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300000056

第56章 东晋初年

——司马光评王导宽宥庾亮、卞敦之罪(臣光曰61)

咸和二年(327),外戚庾亮逼反大将苏峻、祖约。咸和三年,庾亮、温峤、陶侃、郗鉴等人起兵平判。苏峻被部下杀死,祖约率众出奔后赵石勒,苏、祖之乱平定。咸和四年三月,朝廷论功行赏,赏了该赏的人。却也赦免了不该赦免的人,比如庾亮与卞敦。

庾亮是晋成帝的舅舅,庾太后的兄长,受晋明帝之命辅政,却无谋之甚。先是无故逼反苏峻,而当苏峻进逼京师时,他又不顾小皇帝的死活,自顾逃命。钟雅问他,栋析榱崩,谁之责?庾亮却说,现在时间紧迫,没空谈这个。于是“窜身苟免”。卞敦作为大将,在平定王敦之乱时,也有不错的表现。可在苏、祖作乱,却坐镇湘州,拥兵不赴,只象征性地派出数百人应景而矣。又不出军粮资给前线。陶侃要拿他问罪。王导却主张,大乱之后,宜加宽宥。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61篇里说,人臣之罪,没有比庾亮、卞敦两人的做法更甚的了,不杀他们不足以明正典刑。晋室倒好,非但不治他们的罪,还委以重任。晋室之无纲纪,由此可知。而晋室之所以无政,罪在王导。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边族乘机而起,沦陷中原。公元317年,王导拥立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开基东晋。司马睿即是东晋的第一任皇帝——晋元帝。而王导则是东晋的奠基元勋,就是接下来的晋明帝和晋成帝,亦有佐命之功。有功业如此,司马光还要批他“任是责者,岂非导乎”,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即出在王导的施政方针上。

江东一切草创之时,内部却接连发生了二起大的变乱,直伤了东晋的筋骨。第一次大乱发生于晋元帝永昌元年(322),王敦反于武昌(湖北鄂城),前后历时二年。第二次即是晋成帝咸和二年(327)的苏峻、祖约之乱。

二次大乱皆因大臣的争权夺利而起。王敦是王导的从兄,欲专权不得,所以发动叛乱。晋明帝太宁二年(324)七月,王敦病死,余部被消灭,第一次叛乱平息。

冠军将军苏峻、镇西将军祖约(祖逖的弟弟)、征西大将军陶侃,在平定王敦之乱的过程中,立有战功。他们满心以为将死的晋明帝,会将他们列入顾命辅政之列——太宁三年(325),晋明帝病死,五岁的儿子继位,是为晋成帝;遗诏以司马羕、王导、卞壶、郗鉴、庾亮、陆晔、温峤等七人辅政。

但是没有,由是而心生不满。陶侃和祖约甚至怀疑是专权的庾亮从中做了手脚,把他们的名字从顾命名单中删了去。往后的事实证明,陶侃只是心有介蒂而矣,并无实质性的举动,他最终选择站在朝廷一边。但祖约和苏峻反应最为激烈,祖约“有怨望之心”,火气比较大。苏峻则开始招亡纳叛,聚积兵力,有轻朝廷之志。再加上庾亮对形势的一系列严重误判,才最终导致兵戈相向的结果。咸宁三年(328)二月初七日,苏峻竟然攻占建康。

有鉴于当时的形势:外有强敌虎视,内有争权夺利,而朝廷又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消停“争霸赛”。怎么办?说是生死存亡之秋绝不为过。因此,王导才想起接近修养生息的息事宁人,以维系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他的观点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应该说,这个政策在巩固东晋初年的政局稳定上,是有大裨益的。东晋实在经不起再次的折腾。王导就亲自避免了第三次政争。

咸宁四年(329),王导出任丞相,掌握实际的权力。庾亮虽然出镇地方,也对前过表示忏悔,但依然是“司空”,依然拥有强大的军队,依然对朝政进行遥控。庾亮对专权的王导相当不满,写信给郗鉴,希望联兵废掉王导。郗鉴不同意才作罢。

有人劝王导,不可不防庾亮。王导却说:“我和庾亮祸福与共,即使情况真如你所说,庾亮真的入朝了,我就穿着平民衣服,戴着头巾回乡下,又有什么可惧怕的。”

