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8300000023

第23章 制胜:把对手逼上绝路

【冯氏智慧。

危事无恒,方随病设。躁或胜寒,静或胜热。动于九天,入于九渊。风雨在手,百战无前。集《制胜》。

【经典诠译。

冯梦龙认为根据实况,来拟定最有效的攻击方略,让对手无从防备,为致胜之道。

冯氏案例:以柔克刚的绝窍

“以柔克刚”最好的解释,就是用“太极拳”战胜对手,而不是用“刀枪火炮”去袭击对手。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孙膑”孙子同齐使之齐,客田忌所。忌数与齐诸公子逐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乃谓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忌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五千金。

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宋高宗问吴磷以胜敌之术,磷曰:“弱者出战,强者继之。”高宗亦曰:“此孙膑驷马之法。”[毛泽东批点: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的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以刑余辞。乃将田忌,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救赵,孙子曰:“夫解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撤。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魏赵相攻,轻兵锐卒必尽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致人。)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敝于魏也。”忌从之。魏果去邯郸,(致于人。)与齐战于桂陵,大破魏军。[毛泽东批点:攻魏救赵,大败魏军,千古高手。]

“周亚夫”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人于、渑陋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洛阳,使搜渑间,果得伏兵。

太尉会兵荥阳,[毛泽东批点:非荥阳,乃定陶]坚壁不出。吴方攻梁急,梁请救。太尉守便宜,欲以梁委吴,不肯往。梁王上书自言,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亦不奉诏,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后。吴兵求战不得,饿而走,太尉出精兵击破之。

吴王之初发也,其大将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魏延子午谷之计相似。此亦一奇也。”吴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何不谏他勿反。若借人兵,亦且反王。”于是吴王不许。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利险;汉多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老将皆言:“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吴王于是亦不许。假令二计得行,亚夫未遽得志也。亚夫之功,涉与吴王分半,而后世笫功亚夫,竟无理田、桓二将军之言者,悲夫!

李牧、周亚夫,皆不万全不战者,故一战而功成。赵括以轻战而败,夫差以累战而败。君知不可战而不禁之,子玉之败是也;将知不可战,而迫使之,杨无敌[毛泽东批点:杨业]之败是也。

“曹玮”曹玮知渭州,时年十九。尝出战小捷,虏引去。玮侦虏去已远,乃缓驱所掠牛马辎重而还。虏闻玮逐利行迟,师又不整,遽还兵来袭。将至,玮使谕之曰:“军远来,必甚疲,我不乘人之急,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甚疲,皆欣然解严,歇良久。玮又使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鼓军而进,大破之。因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以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小憩则足痹不能立,(妙。)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玮在军,得人死力,平居甚暇,及用师,出入若神。一日张乐饮僚吏,中坐失玮所在。明日,徐出视事,而贼首已掷庭下矣。贾同造玮,欲按边,邀与俱。同问:“从兵安在?”曰“已具。”既出就骑,见甲士三千环列,初不闻人马声。

只看城中肃然,不闻鸡犬,便知刘钅奇必能胜敌。只看甲士三千环列,初不闻人马声,便知敌必不能犯曹玮。△冯氏制胜之释用(一)

因人制宜,攻守不会乱《智囊》认为:历代兵家,对因人制宜的研究最为到家。兵家所说,“怒而挠之”,“亲而离之”,“卑而骄之”就是一个证明。“怒而挠之”,如果敌将性格暴躁,就故意挑逗、辱骂使之发怒,使之情绪受到扰乱不能理智地分析问题,盲目用兵,暴露破绽,进而相机歼灭;“亲而离之”,如果敌军上下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团结一心,那么,就要利用或制造矛盾,进行离间,使之离心离德,分崩离析,从组织上削弱敌人;“卑而骄之”,如果敌将力量强大,且骄傲轻敌,可以用恭维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示敌以弱,助长其骄傲情绪,等其弱点暴露以后,再出其不意地攻打他。

相传在宋朝时,有一年,北辽政权的八个侯王带领十万番兵进犯中原。辽兵在距边关十里处扎下营盘,随后派两名番兵到宋营下战书,这份战书只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说宋朝如有人对出下联,马上收兵,绝不食言。

