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300000046

第46章 名士作派

——司马光论荀彧之死(臣光曰51)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董昭认为,曹操多年征战,匡扶汉室,有震主之功,如果久居臣位,难保别人不猜忌曹操是否有篡夺之心。于是与诸大臣商议,提出曹操应进爵为国公,由皇帝赐给标志特权的九锡,以表彰其殊勋。荀彧提出异议,认为曹操之所以起义兵,本是为了“匡朝宁国”,我们既然帮曹操,就应成全其“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之令美,不应帮倒忙,所以不必如此。曹操因此很不高兴。是年,曹操出兵打孙权,上表朝廷派荀彧来前线慰劳军队,借机将他留在寿春。随后曹操命人给生病的荀彧送来“盒饭”,打开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空器),荀彧于是自杀。

司马光在第51篇“臣光曰”评论了荀彧的死,主要表达了二层意思:

一是赞荀彧之忠。司马光将荀彧与管仲进行了对比。齐桓公猪狗一样的人物,管仲却去臣事他,因为管仲知道,只有齐桓公才能让他一展抱负,实现大济民生的理想。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全不凭武力,孔子因此赞他“如其仁!如其仁”。孔子是轻易不许人以“仁”的,连子路、冉求、公西赤这些孔门高第都不配“仁”的评价,由此可见管仲的能量。仁者爱人,只在口头空喊我要爱人我要爱人,实际于苍生无益,不是仁的境界。仁,便是要身体力行去做,这是孔子对“仁”的理解。

而东汉末年,王室情形比春秋时的周王更衰,周室起码还有王畿,而汉献帝什么都没有,连首都他都掌控不了。自己也被人随意拎来拎去,如猫一样,眼下正被曹某人拎到许县(河南许昌县东)。荀彧慧眼识人,他知道也只有曹操或能尘定天下。于是一心一意辅他,出谋献策,举荐才良,帮了曹操很大的忙。司马光说:“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称荀彧比管仲更出色。而管仲不死公子纠,荀彧却尽忠汉室而死,其“仁”境又高过管仲许多。

二是荀彧的忠是真忠。针对唐人杜牧在《书后》一文中提出的批评,司马光据理反驳。杜牧认为,荀彧反对董昭的做法,不过是想赚取名誉,其实质就是曹操的帮凶。犹如教别人去飞檐走壁,虽然自己坐在家里不曾动手,难道就不是贼了么。司马光不同意杜牧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曹操真当成汉高祖,以荀彧的功劳,何异萧何。荀彧不要佐命元功,却为了所谓的名气而遭来杀身之祸,有这道理吗。司马光肯定荀彧有士大夫心结,命宁可不要,也要保住气节。

司马光于此亦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观,他不把曹操当奸雄看,当奸雄看的是杜牧,还有后来的朱熹。从兴亡百姓皆苦的角度来说,我同意司马光的看法,汉末那么乱,曹操一扫北方群雄,有多少生灵籍此而免遭离乱之苦。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名士荀淑的孙子。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这样的家庭出身,荀彧少时就了得,说神童也不为过。南阳名士何颙见到他,大为惊异,称有“王佐才也”。

但凡乱世,有才学有抱负的读书人老躲在深山老林里,也少有刘备这样的人会去请,比不得天下太平时有征辟,只得自己出山找个好主顾。因此就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之风,孔子也不能例外,楚汉相争时亦是如此。西汉末的邓禹仗策追刘秀,他追得那么起劲干什么,无非良臣也要择主而侍的。汉献帝时期,天下读书人鉴于袁家的门望及袁绍之为人,多投靠他而去。荀彧的弟弟荀谌以及同郡人郭图、辛评都在袁绍帐下做事。独荀彧冷眼将群雄逐个排查一遍,认为袁绍难成大事,于是投奔曹操而来。曹操与之倾心一谈,大为高兴,称荀彧就是我曹某人的张良。

荀彧投奔曹操之前,曾劝父老乡亲说,颍川郡地势平阔,四面受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应当早点躲避。但父老们故土情深,舍不得离去,荀彧只带着他的家人走了。而后董卓兵锋所指,不走的那些人多为乱兵所杀。于此可见荀彧之智慧。

史载,荀彧佐曹操之元功有三:

首功是促成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此时虽已无实权,但还有皇帝的名份,天下只他一人,正如最后的帝王宣统,天下也只溥仪一人。管仲最早发现周王的这个价值,劝齐桓公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征剿不服者,这样扩张势力就师出有名。而后多有师法者,如项羽杀义帝,刘邦就披麻戴孝为义帝发丧报仇,打得项羽自刎乌江。