王导对庾亮不是没有意见,相反意见还很大。当时庾亮驻防长江上游,处于首都建康的西面。每当遇到西风吹起尘土,王导便举起扇子遮蔽,慢条斯理地说:“庾亮的尘土玷污人”。但恰是王导的这种以大局为重的息事宁人态度,再一次避免了有可能一触即发的权利斗争,确保了东晋政局的稳定。

而司马光之所以批王导,依然是坚持他的写作原则:基于史实而高于史实。对拥兵自重和决错失误的大臣,杀无赦,才见朝廷纲纪,否则何以统御。但具体到东晋初年的具体情况,王导的策略,虽然有失长远,但不失为救急之良策。

也就是说,司马光的答案,是处理此类事情的最佳方案,而王导则是临机处置。两者都没有错。那么如何看司马光的评论和对王导的作为呢?其实高下自在读者之鉴择了。近儒陈寅恪先生讲: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也。

我投陈寅恪先生一票。在两次大乱中,王导或者说以王导为首的士大夫,表现出来的为人臣子的忠贞本质,给东晋带来了有别于西晋的崭新社会气象。我认为,正是士大夫的这种努力,使东晋在当年极为危乱的局面里,成功偏安,延续时间比西晋多出半个世纪之久。

在王敦作乱的第二阶段,王导即旗帜鲜明地与王敦划清界线。他给王敦的亲哥哥王含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句很忠亮的话:“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

朝廷本想对王敦手下的一干人等,悉数禁锢终身,永不录用,不许再出来做官,子孙也不许。这个处罚是很严厉的。但温峤认为,这些人都是协从犯,都是被逼无奈,“宜施之宽贷”。郗鉴不同意:“先王立君臣之教,贵于伏节死义”,王敦佐吏,虽多逼迫,但进不能止其逆谋,退不能脱身远遁,应责以“大义”。换言之,惩处这些人,才能振起“伏节死义”之风气。

虽然晋成帝后来听从了温峤的建议,但从郗鉴的据理力争来看,从王导的忠亮态度来看,东晋之初,有识之士确在进行着一种努力。努力一反西晋之常态,一反清谈误国,一反“五服散”,一反首鼠两端,一反背信弃义,从而振起士林颓糜之风气。也就是说,从三国以至西晋的无法无天,到东晋的重新以节操相尚。士人们是以西晋覆灭、中复沦丧为代价,终于意识到口不离老庄,实在于苍生社稷没多大益处,徒有亡国之痛。我以为,这才是东晋得以延祚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应该说,士林节气的复舒,先起自民间。祖逖闻鸡起舞,就立了志气。这点连后赵石勒都很佩服,虽是敌手,也没有下三滥地去挖人家祖坟,反倒是重修了祖逖的祖墓。有个叫张茂的人,虽为官前赵(刘渊所建),但死的时候,交待儿子们不要以官服入敛。我这官非出于“王命”,岂敢以之为荣,当以白帢入棺。又遗言子孙当谨记忠孝。

两次内乱,为国死难的大有人在。吴兴太守虞潭起兵讨苏峻,他母亲说:“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还变卖了家产,连首饰也卖了,充作军费。家里能拿得动木棍的下人,一律赶去当兵。卞壶后背的疮伤还未痊愈,苏峻已攻进城来,卞壶亲自上阵,力战而死。二个儿子卞眕、卞盱也随后战死。卞夫人抚尸痛哭说:“父为忠臣,子为孝子,夫何恨乎。”

苏峻纵兵上殿,司徒王导、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共登御床,拥卫晋成帝。右卫将军刘超与侍中锺雅、褚翜侍立左右,太常孔愉朝服守宗庙。有人劝锺雅说,你脾气直,怕是不容于苏峻,何不早为之计。锺雅说:“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各遁逃以求免,何以为臣。”结果与刘超一起被苏峻所杀。刘超在晋成帝被挟持至石头城时,依然于乱局之中,教晋成帝《孝经》《论语》。

说来也有趣,即如叛将王敦那边,也有死义者,很可惜他们是误入歧途。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以兄长王含为元帅,合沈充、钱凤等率兵五万进攻建康。晋廷以五千户侯悬赏钱凤人头,以三千户侯悬赏沈充人头。晋明帝派人劝降沈充,许以司空之职。沈充道:“丈夫共事,始终当同,宁可中道改易。”及败,沈充逃归吴兴,误入老部下吴儒的家,吴儒把沈充骗进屋内夹墙,笑说:“三千户侯矣。”沈充曰:“封侯不足贪也。你以义存我,我家必厚报汝。若以利杀我,我死,汝族灭矣。”吴儒杀沈充,传首京师。沈充的儿子沈劲也是死罪难逃,乡人钱举匿之得免,后来沈劲竟灭吴氏。

