直到现在我都说,由偏差发育到正常化只有一条路,但是要帮助孩子确实地走上那条通往正常化的路,却有许多条路可选择。

·对“不明白动作方法”的孩子,仔细清楚地用简易的方式,把“做法”做给他看。

·在日常生活中,一起“仔细地”做。

·在生活中让孩子分担家事的“责任”等等。

尤其是“分担责任”这件事,在幼儿后期特别重要,我在法国最初接触到的幼儿教育,是应用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原理,叫作“人格化、共同体化教育”。这个体系认为“个性”与“共同体”是一体的两面,唯有先确立了“个体”之后,这些个体才能成为“共同体”良好的成员。和而且他们把“责任分担”的系统涵盖在日常生活所有的生活、活动之中,孩子们每3个星期选择一次自己要分担的工作,然后每天持续的做。做3个星期,学会该项工作。举凡整理书架、打扫、洗碗盘等,都有人来负责。

之后我也造访法国多次,无论他们的幼儿教育是采用哪一种形态来运作,都可以看见墙壁上贴着责任分担的表格。毕竟把日常生活的工作分担给孩子,让他们去实践并负起责任,是幼儿后期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所以在幼儿后期,掌握各种机会,借由自己选择一持续做自己选择的事一不逃避困难全力超越一体会完成感和充实感等一贯的方式,帮助孩子、扶持孩子,走过这一连串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像“幼儿期快乐游戏最重要”的幼儿教育理论,在课堂瘫痪的现象出现后,已开始被提出来反省。研究幼儿后期并活用第二次的机会,可说是今后幼儿教育界的一大课题了。

§§第六章婴幼儿的智力与潜能开发方案

同类推荐
  • 犹太人教子心经

    犹太人教子心经

    本书总结了犹太父母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包括孜孜以求的求知精神、塑造完美的自我、重视今天的每一步奋斗、与人为善、广交朋友、品德决定成就的高低和金钱是世俗的上帝六个部分。
  •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离异或丧偶等原因所形成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而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单亲家庭作为家庭形式的一种,未必会对孩子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单亲孩子一一样可以健康成长,甚至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单亲的现实。本书对单亲父母的心理、情感,单亲子女的教育以及爵婚家庭的孩子教育等问题均有深入分析和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单亲父母及孩子提供一个家庭自助的平台,用自己的双手扶起内心深处那架倾斜的天平!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0-1岁)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0-1岁)

    男婚女嫁是人生的正常过程,生儿育女,是每一个家庭都免不了的俗事。当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时,社会责任及义务也接踵而至,幸福与压力并行,我们必须坦然面对。一个新家庭的诞生,必然会催生出许多新问题,我们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本书囊括婴儿的发育特点、婴儿的科学喂养、婴儿的日常护理、婴儿的智力开发、婴儿的疾病防治五大方面,分月讲解,内容翔实,阐述明晰,便于掌握和运用。 此书好比是一名家庭顾问,她的光顾,会让你如愿以偿,使你家庭蓬筚生辉。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热门推荐
  • 黑魔导师

    黑魔导师

    我从地狱沼泽醒来时,身侧堆着无数尸体。没有血,不是残暴的死法,通通是脖子左侧吸附着某种黑色的块状东西。暗红色的脉络一条条缠绕其上,某种液体在纹路中缓慢的流动,黑块不规则的一起一伏的搏动。我陷入一种极度空白,开始向着某个方向走。不知走了多远,我走入一个丛林。我觉察到地上有许许多多的空洞,深不见底,在荒芜的杂草下。而我注定要跌进那个洞里的,一瞬间的恍惚足够了——如今想来,那个洞不算深,是未完成的作品,所以洞底玩笑般布置了几根尖木刺。我才感觉到一股下跌的凉风,腹部就猝不及防一阵剧痛,木刺利落干脆的贯穿而过。我瘫倒在地上,听血液在我心脏里流过。我突然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某个软软的东西,在搏动。
  • 斗天之九千重劫

    斗天之九千重劫

    在这个修真的世界里,秦战成长于一个不同寻常的武学世家。当有一天,摆脱束缚,他拿着一把竹剑踏上了危机重重的道路。修习逆天功法,被天仇视的他,在无尽劫数的武道之上艰难迈步。不求至尊宝座,不求美人相伴,他孤独的身影穿梭在黑夜白日之中。在这无限重劫,无尽孤寂的习武路上,他立下了誓言。挡在我之武道面前的,无论是什么,资质,敌人,生死,都要被统统击碎。战!战!战!不至尽头,战无止境!
  • 神谱之创世说

    神谱之创世说

    宇宙洪荒,天地初始······龙、神、仙、人、魔降世·······不一样的创世之说·······不一样的人世经历·······不一样的联手定世封魔·······并且有不同的爱恨见解、情感纠葛·············让我们一起回顾当初的天地洪荒、混沌宇宙······回顾神、魔、龙、人的爱恨情仇······回顾人类的历史、神魔的历史及他们中界龙族的历史······追随神谱神游上古·······
  • 华光宝鉴

    华光宝鉴

    妙音妙缘有妙法,妙善慈悲结妙人;三修六道同一路,路路通达皆我门。几句谶言,引住几多凡人,驻足的期盼,便是命运发出的微笑。这本书里有热血、有战斗、有奇遇、有苦修,有权利欲望,还有爱恨情仇,但更多的是真实,是现实,让我们都沉下心来吧。新作者新作品,敢请各位书友屈尊支持,小道感激不尽。书友群:437365209欢迎各位书友来此倾囊献言
  • 天封使命

    天封使命

    200万年前,一对青年——白与琼创造了这个世界,后人称之为创世神,他们建立了神族来管理统治这个星球的七大洲。然而,多年以来,不服统治的各个势力崛起,疲惫不堪的神族苦苦支撑......旅法师、制造师、通灵师、召唤师等等不同的职业组成一支支军队为各自势力战斗。旅法师们使用着被称为“烯”的能量体,施展绚烂而威力强大的法术。医药师们把其它生物的器官移植到人地身上,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可酿成可怕的后果。制造师制造各种战争机器,为国家赢得一场又一场胜利。
  • 经济检查实务

    经济检查实务

    本书对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程序和证据调查、审查与运用方法、技巧和策略,以及案件核审、审批和法律适用、执法文书的制作等内容作了全面具体的介绍,具有内容完整、知识系统、功能实用和普遍适用的特征,从而构建起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实务理论知识体系或架构,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理清了头绪。既可以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工具书。
  • 假面诡刺

    假面诡刺

    这是一个仙术绚丽、飞剑乱舞、纵横天地的世界。叶暮却没有欣赏到这份绚丽,他成了这个世界里的刺客,从鲜血中爬出来,挑战那些高高在上的傲慢身影。
  • 旅俄漫纪

    旅俄漫纪

    往俄罗斯;第一天的印象;探访俄罗斯历史的新起点;冬宫内外;徜徉在十月革命总部旁等。
  • 回到村里去种田

    回到村里去种田

    九十年代的农村是整样一番光景呢?大大们是不是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跟我一起回到村里去种田吧……
  • 红竹晓风

    红竹晓风

    司徒空三人机缘巧合之下活了千年,长生不老。殊不知一切都在幕后黑手的掌控之下,只为最后的秘密。司徒空该如何抉择,是就心爱的女人,还是为了天下大义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