宋营将士拆开战书,只见那上联写道:“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均在上,单戈便战。”宋营将领相互传阅,无一能对。这时,地方上一位私塾先生听到了消息,星夜赶到宋营,写出了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都在旁,合手即拿。”答书送走之后,宋营将领对番兵八大王做了初步分析,从战书上可以觉察到他们目空一切,傲气十足。看到答书之后,一定恼羞成怒,自食其言,不但不会退兵,还可能来偷营劫寨。于是,做了充分准备,设下埋伏,并分兵攻打番营。番兵取回战书,主将一看,果然暴跳如雷,连夜偷袭宋营。最后,偷袭不成遭暗算,自己的营盘又被偷袭,进退无路,不战自溃,八大王有的阵亡,有的被擒。这一故事,是因人制宜方略的成功范例。

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经过各地农民军,特别是北方红巾军的致命打击,元王朝气息奄奄,死日将近。这时,朱元璋已经羽翼丰满,并踌躇满志。但他的东西两面,各有一支劲旅,构成了巨大威胁。西面是张士诚,东面是陈友谅,陈友谅拥有江西、湖广之地,是当时疆土最广、军力最强的势力,他野心最大,早有吞并朱元璋之意。他还派人与张士诚联系,彼此联合,东西夹击朱元璋。朱元璋如何攻守呢?

关于攻守要诀,朱元璋的高参刘伯温在其《百战奇略》中,将它运用于战争,是指导战争的一条重要方针。刘伯温认为:

凡是作战中,所说的防守,是了解自己的结果。知道自己没有作战获胜的可能,那么我军就应该稳固防守,等待敌军出现破绽劣势的时候,再出击打败它,这样就没有不获胜的道理。兵法上说:知道作战不能获胜就应该全力防守。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反叛,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七国叛军。周亚夫于是亲自上书景帝说:“楚国兵马强悍,作战讲求轻灵快速,我军不可以与它正面交锋,希望利用梁国来牵制束缚楚军;然后断绝楚军运粮通道,最终就可以击败它。”景帝同意了这一作战计划。周亚夫率军出征,大兵在荥阳相会。这时吴军正在加紧攻打梁国,梁国局势万分紧急,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率军向东北方推进,进驻到昌邑,然后便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此坚守不出。梁王派使者催促周亚夫尽快出战,周亚夫却依然如故,坚守不出,断然拒绝派兵救梁国。梁王上书给景帝说明了这一情况,景帝下诏命令周亚夫尽快派兵救梁国的危急,但是周亚夫对皇命置若罔闻,仍旧按兵不动。周亚夫坚守不出的同时,却偷偷派出高侯等将率轻骑兵出其不意地奔袭到吴楚军的背后,断绝吴楚军运粮的通道。吴楚兵没有了军粮,饥肠辘辘,便想退军,多次前来挑战,汉军却始终不出战。一天夜里,周亚夫军营中突然发生大乱,汉军不明真相,自相残杀起来,混战之军打到周亚夫的大帐附近,但是周亚夫却镇定自若,躺在大帐中纹丝不动。没过多久,汉军明白真相,惊乱自然也就平息了。吴兵猛攻汉军东南角阵地,周亚夫却派兵加紧防卫西北方阵地。没多久吴兵果然猛攻汉军西北面阵地。由于汉军早有防备,吴军没有得逞。吴楚军士兵食不果腹,惊慌四起,不得不撤出战斗开始溃逃。于是周亚夫率精锐之师奋力追击,大败吴楚联军。吴王刘濞丢下大军不管,只带几千名士兵仓惶逃命,跑到江南丹徒固守下来,妄图负隅顽抗。汉军乘胜追击溃败之敌,全部俘虏了叛军,同时收复了所有叛国的郡县。周亚夫又下令声称“谁能抓住吴王刘濞,赏赐千金”。一个多月后,南方越人抓住刘濞并斩首,拿着刘濞的头来见汉军。周亚夫此次出兵,从守到攻,一共耗时七个月,而吴楚等国叛军全被扫平。