而从自发的以节操相砥砺,到自觉地成为士林大势,士大夫的提倡和躬自有礼,功不可没。

王导一次自称有病,不来上班,却出门去送郗鉴赴任。卞壸很不客气地弹劾他,“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将他免官。此事虽不了了之,但“举朝惮之”。当时贵游子弟仍有前朝习气,以王澄、谢鲲等人的“不修威仪,好《老》《易》”为放达,卞壸在朝会上大发雷霆:“悖礼伤教,罪莫大焉。中朝倾覆,实由于此。”要将一干人等治罪。虽主政的王导、庾亮不听,但也拔了他们的刺。

陶侃坐镇荆州,力矫清谈时弊,他的座佑铭是: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于是争分夺秒的做事,未尝稍闲。看到属下谈戏废事,气都不打一处来,将酒器、赌博用的器具,一律没收,投之于江。还用鞭子惩戒,边打边说:“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一次出外视察,看到一恶少手里抓着一把尚未成熟的稻穗,当陶侃听说是从田里随便抓来的,立即将此人狠抽了一顿屁股。“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就是庾亮,自我检讨也极其深刻,廉耻也还没丧尽。他联络温峤、陶侃起兵之初,就亲自跑到陶侃的住处,向陶渊明的曾祖父“引咎自责”,而其“风止可观”,陶侃不觉释然了。平乱之后,庾亮大会小会作检讨,这可是没人逼他。“见帝,稽颡哽咽”。复又“泥首谢罪”。所谓“泥首”,即以泥涂首,表示自辱服罪。同时表示不再当官了,要带全家“投窜山海”,不配当人,只配当野人。逃跑的舟船都准备好了,被有司“录夺”了去,没逃成。卞敦更是羞愧难当,竟至忧愧而卒。

由此看来,如果后继者能沿着东晋初年开创的这个风气,一脉相延下去,东晋或可以也有宏图。无奈的是,尽管前辈努力如此,清谈的风气依然如阴魂,萦绕不散。建武元年(317),晋武帝听从国子祭酒袁环、太常冯怀的建议,兴立太学,但士大夫习尚老庄,根基过于牢固,儒术终是不振。至谢安东山再起,其人好声律,就是在守孝期间,也不废丝竹之乐,典型的老庄派头。王坦之苦劝说:“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惜之。”谢安不听。江左士大夫极力效仿,遂以成俗。

史言,王导与稍晚于他的谢安都住在建康青溪与秦淮河之间的乌衣巷,即今南京市文德桥南岸。三国时是东吴禁军驻扎的地方,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得名。王谢子弟出入“乌衣巷”,人称“乌衣郎”。唐人刘禹锡梦游金陵——他写作《金陵五题》之《乌衣巷》时,尚未到过南京,友人将自己写作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乘兴和了五首。没想到随手偶得,却成经典: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附:臣光曰61:庾亮以外戚辅政,首发祸机,国破君危,窜身苟免。卞敦位列方镇,兵粮俱足,朝廷颠覆,坐观胜负,人臣之罪,孰大于此。既不能明正典刑,又以宠禄报之,晋室无政,亦可知矣。任是责者,岂非导乎。(《通鉴》卷94)

同类推荐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本书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解析。
  • 帝皇之殇

    帝皇之殇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乱世之初,天下大乱,烽火连天,血染八荒,尸横遍野,有谁能明哲保身?天元九年,天子驾崩,外戚掌权,太子不甘于掌控,纠结外党,杀入帝都,自此,天下大乱,各方孤立,以夺天下。边疆城上,一名老者负手而立,灰海般的眼睛终于有了一丝波动。“二十年,终于,来了......”风吹过,带起点点晶莹......
  • 徐福之子之日本帝国

    徐福之子之日本帝国

    221年,秦灭齐,一名贼头贼脑的方士找到秦始皇:”陛下,我能为您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方士徐福打着鬼谷子弟子的旗号,骗了皇帝三千童男童女和一大批物资,跑到蓬莱仙岛,九年后继续东渡日本。而我,不知道怎么成了他儿子。他在在日本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建立东洋汉人帝国。他在彭城协助项羽斩刘邦,实行岛国政策。他自称天皇,在太平洋的每个角落插上他的大旗!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北齐沐血