东汉末年,发现汉献帝价值的一共有四个人。第一个是赵昱,徐州刺史陶谦的手下。他劝陶谦:“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贡。”陶谦蠢货,听不进去。第二个是徐玠,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我认为其智谋在荀彧之上。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曹操自领兖州刺史。十二月,击败黄巾军,收降其残部三十余万人,曹操自此肥大起来。陈留毛玠,职务是“治中从事”,他给曹阿瞒定的国策只有二条:“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之所以能够平定北方,这两个计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个是沮授,字公与,袁绍阵营的人。也发现汉献帝是个宝贝,于兴平二年(195),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精确提出“挟”字的,即是沮授其人。郭图、淳于琼反对,搞个小屁孩来供着,无多大实用,且还得事事请示,碍手碍脚,不如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沮授说,我们不早做决定,必有人捷足先登。袁绍不听。公元196年,果然有人捷足先登了。先登的人便是曹操。

促成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县的,即是荀彧。他的担心和沮授如出一辙,劝说曹操:眼下正是迎汉献帝的好时机,否则让别人先得手,我们就被动了。问题是袁绍听不进去的话,曹操听进去了。而汉献帝的这块金字招牌确实给曹操带来了不少人气,东吴的张昭就说:“曹操,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袁绍后来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悔之晚矣。

其次是荐贤才。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十月,曹操感觉手下人才不够用,让荀彧推荐几个合适的人选。荀彧就推荐了自己的侄儿荀攸和伊川人郭嘉。荀攸字公达,曾与郑泰、何颙一起合谋杀董卓,事败被投入大狱。何颙忧惧自杀,荀攸却言行自若,没事人一样,会董卓被诛而出狱。郭嘉字奉孝,早先在袁绍手下做事,发现袁绍好谋无断,估计成不了气候,住了几十天就开溜了。

而曹操见到这两人,相当的高兴,称荀攸“奇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称郭嘉“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亦喜曰:“真吾主也。”两厢情愿,一拍即合,共图起大事来。荀攸和郭嘉这两人也是了得,屡出奇计,比如献计活捉吕布、平定乌桓、消灭袁绍诸子等,力促曹操完成大业。

其三,计定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袁、曹实力大翻盘的转捩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凭籍此役,将袁绍之实力一举击垮,为进一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双方在官渡(河南中牟县)摆开阵势。战役初期,曹操不利,兵少粮少,士卒又纷纷叛逃袁营。曹操大为忧虑,写信给荀彧诉苦,打算撤回许昌,另做打算。荀彧复信以刘邦、项羽相持为例,给曹操打气,要他务必顶住,只要能顶住半年时间,战场形势一定会出现翻转。结果是袁绍溃败,只带了八百名骑兵逃过黄河。

也因此,司马光才将荀彧比作萧何,有运筹帷幄之功。而杜牧据此认为,荀彧先是将曹操比作汉高祖、光武帝,后又称与袁绍之争为楚汉,明摆着是鼓动曹操当皇帝。而后又来反对封国公一事,这不是邀名是什么。而司马光认为,谁也不知道荀彧当年是否真说过那样的话。孔子说“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凡是写历史的人,记载历史人物的言辞,一定会加以修饰。把曹操比作刘邦、刘秀,是史学家的文字,以此来罪荀彧,实在说不过去。

我想,荀彧后来之所以反对曹操封国公,或是因缘于他的名士出身吧。东汉之名士首一条必以气节相劝,否则何以成名士。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后,汉灵帝就骂太监们无用,还里通敌人,倒是你们认为该杀的党人们在前线为国效力。于是下令解除党锢。荀彧有先世的名士家风,又处身推崇名士的风气,才起而反对董昭,他是要曹操做治世之能臣,而不是乱世之奸雄。而曹操杀荀彧,是认为荀彧此时已与己异心。比如曹操逼杀崔琰,毛玠非常感伤,曹操也把第一谋士给抓了起来。荀彧的结局,缘于他们对这一事情的理解出现了分歧,倒不是曹操真想篡夺皇位。

清初王夫之认为,荀彧那么做不是忠,只是良心未泯的缘故。愚意,有良心总比良心全被狗吃了好。

附:臣光曰51: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公西赤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诸候之贤大夫,皆不足以当之,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齐桓之时,周室虽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譬之教盗穴墙发匮而不与同挈,得不为盗乎。”臣以为,孔子称“文胜质则史”,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通鉴》卷66)

同类推荐
  • 穿越之三国世传

    穿越之三国世传

    一名叫星辉的宅男在家里碎觉的时候,一个雷从天而降一下子劈中电线导致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 历史掌故(上)