战争中的守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被动防守,守的目的在于等待进攻之敌出现疏漏,尔后乘机一击,反客为主。孙子在《孙子兵法·军形篇》中写道:“不可胜者,守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说的是硬打不能取胜的,就要防守严密。善于防守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极深的地下,只有这样,既能够保全自己,而又能夺取胜利。战争中的攻守转换,瞬息万变,顺则攻,逆则守,关键在于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刘伯温总结出知彼则攻,知己则守,是把《孙子兵法》又向纵深推进了一步,把攻守上升到知战的境界之上,充分表现出守战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攻守思想对朱元璋夺取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

朱元璋与群臣冷静地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对策。他们认为:陈友谅傲气十足,张士诚气量狭小;傲气十足的人好生事,气量狭小的人没有远大抱负。假如先攻张士诚,那么,张军就会顽强坚守,东面的陈友谅必然倾全国之兵,围攻过来,处于腹背受敌的艰难境地。反之,先攻陈友谅,气量狭小、无大志向的张士诚肯定拥兵自保,静观其变。陈友谅孤立无援,必败无疑。陈友谅兵败,张士诚则成为囊中之物,伸手可得。

从这种分析出发,朱元璋首先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摆开战场,张士诚果然袖手旁观。朱元璋以全力对付陈友谅,获得全胜。之后,朱元璋又发兵打败了张士诚,从此再也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力量。朱元璋乘胜进军,向元朝统治中心大都进发,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中外历史上那些懂得攻守之术的人们,一般都能够“知己知彼”。他们晓得自己的力量比较弱小,不足以与竞争对手力敌抗衡,只得隐藏大志,屈身示下,以求一退。越王勾践知道越国的力量抵不过吴国,不得不降一国君主的身份而为奴,卧薪尝胆,历尽艰辛;燕王朱棣(朱元璋之子)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与朝廷抗争,因此,学疯装傻,忍辱负重;身陷袁世凯软禁之中的蔡锷,知道自己在北京无一兵一卒,欲想倒袁必须出走,于是终日出没于烟花柳巷,耗费巨资置地买房,摆出一副不问政治、胸无大志、沉溺酒色的样子,但他最后却揭竿而起,坚决讨袁。

回到《智囊》之智,其所谓“知己知彼的目的,在于胜彼,战胜竞争对手。为此,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就要根据对手的特点,因势利导,相机行事,即因人制宜。兵家的因人制宜之术,在其他社会竞争领域未必是全部适用的。但其冷静理智的处事精神,还是普遍通用的。无论在哪一个社会竞争领域,都应该依据竞争对手的心理特点,知己知彼,相机行事。

△冯氏制胜之释用(二)

避开锋芒,多面攻守《智囊》强调“避开锋芒者胜”,其意是:不可与对手硬碰,而要学会避败而胜,此可谓一道胜术。

在一般情况下,对手是壮大自己才智的对象。努尔哈赤善于避开锋芒,多面攻守,为对手布下了一道道智圈。

古勒山之战后,努尔哈赤招降了朱舍里部,攻克讷殷部佛多和山城及辉发部多壁城,把势力扩展到辉发河上游地区(今吉林省辉南县一带)。

万历二十四年(1596),乌拉酋长满泰死,努尔哈赤便派人护送布占泰回乌拉,继袭为酋长。布占泰颇有野心,力图向东扩展势力。不久,他勾结叶赫,谋取长白山东北的安楚拉库和内河二路。努尔哈赤听到消息,马上命令幼弟巴雅喇、长子褚英与将领噶盖、费英东等,领兵一千征安楚拉库路。他们星夜驰往,夺取屯寨二十余处,获得人畜万余而回。

