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300000038

第38章 发酵的权力

——司马光评汉章帝明知窦宪欺罔却不治罪(臣光曰43)建初二年(77),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入选进宫,因为天资聪慧,善于逢迎,次年即被册立为皇后。窦皇后仗着汉章帝宠盛,在后宫不可一世。她的兄长窦宪仗着窦皇后,在外朝不可一世,老牌外戚阴氏(汉光武帝的后族阴氏)、马氏(汉明帝的后族马氏)都让他七分。窦宪欺人竟欺到皇家头上,因为看中沁心公主(汉章帝的姐妹)的庄园,竟以低价强行收购,沁心公主不敢作声。

沁心公主这个庄园是很有名的,称“沁园”。据说“沁园春”这个词牌名就出处于此,可见风景不赖。

建初八年(83),汉章帝过沁园,问窦宪,这是怎么回事。窦宪阴喝手下人,不让讲实话,随口忽悠就过去了。几天后,汉章帝了解到实情,大为恼火,指着窦宪的鼻子骂:你他妈的想“指鹿为马”啊,骗人骗到我头上来,一想起来都觉得可怕(久念使人惊怖);公主你都敢欺负,何况平头百姓,我刘炟让你滚蛋就象扔掉一只刚出生的小鸟、一只死老鼠那么容易(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窦宪大为恐惧,连忙把庄园退还公主。汉章帝自此虽没有重用窦宪,但也没有处罚他。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43篇中说:汉章帝明知大臣欺君弄权的可怕后果,却没有对窦宪严加惩处,那些心存奸慝之辈如何从中汲取教训呢。君王用人,最大的问题在于闹不清谁是奸邪之辈,从而易受奸人的蒙蔽。如果知道臣下作奸犯科,却不闻不问,那还不如不知道的好。为什么这样讲呢?奸臣为非而人主不知,心中还是有所顾忌的,生怕被皇帝知道;而人主已知却又不能予以惩处,奸臣连最后的畏惧之心都没有了,那还不越发放纵起来。因此说,“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这是人主之大戒。

“臣光曰”第35篇,司马光批元帝愚蠢,明知太监弘恭、石显弄权为奸,却姑息成患,本篇批汉章帝也是这个意思。忠奸不辨,善恶不分,赏罚不明,换谁都得把事情搞砸。汉章帝姑息窦宪,不仅是姑息他一个人,而是姑息了整个外戚集团,甚至于姑息了一种极为不妙的政治风气。遂使外戚无所顾忌,越发胆大。窦氏兄弟后来胡为得不成象样,就是汉章帝疏于惩前毖后的结果。想起范仲淹的一句话:“一家哭,何若天下哭。”真是至理。

窦氏为非不仅窦宪一人,兄弟们都上了。当初外戚马家获罪以后,窦家地位愈加显赫。窦宪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弟弟窦笃任黄门侍郎,二人同在宫中服务,又养了一帮宾朋。司空第五伦曾上书切谏,要汉章帝严令窦宪等人闭门自守,不得随便结交官僚士子,“防其未萌,虑于无形,”好让窦宪等人“永保福禄”,也可以保持“君臣交欢”的情份。从这里可以看出,主张让外戚当富家翁,严防他们干政,不光是司马光一人的意思。可惜第五伦的进谏没有效果。

章和二年(88)正月,汉章帝驾崩,十岁的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窦太后临朝摄政,于是窦家兄弟全部身居要职。窦宪以侍中的身份,主管宫中机密,窦笃为虎贲中郎将,窦景、窦瓌同为中常侍。一朝得势,窦宪的本性就出来了。在第一时间派人刺杀了曾查办过他父亲的仇人韩纡之子,将他的脑袋拎到父亲坟前祭奠。都乡侯刘畅至京师奔丧时,与窦太后有一腿。窦宪怕刘畅分权,遣人暗杀了刘畅。太后大怒,但也仅是禁闭窦宪于内宫了事。

当然,外戚不是无能的代名词,窦宪也不是什么蠢货。窦宪为求赎罪,二次出兵,一举荡平北匈奴,为东汉通西域创造了条件,比李广利强多了。但他功高震主,在朝中关系盘根错节,“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窦宪以耿夔、任尚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不听话,相继自杀。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窦氏之骄纵,以窦景为甚。他甚至纵容手下人拦路抢劫,奸淫妇女,擅自遴选征调部队中有才干者为己所用。太后闻之,也只是罢官。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氏的野心膨胀到无极限,或者说被纵容到无极限。窦宪与穰侯邓叠及其弟邓磊、窦宪的女婿郭举等,相互勾结,邓叠母与郭举得幸于太后,遂共谋杀害汉和帝。汉和帝知其谋,也知道朝臣多不是自己人,不可用,于是转而依靠太监郑众。结果邓叠、邓磊、郭举、郭璜全部处死,窦宪与窦笃、窦景、窦瓌全部发派到各自的封邑去(皆遣就国)。除窦瓌外,窦宪、窦景、窦笃最后都被迫自杀,一干底下人全部免职还乡。一代史才班固,也因此受牵连在狱中死去。

