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8000000051

第51章 风水不一定是迷信的

1987年11月11日,一个初冬的晴天,中午12点多,赵朴初在××部王凤岐部长、张秉铎××局局长等陪同下,抵达栖霞寺。

学僧列队欢迎,一早从金山赶来的茗山忙下阶迎接,引客人经弥勒殿、大殿,一直到方丈法堂午餐。赵朴初居中坐,茗山和雪老两旁坐下。此外,还有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南京市宗教局正副局长,以及圆湛、梅冰法师。

席间,赵朴初谈到宝华山,说:“古代祖师建立寺庙,大都选择风水好的地方。风水不一定是迷信的。大门的方向也有关系。有些寺庙的大门向东向西,多数向南,很少有向北的。恰巧天坛大佛在香港大屿山也是向北,面向北京,表现爱国思想。我想写信向香港建议,大佛模型留给宝华山供奉。”

三年前的一个周六的晚上,陆平给在北京医院住院的朴老打电话,说日本人想造宝莲寺佛像,不要钱。宝莲寺准备星期一开会讨论此事。陆平做过北大校长、七机部部长。赵朴初在电话里说:“这个不行啊!”他放下电话,立即请人打电话,与宝莲寺联系,但直到第二天上午,赵朴初自己打电话,才与宝莲寺联系上。宝莲寺的智慧法师立即接受了赵朴初的意见,请中国人自己造。两年后,朴老才从香港的报纸上知道,日本人打算免费造的佛像,计划改变佛像的方向,不是面朝北京的北方,而是面朝日本的东方。

说着,赵朴初问旁边的茗山:“宝华山的名字从何代起?”

茗山答不上,说:“我还未查资料,只知隆昌寺是由清初慧居寺改名的。”

赵朴初说:“可能在六朝时代。”

下午,赵朴初到讲堂讲话,说:“出家是大丈夫事,要有决心献身于佛教,为法忘躯。出家为了求解脱,要解脱必须要持戒,要以戒为师。譬如公民要安居乐业,必须要遵守法律;上街走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否则不安全。佛教要与社会主义相协调:一方面,国家有宗教政策,确保信仰自由;另一方面,教徒必须爱国守法……佛教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佛教事业越来越得到国家支持。范文澜说:‘不懂佛教,即不懂中国文化。’周建人说:‘佛教是值得重视的。’他们两老都是马列主义者。”

赵朴初强调出家是“大丈夫”事,因佛十个名号之一是丈夫,指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因为不做大丈夫,不顶天立地,不能对天地、鬼神而无愧,就不能成佛。

次日下午三点多,赵朴初约茗山到南京宗教局会客室谈话。

两人坐在长沙发上,沉默片刻,赵朴初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你老近几年是处于逆缘中,我想把这逆缘变顺缘。我看宝华山地势很好,在山林深处,便于修学,况且是第一律宗道场。要振兴佛教,必须弘扬戒律。宝华大门朝北,这与天坛大佛面向北方不谋而合。”

茗山说:“这是巧合。”

赵朴初说:“我想把天坛大佛的模型从南京晨光厂运到宝华山供养。大殿7米高,佛像五米高,正好。我认为佛像少而精,佛教不是多神教,不可迁就一般群众意见。我在宝华建议先修戒台、铜殿,没有钱,我可以号召支持。唯有一事,要同你老商量!现在宝华无人住持,拟请你老担任方丈。我考虑很久,唯有你老才合适。像你老一生持戒清净的不多。”

茗山想推辞,说:“清定上师精严戒律。”

赵朴初说:“清定上师年龄太高,86岁,而且他不能离开四川昭觉寺。还请你老,不必推辞。我夜间做梦都要请你老。”

茗山很感动,笑着问:“是真是假?”

赵朴初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都是大作梦中法事啊!”赵朴初的话,突然有了《红楼梦》味道。

茗山说:“我有缺陷:一身体弱,二不会办事。怎能负此重担?”

赵朴初说:“可请执事协助。如四川上师、河南净严老法师、福建圆拙老法师等为座元等职。下面执事,由你老自己物色,你老就是宝华律宗道场一代中兴祖师啊!”

茗山说:“岂敢岂敢!那么栖霞寺怎么办,佛学院怎么办?”

赵朴初说:“你老还是兼方丈和副院长。”

茗山说:“何必挂此空名?”

赵朴初说:“空名也要挂,我也是挂空名。名挂在那里,人可以凌空,可以不管事!”赵朴初本人兼栖霞寺佛学院院长。

茗山担心道:“出了事故,能不负责吗?”

赵朴初说:“我们知道,不会要你担当责任!”

夫人陈邦织进来后,茗山将两袋桂圆肉送给她,说:“这是广西特产,供养你们两老。”

陈邦织说:“谢谢!我们未带供品给您。”提到刚才的话头,陈邦织说:“我们了解你老戒行清净,国内少有,朴老早已有心请你主持宝华了。你老是修道、研究佛学的人,书法在僧界也是稀有的。宝华山要请你发大心,重兴起来!人由你老选用,钱嘛我们可以帮助,有困难再写信来。”

茗山说:“谢谢!”

赵朴初说:“你老如能接受,我当与省局再谈。”

茗山说:“你老为教辛劳,茗山当义不容辞。不过,宗教部门、佛教协会与寺庙住持关系、职权,还是分不清,事情就难办了。”

陈邦织说:“分歧总会消失,你老保重身体为要!”一边说,一边拿了橘子给茗山吃。

茗山吃了两瓣,起身告辞。

赵朴初站起来问:“你老多大年龄?”

茗山说:“74岁。”

朴老弯着手指一算说:“你差我7岁。”说着,赵朴初吟这次自北京来南方时,在飞机上做的八十自寿诗:

万里光明云海上,半天闲散碧空中。

机声一路催花鼓,为庆人间八十翁。

胡适和周作人等都写过自寿诗,赵朴初写过不少祝寿诗,但写自寿诗,这是第一次。四年后,老同学孙起孟80岁时,赵朴初将这首诗抄送给他。

同类推荐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热门推荐
  • 射手座之那年青春

    射手座之那年青春

    从她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她要经历什么,是迷,让她探索,是情,让她痴迷,但,她做的一切,是否都是对的?
  • 修行者的爱恋

    修行者的爱恋

    从小聪明伶俐的主人公,一直幻想着她的真爱,是青春期的幻想,还是真的会有白马王子呢,,,
  • 回生花

    回生花

    为了复活自己心爱的女人,看一只僵尸如何混迹花都,寻求回生花。
  • 绝对溺爱

    绝对溺爱

    他是复制体,她是本体。本是敌人,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走到了一起。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花火呢?
  • How He Lied to Her Husband

    How He Lied to Her Husb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善权位禅师语录

    善权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出云界

    出云界

    黄泉族,一个古老的种族。黄泉乡,一处温暖的故乡。离风,火中之风。所过处,熔化一切。却,熔不了她的心。灵武三年,出云界灵武大帝稳固政权没过多久。幽冥域主便因大战所受创伤魂消魄散。其子时年十五岁。
  • 市隐庐医学杂着

    市隐庐医学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事人心

    世事人心

    世间的事,人们的心。故事将会讲述人如何从性本善到后来的贪婪,好色,势利之徒........
  • 一叶子

    一叶子

    F4难道只能存在于流星花园?错!且看桀夏王朝FN们的成长故事!精彩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