万历二十七年(1599),叶赫与哈达的联盟关系破裂,发生火并,哈达势弱不敌,他们的首领孟格布禄以三子为人质,向努尔哈赤求援。努尔哈赤派费英东、噶盖,领兵二千前往援助,驻防其城。叶赫见哈达倒向努尔哈赤,就改变策略,劝诱哈达反戈,图谋杀害建州援兵,孟格布禄表示应允。不料,阴谋泄露。九月,努尔哈赤先发制人,亲自率军攻打哈达。他的弟弟舒尔哈齐自请为先锋,带领一千人马,直抵哈达城下,哈达兵登城抗拒。舒尔哈齐见敌军势盛,面有惧色,按兵不动。努尔哈赤赶到。见到这个情形,很生气地对舒尔哈齐说:“我们来此,难道是因为敌人没有设防吗?”说罢,亲冒矢石带兵环城猛攻。战斗很为酷烈,双方死伤众多。经过七昼夜激战,终于攻克了哈达城,部将扬古利生擒孟格布禄。努尔哈赤严申军纪,不许烧杀,尽取哈达土地人民,纳入管辖之下。

努尔哈赤兼并哈达,打开了进取海西扈伦诸部的缺口。明朝闻讯,极为惊诧。哈达部的前身是明朝设置的塔山前卫,与明朝关系密切。嘉靖(1522-1566)初年,首领速黑忒强盛起来,对明朝比较忠顺,按时朝贡,还捕杀过劫掠贡道的山贼。明朝提升他为左都督。嘉靖十二年(1533),速黑忒因内乱被杀,他的儿子王中携带卫印逃到哈达,被推戴为首领。他重振父业,捕杀反叛明朝的叶赫首领祝孔革。明朝提升他为都督佥事,命令他约束女真诸部入贡。王中死后,他的侄儿王台继为哈达领袖,在明朝支持下,王台的势力更加强盛,明朝也依靠他控制女真诸部,赐他“龙虎将军”的勋衔。哈达世代忠于明朝,所以在哈达与叶赫的争斗中,明朝一直站在哈达一边。王台死后,他的儿子孟格布禄继位,哈达势力衰落,但明朝仍百般扶持他,力图以哈达制叶赫。现在,哈达竟被努尔哈赤灭掉,明廷不能不考虑努尔哈赤势力迅速膨胀所造成的威胁。明廷这才意识到努尔哈赤的志向不小,对自己的危害远在叶赫之上。于是,明朝万历皇帝派人责问努尔哈赤,要他恢复哈达。与此同时,明廷开始改变以哈达制叶赫的政策,着手扶持叶赫,以抑制努尔哈赤势力的继续扩大。

努尔哈赤也在分析面临的形势。他认为,叶赫虽然遭到重大打击,但它邻近开原,依靠明朝,势力还比较强大,不可能一下子把它灭掉,何况东北面广大女真地区还没有统一,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与明朝正面对抗。因此,努尔哈赤做出决断:暂时避开叶赫,率主力北上,以统一东北面广大女真地区,而目标首先是辉发部。

辉发部居住在辉发河流域(今吉林省境内),因地得名。古勒山之战和多壁城被克后,辉发部首领拜音达里慑于努尔哈赤的声威,曾派人前来乞盟,企图在努尔哈赤与叶赫之间保持中立,以求生存。哈达灭亡后,拜音达里越来越感到努尔哈赤兵锋的威胁。他加紧修城筑垒,以对抗努尔哈赤的统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九月,努尔哈赤决定计取辉发,他挑选精兵数十人,扮成商人模样,携带货物,先到辉发城,混入城里,以做内应。随后,他亲率兵马进抵辉发城下,里应外合,一战即克,杀了拜音达里父子,辉发从此灭亡。

在努尔哈赤北上统一女真诸部时,最大的阻力还是乌拉部。乌拉城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六十里乌拉街地方,城坚地广,人多势大,扼松花江上游,正当努尔哈赤向东北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努尔哈赤本想招抚乌拉,古勒山之战俘布占泰不杀,留养了四年,礼遇有加。乌拉首领满泰死后,努尔哈赤即送布占泰回乌拉继位,又先后把女儿和侄女嫁给他,想方设法笼络他。然而,布占泰也想割据称雄,独霸一方。他一方面跟努尔哈赤联姻盟誓,表示顺服;一方面又出兵图们江流域,攻城略地,大肆掠夺,以图扩展势力,与努尔哈赤对抗。