    历史掌故(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代号:拯救

    代号:拯救

    2152年的地球被第三次世界大战摧残,亚洲Z国为拯救环境,净化各种生化污染和辐射将9号特殊部队特工夜狐送回2015年。在未来的四年里,夜狐的灵魂以高诚的身体为载体,完成他对整个亚洲的拯救计划!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戎马天涯

    戎马天涯

    以隋末唐初为历史背景,结合江湖武侠风格,塑造了一个快意恩仇的历史武侠故事。本书男主人公李世民十六岁雁门救驾,以连环三计智退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大军,锋芒出露,自此展开了他传奇的一生……有英雄的地方就有美人,本书也不例外:气质出尘容颜绝世的长孙无尘,清丽绝美武功卓绝的苏小诺,心狠手辣妖娆美艳的南宫瑾,英姿飒爽敢爱敢恨的阿史那澜,乖巧温顺俏丽可人的初夏,她们又将与男主人公演绎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 异世界的二战

    异世界的二战

    附体重生,还可以召唤地球二战名将!那就不好意思了,成立地球帝国,做地球一世皇帝,就是我的目标了。
热门推荐
  • 少年别闹

    少年别闹

    擅长读书的少女考进贵族学校,只因第一天上学撞见他,而后又成为同桌,从此她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 你的任务只有生存

    你的任务只有生存

    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也会用六天将他毁灭如果下一秒就是世界末日你,该怎么做?地球再无法逃离混沌你还是否愚昧等待着重生就在末日降临这一刻让我来咏唱这最后的歌“如果上帝让我活30天,那我就活31天给他看看”————天明
  • 门面一笑百媚生

    门面一笑百媚生

    作为一个从名公司脱颖而出,在节目里一炮而红的练习生,她成功出道。又因惊人爆发力和善后能力,她成了女团里的主唱+门面。也因为种种说不清道不明,她让多人魂牵梦绕。然而这一切,看似皆是有大之运,却其实都在她掌握之中。“我说过,心似琉璃,一旦碎了,就再也不可能完整了。”“我愿倾尽我所有,就为了保你星途平安。”“跟我传绯闻,是你一夜爆红的最快捷径,我心甘情愿。”
  • 恰巧遇到你

    恰巧遇到你

    儿时的嘲笑让她对自己的长相充满怀疑,自卑,懦弱,忧伤。高中毕业,当她终于鼓起勇气跟他告白时,她以为她的幸福来了,但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喜欢了不该喜欢的人。但老天终究是公平的,给了她另一份遇见。其实每一个女孩子都是一朵木槿花,都在等待那个对的他,在最美的年纪遇见最爱的他。
  • 帝国重现

    帝国重现

    星空帝国的覆灭,仅有一人活着,他只有两个选择:1.活下去2.重建帝国
  • 绘忆笺

    绘忆笺

    回忆,不过是孟婆素手熬制的一碗羹汤,那穿肠而过的新伤旧痕,可曾断了谁的肝肠。穄子那么爱旻琅,他却弃她如敝履。原来,倾尽一生去靠近人的人,始终无法成为心上人。
  • 长相思1

    长相思1

    上古时代,神族、人族、妖族混居于天地之间。盘古大帝仙逝后,战火频起,经过数万年的变迁,大荒逐渐形成了中原的神农、东南的高辛、西北的轩辕,三大神族,三分天下。轩辕黄帝雄才伟略,经过和神农族的激烈斗争,统一了中原,可一切矛盾犹如休眠的火山,随时会爆发。清水镇上的小医师玟小六无意中救了一个几乎半死的叫花子,却不料此人竟是世代经商的涂山世家的公子涂山璟。玟小六的身份也不是普通医师这么简单,在此期间,玟小六又结识了神农义军将领相柳,并和自小分离的表哥颛顼重遇,几人之间的牵绊日益加深,最终也影响了整个大荒的命运,谱就一曲荡气回肠的相思曲。
  • 美女卧底vs黑帮少爷

    美女卧底vs黑帮少爷

    她是一個從小就經過嚴格訓練的臥底,槍法高超,武術高強,外表美麗&性感。一次在madam的命令下,要去green bar 调查一宗毒品交易案件,交易人正是禤皓杰,他霸道,冷酷,帅气......两个走不同道的人,会幸福的在一起吗?
  • 无限零度

    无限零度

    我的血液在黑夜之中沸腾,那是对死亡的渴望。灵魂厌倦了生,也恨透了死。可惜我必须,勇敢的走下去。即便只是孤身一人。
  • 美女的贴身大少

    美女的贴身大少

    一代兵王秦伟回归都市,却误打误撞的成为一个美女校花的贴身保镖,从此,拳打高富帅,脚踢富二代,秦伟的日子乐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