    北齐沐血

    这块血红色的玉玦从我出生起就陪伴着我,还有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是一个五官清秀的古装女子,她告诉我她叫乐陵娘娘。直到那一天,我作为一名缉私特警去追踪几名盗墓分子,那个奇怪的梦终于终止了!那一天,血月、孤坟、金棺、僵尸……而我梦中的乐陵娘娘竟然就是那个僵尸,她也有一块同样的血红色的玉玦,和我的一模一样!她是谁?我和她签订了生死状,是血的契约!她要我去完成一桩千年未了的夙愿,我则拥有了她给予的神奇力量!我的目的地是北齐——中国历史上的禽兽王朝。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没有道义,没有仁义,没有情义,也没有侠义。想要活着,那就得和他们一样疯狂!想要活的有尊严,那就得比他们更疯狂!北齐,我只能一路沐血!
热门推荐
  •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琴洛天下:鱼妃,不许玩暧昧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她,倾国倾城,清冷深情他,君临天下,铁血无情他等待她千年前世未能相守,今生绝不相离美男们,别玩暧昧!我家男人不好惹~他最大的情敌是谁?这个么……你猜?伊琴仰望碧海蓝天,眼神深情款款,坚定的道:“洛,没有人能阻挡我们相爱,你一定要等我!”洛,我的夫,我用七魄换你我同生同死,我用三千银丝换你我一生一世,我用痴傻一回换你我缱绻千年
  • 小萌新误入星途

    小萌新误入星途

    实习生,因一次偶然演出机会被大众关注,签约娱乐公司,正式进入娱乐圈。小萌新闯入尔虞讹诈的娱乐圈,会不会死的很快?影帝似乎对她有些不同,憎恨她的前任居然回国。注重感情描写的娱乐圈故事
  • 防狼禁宠,豪门总裁的重生弃妇

    防狼禁宠,豪门总裁的重生弃妇

    她,叶凡,本为弃子在孤儿院里长大,年幼的她经历了世间冷暖。他,白秋,身在豪门,从小衣食无忧,闯兵营不在话下,二十二岁接手公司,一年内让公司响应全球,成为国民金龟婿。一夜的重生竟让她成为他白纸黑字名义上的妻子,丈夫驰骋情场,如火如荼,她不明不白成为弃妇?弃妇,弃子,无疑都是被人抛弃,而这一次她又要怎样去改变命运。千辛万苦换来与豪门总裁白秋的离婚协议一张,选择了净身出户,过着平淡的生活。怎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后,为了还清父亲的债务,她甘愿入住前夫上司为她打造的囚笼成为他的奴……逃离他的桎梏是她唯一的愿望……豪门宠爱,现实版的后宫争斗,看他们怎么上演一场惊心动魄敌不动,赶紧溜的追逐之战……
  • 丑颜倾天下之妃本倾心

    丑颜倾天下之妃本倾心

    岁岁年年月月日日,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流年浮屠岁月蹉跎,我却能记住你的每一句话。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十年前,她只是个卑微的私生女兼贱婢,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位,让她决定许下终身的男子。
  • 那年盛夏樱花绽放

    那年盛夏樱花绽放

    一代君王官上晨利用碧美人木瑛除去慕容家族的势力,而这一切木瑛心知肚明,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她爱这个温柔却又残忍的男人,即使官上晨亲手扼杀他们爱情的结晶,直至刀剑相对,木瑛自刎。当她醒来,却发现自己因车祸在医院里,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冗长的梦。而撞她的人却有着和官上晨一模一样的脸,两人之间上演了一段苦心虐恋的情缘
  • 轰战天下

    轰战天下

    一手擒天,亦能一手遮天,一脚立地,亦能一脚破地,修罗本为神,因情生罪业,降为地狱佛罗。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诸葛希文穿越到异界,被寄托寻回轮回大道重新为神。君往归来不立天,而后寻归战上天,杀上九重上天轮,不破轮回终为神!
  •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栖梧桐

    凤栖梧桐

    前世,她被别人设计,对自己师兄见死不救,被师妹仇恨,这世,看她如何扬名天下,怒揍人渣
  • 封尘炼天

    封尘炼天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里是哪?我该往哪走?天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 续夷坚志

    续夷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