万历三十五年(1607),图们江附近的斐优城(在今吉林省延边珲春县境)首领策穆特赫不堪乌拉的侵掠,投奔努尔哈赤,请求派兵解救。努尔哈赤派遣弟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将领费英东、扈尔汉、扬古利等,率兵前往。他们到了斐优城,收取附近屯寨五百余户南迁。当他们回到乌碣岩时,遇到乌拉大军的阻截。褚英、代善等抖擞精神,挥军迎战,以少击众,拼力冲杀,大败乌拉兵。计杀敌三千人,获马五千匹、甲三千副。

乌碣岩之战,拉开了努尔哈赤武力征伐乌拉的序幕。万历三十六年(1608),他派遣长子褚英、侄儿阿敏,领兵五千征讨乌拉,攻克乌拉宜罕山城,杀敌千余人,获甲三百副,尽收人畜而还。

乌拉连遭惨败,士气低落,元气大伤,无力顾及东方,努尔哈赤便乘机向东海诸部用兵。万历三十七年(1609),他令大将扈尔汉领兵千人,征讨东海窝集部所属瑚叶路(前苏联滨海地区刀毕河一带);第二年,命大将额亦都领兵千人,招服牡丹江和绥芬河流域的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和尼马察四路,额亦都还乘胜东进,攻取雅兰路(前苏联滨海地区雅兰河一带);万历三十九年,再派第七子阿巴泰和将领费英东、费扬古等,率兵千人,往征窝集部的乌拉古宸、木伦两路,深入到乌苏里江流域。这样,努尔哈赤的势力就从东面和南面,对乌拉形成了钳制之势。

万历四十年(1612)九月,努尔哈赤率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八子皇太极等,统兵征讨乌拉。他的部队盔甲鲜明,兵马雄壮,沿松花江而下,连克河西六城,在乌拉城对岸安营。屯驻三日,不曾渡河攻城,而每天分派将士四出焚烧乌拉粮草。他的儿子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等很不理解,请求渡河攻城。努尔哈赤不以为然,他纵观全局,胸有成竹,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攻取乌拉,不像你们到河边打水那样容易。就像砍伐大树,难道一下子就能把它砍倒吗?还是要一斧一斧地砍伐。双方力量相当,怎么能一举把它灭掉呢?我们把他们的城镇攻破,只存其都城,他们的力量就自然削弱了。”随后,他命令诸将,平毁所得六城,并把当地的粮草统统烧掉。布占泰乘船来到河中央,站在船头,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花言巧语地向努尔哈赤请求和解,要求不要再烧他们的粮草。努尔哈赤披明甲、骑白马,来到众军前。他打马入河,对着布占泰,历数他的罪行。努尔哈赤决定暂时不攻取乌拉城,而在伊玛呼山上建立木城,留下一千人驻守,然后撤兵回去。

第二年,努尔哈赤又亲统大军征讨乌拉,连克孙扎泰、郭多、俄漠三城。布占泰率兵三万,列阵以待。努尔哈赤部署战斗,宣誓军前说:“蒙天保佑,我们自起兵以来,弓矢相交,兵刃相接,南征北战,攻无不克。今天这一决战,我们要奋勇当先,夺取胜利!”将士们士气高涨,呼声震天。努尔哈赤挥军前进,等双方相距百步时,命令将士下马步战。两军相接,矢如风发,刀如雪落,喊声震天动地。乌拉兵遭受重创,十损六七,溃不成军。努尔哈赤身先士卒,率兵冲杀,直取乌拉城。布占泰丢盔弃甲,只带百来个残兵,逃往叶赫去了。自此乌拉灭亡。

努尔哈赤几经征讨,最后终于灭掉乌拉。这是他统一女真的重大胜利,不仅扫除了统一黑龙江流域的障碍,而且极大地壮大了自己的政治与军事力量。此后,他不断出兵北上,继续征抚东海诸部,政治上也进行变革,并大力发展生产,扩大经济交流。努尔哈赤正式建立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癸巳之战以后,女真内部形成了新的力量对比,海西四大部中,叶赫、乌拉部势力强盛。哈达、辉发部势力相对地减弱了,变为建州、叶赫、乌拉“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三者之间又以建州与叶赫的矛盾最为尖锐。

在这一形势下,努尔哈赤采取“远交近攻”策略。所谓远交,主要是针对乌拉部、科尔沁蒙古、东海各部和朝鲜王国。所谓近攻,主要是与叶赫部争夺哈达、辉发部和直接攻击、掠夺叶赫部。正是在这一策略思想指导下,努尔哈赤进行了统一扈伦四部的战争。

结合《智囊》看一下,所谓“避败术”,即“远交近攻”的策略。多运用这种策略,即可为胜者!