窦氏是东汉立国以来第一家坐大的外戚,十四岁的汉和帝诛杀窦氏,可谓干净利落。可是汉和帝信用宦官,又开启了东汉宦官干政之祸。进而宦官与外戚互斗,窦宪之族子窦武,汉灵帝时就是反宦官的领袖,搞得东汉一朝政治上也是愁云惨淡,其声光远不如西汉。这真是世事有因缘,从无有空穴来风之事。

有个叫袁安的大臣,曾上疏说,窦景擅自动用国家武装力量,当死。可是窦太后不听,终有是败。窦氏中,唯有窦瓌喜好儒家经书,约束节制而修身自好,以故得以免祸。

读史自此,予有一个感觉,人或是不坏,或仅是小坏,只是权利的发酵,令人变本加厉而矣。观外戚的几多白云苍狗,无不是如此。所以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而要做到这个境界,只能如窦瓌一样,读书的养成自律,谦让总是好。孔子自己也说,他曾不吃不喝不睡觉,一天一夜地苦思冥想,终是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附:臣光曰43:人臣之罪,莫大于欺罔,是以明君疾之。孝章谓窦宪何异指鹿为马,善矣。然卒不能罪宪,则奸臣安所惩哉。夫人主之于臣下,患在不知其奸,苟或知之而复赦之,则不若不知之为愈也。何以言之﹖彼或为奸而上不之知,犹有所畏;既知而不能讨,彼知其不足畏也,则放纵而无所顾矣。是故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通鉴》卷46)

同类推荐
  • 袭国

    袭国

    太祖诛杀开国重臣,民心溃散,大厦将倾……天下群雄并起,西北汗国横扫西域,挥军东指……身为金刀驸马的秦战奉命潜回中原,准备里应外合,袭破帝国!
  • 挥王传奇

    挥王传奇

    一切恍如昨日。一场伏杀过后,张挥却发现自己已人在十八年后,长陵王之子,京师第一公子,还有那没娶过门的京师第一美人,一切美好都葬在了岁月里。岁月可逝,唯我不甘,心中有剑重头来……
  • 谋汉

    谋汉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次赛车事故,韦朗来到了西汉。他来的第一年,韩信被诛。他来的第二年,刘邦驾崩。他来的第四年,萧何去世。之后他巧遇张良,营救周勃。他见证了刘邦集团那些功过千秋的能臣良将,也见证了这些人兔死狗烹的命运。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仗剑行走,除暴安良的游侠。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权谋天下,游刃官场的官员。他或许会成为西汉时期一位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将军。然而这一切不是一个定数,这不是绝对的乱世,确是一个造就传奇的年代。
  • 民国烽火岁月

    民国烽火岁月

    懒散不羁的小人物意外穿越回民国时期,虽有心振作大干却无力回天,只能尽力做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 回到唐朝去篡位

    回到唐朝去篡位

    一个初次告白失败的宅男,因一个短信不幸身亡。然而,他有一个神奇的机会可以让他复活。那就是回到唐朝去篡位!如果,能回到古代再活一次,也不错呀!即使,华丽的狗带。。。
热门推荐
  •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宠萌妻:总裁宠妻入骨

    盛宠萌妻:总裁宠妻入骨

    他是帝国集团的继承者,冷血无情,却偏偏对她宠妻入骨。“老公,我想出国去玩,你说去哪玩好?”“玩你。”......”“老公,我想去吃美食,你说吃什么好?”“吃你。”......"“老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不能。“”......""说好的冷酷无情呢!
  • 猎人禁地

    猎人禁地

    每当我凝望天空中的繁星,我总是忍不住幻想在这些星星上,是否也有眼睛在凝视着我们惦念着我们的家园,窥视着我们的血肉。把地球变成他们狩猎的乐土这是一本男人的书,寰宇涉险,绝境激战,踏入生死之旅,只为人类有尊严地活在自己的家园。
  • 枭雄乱世

    枭雄乱世

    时下,九州纷乱,豪雄并起,民间疾苦。项轩为报国仇家恨,凭其旷世之才重建楚国,以雄才大略匡复万里河山、使万民依附,最终一统山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混混的修仙之旅

    混混的修仙之旅

    一个混混的修仙之旅,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混混,他在街市中游走,在不一样的故事中出现,在美女中游走
  • 大内保镖

    大内保镖

    学的一身好武艺,卖于帝王家。警校学生张钦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本古拳残章,从此便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
  • 九尾玄仙

    九尾玄仙

    她是修行千年的九尾狐。一场大战中,全族被擒,她和年幼的妹妹逃过一劫。几年后,失去记忆的她疏于防范,肉身被毁。重铸身体后,容貌或者是身材,她都是佼佼者。她的美貌与法力,引得三界众多修真者的觊觎。手握至尊法宝,上古神兽相随,且看她叱咤风云。
  • 重回05再出发

    重回05再出发

    我,安墨,来自幻花海,我是一个背负着的历史妖族。(第一次写小说,不说写的怎样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谢谢)
  • 西南降魔录

    西南降魔录

    佛非佛,道非道,素有天府之称的成都,因其少见阳光,而阴气极重,道派人间法力高强之人聚与此以镇压,然后原本清净的校园,却因各大势力的涌入而。。。。