同类推荐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以机趣、夸张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全书多取自明清笑话,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永,是中国民间针对“世情”的幽默与讽刺之书,是民间智慧的独特展现。
  •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有着极丰富的内容,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均有涉猎,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长物志

    长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有人说做人靠手腕,做事靠手段;有人说做人要有心计,做事要有心机;有人说老实人不能做,老实人做事易吃亏;有人说善良人不能做,善良人做事要被人欺。还有人说……做人与做事的理论堆起来恐怕比珠穆朗玛峰都要高了。
  • 灰姑娘之冷血王子

    灰姑娘之冷血王子

    东宫凌是一名性格古怪、孤僻、冷漠的天才少年,这天他收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生给他送来的情书,混乱中他们发生了撞唇事件在学校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最令他头疼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生竟然与他住在同一屋檐下。。。。
  • 说林下

    说林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的契丹人

    最后的契丹人

    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失落民族的后裔,一段跨越人类历史却又不为常人所知的强强争霸,你对我们的星球了解多少,血族?狼人?特异人?狐族?还是其他……
  • 我主浮沉

    我主浮沉

    少年林凡沉寂五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横扫天骄,所向披靡。登天路,踏歌行,一曲舞风云;凌绝顶,俯八方,一掌惊天地。问曰:“天上地下,谁主沉浮?”答曰:“我主浮沉。”
  • 一品女神:魔尊贱笑

    一品女神:魔尊贱笑

    朱红起,紫衣魅,纤指弹奏流光琴,笑语银铃,足尖轻点,微波灵动。他抱着她,目光柔和的不像话,还染着点点笑意,“璃儿,她想杀你?咋们杀回去!”千璃媣脖子一缩,精致的小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不要!她是女主!有女主光环!”“千璃媣!给本尊滚去杀她!”千璃媣满心眼的委屈,说好的唯美风格呢?全部都是假的!假的!!千不该万不该惹上他这么一只等了她十世的男神……经!吼吼——行!她、要、做、女、主!PS:本书乃是冰玄和九月两人和写的第一本小说,文笔避免有些不同,请见谅!
  • 征途如梦之四方征战

    征途如梦之四方征战

    历史上最深的遗憾莫过于南明,时空流转许多年后的一个偶然事件,让这个遗憾有了弥补的机会。看征途如梦,让你看看不一样的南明,不一样的穿越小说。
  • 灵兵道界

    灵兵道界

    逆乱天界。人族九域,有远古九皇,八大天尊;蛮族大荒,虽蛮皇陨落,尚有四神十二祖。宋域,一块在大战中被击落的大陆。一切,从这里开始。
  • 中国式艺考

    中国式艺考

    这是一部反映艺术生高考生活的长篇纪实小说,也是一个讲述莲儿等有志青年追逐艺术梦想的励志故事。中国每年有艺考生上百万,这是一支庞大而奇特的考试大军,他们的艺考之路充满艰辛、曲折和泪水,也有拼搏的激情、快乐和欢笑。莲儿是位极普通的女孩,她没有天赋异禀,学习成绩平平,但她有着对艺术梦想的执著追求。这部作品描述了莲儿走过的一段艰难艺考路,从选择艺考捷径、北京封闭集训、赶赴各地校考、冲刺文化高考,到最终成功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描述了莲儿和她的同学们对艺术梦想的执着追求,表达了望子成龙家庭的父女情深,也以小见大地展示了我国高考的宏大画卷。读来令人感动,催人泪下,发人深思。加Q交流哈3371340600
  • TFBOYS之校园紫水晶

    TFBOYS之校园紫水晶

    本小说主要写TFBOYS与女主的快乐时光与趣事。为了写出快乐作者会编出一点点过分的,请四叶草们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